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改良型導光板及使用該導光板的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57565閱讀:1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改良型導光板及使用該導光板的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屏中的背光模組,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改良型導光板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屏本身不發(fā)光的顯示裝置,需要配置背光源可實現(xiàn)顯示的效果。傳統(tǒng)的液晶顯示屏包括一液晶面板和一背光模組,通過背光模組將光線引導至液晶面板上,使液晶面板發(fā)光。背光模組通常包括設于最底層的反射片、位于反射片上方的導光板、設于導光板上方的背光源擴散片及背光源。常見的背光模組可根據(jù)背光源的設置位置分為側光源式和直下光源式兩種。所謂側光源式是在背光模組中單側或多側設置點光源,光源所射出的光線經(jīng)由導光板的引導及反射片的反射,而導入擴散片散射,并射入液晶面板上,使液晶面板產(chǎn)生亮度顯示。而所謂的直下光源式是通過在背光模組的底部設置發(fā)射的光源,由擴散片均勻擴散底部點光源或線光源得到面光源,為液晶顯示器提供光源。目前,市場上的導光片主要是用亞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簡稱 PMMA)制成,亞克力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材料,其透光率是塑料中最好的,且光線的透過范圍也很大,因此,亞克力被廣泛應用于導光片的制作。然而,由于此材料稀缺且價格昂貴,性能穩(wěn)定性較差,產(chǎn)品利用率低,且吸水率較高,在光照下也較容易產(chǎn)生眩光現(xiàn)象,影響液晶面板的發(fā)光質量。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導光板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型導光板,其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及吸水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導光板,其設于一背光模組內并面向背光模組內的一反射膜設置,所述導光板設有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受光面,所述導光板為聚苯乙烯材質。進一步地,所述聚苯乙烯中含有UV吸收劑和馬來酸酐。進一步地,所述受光面上設有若干面向所述光線的平行槽道,所述槽道在所述受光面上呈網(wǎng)狀交叉分布。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板設有一背向受光面的背光面,該背光面上設有若干與受光面上槽道延伸方向不同的槽道。 進一步地,所述槽道橫截面呈V形或者方形或者弧形。 本發(fā)明的還可以這樣實現(xiàn)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位于所述導光板一側的第一擴散膜、第二擴散膜、增亮膜、位于導光板另一側的反射膜及產(chǎn)生光線的光源,所述導光板面向所述反射膜設置并設有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受光面,所述導光板為聚苯乙烯材質,所述受光面設有若干微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微結構為若干大小相同、均勻分布的凸鏡。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板設有一背向受光面的背光面,該背光面與受光面上設有延伸方向不同的槽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降低了導光板的制造成本。


圖1為本發(fā)明導光板應用于背光模組中時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的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應用于液晶面板背光模組上的改良型導光板。如圖1所示,所述背光模組100,其包括導光板10、設于所述導光板10上方的第一擴散膜20、第二擴散膜30、 增亮膜40及產(chǎn)生光線的光源50,所述光源50的光線依次通過導光板10、第二擴散膜30、增亮膜40及第一擴散膜20,而被引導至所述液晶面板上(未圖示),使液晶面板發(fā)光。所述導光板10置于所述第二擴散膜30的下方,其主要功能在于引導光線方向,以提高液晶面板的亮度及控制光線的均勻度。所述導光板10設有一受光面11,該受光面11 上開設有若干同向延伸的平行槽道12,使其呈鋸齒狀結構,形成若干光學微結構,其中,相鄰兩個槽道12間由一突肋13間隔,該突肋13呈三角形并設有兩個傾斜邊,致使所述槽道呈V形,所述突肋13構成凸鏡結構。所述槽道12的設置使得導光板10的受光面11不再是一個平整面,很好的改善了光線擴散的均勻性。當然,所述同向延伸的平行槽道12并非是改善光線擴散均勻性的惟一手段,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槽道12也可由兩組不同方向交叉延伸的平行槽道,請配合參閱圖3所示,該兩組槽道分別分布于所述受光面11和背光面111上,同時,所述槽道12也并非一定要呈V形,也可以呈其他形狀,如改變突肋13形狀改成方形,進而將槽道12也變成方形,所述槽道12也可以是弧形。本發(fā)明所述的導光板10是由聚苯乙烯(General purpose polystyrene,GPPS)或其共聚物材料制成,該聚苯乙烯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并添加UV吸收劑和馬來酸酐進行混合擠出,得到改性后的聚苯乙烯,改性后的聚苯乙烯耐候性好,耐高溫性能好,吸水率低,導光性能好。所述UV吸收劑即為紫外線吸收劑,其為可吸收有傷害作用的紫外輻射的有機化合物。所述雙螺桿擠出機由于具有由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較少、物料所受到的剪切比較均勻、螺桿的輸送能力較大、擠出量比較穩(wěn)定、物料在機筒內停留長,混合均勻。所述第一、第二擴散膜20、30分別設于所述增亮膜40的上、下兩側,其表面涂布有細微的光學顆粒,形成擴散網(wǎng)點31,主要用于是將導光板10射出的光線柔散化,形成均勻的面光源,即把光線形成漫反射并均勻擴散,當光線在遇到擴散膜上的擴散網(wǎng)點31時,光線將會往各個角度擴散,從而形成所述均勻分布的面光源,使從擴散膜正面看不到光線反射點的影子,并且提高正面亮度。所述增亮膜40 為一反射型偏光片(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其利用多層膜技術形成有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薄膜,可以將光線反射再利用達到全面增光的效果。所述光源50為設置于所述導光板10兩側或下方的燈管,其通電后將產(chǎn)生光線并最終使液晶面板發(fā)亮。所述背光模組100可根據(jù)燈管設置位置的不同分為側光源式或直下光源式兩種。當燈管設于導光板10兩側時,即為側光源式背光模組,此時,該背光模組100 還包括一位于所述導光板10下方的反射膜60,燈管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由所述導光板10折射至所述反射膜60上,并經(jīng)由所述反射膜60的反射依次導入第二擴散膜30、增亮膜40及第一擴散膜20,最后射入液晶面板使其發(fā)亮,由于所述導光板10的受光面11面向所述反射膜 60且并非為平整面,致使該受光面11設有到達所述反射膜60的第一距離Hl和第二距離 H2,且該第一距離Hl與第二距離H2之間存在距離差,即第一距離Hl為槽道12底部到達反射膜60的距離,而第二距離H2是槽道12頂部到達反射膜60的距離,如此,可使光線被更均勻的分散,比傳統(tǒng)GPPS材質導光板的導光率更高,增加了液晶面板的亮度。當所述燈管設于所述導光板10下方時,即為直下光源式背光模組,此時,可無需設置反射膜60,光線即可直接射向擴散膜20、30。本發(fā)明所述的導光板10采用由聚苯乙烯(GPPS)或其共聚物材質制成,大大降低了導光板10的制造成本,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PMMA材質,成本可降低50%以上,且本發(fā)明中的導光板10受熱變形較小,吸水率較低,光照下也不易產(chǎn)生眩光現(xiàn)象。盡管為示例目的,已經(jīng)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公開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各種改進、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其設于一背光模組內并面向背光模組內的一反射膜設置,所述導光板設有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受光面,所述導光板為聚苯乙烯材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中含有UV吸收劑和馬來酸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面上設有若干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平行槽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設有一背向受光面的背光面,該背光面上設有若干與受光面上槽道延伸方向不同的槽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橫截面呈V形或者方形或者弧形。
6.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位于所述導光板一側的第一擴散膜、第二擴散膜、增亮膜、位于導光板另一側的反射膜及產(chǎn)生光線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面向所述反射膜設置并設有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受光面,所述導光板為聚苯乙烯材質,所述受光面設有若干微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為若干大小相同、均勻分布的凸鏡。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設有一背向受光面的背光面,該背光面與受光面上設有延伸方向不同的槽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改良型導光板,其設于一背光模組內并面向背光模組內的一反射膜設置,所述導光板設有面向所述反射膜的受光面,所述導光板為聚苯乙烯材質。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導光板通過采用聚苯乙烯材質制成,使得導光板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且導光板受熱變形小、吸水率低。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444866SQ20101050864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張建林, 張黎明 申請人:蘇州拓顯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