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和傳真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技術領域,具體涉 及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
技術背景
激光打印機、復印機以及傳真機所使用的轉印輥包括驅動輥和從 動輥,驅動輥和從動輥的芯軸由鋁質套管與鐵質端軸釆用過盈配合而 成,其使用溫度通常在IO(TC左右,而待機溫度為常溫,由于鐵與鋁 兩種材料的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鋁的熱膨脹系數(shù)為23. 6u/m. 。C,鐵的 熱膨脹系數(shù)為11.8u/m. °C,經常性冷、熱變化會導致產品在使用過 程中鐵質端軸與鋁質套管的相對位置發(fā)生偏移松動的現(xiàn)象。當配合過 盈量太小時,室溫下,鐵質端軸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徑大,加熱后則鐵 質端軸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徑小,鐵質端軸直接壓入鋁質套管后加熱, 鐵質端軸會出現(xiàn)偏移或松動現(xiàn)象;當過盈量太大時,4緣端軸直接壓 入鋁質套管后加熱,同樣會出現(xiàn)鐵質端軸偏移或松動現(xiàn)象,原因是設 計過盈量太大時,鐵質端軸直接壓入鋁質套管后會導致鋁質套管內孔 產生塑性變形。過盈量的設計是保證兩種不同材料始終保持過盈關系 的關鍵技術,在沒有找出激光打印機轉印驅動輥、從動輥芯軸的鐵質 端軸與鋁質套管配合過盈量范圍的情況下,目前普遍采用鐵質端軸滾 花后再壓入鋁質套管,鐵質端軸壓入鋁質套管后再打入防松銷釘,或 用專用粘著劑將鐵質端軸與鋁質套管粘接等方法?,F(xiàn)有技術的缺點是 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工藝性不好,產品精度低,如以兩端鐵質端軸為
3支承點,鋁質套管外徑全跳動最多只能保證0. 05mm。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 復印機和傳真機,其結構簡單,精度高,制造成本低、工藝性好,鐵 質端軸受熱后與鋁質套管相對位置不會發(fā)生偏移,并且鐵質端軸不會 發(fā)生錯位產生拉撥力。
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 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所述 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O. 2 ~ 0. 4%。 上述激光打印機,其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10隱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復印機是通過以下技術方 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復印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鋁質 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所述鐵質 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Q. 2-0. 4%。
上述復印機,其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l Omm之間。
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傳真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 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O. 2 ~ 0. 4%。
上述傳真機,其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10mm之間。 本實用新型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和傳真機 的優(yōu)點是1 )結構筒單,制造方法簡單易行,制造成本低,工藝性 好,產品精度高。2 )受熱前后芯軸組件長度偏差在-O. 01mm至+0. Olmm 之間。3)受熱后的芯軸組件拉撥力大于1000N。 4)芯軸組件的外徑 跳動值小于O. 02mm。 5 )芯軸組件安裝在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及傳真 機上使用時,鐵質端軸受熱后與鋁質套管相對位置不會發(fā)生偏移,并 且鐵質端軸不會發(fā)生錯位產生拉撥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的轉印輥芯軸組 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的轉印輥芯軸組 件組裝時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所示激光打印、復印機、傳真機的轉印輥芯軸組件,由鋁 質套管4和左鐵質端軸6、右鐵質端軸2組成,左鐵質端軸6、右鐵 質端軸2以緊配合固定在鋁質套管4端部,左、右4失質端軸配合部位 外徑比鋁質套管4內孔孔徑大0. 2 ~ 0. 4%。
實施例1
1、準備10組鐵質端軸和鋁質套管,其尺寸如表l所示表1
編號鐵質端軸外徑(腿)鋁質套管內孔孔徑(mm)
10)9. 983。9. 72
2①9, 983cD9. 74
3cD9. 983①9. 72
4cD9. 982cD9. 74
5①9. 9820)9. 70
609. 982cD9. 70
7。9. 983cD9. 72
8cD9. 983cD9. 72
909. 983cD9. 72
100)9. 983①9. 70
2、設計配合部位鐵質端軸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2-0.4%, 加工鋁質套管內徑,其尺寸如表2所示。
表2
編號鐵質端軸外徑 (mm)加工后鋁質套管 內孔孔徑(mm)過盈量 (mm)
1①9. 98309. 963+0. 020 (0. 20%)
2cD9. 983(P9. 960+0. 023 (0. 23%)
3cD9. 983cD9. 959+0. 024 (0. 24%)
4<J>9, 98209. 952+0. 030 (0. 30%)
509. 982cD9. 950+0, 032 (0. 32%)
660)9. 982(D9. 961+0. 021 (0. 21%)
7C 9. 983<D9. 959+0. 024 (0, 24%)
8cD9. 9830>9. 952+0. 031(0. 31%)
909. 983①9, 950+0. 033 (0.,
10cD9. 983cD9. 949+0. 034 (0. 34%)
3、 如圖2所示,調整左端模具7與右端模具1、左端定位V形塊5 與右端定位V形塊3的中心線在0. 005mm以內。然后4安照圖2所示的 方法,將左端鐵質端軸6裝入左端模具7,右端鐵質端軸2裝入右端 模具1,把鋁質套管4放在定位V形塊5與3上,移動左端模具7直 接壓入鋁質套管4,再通過移動鋁質套管4直接壓入右端4失質端軸2, 得到如圖1如示的芯軸組件。用長度測量儀檢測如圖1所示a的長度, 其結果如表3所示。
4、 經步驟3得到的組件,放進加熱爐,升溫至200。C、保溫l小時, 出爐后自然冷卻。用長度測量儀再次檢測如圖1所示a的長度,其結 果如表3所示。
表3
編號力口熱前a (mm)力口熱后a (mm)力o熱前后偏差(mm)
115. 5815. 580. 00
215. 6715. 670. 00
315. 6815. 67+0, 01
415. 7015. 69+0. 01
515. 6915. 68+0. 01
7615. 6315. 630. 00
715. 6915. 68+0. 01
815. 7115. 72-0. 01
915. 7515. 74+0. 01
1015. 6815. 680. 00
5、經步驟4處理過的編號1-5組件,用材料試—驗才幾^r測組件的拉拔 力,其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編號過盈量(mm)拉撥力(N)
1+0. 020 (0. 20%)2098
2+0. 023 (0. 23%)3350
3+0. 024 (0. 24%)3253
4+0. 030 (0. 30%)4170
5+0. 032 (0. 32%)4828
6、經步驟4處理過的編號6-10的組件,經表面車削后,用LED外徑 跳動測量儀檢查芯軸組件的外徑跳動值,以芯軸組件兩端為支承點A、 B,在鋁質套管兩端及中部各選取一個測量點NO. 1、 NO. 2、 NO. 3,測
量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編號測量點NO. 1測量點NO. 2測量點NO. 3
跳動(ram)跳動(mm)跳動(mm)
860. 00840. 0070. 0118
70. 00970. 01250. 013
80. 00740. 00950. 0082
90. 00660. 00850. 013
100. 01040. 00530. 0076
Max0. 01040. 01250. 013
Min0. 00660. 00530. 0076
實驗1結果表明,在直徑10mm時,設計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 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 2 ~ 0. 4%;直接用機器壓入所得的組件加熱 至20(TC、保溫1小時芯軸不+>動位移;熱處理后維件冷卻至室溫, 芯軸能承受2000 N拉拔力;經表面車削后,以芯軸組件兩端為支承 點,鋁質套管外徑部份全跳動均小于0. 02mm。
實施例2
1、準備10組鐵質端軸和鋁質套管,其尺寸如表6所示。
表6
編號鐵質端軸外徑(mm)鋁質套管內孔孔徑(mm)
1(D5. 985C>5. 70
2①5. 98605. 70
30>5. 986①5. 70
4①5. 988①5. 70
5cD5. 988(D5. 70
96①5. 987①5. 72
7。5. 987<D5. 72
8cD5. 987。5. 72
9①5. 987①5. 72
1005. 98705. 70
2、設計配合部位鐵質端軸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2-0.4°/。, 加工鋁質套管內徑,其尺寸如表7所示。
表7
編號鐵質端軸外徑加工后鋁質套管內過盈量
(mm)孑L孑L4圣(mtn)(mm)
10>5. 985①5. 973+0. 012(0. 20%)
2①5. 986<D5. 974+0, 012(0. 20%)
3cD5. 986CD5. 973+0. 013(0. 22%)
4。5. 9880>5. 967+0. 021 (0, 35%)
50)5. 988CD5. 965+0. 023 (0. 39%)
60>5. 987(D5. 969+0. 018(0. 30%)
7d>5. 98705. 970+0. 017(0. 28%)
8CD5. 987CD5. 971+0. 016(0. 27%)
9(D5. 987cD5. 974+0. 013(0.22%)
100)5. 987①5. 973+0. 014(0. 23%)
3、如圖2所示,調整左端模具7與右端模具1、左端定位V形塊5
與右端定位V形塊3的中心線在0. 005mm以內。然后按照圖2所
10示的方法,將左端鐵質端軸6裝入左端模具7,右端鐵質端軸2 裝入右端模具1,把鋁質套管4放在定位V形塊5與3上,移動 左端模具7直接壓入鋁質套管4,再通過移動鋁質套管4直接壓 入右端鐵質端軸2,得到如圖l如示的組件。用長度測量儀檢測 組件長度,如圖1所示檢測a尺寸,其尺寸如表8所示。 4、 經步驟3得到的組件,放進加熱爐,升溫至20(TC、保溫1小時, 出爐后自然冷卻。用長度測量儀檢測如圖1所示a的長度,其結 果如表8所示。
表8
編號力口熱前a (mm)力口熱后a (mm)力口熱前后偏差(mm)
119. 6919. 690. 00
219. 6919.690. 00
319. 7019. 700. 00
419. 7219. 73-O. 01
519. 7419. 740. 00
619. 7019. 700. 00
719. 7119. 710. 00
819. 7119. 710. 00
919. 7219. 73-O, 01
1019. 7019. 700. 00
5、經步驟4處理過的編號1-5的組件,用材料試驗機檢測組件的拉 拔力,其結果如表9所示。
ii編號過盈量(mm)引撥力(N)
1+0. 012(0. 20%)1470
2+0. 012(0. 20%)1404
3+0. 013(0. 22%)1483
4+0. 021 (0. 35%)1689
5+0. 023 (0. 39%)1579
6、經步驟4處理過的編號6-10的組件,經表面車削后,用LED外 徑跳動測量儀檢查芯軸組件的外徑跳動值,以芯軸組件兩端為支承點 A、 B,在鋁質套管兩端及中部各選取一個測量點NO. 1、 NO. 2、 NO. 3, 其檢測結果如表10所示。
表10
編號測量點NO. 1測量點NO. 2測量點NO. 3
跳動(mm)跳動(mm)跳動(mm)
60. 00930. 00560. 0020
70. 00770. 00580. 0021
80. 01110. 00630. 0032
90. 01430. 00610. 0026
100. 01280. 00430. 0014
Max0. 01430. 00630. 0032
Min0. 00770. 00430. 0014
實驗2結果表明,在直徑6mm時,設計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
12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 2 ~ 0. 4%;直接用機器壓入所得的組件加熱至 200°C、保溫1小時芯軸組件不松動位移;熱處理后芯軸組件冷卻至 室溫,芯軸組件能承受1400 N拉拔力;經表面車削后,以芯軸組件 兩端為支承點,測量鋁質套管外徑部份全跳動小于0. 02腿。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2~0.4%。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10mm之間。
3、 一種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復印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 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其特 征在于所述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O. 2 ~ 0. 4%。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復印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10mm之間。
5、 一種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傳真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其特 征在于所述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O. 2 ~ 0. 4%。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傳真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鐵質端軸外徑在5mm至10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提供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其轉印輥芯軸組件包括鋁質套管和鐵質端軸,鐵質端軸以緊配合連接在鋁質套管端部,所述鐵質端軸配合部位外徑比鋁質套管內孔孔徑大0.2~0.4%。本實用新型改進轉印輥芯軸組件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鐵質端軸受熱后與鋁質套管相對位置不會發(fā)生偏移,并且鐵質端軸不會發(fā)生錯位產生拉撥力,結構簡單,制造方法簡單易行,制造成本低,工藝性好,產品精度高。
文檔編號G03G15/16GK201278086SQ20082020214
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李建湘 申請人:中山市金勝鋁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