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lcd無縫拼接方法及專用圖像傳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大屏幕顯示技術,尤其涉及一種LCD無縫拼接方法及專用圖 像傳輸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大屏幕LCD顯示屏是由若干塊LCD顯示單元拼接而成。LCD顯示 單元的面板周圍由于驅動電路和生產工藝的需求,在每塊LCD顯示單元的圖 像顯示區(qū)域的周圍需要保留有一定空間的邊框(該邊框為無圖像顯示區(qū)域), 圖像不能顯示到邊框, 一般該邊框無圖像顯示區(qū)域的寬度超過lOmm,并隨著 面板尺寸的增大而增寬。因此,在進行拼接顯示屏時,各塊相鄰的LCD顯示 單元之間容易形成較大的拼接縫,該拼接縫即為相鄰兩塊LCD顯示單元邊框 寬度的總和(一般寬度超過20mm),導致每塊LCD顯示單元與相鄰各塊LCD 顯示單元上顯示的畫面被分割,破壞了顯示圖像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使整體畫 面的視覺效果變差。因此,消除LCD顯示單元邊框的無圖像顯示區(qū)域,實現 真正的無縫拼接是大屏幕拼接技術研發(fā)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LCD無縫 拼接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LCD拼接顯示屏的拼接處所顯示的圖像 不完整、不連續(xù)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專用于實現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的圖像傳輸 裝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 一種LCD無縫拼接方法,包括如下特征 在LCD顯示單元圖像顯示區(qū)域內,選取長度與寬度大于或等于LCD邊框的一塊 區(qū)域作為圖像傳輸區(qū),在該圖像傳輸區(qū)內采用分行/列或分時/幀顯示方法顯示 兩幅圖像,它們分別是該區(qū)域本身需要顯示的圖像和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 通過圖像傳輸裝置將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分離出來并傳輸到邊框處,覆蓋邊 框部分,形成無邊框的顯示單元,從而實現LCD無縫拼接顯示。
專用于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裝置,所述圖像傳輸裝置為一端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的斜方棱鏡,所述綜4方棱鏡位 于圖像傳輸區(qū)的一端斜面上設置有反射部和透射部,其反射部上設置有反射涂 層,其透射部上設置有增透涂層,所述反射部和透射部的分布與兩幅圖像的顯 示狀態(tài)相對應;所述斜方棱鏡位于邊框處的一端斜面上設置反射涂層。
另 一種專用于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裝置,所述圖像傳輸裝 置為兩組相匹配的微型棱鏡陣列,其中一組位于圖像傳輸區(qū)的上方,另一組位 于邊框處,每個微型棱鏡的大小與圖像傳輸區(qū)所顯示的圖像的像素大小相同。
第三種專用于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裝置,所述圖像傳輸裝 置包括一端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的斜方棱鏡和設置于 斜方棱鏡與所述圖像傳輸區(qū)之間的偏振轉換裝置,所述斜方棱鏡位于圖像傳輸 區(qū)的一端斜面上設置有偏振光反射涂層,所述斜方棱鏡位于邊框處的一端斜面 上設置反射涂層。
對于上述第三種專用于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裝置,當所述 圖像傳輸區(qū)采用分時/幀顯示兩幅圖像時,所述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 板和設置在兩塊透明基板之間的旋光物質,所述偏振轉換裝置的偏振狀態(tài)通過 改變旋光物質上的電壓實現切換。
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可由玻璃基片、透明導電電極、取向膜組成,所述旋 光物質為液晶材料。
對于上述第三種專用于上述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裝置,當所述 圖像傳輸區(qū)采用分列/行顯示兩幅圖像時,所述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 板和設置在兩塊透明基板之間的透明材料、旋光物質,所述旋光物質和透明材 料的分布與兩幅圖像的顯示狀態(tài)相對應。
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可由玻璃基片、取向膜組成,所述透明材料可為透明 樹脂材料,所述旋光物質為液晶材料。
所述兩塊透明基板中貼近斜方棱鏡的那一塊的玻璃基片也可以由斜方棱 鏡的表面直接替代,偏振轉換裝置與斜方棱鏡連成一體。
所述的偏振光反射涂層是指反射一個偏振方向的光束而透射另一個偏振 方向光束的涂層,它可以是通過真空蒸發(fā)、化學沉積等各種方法形成的薄膜, 也可以采用粘貼的方法,把具有偏振反射功能的薄膜或薄板/片粘貼于相應的 表面上實現。
所述的反射涂層是指反射光束的涂層,它可以是通過真空蒸發(fā)、化學沉積 等各種方法形成的薄膜,也可以采用粘貼的方法,把具有反射光束功能的薄膜 或薄板/片粘貼于相應的表面上實現。本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及效果通過在LCD顯示單元圖
像顯示區(qū)內設置圖像傳輸區(qū),并在該區(qū)內采用分行/列或分時/幀顯示方法同時
顯示兩幅圖像,分別是該區(qū)域本身需要顯示的圖像和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 通過圖像傳輸裝置將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分離出來并傳輸到邊框處,覆蓋邊 框部分,形成無邊框的顯示單元,使每塊LCD顯示單元與相鄰各塊LCD顯示單 元上的圖像畫面能較好的銜接,實現無縫拼接顯示,從而保證大屏幕LCD拼接 顯示屏整體畫面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簡便易行,便于 市場的推廣應用。
圖1是本發(fā)明LCD無縫拼接方法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LCD無縫拼接方法中的圖像傳輸區(qū)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采用斜方棱鏡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的斜方棱鏡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采用微型棱鏡陣列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采用偏振轉換裝置和斜方棱鏡組合(圖像傳輸
區(qū)采用分列/行同時顯示兩幅圖像)示意圖。
圖7是圖6所示設置有偏振光反射涂層的斜方棱鏡示意圖。 圖8是采用圖6所示偏振轉換裝置時,偏振光入射、出射方向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采用偏振轉換裝置和斜方棱鏡組合(圖像傳輸
區(qū)采用分時/幀同時顯示兩幅圖像),圖像1在圖像傳輸區(qū)內正常顯示的示意圖。 圖10是相應于圖9,其偏振轉換裝置為OFF狀態(tài)時,偏振光入射、出射
方向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圖像傳輸裝置采用偏振轉換裝置和斜方棱鏡組合(圖像傳 輸區(qū)采用分時/幀同時顯示兩幅圖像),圖像2被引導至顯示單元邊框的示意圖。
圖12是相應于圖11,其偏振轉換裝置為ON狀態(tài)時,偏振光入射、出射 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不限于此。實施例l
如圖1 4所示,本實施例LCD無縫拼接方法是,通過在各LCD顯示單元邊 框內側(即圖像顯示區(qū)域內),選取與邊框寬度相等的一塊區(qū)域作為圖像傳輸 區(qū),在該區(qū)域內采用分列顯示方法同時顯示兩幅圖像,這兩幅圖像分別是該區(qū) 域本身需要顯示的圖像和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通過圖像傳輸裝置將邊框處 需要顯示的圖像分離出來并傳輸到邊框處,覆蓋邊框部分,形成無邊框的顯示 單元,從而實現LCD無縫拼接顯示。
如圖2所示,圖像l代表圖像傳輸區(qū)需要顯示的圖像,圖像2代表LCD邊框 ll處要顯示的圖像。圖像傳輸裝置的作用是將圖像2分離并引導至邊框11處, 同時保持圖像l在圖像傳輸區(qū)正常顯示。
如圖3、圖4所示,所述圖像傳輸區(qū)緊貼LCD顯示單元邊框內側,且圖像傳
輸區(qū)與邊框寬度相等,所述圖像傳輸裝置為斜方棱鏡,該斜方棱鏡的一端位于
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在斜方棱鏡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的
斜面設置有反射部和透射部,其反射部上設置有反射涂層,所述反射部和透射 部的分布與兩幅圖像的顯示狀態(tài)相對應(即兩幅圖像的每列像素寬度相對應);
所述斜方棱鏡位于邊框處的斜面設置反射涂層;當然,在斜方棱鏡位于圖像傳 輸區(qū)上方的斜面上的透射部還可以設置增透涂層。
實施例2
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特征與實施例l相同-
如圖5所示,所述圖像傳輸裝置為兩組相匹配的微型棱鏡陣列,其中一組 位于圖像傳輸區(qū)的上方,另一組位于邊框處,每個微型棱鏡的大小與圖像傳輸 區(qū)所顯示的圖像的像素大小相同;緊貼LCD顯示單元1顯示面的微型棱鏡陣列 將圖像2對應的光束引導向邊框11方向,而位于邊框ll處的微型棱鏡陣列將圖 像2對應的光束引導向圖像的顯示方向。
實施例3
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特征與實施例l相同
如圖6所示,所述圖像傳輸裝置包括斜方棱鏡、偏振轉換裝置,所述斜方 棱鏡的一端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所述偏振轉換裝置 設于斜方棱鏡與所述圖像傳輸區(qū)之間。
所述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板和設置在兩塊透明基板之間的透明 材料、旋光物質,所述旋光物質和透明材料的分布與兩幅圖像的顯示狀態(tài)相對應,所述透明材料為透明樹脂材料,所述旋光物質為液晶材料。兩袂透明基板
分別由玻璃基片、取向膜等組成,在偏振轉換裝置中,與圖像2中每列像素對 應的部分為液晶層,而與圖像l每列像素對應的部分可采用透明樹脂材料;該 偏振光反射涂層用于反射圖像2對應的偏振方向的光束。
如圖7所示,所述斜方棱鏡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的一端斜面設置有偏振光 反射涂層,所述斜方棱鏡位于顯示單元邊框處的一端斜面設置反射涂層。
當所述圖像傳輸區(qū)采用分列/行同時顯示兩幅圖像時,通過偏振轉換裝置 將圖像2的偏振面旋轉90度,與圖像l的偏振面垂直,經過斜方棱鏡上的偏振光 反射涂層將圖像2對應的光束反射引導至邊框處,而圖像1對應的光束不在斜方 棱鏡上反射,保持正常顯示。
實施例4
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特征與實施例3相同
如圖8-12所示,在所述圖像傳輸區(qū)采用分時/幀同時顯示兩幅圖像;所述 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板和設置在兩塊透明基板之間的旋光物質,所述 兩塊透明基板分別由玻璃基片、透明導電電極、取向膜等組成,所述旋光物質 為液晶材料。
所述偏振轉換裝置的偏振選擇狀態(tài)是通過改變旋光物質上的電壓實現切 換,如圖9 12所示,在LCD顯示單元圖像傳輸區(qū)內以不小于60HZ的頻率交替 顯示圖像1和圖像2,同時偏振轉換裝置以相同頻率變換開關狀態(tài),使圖像l和 圖像2的光束偏振狀態(tài)相互垂直,圖像2對應的光束通過斜方棱鏡反射引導至邊 框處,而圖像l對應的光束不在斜方棱鏡上反射,保持正常顯示。
例如,時刻1時,如圖10所示,偏振轉換裝置處于OFF狀態(tài),可以將LCD 顯示屏出射的偏振光偏振方向旋轉90度,如圖9所示,此時透過偏振轉換裝置 的偏振光可以透過偏振光反射涂層,實現圖像l在圖像傳輸區(qū)域的正常顯示。 時刻2時,如圖12所示,偏振轉換裝置處于ON狀態(tài),不改變光線的偏振方向, 如圖11所示,此時圖像2對應的光束透過偏振轉換裝置的偏振光被偏振光反射 涂層反射,將圖像2傳輸至邊框處。
所述偏振轉換裝置的兩塊透明基板中貼近斜方棱鏡的那一塊的玻璃基片 也可由斜方棱鏡的表面直接替代,偏振轉換裝置與斜方棱鏡連成一體。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地實現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 并非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發(fā)明內容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 都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LCD無縫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LCD顯示單元圖像顯示區(qū)域內,設置長度與寬度大于或等于LCD邊框的一塊區(qū)域作為圖像傳輸區(qū),在該圖像傳輸區(qū)內采用分行/列或分時/幀顯示方法顯示兩幅圖像,它們分別是該區(qū)域本身需要顯示的圖像和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通過圖像傳輸裝置將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分離出來并傳輸到邊框處,覆蓋邊框部分,形成無邊框的顯示單元,從而實現LCD無縫拼接顯示。
2、 專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LCD無縫拼接方法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圖像傳輸裝置為一端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的 斜方棱鏡,所述斜方棱鏡位于圖像傳輸區(qū)的一端斜面上設置有反射部和透射部, 其反射部上設置有反射涂層;所述反射部和透射部的分布與兩幅圖像的顯示狀 態(tài)相對應;所述斜方棱鏡位于邊框處的一端斜面設置反射涂層。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方棱鏡位于 圖像傳輸區(qū)的一端斜面上的透射部設置有增透涂層。
4、 專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LCD無縫拼接方法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圖像傳輸裝置為兩組相匹配的微型棱鏡陣列,其中一組位于圖像傳輸 區(qū)的上方,另一組位于邊框處,每個微型棱鏡的大小與圖像傳輸區(qū)所顯示的圖 像的像素大小相同。
5、 專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LCD無縫拼接方法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傳輸裝置包括一端位于圖像傳輸區(qū)上方,另一端位于邊框處上方 的斜方棱鏡和設置于斜方棱鏡與所述圖像傳輸區(qū)之間的偏振轉換裝置,所述斜 方棱鏡位于圖像傳輸區(qū)的一端斜面上設置有偏振光反射涂層,所述斜方棱鏡位 于邊框處的一端斜面上設置反射涂層。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傳輸區(qū)采 用分時/幀顯示兩幅圖像,所述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板和設置在兩塊透 明基板之間的旋光物質,所述偏振轉換裝置的偏振狀態(tài)通過改變旋光物質上的 電壓實現切換。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傳輸區(qū)采用分列/行顯示兩幅圖像,所述偏振轉換裝置包括兩塊透明基板和設置在兩塊透 明基板之間的透明材料、旋光物質,所述旋光物質和透明材料的分布與兩幅圖 像的顯示狀態(tài)相對應。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轉換裝置的兩塊透明基板分別由玻璃基片、透明導電電極、取向膜組成,所述旋光物質 為液晶材料。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轉換裝置 的兩塊透明基板分別由玻璃基片、取向膜組成,所述透明材料為透明樹脂材料, 所述旋光物質為液晶材料。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轉換裝置 的兩塊透明基板中貼近斜方棱鏡的那一塊的玻璃基片由斜方棱鏡的表面直接替 代,偏振轉換裝置與斜方棱鏡連成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LCD無縫拼接方法,在LCD顯示單元圖像顯示區(qū)域內,選取長度與寬度大于或等于LCD邊框的一塊區(qū)域作為圖像傳輸區(qū),在該圖像傳輸區(qū)內采用分行/列或分時/幀顯示方法顯示兩幅圖像,它們分別是該區(qū)域本身需要顯示的圖像和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通過圖像傳輸裝置將邊框處需要顯示的圖像分離出來并傳輸到邊框處,覆蓋邊框部分,形成無邊框的顯示單元,使每塊LCD顯示單元與相鄰各塊LCD顯示單元上的圖像畫面能較好的銜接,達到無縫拼接顯示,從而實現大屏幕LCD拼接顯示屏整體畫面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簡便易行,便于市場的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G09F9/35GK101593473SQ20091003909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孟凡華, 黃永峰 申請人:廣東威創(chuàng)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