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及其工作方法和組成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教育信息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及其工作方法和組成部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教育信息化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建立了信息化的教學系統(tǒng)。通常,這類教學系統(tǒng)包括服務器(簡稱服務端)、教師客戶端(簡稱教師端)和學生客戶端(簡稱學生端)三大部分,它們相互配合以信息化的方式完成教學過程。特別是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化輔助教學設備被引入課堂。
[0003]這些輔助設備的引入,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隨之變化。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學科作業(yè)的方式不再僅僅局限于教師在課堂上口頭或板書進行,而是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微信群發(fā)等手段進行,而學生完成作業(yè)也不再僅僅是使用傳統(tǒng)的紙質作業(yè)本,而可以借助學生端等電子終端。也就是說布置作業(yè)和完成作業(yè)都是電子化的方式,可以擺脫紙和筆。
[0004]但對于數學等理科學科,完成作業(yè)傳統(tǒng)上除了要借助紙和筆,還需要借助三角尺、直尺、圓規(guī)、半圓尺(量角器)等輔助工具,而現有的三角尺、直尺、圓規(guī)、半圓尺無法與學生端等電子終端交互,不能滿足學生完成電子化理科學科作業(yè)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期望提供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及其工作方法和組成部件,能滿足學生完成電子化理科學科作業(yè)時使用半圓尺的需要。
[0006]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電磁半圓尺和電子終端;其中,
[0008]電磁半圓尺包括一具有半圓形的部件,在所述部件直徑的兩個頂點處各布置有一個電磁點,稱之為頂點電磁點,在所述半圓形部件半圓弧的中點處布置有一個電磁點,稱之為中點電磁點;
[0009]電子終端,用于感應電磁半圓尺的電磁點,根據所述電磁點的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電磁半圓尺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電子半圓尺。
[0010]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的電磁半圓尺,該電磁半圓尺包括一具有半圓形的部件,在所述部件直徑的兩個頂點處各布置有一個電磁點,稱之為頂點電磁點,在所述半圓形部件半圓弧的中點處布置有一個電磁點,稱之為中點電磁點。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半圓形部件是透明材質半圓尺包括:。
[0012]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的電子終端,該終端包括:電磁感應線圈基板、電子半圓尺模塊和顯示屏;其中,
[0013]電磁感應線圈基板位于所述顯示屏下方,用于感應電磁半圓尺頂點的位置信息;
[0014]電子半圓尺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位置信息解析所述電磁半圓尺中頂點電磁點和中點電磁點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點坐標,根據所述點坐標繪制所述電磁半圓尺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電子半圓尺;其中,所述電子半圓尺包括直徑邊及直徑邊所對應的長度刻度、半圓弧邊及半圓弧邊所對應的角度刻度;
[0015]顯示屏,用于顯示所述電子半圓尺模塊繪制的電子半圓尺。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電磁感應線圈基板包括一網格電路,所述網格電路中的每個交叉點布置有一電磁感應單元,電磁感應單元用于感應該交叉點附近是否有電磁點。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電子半圓尺模塊包括:
[0018]坐標解析單元,用于根據電磁點的位置信息解析所述電磁半圓尺中頂點電磁點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頂點坐標,和中點電磁點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中點坐標;
[0019]直徑邊繪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頂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直徑邊及所述直徑邊上對應的刻度;
[0020]圓弧邊繪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頂點坐標和中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半圓弧邊及所述半圓弧邊所對應的角度刻度。
[0021]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的工作方法,該方法包括:
[0022]當上述任意一種電磁半圓尺置于上述任意一種電子終端的顯示屏上時,所述電子終端感應所述電磁半圓尺中的電磁點,根據所述電磁點的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電磁半圓尺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電子半圓尺。
[0023]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據所述電磁點的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電磁半圓尺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電子半圓尺包括:
[0024]根據電磁點的位置信息解析所述電磁半圓尺中頂點電磁點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頂點坐標,和中點電磁點對應于系統(tǒng)坐標系的中點坐標;
[0025]根據所述頂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直徑邊及所述直徑邊上對應的刻度;
[0026]根據所述頂點坐標和中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半圓弧邊及所述半圓弧邊所對應的角度刻度。
[0027]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據所述頂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直徑邊及所述直徑邊上對應的刻度包括:
[0028]確定待繪制直徑邊所對應的兩個頂點;
[0029]根據所述兩個頂點的坐標計算該兩個頂點之間的距離,作為待繪制邊的長度,并設計長度刻度繪制樣式;
[0030]以所述兩個頂點作為端點繪制直線段,或者將以所述兩個頂點作為端點的直線段沿垂直方向平移預設距離后再繪制;
[0031 ]將設計的所述刻度樣式繪制于所述直線段上。
[0032]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據所述頂點坐標和中點坐標,繪制電子半圓尺對應的半圓弧邊及所述半圓弧邊所對應的角度刻度包括:
[0033]以所述兩頂點坐標確定半圓弧邊的圓心;
[0034]以所述兩個頂點坐標之間的距離確定半圓弧邊的半徑;
[0035]以所述兩個頂點分別對應半圓弧邊的起點和終點,使得所述半圓弧邊的中點與所述中點坐標對應;
[0036]設計角度刻度樣式,將所述角度刻度樣式繪制于所述半圓弧邊上。
[0037]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半圓尺的關鍵點布置電磁點的,使得電磁半圓尺可以與電子終端交互,從而獲取電磁半圓尺關鍵點的位置信息,將位置信息轉換為系統(tǒng)坐標系中的關鍵點坐標,進而確定電子半圓尺并利用電子終端顯示給用戶,實現了半圓尺的功能,這樣的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實現了由物理坐標系到系統(tǒng)邏輯坐標系的轉換,克服了普通半圓尺的不足。
【附圖說明】
[0038]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半圓尺系統(tǒng)的原理示意圖;
[0039]圖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實施例中與感應線圈相連的存儲單元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和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诒景l(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41]數學等理科學科常常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半圓尺等輔助工具的使用方法,而當學科作業(yè)電子化后,學生如果還使用普通半圓尺來完成作業(yè),則會存在許多困難。例如:要求學生使用手寫筆在顯示屏上畫出一個特定尺寸的直角三角形時,學生使用普通的半圓尺比照普通的半圓尺上的刻度進行作圖,由于實際的物理坐標與電子終端中的系統(tǒng)坐標常常存在差異(實際中的1厘米在電子終端系統(tǒng)中常常并不對應1厘米),因此畫出的圖形尺寸與系統(tǒng)坐標系下的尺寸常常存在很大差異,給教師批改這樣的電子化作業(yè)造成不便。嚴重影響電子化作業(yè)的推廣應用。
[0042]因此迫切一種可電子化的半圓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