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00000閱讀:1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有一種由多個輸送部件構成輸送路徑的圖像形成裝置。在這種圖像形成裝置中,例如,第二輸送部件在被定位成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為不動狀態(tài)后用機械緊固單元固定而構成一個輸送單元,該輸送單元安裝固定在框架上。在該情況下,由于第二輸送部件以第一輸送部件為基準定位,而圖像形成部等安裝在框架上并以框架為基準定位,因此,圖像形成部等相對于第二輸送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可能會產(chǎn)生大的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少在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上產(chǎn)生大的誤差的情況的圖像形成裝置。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圖像形成裝置,其具有圖像形成部,該圖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該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構成片材的輸送路徑;框架;連接部,該連接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固定成相對于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可在規(guī)定范圍內移動;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將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以及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連接部具有卡止部,該卡止部設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上;被卡止部,該被卡止部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上、與所述卡止部卡止;以及彈性部,該彈性部可彈性變形,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且對所述卡止部與所述被卡止部的卡止狀態(tài)進行維持。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基準突起部,該第一基準突起部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框架中的某一方上、且與設在另一方上的第一基準孔嵌合;以及第一旋轉限制部,該第一旋轉限制部對所述第一輸送部件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的旋轉進行限制。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第二基準突起部,該第二基準突起部設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及所述框架中的某一方上、且與設在另一方上的第二基準孔嵌合;以及第二旋轉限制部,該第二旋轉限制部對所述第二輸送部件繞所述第二基準突起部的旋轉進行限制。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沿所述輸送路徑排列,在所述輸送路徑中由所述第一輸送部件構成的部位設有對片材的姿勢進行矯正的套準輥,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至所述套準輥的距離小于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至所述第一旋轉限制部的距離。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圖像形成部具有將顯影劑轉印在片材上的轉印部、以及對轉印在片材上的顯影劑進行加熱、定影的定影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位于所述定影部的下方側,并具有承受作用于所述定影部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的負荷承受部,所述第二基準突起部或所述第二基準孔設在所述負荷承受部上。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和所述第二輸送部件由不同的樹脂材料構成。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還具有第一螺紋件,該第一螺紋件將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以及第二螺紋件,該第二螺紋件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框架具有隔著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而相對配置的一對框架。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與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間。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還具有第三輸送部件,所述第一輸送部件、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三輸送部件沿輸送路徑排列。此外,可選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中,所述第一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中間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最下游,所述第三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最上游。實用新型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輸送部件、第二輸送部件、第三輸送部件分別以一對框架為基準定位。因此,輸送部件與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由一對框架決定,故第一輸送部件、第二輸送部件、第三輸送部件各自的尺寸誤差的影響變小。因而,能抑制配設在輸送路徑上的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產(chǎn)生大誤差的情況。另外,各輸送部件在被止脫、安裝在一對框架上之前,可互相相對移動。因此,第一輸送部件、第二輸送部件、第三輸送部件各自的尺寸誤差被吸收并被定位在一對框架上,故第一輸送部件、第二輸送部件、第三輸送部件各自的尺寸誤差的影響變小。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減小套準輥相對于一對框架的位置誤差,故能進行良好的圖像形成。即,由于套準輥具有對片材姿勢進行矯正的功能,因此,當套準輥相對于一對框架的位置誤差較大時,給圖像形成帶來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就高。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減少套準輥的位置誤差,故能進行良好的圖像形成。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由第二基準突起部承受作用于定影器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防止第二輸送部件因作用于定影器的重力而產(chǎn)生較大撓曲變形的情況。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中央剖面圖。圖2(a)是輸送單元26的寬度方向一端側的側視圖,圖2 (b)是輸送單元26的寬度方向另一端側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輸送單元26和一對框架33、35的配置關系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不第一輸送部件27和第二輸送部件29連接的圖。[0025]圖5 (a) 圖5(f)是表示第一止脫部(日文第I仮止部)37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圖5(a)為圖4中的A部放大圖,圖5(b)為圖4中的A部放大圖,圖5(c)為圖4中的B部放大圖,圖5(d)為圖4中的B部放大圖,圖5(e)為圖4中的C部放大圖,圖5 (f)為圖4中的C部放大圖。圖6是表示第一輸送部件27和第三輸送部件31的連接的圖。圖7(a) 圖7(d)是表示第二止脫部39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圖7(a)為圖6中的K部放大圖,圖7(b)為圖6中的M部放大圖,圖7(c)為圖6中的K部放大圖,圖7(d)為圖6中的M部放大圖。圖8是表示輸送單元26和框架33的關系的圖。圖9是表示圖像形成裝置I的組裝工序表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表示實施方式的一例子。即,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實用新型特定事項等不限于下述的實施方式所示的具體單元、構造等。并且,本實施方式是將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電子照片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像形成裝置的大致構造在圖像形成裝置I的筐體3內,如圖1所示,收納有通過在記錄紙或OHP片材等的片材上轉印顯影劑像從而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的黑白方式的圖像形成部5。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部5包括構成顯影單元的處理盒7 ;對感光鼓7A進行曝光的曝光器9 ;使形成于感光鼓7A的顯影劑像轉印在片材上的轉印輥11 ;以及對轉印在片材上的顯影劑像進行加熱使其定影的定影器13等。另外,供紙盒15是將輸送到圖像形成部5的片材以層疊的狀態(tài)予以收納的供紙托盤。另外,本實施方式的供紙盒15可裝拆地安裝在裝置主體(筐體3)上。并且,供紙盒15所收納的片材在被拾取輥17送出到圖像形成部5后,被分離輥19及分離塊21 —張一張分離并被輸送到圖像形成部5。另外,從分離棍19輸出的片材由輸送棍23輸送,且其輸送方向利用輸送槽23A而被轉向成向上方側折返。然后,片材在由一對套準輥25矯正姿勢后,在規(guī)定的時刻被送入到圖像形成部5。然而,從輸送槽23A的出口至定影器13的片材的輸送路徑如圖2及圖3所示,將三個所示部件27、29、31大致沿輸送路徑串聯(lián)排列而成。另外,將三個輸送部件27、29、31中位于輸送方向X上的中間部的輸送部件稱為第一輸送部件27,將三個輸送部件27、29、31中位于輸送方向X上的最下游的輸送部件稱為第二輸送部件29,將三個輸送部件27、29、31中位于輸送方向X上的最上游的輸送部件稱為第三輸送部件31,總稱三個輸送部件27、29、31時,稱為輸送單元26。另外,第一輸送部件27相比于第二輸送部件29及第三輸送部件31是耐磨損性及機械強度優(yōu)異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的樹脂制。另一方面,第二輸送部件29及第三輸送部件31是成形性優(yōu)異的聚苯乙烯樹脂(PS)等的樹脂制。關于各輸送部件[0042]在隔著輸送單元26的兩側,如圖3所示,配設有互相相對配置的一對框架33、35。順便地說,一對框架33、35分別是形成為大致板狀的樹脂制的強度部件。并且,各輸送部件27、29、31固定在一對框架33、35上。另外,圖3中省略了圖像形成部5等,但圖像形成部5也直接或間接地固定在一對框架33、35上。另外,第二輸送部件29如圖4所示,利用第一止脫部37 (連接部的一例子)以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可相對移動的狀態(tài)而與第一輸送部件27連接。S卩,第二輸送部件29成為卡接固定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的狀態(tài)。第一止脫部37包括設在第一輸送部件27及第二輸送部件29的寬度方向兩端的圓柱或圓筒狀的突起部37A、37B ;嵌入各突起部37A、37B的孔部37C、37D ;以及對各突起部37A、37B嵌入孔部37C、37D的狀態(tài)予以維持的保持部37E、37F等。順便地說,所謂寬度方向是指與片材的輸送方向X及在輸送單元26上輸送的片材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寬度方向與圖像形成裝置I的左右方向相一致、即與和一對框架33、35的板面正交的方向相一致。S卩,在第一輸送部件27的寬度方向一端側設有突起部37A,在寬度方向另一端側設有孔部37D。另一方面,在第二輸送部件29的寬度方向一端側設有嵌入突起部37A的孔部37C,在寬度方向另一端側設有嵌入孔部37C的突起部37B。因此,當使第二輸 送部件29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從寬度方向一端側向另一端側移動以使第二輸送部件29向左側移動時,則圖5(a) 圖5(d)所示,突起部37A嵌入孔部37C,突起部37B嵌入孔部37D內,突起部37A、37B成為卡止在孔部37C、37D內的狀態(tài)。另外,如圖5 (e)所示,在設于第二輸送部件29的板彈簧狀的保持部37E頂端側形成有厚度尺寸越向根部側越小的錐部37G。另一方面,設于第一輸送部件27的保持部37F是相比于保持部37E具有較大彎曲剛性的板彈簧的部件,其設有與保持部37E同樣的錐部37H。因此,當使第二輸送部件29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從寬度方向一端側向另一端側移動以使第二輸送部件29向左側移動時,則如圖5(e)所示,保持部37E的錐部37G產(chǎn)生彈性變形以載置在保持部37F的錐部37H上。并且,當使第二輸送部件29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向寬度方向移動直至各突起部37A、37B嵌入孔部37C、37D時,則如圖5 (f)所示,成為各保持部37E、37F的頂端部相配合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使第二輸送部件29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向右側移動而使第二輸送部件29從寬度方向另一端側向一端側移動受到限制。因此,維持突起部37A、37B與孔部37C、37D卡止的狀態(tài)。另外,第三輸送部件31如圖6所示,利用第二止脫部39 (連接部的一例子)以相對于第一輸送部件27可相對移動的狀態(tài)而與第一輸送部件27連接。S卩,第三輸送部件31也與第二輸送部件29相同,成為卡接固定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的狀態(tài)。第二止脫部39如圖7(a) 圖7(d)所示,包括鉤狀的卡止部39A以及該被卡止部39B等,該卡止部39A設在設于第一輸送部件27的寬度方向兩端的板彈簧狀的彈性部39C的頂端上,該被卡止部39B設在第三輸送部件31的寬度方向兩端側,該被卡止部39B與卡止部39A卡止。因此,當使第三輸送部件31向第一輸送部件27側移動時,則如圖7(a) 圖7(b)所示,由于彈性部39C產(chǎn)生彈性變形,因此,卡止部39A產(chǎn)生彈性變形而搭載在被卡止部39B。并且,當使第三輸送部件31進一步向第一輸送部件27側移動時,則如圖7(c) 圖7 (d)所示,卡止部39A和被卡止部38B成為卡止狀態(tài),且該卡止狀態(tài)由彈性部39C維持。輸送單元的在框架上的安裝固定構造在三個輸送部件27、29、31互相卡接固定而裝配有輸送單元26后,在各輸送部件27、29、31分別定位在一對框架33、35上的狀態(tài)下,利用螺紋件等機械固定單元固定在一對框架33、35上。S卩,在輸送單元26及各框架33、35上,如圖8所示設有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部43及第三定位部45。并且,第一定位部41是將第一輸送部件27定位成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成為不動狀態(tài)的單元。第二定位部43是將第二輸送部件29定位成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成為不動狀態(tài)的單元。第三定位部45是將第三輸送部件31定位成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成為不動狀態(tài)的單元。另外,由于設在框架33側的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5和設在框架35側的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5,其技術思想是相同的,因此,下面以設在框架33側的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5為例來說明各第一定位部41、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5的結構。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41如圖8所示,包括第一基準突起部41A ;嵌入第一基準突起部41A的第一基準孔41B ;第一限制突起部41C ;以及嵌入第一限制突起部41C的第一限制孔41D
坐 寸ο第一基準突起部41A是設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中面對框架33側的部位并向框架33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一基準孔41B是設在框架33上的孔,是具有與第一基準突起部41A的直徑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的內徑的圓孔。第一限制突起部41C及第一限制孔41D構成第一旋轉限制部,該第一旋轉限制部對第一輸送部件27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旋轉的情況進行限制。并且,第一限制突起部41C是從框架33向第一輸送部件27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一限制孔41D是形成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的孔,其具有以與片材的輸送方向X平行的方向做為長徑的大致橢圓狀的截面。另外,第一限制孔41D的短徑方向尺寸是與第一限制突起部41C的直徑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可吸收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第一限制孔41D的尺寸誤差、以及從第一基準孔41B至第一限制突起部41C的尺寸誤差,并可限制第一輸送部件27繞第一基準突起部4IA旋轉變位的情況。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一對套準輥25中一側的套準輥組裝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并且,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設在接近于該套準輥25的位置。具體來說,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設置的位置為使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套準輥25的距離LI小于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第一限制孔41D的距離L2。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43也是與第一定位部41相同的結構。S卩,包括第二基準突起部43A ;嵌入第二基準突起部43A的第二基準孔43B ;第二限制突起部43C ;以及嵌入第二限制突起部43C的第二限制孔43D等。并且,第二基準突起部43A是從框架33向第二輸送部件29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二基準孔43B是設在第二輸送部件29上的孔,且是具有與第二基準突起部43A的直徑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的內徑的圓孔。第二限制突起部43C及第二限制孔43D構成第二旋轉限制部,該第二旋轉限制部對第二輸送部件29繞第二基準突起部43A旋轉的情況進行限制。并且,第二限制突起部43C是從框架33向第二輸送部件29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二限制孔43D是形成在第二輸送部件29上的孔,其具有以與片材的輸送方向X平行的方向做為長徑的大致橢圓狀截面。另外,第二限制孔43D的短徑方向尺寸是與第二限制突起部43C的直徑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能吸收從第二基準孔43B至第二限制孔43D的尺寸誤差、以及從第二基準突起部43A至第二限制突起部43C的尺寸誤差,并能限制第二輸送部件29繞第二基準突起部43A旋轉變位的情況。另外,第二輸送部件29如圖1所示,配設在定影器13的下方側。因此,如圖8所示,在第二輸送部件29上設有承受作用于定影器13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的負荷承受部29A。并且,第二基準孔43B設在負荷承受部29A上。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45是與第二定位部43相同的結構。即,包括第三基準突起部45A、嵌入第三基準突起部45A的第三基準孔45B、第三限制突起部45C以及嵌入第三限制突起部45C的第三限制孔4 等。并且,第三基準突起部45A是從框架33向第三輸送部件31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三基準孔45B是設在第三輸送部件31上的孔,其是具有與第三基準突起部45A的直徑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的內徑圓孔。第三限制突起部45C及第三限制孔4 構成第三旋轉限制部,該第三旋轉限制部對第三輸送部件31繞第三基準突起部45A旋轉的情況進行限制。并且,第三限制突起部45C是從框架33向第三輸送部件31突出的圓柱或圓筒狀的凸筒部。另一方面,第三限制孔45D是形成在第三輸送部件31上的孔,其具有以與片材輸送方向X平行的方向做為長徑的大致橢圓狀截面。另外,第三限制孔45D的短徑方向尺寸是與第三限制突起部45C的直徑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能吸收從第三基準孔45B至第三限制孔4 的尺寸誤差、以及從第三基準突起部45A至第三限制突起部45C的尺寸誤差,并能限制第三輸送部件31繞第三基準突起部45A旋轉變位的情況。因此,各輸送部件27、29、31在通過將各基準突起部41A、43A、45A嵌入各基準孔41B、43B、45B而確定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由各限制突起部41C、43C、45C進行止轉。并且,利用插入到各基準突起部41A、43A、45A近旁的螺紋件S1、S2、S3固定在一對框架33、35上。因此,在各輸送部件27、29、31上設有與這些螺紋件S1、S2、S3旋和的螺紋孔 41E、43E、45E。[0079]而所謂的各基準突起部41A、43A、45A近旁是指在以例如第一輸送部件27為例進行說明時從第一基準孔41B至螺紋孔41E的距離小于從第一基準孔41B至第一限制孔41D的距離。順便說一下,在本實施方式中,從各螺紋孔41E、43E、45E至各基準孔41B、43B、45B的距離設定在28mm以下。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現(xiàn)根據(jù)圖9所示的大致工序按組裝工序的順序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的制造方法。另外,以下的工序是由作業(yè)者或自動組裝機等來實施的作業(yè)。首先,在利用第一止脫部37將第二輸送部件29安裝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且利用第二止脫部39將第三輸送部件31安裝在第一輸送部件27上而組裝輸送單元26之后,將該輸送單元26安裝在未圖示的組裝夾具上(SI)。接著,在各輸送部件27、29、31利用定位部41、43、45定位在一對框架33、35上并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成為不動狀態(tài)之后(S3),各輸送部件27、29、31利用螺紋件S1、S2、S3固定在一對框架33、35上(S5)。然后,在圖像形成部5和筐體3等的構成零件安裝在一對框架33、35等上之后
(S7),檢查構成零件的動作和安裝狀態(tài)等(S9)。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輸送部件27、第二輸送部件29、第三輸送部件31分別以一對框架33、35為基準定位。因此,輸送部件27、29、31與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由一對框架33、35決定,故第一輸送部件27、第二輸送部件29、第三輸送部件31各自的尺寸誤差的影響變小。因而,能抑制配設在輸送路徑上的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產(chǎn)生大誤差的情況。另外,各輸送部件27、29、37在被止脫、安裝在一對框架33、35上之前,可互相相對移動。因此,第一輸送部件27、第二輸送部件29、第三輸送部件31各自的尺寸誤差被吸收并被定位在一對框架33、35上,故第一輸送部件27、第二輸送部件29、第三輸送部件31各自的尺寸誤差的影響變小。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特點在于,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套準輥25的距離LI小于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第一限制孔41D的距離L2。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減小套準輥25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的位置誤差,故能進行良好的圖像形成。S卩,由于套準輥25具有對片材姿勢進行矯正的功能,因此,當套準輥25相對于一對框架33、35的位置誤差較大時,給圖像形成帶來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就高。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減少套準輥25的位置誤差,故能進行良好的圖像形成。順便說一下,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謂從第一矯正突起部41A至套準輥25的距離被定義為從套準輥25的旋轉中心線至第一基準突起部41A的中心的距離。另外,所謂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至第一限制孔41D的距離被定義為從第一基準突起部41A的中心至第一限制孔41D的中心的距離。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特點在于,第二輸送部件29配設在定影器13的下方側,且在承受作用于定影器13的重力的 至少一部分的負荷承受部29A上設有第二基準突起部43A。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能由第二基準突起部43A承受作用于定影器13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防止第二輸送部件29因作用于定影器13的重力而產(chǎn)生較大撓曲變形的情況。其它的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三個輸送部件27、29、31構成輸送單元26,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用二個輸送部件或四個以上的輸送部件構成輸送單元26。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本實用新型應用在了黑白激光打印機上,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應用于彩色激光打印機或噴墨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等。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用螺紋件S1、S2、S3固定了各輸送部件27、29、31,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取消螺紋件S1、S2、S3而用一對框架33、35夾持地固定。另外,第一止脫部37和第二止脫部的結構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例如也可是使用了利用彈性變形的卡止連接部、螺紋件的止脫連接等。另外,關于本實用新型,只要與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實用新型的宗旨相吻合即可,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圖像形成部,該圖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圖像; 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該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構成片材的輸送路徑; 框架; 連接部,該連接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固定成相對于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可在規(guī)定范圍內移動; 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將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以及 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具有 卡止部,該卡止部設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上; 被卡止部,該被卡止部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上、與所述卡止部卡止;以及彈性部,該彈性部可彈性變形,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且對所述卡止部與所述被卡止部的卡止狀態(tài)進行維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 第一基準突起部,該第一基準突起部設在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框架中的某一方上、且與設在另一方上的第一基準孔嵌合;以及 第一旋轉限制部,該第一旋轉限制部對所述第一輸送部件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的旋轉進行限制, 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 第二基準突起部,該第二基準突起部設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及所述框架中的某一方上、且與設在另一方上的第二基準孔嵌合;以及 第二旋轉限制部,該第二旋轉限制部對所述第二輸送部件繞所述第二基準突起部的旋轉進行限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沿所述輸送路徑排列, 在所述輸送路徑中由所述第一輸送部件構成的部位設有對片材的姿勢進行矯正的套準輥, 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至所述套準輥的距離小于從所述第一基準突起部至所述第一旋轉限制部的距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圖像形成部具有將顯影劑轉印在片材上的轉印部、以及對轉印在片材上的顯影劑進行加熱、定影的定影部, 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位于所述定影部的下方側,并具有承受作用于所述定影部的重力的至少一部分的負荷承受部, 所述第二基準突起部或所述第二基準孔設在所述負荷承受部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和所述第二輸送部件由不同的樹脂材料構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 第一螺紋件,該第一螺紋件將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第二螺紋件,該第二螺紋件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隔著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二輸送部件而相對配置的一對框架。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與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間。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三輸送部件, 所述第一輸送部件、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及所述第三輸送部件沿輸送路徑排列。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中間部,所述第二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最下游,所述第三輸送部件位于輸送方向上的最上游。
專利摘要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具有圖像形成部,該圖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該第一輸送部件及第二輸送部件構成片材的輸送路徑;框架;連接部,該連接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固定成相對于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可在規(guī)定范圍內移動;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將所述第一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以及第二定位部,該第二定位部將所述第二輸送部件定位成相對于所述框架處于規(guī)定位置且不會相對移動。采用本實用新型,能減少各種零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產(chǎn)生大的誤差的情況。
文檔編號G03G15/00GK202904226SQ20122049501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fā)明者廣瀨篤男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