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曲面隱形鏡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曲面隱形鏡片,尤其涉及復曲面隱形鏡片系列。
背景技術:
具有復曲面光學區(qū)的隱形鏡片(一般稱作"復曲面隱形鏡片")用于矯 正同時帶有散光的眼睛的折射異常。復曲面光學區(qū)提供柱面矯正作用來補 償散光。由于需要視力矯正的散光通常與其他折射異常例如近視(近視力) 或遠視(遠視力)相關,因此,復曲面隱形鏡片通常也被指定有球面矯正 量,以矯正近視散光或遠視散光。復曲面形成在鏡片后表面(形成"后表 面復曲面鏡片")或鏡片前表面(形成"前表面復曲面鏡片")。
盡管球面隱形鏡片可以在眼睛上自由轉動,但復曲面隱形鏡片具有穩(wěn)
定結構,以抑制鏡片在眼睛上的轉動,這樣復曲面區(qū)的柱面軸線(cylindrical axis)就可與散光軸位大致對準。例如,穩(wěn)定結構可包括鏡片周邊的一個或 多個部分,該一個或多個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厚(或更薄),以提供穩(wěn)定作用。 例如,當鏡片附著在眼睛上時,壓載是處于朝下位置的厚部分。其他穩(wěn)定 結構在本領域中也是公知的。不管穩(wěn)定結構的結構如何,當鏡片在眼睛上 處于其位置時,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軸線在這里被稱為壓載軸線。
復曲面隱形鏡片被制造成使復曲面光學區(qū)的柱面軸線和穩(wěn)定結構的方 位之間具有所選定的關系。該關系以柱面軸線從壓載軸線偏移的度數的表 示。相應地,復曲面隱形鏡片眼科處方值規(guī)定偏移量,使復曲面鏡片通常 以5或10度的增量提供,增量在0度到180度的范圍內。
總之,復曲面隱形鏡片的眼科處方值通常指定用于限定光學矯正量的 球面矯正量、柱面矯正量和偏移量,以及用于限定配戴參數的鏡片全徑和 基弧(base curve )。
在為病人指定復曲面隱形鏡片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通常使用一組診斷 用隱形鏡片,該組診斷用隱形鏡片包括一系列鏡片的選定子集,以確定在
一系列鏡片中哪個鏡片可提供合適的配戴特性和光學矯正量。例如, 一系 列可包括具有共同的球面光焦度和不同的柱面光焦度的鏡片。
希望地,這種系列中的鏡片(包括選配的一組鏡片)在該系列的光學 矯正量的范圍內具有一致的配戴特性。然而,復曲面隱形鏡片具有的一個 問題是,為了在柱面矯正量的范圍內提供一系列復曲面鏡片,該系列中的 鏡片的厚度通常隨著柱面矯正量會顯著地變化;例如,對于具有共同的球 面光焦度的一系列鏡片,具有較大柱面矯正量的鏡片在鏡片的至少一部分 上具有較大厚度。這最終產生具有不同的配戴特性的一系列鏡片,從而例 如影響在某些柱面矯正量情況下的眼上舒適度或鏡片穩(wěn)定度。
因此,迫切需要在球面矯正量和柱面矯正量的范圍內提供一致的配戴 特性的鏡片系列。術語"組"在下面用于指整個系列或其子集。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涉及一組復曲面隱形鏡片,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包括 后表面和前表面;對于每個鏡片,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包括復曲面 光學區(qū),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共同的球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面矯正量; 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周邊區(qū)、和位于周邊區(qū)與復曲面光學區(qū)之間的過渡 區(qū),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所述過渡區(qū)的寬度彼此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鏡片的復曲面光學區(qū)的周邊是圓形的。對 于該組中的所有鏡片,復曲面光學區(qū)都可以是圓形的。在一些實施例中, 復曲面光學區(qū)的周邊是橢圓形的。對于該組中的所有鏡片,復曲面光學區(qū) 都可以是橢圓形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壓載和壓載 軸線,對于每個鏡片,過渡區(qū)的寬度隨著相對于壓載軸線的角度間隔量變 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厚度對于該組中的所有鏡片 來說是大致相同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同位置處的厚度相差不超過 0.2mm。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共同位置位于該組中的至少一些鏡片的過渡 區(qū)中。該共同位置可以位于鏡片的前光學區(qū)的頂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 組中的所有鏡片具有彼此相同的光學區(qū)最小直徑。(可以理解,具有圓形的 光學區(qū)的鏡片只具有單一直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中的鏡片的柱面光焦度在從至少-0.75屈光度到至少-2.75屈光度的范圍內。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組模具。該組模具包括多個第一模具,該多 個第一模具中的每個模具被構造成產生多個鏡片中的一個鏡片的第一表 面,該第一表面具有選定寬度的過渡區(qū)。該第一表面全部是前表面或所有 第一表面是后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全部是復曲面。該組模具也包括至少一 個第二模具。至少一個第二模具中的每個模具被構造成產生該多個鏡片中
的至少一個鏡片的第二表面。該多個第一模具和該至少一個第二模具被構 造成使該至少一個第二模具和該多個第一模具中的模具的組合能夠產生一 組鏡片,所述鏡片與該組中的其他鏡片具有共同的球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 面光焦度,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過渡區(qū)的寬度彼此不同。 在此描述的尺寸是指最終的隱形鏡片的尺寸。
術語"有效基部曲率(effective base curvature)"在此被定義為在包括 周邊的整個后表面上計算的后表面的平均曲率半徑。
在此使用的術語"光焦度的增加"意思是指光焦度幅度的增加。因此, 光焦度的增加可以指負光焦度的增加和正光焦度的增加??梢岳斫?,正光 焦度的幅度的增加和負光焦度的幅度的增加會導致表面曲率的增加。
在此定義的術語"單調地增加"描述的是增加、絕不減小的參數,但 對于具有不同柱面光焦度的該組鏡片中的兩個或多個鏡片可保持相同。
下面,參看附圖借助示例描述本發(fā)明的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實施 例,在附圖的不同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附
圖包括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多個方面的一組鏡片中的復曲面隱
形鏡片的實施例的一個示例;
圖2A和2B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多個方面的具有不同寬度的過渡區(qū)的一組 鏡片中的兩個示例的平面圖,該兩個鏡片具有不同的柱面光焦度;
圖3A示出了圖2A和2B中的兩個隱形鏡片沿著圖2A和2B中的線 3A-3A所作的疊放的局部剖切側視圖3B示出了均不具有過渡區(qū)的兩個傳統(tǒng)隱形鏡片的疊放的局部剖切
圖3C示出了具有相等寬度的過渡區(qū)的兩個傳統(tǒng)隱形鏡片的疊放的局 部剖切側視圖4是用于鑄造模制隱形鏡片的模具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以
及
圖5是組裝起來的圖4中示出的模具組件的示意性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些方面的一組鏡片中的復曲面隱 形鏡片1的實施例的示例。后表面3的中心區(qū)11 (這里也稱作光學區(qū))是 復曲面的,即,該區(qū)具有提供了所需的柱面矯正量且可包括球面光焦度的 復曲面??梢岳斫猓瑥颓婵墒褂萌魏魏线m階次的表達式描述。后表面3 包括環(huán)繞著復曲面中心區(qū)11的周邊區(qū)12、和位于該周邊區(qū)12和復曲面中 心區(qū)11之間的過渡區(qū)13。該過渡區(qū)是非光學矯正區(qū),與復曲面中心區(qū)與周 邊區(qū)12緊鄰的情況相比,所述非光學矯正區(qū)使得從復曲面中心區(qū)11更平 緩地過渡到周邊區(qū)12。
復曲面隱形鏡片1的前表面4的中心區(qū)21是球面的。中心區(qū)21的曲 率可選擇成使中心區(qū)21與中心區(qū)11組合起來提供所需的球面矯正量的鏡 片。前表面4包括環(huán)繞著中心區(qū)21的至少一個周邊彎曲部22??梢岳斫?, 盡管示出的鏡片具有復曲面的后表面,但根據本發(fā)明的多個方面,前表面 和/或后表面也可以是復曲面的。
如上所述,復曲面鏡片設有穩(wěn)定結構特征,以使鏡片在眼睛上保持所 需的旋轉方位。作為一個示例,圖1示意性示出了鏡片1,鏡片1包括棱鏡 壓載,其中,周邊部分24與鏡片周邊的相反周邊部分25具有不同的厚度。 (部分25是在鏡片的"底部"部分處,因此,當這種類型的復曲面鏡片被 放置在眼睛上時,棱鏡壓載朝下設置。)壓載繞著在此稱作"壓載軸線"的 軸線定向。如上所述,復曲面隱形鏡片眼科處方值通過選定角度限定了壓 載軸線相對于復曲面區(qū)的柱面軸線的偏移量。術語"偏移量"包括0度或 180度的角度,這描述了柱面軸線和壓載軸線一致的鏡片。
復曲面隱形鏡片的厚度輪廓(即,沿著鏡片的半徑的多個鄰近點的厚
度)對配戴特性例如眼上舒適度和鏡片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如上所述,希望 地, 一組隱形鏡片具有一致的配戴特性,當然希望該隱形鏡片對配戴者來 說是舒適的。
隱形鏡片在沿其輪廓的任何名義位置(即,點)處的厚度受多種因素 影響,所述因素包括球面矯正量、柱面矯正量、偏移量、中心厚度、和壓 載。因此,對于具有不同柱面矯正量(但具有相似的配戴特性,例如共同 的有效基弧和全徑)的一組隱形鏡片,隱形鏡片的至少一個位置處的厚度 將變化。根據本發(fā)明的多個方面,具有經合適選擇的橫截面輪廓的過渡區(qū) 可對配戴特性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特別地,對于一組鏡片中的各個鏡片來 說,通過變化過渡區(qū)的寬度,給定組中的鏡片的舒適度可得到改善。換言 之,對于具有共同的球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面矯正量的一組給定鏡片,通 過基于柱面矯正量變化一組鏡片的過渡區(qū)的寬度,舒適度可得到改善。在 一些實施例中,過渡區(qū)的形狀(例如,在通過鏡片的直徑的橫截面中的過 渡區(qū)曲率)對于一組中的所有鏡片是相同的,不管過渡區(qū)的寬度如何。然 而, 一個或多個鏡片的過渡區(qū)的形狀也可基于柱面矯正量調節(jié)(例如,根 據柱面矯正量,過渡區(qū)的橫截面可具有較大或較小的曲率)。
本發(fā)明基于多個因素。如上所述,希望這種組中的鏡片在一定的光學 矯正量的范圍內具有一致的配戴特性。此外,與更靠近鏡片光軸的區(qū)域相 比,鏡片上的遠離鏡片中心的部分通常對鏡片的配戴特性具有更大的影響。 特別地,在中心區(qū)11的外側部分和周邊區(qū)的內側部分處或在它們之間的鏡
片部分(例如,在過渡區(qū)13中或在周邊區(qū)12的內邊緣中)對舒適度具有
大的影響。
盡管球面矯正量、柱面矯正量、和偏移量影響厚度輪廓,但這些參數 是由患者眼睛的折射誤差決定的,因此,從鏡片設計的角度看,通常選擇 這些參數以矯正折射誤差。
然而,本申請人發(fā)現(xiàn),通過基于復曲面隱形鏡片的柱面矯正量改變后 和/或前過渡區(qū)的寬度(和可能是形狀),鏡片的厚度輪廓在一組鏡片中可 保持相當恒定,該組鏡片包括柱面矯正量在一范圍內的鏡片。換言之,在 具有不同柱面矯正量的一組鏡片中,該組中的鏡片在特別是影響舒適度的 區(qū)域處的厚度在整個組中可保持更加一致。
本發(fā)明的多個方面涉及一組復曲面隱形鏡片,其中,該組中的每個鏡 片包括后表面和前表面。對于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后表面和前表面中的至 少一個表面包括復曲面光學區(qū)。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 共同的有效基弧和共同的全徑,但具有不同的柱面矯正量。該組中的鏡片 具有周邊區(qū)、和位于周邊區(qū)和復曲面光學區(qū)之間的過渡區(qū)。在這組鏡片中, 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所述過渡區(qū)的寬度選擇成不同,這樣在鏡 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厚度對于該組中所有鏡片是大致相同的。
圖2A和2B是一組鏡片中的分別具有過渡區(qū)102和112的鏡片100和 IIO的兩個示例性表面的平面圖。每個鏡片包括相應的復曲面區(qū)101、 111, 相應的周邊區(qū)104、 114,和相應的過渡區(qū)102、 112。每個鏡片具有全徑 O.D.o
在一個或多個選定的共同位置處,過渡區(qū)102和112具有彼此不同的 寬度。對于具有共同偏移量(例如,在圖2A和2B中是卯度)的鏡片來 說,過渡區(qū)的位置可通過相對于壓載軸線105的角度間隔量(e)表示。 例如,對于鏡片IOO,沿線105,角度間隔量e等于零度;對于線105,角
度間隔量e等于三十度。
對應于給定的角度間隔量e的過渡區(qū)寬度在垂直于過渡區(qū)的內周107
的線上測量。相應地,如在圖2A中示出的,寬度Wi沿線106測量,寬度 W2在相對于徑向線106成0角度上測量。如在圖3A中示出的,寬度W在 垂直于光軸OA的平面上測量。
請再參看圖2A和2B,復曲面區(qū)101和111可具有任何適合的周邊形 狀(例如,卵形、橢圓形或圓形)??梢岳斫猓瑢τ诮o定的鏡片,過渡區(qū)的 寬度W繞著鏡片(即,在相對于壓載軸線105的各個角度間隔量e上的位
置處測量)可以是常數或可隨e變化。如圖2A所示,示例寬度w,比示例 寬度W2大??梢岳斫馐牵瑸殡Se變化,寬度只需要在繞著過渡區(qū)的周邊的 兩個位置處不同。例如,給定鏡片的在e等于零度處的過渡區(qū)寬度與在e 等于90度處的過渡區(qū)寬度可以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過渡區(qū)的寬度隨e 連續(xù)變化。
可以理解,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在一組中的至少兩個鏡片(例如, 鏡片ioo和no)上,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例如,相同角度e)的寬度可
以選擇成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寬度是基于柱面矯正量選擇的,使得 在選定位置處的厚度對于該組中的所有鏡片是大致相同的。位置通過從壓
載軸線測量的W和從光軸OA測量的R表示。厚度測量將參考附圖3A-3C 在下面更詳細地討論。可以理解,W (相應于共同位置)和e (相應于寬 度測量位置)可以彼此相等或彼此不相等。也就是說,通過改變一個位置
處的寬度可能對另一個位置處的厚度有影響。盡管e和w的間隔量通常很
小,但為了便于討論,該間隔量在圖2A中示出得相對較大。此外,共同位 置可位于過渡區(qū)中。然而,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的共同位置位于過渡區(qū) 中不是必要的。
圖3A示出了圖2A和2B的兩個隱形鏡片100、 110的疊放的局部剖切 側視圖。該鏡片具有基于柱面光焦度選擇的過渡區(qū)寬度W" W2。鏡片IOO 和110在給定的角度e上具有相等的光學區(qū)半徑Roz;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 此, 一組中鏡片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學區(qū)半徑。曲率Q和C2分別對應于一 組中的具有較小柱面矯正量和較大柱面矯正量的鏡片。厚度T通過前表面 (不管該表面是否為復曲面)上的位置指定,且垂直于前表面108從前表 面測量到后表面上的一點。對于給定的鏡片,共同位置可以位于鏡片的前 表面上的光學區(qū)、周邊區(qū)和過渡區(qū)中的任何一個上,后表面上的相應點可 以位于該鏡片的后表面上的光學區(qū)、周邊區(qū)和過渡區(qū)中的任何一個上。例 如,共同位置可以對應于該組鏡片的前表面上的光學區(qū),且可以對應于該 鏡片的后表面上過渡區(qū)上的一點。上面使用的詞語"相應點"表示在給定 鏡片的后表面上的點(例如,在鏡片110上的點302),該點用于(與共同 位置上的點304相結合)定義在共同位置上的厚度T (即,點在垂直于前 表面的線上)。
如上面參考圖2A所述,寬度W在垂直于光軸OA的平面上測量。鏡 片100和110之間由于選定的寬度Wi和W2而存在厚度AT2。
圖3B示出了不具有過渡區(qū)的兩個傳統(tǒng)隱形鏡片300和310的疊放的局 部剖切側視圖??梢钥吹胶穸華 ^比厚度A T2大。
圖3C示出了具有相等寬度的過渡區(qū)的兩個傳統(tǒng)隱形鏡片的疊放的局 部剖切側視圖??梢岳斫猓穸華T3盡管其可能比厚度AT!小,但比厚度 AT2大。
具有根據柱面光焦度選擇的過渡區(qū)寬度W的一組鏡片提供了幾個優(yōu) 點。這組鏡片的優(yōu)點的例子包括鏡片的配戴特性對于該組鏡片來說更一 致,且鏡片的眼上舒適度可得到改善。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適用于具有任何 適當柱面矯正量的復曲面隱形鏡片。例如,鏡片可在從至少-0.75屈光度到
至少-2.25屈光度的范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可在從-0.75屈光度到 -2.75屈光度、甚至-3.75屈光度或-4.25屈光度或更大的范圍內。
一組中的每個鏡片在選定位置處的厚度優(yōu)選與該組中的其他鏡片在該 選定位置處的厚度相差不超過0.2mm,在一些實施例中,不超過0.15mm,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不超過O.lmm。然而,通過將選定位置處的厚度變化 減小到與組中的其他鏡片相差不超過0.05mm,顯著的鏡片穩(wěn)定性益處已被 建立。在一些實施例中,選定位置位于過渡區(qū)中或在中心區(qū)的邊緣或周邊 區(qū)的邊緣處。在一些實施例中, 一組中的每個鏡片的所有位置處的厚度與 該組中的其他鏡片的相應厚度相差不超過0.2mm。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中的每個鏡片在光學區(qū)的頂部具有0.2mm的最大 厚度。例如,這種最大厚度對于由alphafilcon A制成的鏡片是合適的。然 而,對于其他材料(例如,balafilcon A), 0.14mm的最大厚度是合適的。 同樣,通常每個鏡片在壓載區(qū)域均具有0.5mm的最大厚度,更優(yōu)選地是 0.4mm。例如,在壓載區(qū)域這種最大厚度對于alphafilcon A和balafilcon A 都是合適的。
組中的每個鏡片優(yōu)選具有6.5至10mm的后光學區(qū)直徑,更優(yōu)選是7 至8mm,以及優(yōu)選具有6.5至10mm的前光學區(qū)直徑,更優(yōu)選是6.5至9mm。
已經發(fā)現(xiàn),通常地,該組中的鏡片之間在厚度輪廓上的最大變化是中 心厚度。(中心厚度是鏡片在其幾何中心處即在光軸處的厚度。)但是,在 該組鏡片中,中心厚度通常變化不超過大約0.2mm,優(yōu)選不超過大約 0.15mm。優(yōu)選地,在組中的每個鏡片與組中的其他鏡片之間,最大壓載厚 度相差不超過0.05mm,優(yōu)選不超過0.03mm。也優(yōu)選地,組中的每個鏡片 在光學區(qū)的頂部的最大厚度與組中的其他鏡片相差不超過0.05mm,優(yōu)選不 超過0.03mm。
根據一些實施例,本發(fā)明的鏡片通過在兩個模具部分之間鑄造鏡片鑄 造而成。然而,根據涉及鏡片組設計的本發(fā)明的多個方面,制造方法不是關鍵點,任何合適的制造技術都可使用。示例性的模具組件在圖4和5中 示出。該模具組件包括后模具30和前模具40,所述后模具30具有后模腔, 所述后模腔限定出形成模制鏡片的后表面(包括復曲面和選定寬度的過渡 區(qū))的表面31,所述前模具40具有前模腔,所述前模腔限定出形成模制鏡 片的前表面的表面41。當這些模具部分組裝起來時,模腔32形成在兩個限 定表面之間,這與其中模制的隱形鏡片的所需形狀相對應。每個模具部分 在注射成型裝置中由塑料樹脂注射成型。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后模腔限定表面31具有用于形成復曲面隱形鏡片 的復曲面后表面的復曲面中心區(qū),該復曲面后表面具有柱面軸線,前模腔 限定表面41具有給在模腔32中模制的鏡片提供壓載的結構。表面31、 41 還包括用于在鏡片上形成期望周邊曲面和任何過渡區(qū)的曲面。這些表面的 中心區(qū)可被設計成為模制的復曲面鏡片提供期望的柱面和球面矯正量。盡 管本實施例說明的是具有帶有復曲面光學區(qū)和變化的過渡區(qū)寬度的多個后 模具,但在一些實施例中,帶有復曲面光學區(qū)和變化的過渡區(qū)寬度的多個 前模具被用來產生一組鏡片。在一些實施例中,前過渡區(qū)寬度和后過渡區(qū) 寬度可隨柱面矯正量變化。
一組這種模具可用于產生根據本發(fā)明的一些方面的一組鏡片。例如, 一組模具可包括多個第一模具,所述多個第一模具中的每一個模具被構造 成產生多個鏡片中的一個鏡片的第一復曲面表面,該復曲面表面具有選定 寬度的過渡區(qū)。該第一表面可以全部是前表面或所有第一表面可以是后表 面。
該組模具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模具,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模具中的每個 模具被構造產生所述多個鏡片中的至少一個鏡片的第二表面。所述多個第 一模具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模具被構造成使至少一個第二模具和所述多個 第一模具中的模具的組合能夠生產一組鏡片,該組中的鏡片具有共同的球 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面光焦度,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過渡區(qū)寬 度彼此不同。在共同位置處的過渡區(qū)寬度可以隨柱面光焦度的增加單調地 增加。通過以這種方式增加寬度,柱面光焦度的增加對配戴特性的影響可 以至少部分地被補償。
在模制鏡片中,前模具部分和后模具部分的旋轉對齊被調節(jié)成與柱面軸線和壓載之間的選定偏移量對應。具體地講,在將聚合性單體的可硬化
混合物沉積在前模具部分40中之后,后模具部分30可沿軸線50旋轉,直 到該模具部分相對于前模具部分40被調節(jié)成在選定的旋轉位置處對齊。在 保持該選定的旋轉位置的同時,該模具部分然后被組裝起來,或完全結合 在一起,以呈現(xiàn)為在圖5示出的構造??蛇x地,前模具部分40可以沿軸線 50旋轉,直到被調節(jié)成在選定的旋轉位置處對齊,然后在保持該選定的旋 轉位置的同時組裝該模具部分。模具部分中的任一個可包括可與鑄造模制 系統(tǒng)的支撐件上的凸起(或凹口)配合的凹口 (或凸起),或其他措施,以 確保該模具部分在已知位置處相對于支撐件對齊,此時模具部分相對彼此 的旋轉可被控制成確保保持在期望的旋轉位置處。
在組裝模具部分之后,單體混合物聚合,例如通過暴露在紫外線或熱 量下,隨后拆開模具組件并從其中取出模制成的鏡片。根據特殊的處理而 可包含的其他處理步驟包括鏡片檢測、水凝膠隱形鏡片的情況下的水合 作用、以及鏡片包裝。這種鑄造模制方法的優(yōu)點是,使為了模制具有不同 的軸線偏移量的鏡片所需的模具數量最小化。
上面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多個示例性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 顯而易見的是,本發(fā)明也可以以多種不同方式實施,且這些人員可以想到 各種修改和改進。因此,所述實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僅作為示例給出。 根據要求,本發(fā)明僅由權利要求書和其等同替換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組復曲面隱形鏡片,所述組中的每個鏡片包括后表面、和前表面,對于每個鏡片,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包括復曲面光學區(qū),所述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共同的球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面矯正量,以及所述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周邊區(qū)、和位于所述周邊區(qū)與所述復曲面光學區(qū)之間的過渡區(qū),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所述過渡區(qū)的寬度彼此不同。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復曲面光學區(qū)的周 邊是圓形的。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復曲面光學區(qū)的周 邊是橢圓形的。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每個鏡片具有壓載 和壓載軸線,且對于每個鏡片,過渡區(qū)的寬度隨著相對于壓載軸線的角 度間隔量變化。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鏡片上的共同位置 處的厚度對于所述組中的所有鏡片是大致相同的。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位置位于 至少一些鏡片的過渡區(qū)中。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中的所有鏡 片具有彼此相同的光學區(qū)最小直徑。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中的鏡片的 柱面光焦度在至少-0.75屈光度到至少-2.75屈光度的范圍內。
9.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處的厚度 相差不超過0.2mm。
10.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處的厚 度相差不超過0.15mm。
11.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處的厚 度相差不超過0.05mm。
12.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位于至 少一些鏡片的過渡區(qū)中。
13.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組鏡片,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位于鏡 片的前光學區(qū)的頂部。
1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共同位置處的過 渡區(qū)的寬度隨柱面光焦度的增加單調地增加。
15. —組模具,包括多個第一模具,所述多個第一模具中的每個模具被構造成產生多個 鏡片中的一個鏡片的第一表面,所述表面具有選定寬度的過渡區(qū),所述 第一表面全部是前表面或所有第一表面是后表面,所述表面全部是復曲 面;以及至少一個第二模具,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模具中的每個模具被構造成 產生所述多個鏡片中的至少一個鏡片的第二表面,所述多個第一模具和 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模具被構造成使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模具和所述多個第 一模具中的模具的組合能夠產生一組鏡片,所述鏡片與所述組中的其他 鏡片具有共同的球面矯正量和不同的柱面光焦度,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 同位置處的過渡區(qū)的寬度彼此不同。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鏡片的 柱面光焦度在至少-0.75屈光度到至少-2.75屈光度的范圍內。
17.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共同位置 處測量的所述一組鏡片的厚度相差不超過0.2mm。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同位 置位于鏡片的前光學區(qū)的頂部。
19.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模 具包括至少三個模具。
20.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模 具包括至少四個模具。
21.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模 具包括至少五個模具。
22.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模 具包括至少六個模具。
23.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共同位置處的 過渡區(qū)的寬度隨柱面光焦度的增加單調地增加。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組復曲面隱形鏡片,其中,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包括后表面和前表面。對于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后表面和前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包括復曲面光學區(qū)。該組中的每個鏡片具有共同的有效基弧和共同的全徑,但具有不同的柱面矯正量。該組中的鏡片包括周邊區(qū)和位于周邊區(qū)和復曲面光學區(qū)之間的過渡區(qū)。在這種組的鏡片中,至少兩個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所述過渡區(qū)的寬度被選擇為不同,以使鏡片上的共同位置處的厚度對于該組中的所有鏡片來說是大致相同的。
文檔編號G02C7/04GK101341435SQ200680047992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T·格林 申請人:博士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