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圖像處理設備,包括:頂蓋,該頂蓋被構造成能夠移位到覆蓋主體的頂部的第一位置和露出主體的頂部的第二位置;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被構造成相對于主體豎直地移動,使得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被移位到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和凸輪構件,其中頂蓋具有這樣的形狀:如果假定在旋轉(zhuǎn)中心固定在下降位置的狀態(tài)下頂蓋旋轉(zhuǎn)到第二位置,則頂蓋與蓋構件發(fā)生干涉,并且凸輪構件具有這樣的形狀:當頂蓋旋轉(zhuǎn)到第二位置時凸輪構件使旋轉(zhuǎn)中心移位到上升位置,從而抑制該干涉。
【專利說明】圖像處理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像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0002]一種圖像處理設備,該圖像處理設備包括第一圖像處理單元和第二圖像處理單元,該第一圖像處理單元被設置在該設備的上部并且讀取文件的圖像,該第二圖像處理單元被設置在該設備的下部并且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例如,參見JP-A-2011-46497 )。
[0003]在JP-A-2011-46497中公開的圖像處理設備的情況下,作為設置在設備的上部的第一圖像處理單元,平板型圖像掃描裝置被結合,頂蓋被設置在圖像掃描裝置的頂部。這種頂蓋通過一對鉸鏈構件被連接到設備的主體,從而頂蓋能夠在覆蓋平臺的位置和露出平臺的位置之間旋轉(zhuǎn),其中要被讀取的文件被放置在該平臺上。
[0004]而且,在設備的主體的后表面(背面)上,開口被形成在上述一對鉸鏈構件之間的位置上,該開口用于手動地饋送紙張,并且對于該開口,蓋構件被設置成能夠被打開和閉合。當開口被閉合時,該蓋構件抑制異物或者灰塵進入該開口,并且當該開口被打開時,該蓋構件被用作紙張饋送托盤,從而能夠?qū)⒂涗浗橘|(zhì)經(jīng)過該開口被饋送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并且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但是,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為了使得設備較薄,期望將處于最上部的頂蓋的豎直位置和成為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的鉸鏈構件的豎直位置設定得盡可能的低。
[0006]同時,相對于設備的主體的后表面(背面)的蓋構件,由于利用由手握住蓋構件的上端的附近來打開或者閉合蓋構件,所以如果蓋構件的上端的位置過低,則對于在設備前側的用戶而言,打開或者閉合操作將變得很困難。由于這個原因,還期望將蓋構件的上端的位置設定得盡可能的高。
[0007]但是,如果鉸鏈構件的豎直位置被設定得太低且蓋構件的上端的位置被設定得太高,則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和蓋構件的自由端(在遠離旋轉(zhuǎn)中心一側上的端部)互相靠近。因此,問題在于,根據(jù)頂蓋和蓋構件的形狀和操作狀態(tài),可能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發(fā)生干涉。
[0008]作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例如,存在以下方法:切除如果頂蓋和蓋構件被操作時將被定位彼此互相干涉的頂蓋和蓋構件的部分,從而抑制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的干涉。但是,如果將被定位成彼此互相干涉的這些部分在功能上很重要,則簡單地切除這些部分從而改變其形狀是不可取的。因此,該方法的問題在于難以處理上述問題。
[0009]而且,即使頂蓋和蓋構件的形狀不被改變,但是如果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和蓋構件被設置成彼此充分遠離,則能夠抑制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的干涉。但是,為了隔開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和蓋構件而使彼此充分地遠離,則必要的是,上升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或者降低蓋構件的上端。因此,如上所述,難以提高蓋構件的操作性,同時使得該設備較薄。
[0010]本發(fā)明至少提供一種圖像處理設備,該圖像處理設備能夠在頂蓋閉合時,將頂蓋設置在足夠低的位置上,同時將蓋構件的上端設置在足夠高的位置上,并且能夠在頂蓋被打開時,抑制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發(fā)生干涉。
[0011]本發(fā)明的圖像處理設備包括主體、頂蓋、支撐構件、開口、蓋構件和凸輪構件。主體包括第一圖像處理單元。頂蓋被構造成能夠移位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覆蓋主體的頂部,第二位置露出主體的頂部。支撐構件被構造成以頂蓋能夠旋轉(zhuǎn)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狀態(tài)支撐頂蓋,并且支撐構件被構造成相對于主體豎直地移動,使得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被移位到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開口被形成在主體上。蓋構件被構造成能夠被打開到打開開口的位置并且閉合到閉合開口的位置。凸輪構件被構造成與頂蓋一起旋轉(zhuǎn)以便凸輪表面抵接主體,從而相對于主體豎直地移動支撐構件,該凸輪表面與凸輪構件的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根據(jù)凸輪構件的旋轉(zhuǎn)角度而改變。頂蓋具有這樣的形狀:如果假定在旋轉(zhuǎn)中心固定在下降位置的狀態(tài)下頂蓋旋轉(zhuǎn)到第二位置,則頂蓋與蓋構件發(fā)生干涉。凸輪構件的形狀使得當頂蓋旋轉(zhuǎn)到第一位置時將旋轉(zhuǎn)中心移位到下降位置并且當頂蓋旋轉(zhuǎn)到第二位置時將旋轉(zhuǎn)中心移位到上升位置,從而可以抑制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的干涉。
[0012]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當頂蓋位于第一位置時,能夠?qū)㈨斏w的旋轉(zhuǎn)中心移動到下降位置。因此,相對于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總是固定在對應于上升位置的位置處的情況,能夠使得該設備較薄。
[0013]而且,在圖像處理設備中,頂蓋的形狀被設定為:如果假定在旋轉(zhuǎn)中心處于下降位置的狀態(tài)下頂蓋已經(jīng)旋轉(zhuǎn)到第二位置,則該形狀可能干涉蓋構件。但是,為了將頂蓋從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凸輪構件將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從下降位置移位到上升位置。
[0014]因而,不同于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總是被固定在對應于下降位置的位置上的情況,SP使頂蓋被移位到第二位置仍然能夠抑制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的干涉,從而抑制頂蓋和蓋構件由于該干涉而損壞。另外,由于在維持頂蓋已被移位到第一位置的狀態(tài)的同時可以豎直地移動支撐構件,所以即使在厚文件被放置在平臺上的情況下,頂蓋仍然能夠在支撐構件已被上升的狀態(tài)下移位到第一位置。
[0015]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在頂蓋開始從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之后,凸輪構件的凸輪表面不會抵接主體側,直到凸輪構件達到預定旋轉(zhuǎn)角度,并且如果頂蓋被移位到凸輪構件超過預定旋轉(zhuǎn)角度的位置,凸輪表面抵接主體側,從而使旋轉(zhuǎn)中心上升。
[0016]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在頂蓋正處于閉合位置或者從閉合位置正移位到稍微打開的位置時,基本上沒有任何負載施加于凸輪構件上。因此,能夠?qū)㈨斏w的負載施加于平臺上放置的文件上,從而文件與平臺緊密接觸。
[0017]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第一圖像處理單元可以包括平臺和讀取部件,其中文件被放置在該平臺上,該讀取部件在沿著平臺移動的同時讀取放置在平臺上的文件的圖像。頂蓋被移位到第一位置,然后覆蓋設置在主體的頂部的平臺,并且頂蓋被移位到第二位置,然后露出平臺。
[0018]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能夠在第一圖像處理單元中進行圖像讀取處理,并且通過起到如上所述作用的頂蓋能夠覆蓋設置到第一圖像處理單元的平臺。因此,能夠抑制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發(fā)生干涉,同時使得該設備較薄。
[0019]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在頂蓋的面向平臺的表面上,彈性構件可以被設置為能夠彈性變形,從而按壓放置于平臺上的文件。[0020]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如果頂蓋被移動到第一位置,則彈性構件被彈性變形,從而按壓放置于平臺上的文件。因此,能夠提高文件對平臺的附著性,并且提高圖像讀取質(zhì)量。
[0021]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支撐構件被插入形成在主體上的插入部分,并且被主體支撐為能夠在插入部分內(nèi)部豎直地移位。
[0022]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能夠沿著插入部分上升或者降低支撐構件,從而可以豎直地和平穩(wěn)地移動支撐構件。
[0023]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在主體和凸輪構件中的至少一個中,作為接觸另一個的接觸表面的部分由滑動性能高于除了作為接觸表面的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的材料制成。
[0024]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由于主體和凸輪構件的接觸表面的滑動性能得以提高,所以能夠抑制在接觸表面上出現(xiàn)吱吱噪音或者摩擦,從而更平穩(wěn)地打開和關閉頂蓋。
[0025]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主體可以包括設置在第一圖像處理單元下方的第二圖像處理單元,開口可以作為從主體的外側連通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的孔。
[0026]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蓋構件能夠被移動到打開開口的位置,從而能夠從主體的外側通過開口接近第二圖像處理單元,并且當蓋構件被移動時,即使頂蓋位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頂蓋和蓋構件之間也不會發(fā)生干涉。
[0027]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第二圖像處理單元可以包括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其中開口是用于將記錄介質(zhì)從主體的外側饋送到圖像形成單元的孔。
[0028]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能夠在第二圖像處理單元中在記錄介質(zhì)上進行圖像形成處理,此時,如果蓋構件被移動到打開開口的位置,能夠從開口朝著圖像形成部件饋送記錄介質(zhì)。另外,當蓋構件被移動時,即使頂蓋處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也不會發(fā)生干涉。
[0029]在上述圖像處理設備中,支撐構件可以分別設置在兩個位置上,該兩個位置位于主體中包括的殼體的一側的上端,并且支撐構件可以在與垂直于一側的方向和豎直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互相分離。蓋構件可以設置在主體的殼體的一側,蓋構件能夠繞著作為其旋轉(zhuǎn)中心的蓋構件的下端旋轉(zhuǎn)。蓋構件可以介于支撐構件之間,該支撐構件在與垂直于一側的方向和豎直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互相分離。
[0030]根據(jù)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處理設備,由于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在蓋構件的上端的附近,所以根據(jù)頂蓋和蓋構件的形狀變得容易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發(fā)生干涉。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如上所述,由于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豎直移動,因此能夠抑制在頂蓋和蓋構件之間發(fā)生干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參考附圖,根據(jù)以下具體說明,本發(fā)明的上述和附加的特征和特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其中:
[0032]圖1是說明圖像處理設備的立體圖;
[0033]圖2是說明圖像處理設備的內(nèi)部結構的豎直截面圖;
[0034]圖3A是說明第一圖像處理單元的后視圖,圖3B是部分“A”的放大圖,圖3C是部分“B”的放大圖;
[0035]圖4A至4D是說明被打開和閉合的頂蓋和支撐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
[0036]圖5A至是說明被打開和閉合的頂蓋和凸輪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
[0037]圖6A至6C是說明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和蓋構件之間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將被描述為實例。本實施例中舉例說明的圖像處理設備被構造成多功能設備,該多功能設備包括各種功能,例如掃描功能、打印功能、復印功能和傳真?zhèn)魉?接收功能。在以下說明中,相對于設備的組,將簡要說明它們的相對位置關系,參考圖中所示的上側、下側、左側、右側、前側和后側。
[0039][多功能設備的結構]
[0040]如圖1所示,多功能設備I包括主體2和設置在主體2上的頂蓋3。頂蓋3被構造成能夠移動到覆蓋主體2的頂部的第一位置和露出主體2的頂部的第二位置。以下將具體說明用于支撐頂蓋3從而頂蓋3可移動的支撐結構。
[0041]可由用戶操作的操作面板5被設置在主體2的前表面的上側。同時,出口 6被形成在操作面板5的下方,從而具有在如下所述的圖像形成單元中形成的圖像的記錄介質(zhì)能夠在從圖像形成單元被排出之后從出口 6被取出。另外,用于在打印之前儲存記錄介質(zhì)的紙張饋送盒7被安裝在出口 6的下方。
[0042]如圖2所示,主體2包括上單元2A和下單元2B。上單元2A被構造成能夠從如圖2所示的水平位置朝著上單元2A的前端側相對于下單元2B升高的方向旋轉(zhuǎn),并且具有繞著上單元2A和下單元2B的后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軸,且該軸用作旋轉(zhuǎn)中心。如果上單元2A被旋轉(zhuǎn)從而上單元2A的前端側向上移動,則下單元2B的頂部的開口被打開,從而能夠在下單元2B中構建的每個組件上進行維護工作。
[0043]在上單元2A中,第一圖像處理單元10用于從文件讀取圖像。第一圖像處理單元10具有如平板型圖像掃描裝置的構造,該第一圖像處理單元10具體包括在其上放置文件的平臺11,設置在平臺11的下方的圖像傳感器12 (在本文中對應于讀取部件的實例)。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平臺11由透明玻璃板組成,圖像傳感器12由接觸式圖像傳感器(CIS)組成。
[0044]圖像傳感器12被安裝在托架15上,該托架15可以沿著在左右方向(垂直于圖2的紙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引導導軌14移動。托架15被連接到同步帶16,該同步帶16由馬達(未顯示)循環(huán)驅(qū)動,從而圖像傳感器12和托架15能夠在上單元2A內(nèi)在左右方向上往復運動。當通過圖像傳感器12讀取文件時,圖像傳感器12讀取放置在平臺11上的文件的圖像,同時沿著平臺11的底部表面移動。
[0045]彈性構件17被設置在頂蓋3的底部表面上。在本實施例中,使用彈性層壓板作為彈性構件17,該彈性層壓板具有由合成樹脂泡沫組成的泡沫材料層和設置在泡沫材料層的下方的合成樹脂薄膜層。當頂蓋3移動到第一位置時,彈性構件17接收來自頂蓋的負載,從而被彈性變形。結果,彈性構件17按壓放置在平臺11上的文件,從而使得文件與平臺11緊密接觸。
[0046]同時,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被設置在主體2中(更具體地,在下單元2B內(nèi)且在第一圖像處理單元10的下方),該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用于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具有如噴墨式打印機裝置的構造。具體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包括傳送機構21和記錄頭23等(傳送機構21和記錄頭23對應于本文中的圖像形成單元的實例),該傳送機構21用于傳送記錄介質(zhì),該記錄頭23用于在通過傳送機構21沿著預定傳送路徑傳送的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
[0047]傳送機構21包括多個輥2IA至2IE和多個引導構件2IF至21K,該多個輥2IA至21E用于將記錄介質(zhì)發(fā)送到傳送方向的下游側,該多個引導構件21F至21K用于限定傳送路徑的空間,從而沿著傳送路徑引導由多個輥21A至21E發(fā)送的記錄介質(zhì)。
[0048]記錄頭23被安裝在托架25上,該托架25能夠在左右方向(在圖2中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往復運動。當圖像通過記錄頭23被形成在記錄介質(zhì)上時,記錄介質(zhì)通過傳送機構21被傳送到面向記錄頭23的位置,然后重復進行以下操作:在記錄頭23前后移動的同時記錄對應于預定量的線的圖像,以及通過傳送機構21將記錄介質(zhì)傳送了對應于預定量的線的部分,從而形成期望的圖像。
[0049]在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中,作為用于記錄介質(zhì)的傳送路徑,能夠采用兩個傳送路徑。具體地,在主體2中,第一傳送路徑被構造成從紙張饋送盒7通過面向記錄頭23的位置到出口 6。另外,如果設置在主體2的后側上的蓋構件31被打開以打開開口 32,則第二傳送路徑被構造成從蓋構件31通過面向記錄頭23的位置到出口 6。
[0050]而且,第一傳送路徑和第二傳送路徑在相對于傳送方向上的記錄頭23的上游側上結合,從而形成單個傳送路徑,該單個傳送路徑被用作在相對于結點的下游側上的第一傳送路徑和第二傳送路徑。另外,開口 32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使得能夠插入記錄介質(zhì),該記錄介質(zhì)具有在本公開中能夠圖像形成的大小。而且,開口 32在豎直方向上的長度使得用于由引導構件21F和21H形成的第二傳送路徑的入口被露出。
[0051]蓋構件31能夠繞著用作旋轉(zhuǎn)中心的蓋構件31的下端側旋轉(zhuǎn),并且蓋構件31被移動到閉合開口 32的位置(由圖2中的交替的長線和兩短劃線表示的位置)和打開開口 32的位置(由圖2中的實線表示的位置)。而且,拉動部31A被設置在蓋構件31的上端上,從而用戶能夠利用鉤到拉動部31A內(nèi)的指尖而進行打開或者閉合蓋構件31的操作。
[0052][頂蓋的支撐結構]
[0053]隨后,將說明頂蓋3的支撐結構。從多功能設備I的后側看時在蓋構件31的兩側的位置上,設置支撐構件35,從而在支撐構件35能夠豎直移動的狀態(tài)下,該支撐構件35能夠旋轉(zhuǎn)頂蓋3并且支撐頂蓋3。而且,頂蓋3包括與頂蓋3整體形成的凸輪構件37。另外,在上單元2A的頂部上,設置抵接構件39,以形成與凸輪構件37的接觸表面。雖然頂蓋3和凸輪構件37已被形成為一個構件,但是它們也可以被構造成單獨的構件,并且凸輪構件37可以通過諸如螺釘?shù)墓潭ú考还潭ǖ巾斏w3上。
[0054]支撐構件35具有軸承41,如圖4A至4D所示,并且通過軸承41保持與頂蓋3整體形成的旋轉(zhuǎn)軸43。旋轉(zhuǎn)軸43是成為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的部分,旋轉(zhuǎn)軸43由軸承41被可旋轉(zhuǎn)地支撐,從而頂蓋3能夠相對于支撐構件35旋轉(zhuǎn)。而且,支撐構件35被插入到插入部分45中,該插入部分45被形成在主體2 (上單元2A)的后側上。插入部分45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這樣的深度:支撐構件35以支撐構件35能夠在插入部分45內(nèi)豎直移動的狀態(tài)被主體2支撐。[0055]如圖5A至所示,當頂蓋3繞著用作旋轉(zhuǎn)中心的旋轉(zhuǎn)軸43旋轉(zhuǎn)時,凸輪構件37與頂蓋3 —起旋轉(zhuǎn)。此時,在旋轉(zhuǎn)中心的外周側上的凸輪構件37的凸輪表面37A抵接設置到主體2 (上單元2A的頂部)的抵接構件39。
[0056]凸輪表面37A具有設置成這樣的形狀:當凸輪構件37被旋轉(zhuǎn)時,凸輪構件37和抵接構件39之間的接觸點的凸輪直徑(從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中心到凸輪表面37A的距離)根據(jù)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而改變。而且,抵接構件39被固定到主體2的頂部,從而不會被移動;而作為頂蓋3和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中心的旋轉(zhuǎn)軸43能夠與支撐構件35 —起豎直移動。
[0057]因此,如果凸輪構件37朝著在與抵接構件39的接觸點處的凸輪直徑增大的方向旋轉(zhuǎn),則相對于主體2可豎直移動的支撐構件35上升。而且,如果凸輪構件37朝著在與抵接構件39的接觸點處的凸輪直徑減小的方向旋轉(zhuǎn),則相對于主體2可豎直移動的支撐構件35下降。
[0058]抵接構件39由樹脂材料制成,該樹脂材料的滑動性能高于形成主體2或者頂蓋3的大部分的樹脂材料的滑動性能。具體地,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主體2和頂蓋3由聚苯乙烯(PS)制成;而抵接構件39由聚甲醛(POM)制成。因此,與整個主體2由聚苯乙烯制成的情況相比較,不會使得吱吱噪音或者磨損發(fā)生。作為用于形成抵接構件39的材料,雖然已經(jīng)采用聚甲醛,但是也可以采用具有充分高的滑動性能的任何其他樹脂材料,例如聚酰胺和其他工程塑料。
[0059]隨后,將說明打開或者閉合頂蓋3時的具體操作。
[0060]在本實施例中,在頂蓋3處于第一位置(覆蓋主體2的頂部的位置)的情況下(見圖5A),凸輪表面37A遠離抵接構件39。在這種狀態(tài)下,由于支撐構件35處于下降位置,并且頂蓋3的負載施加于彈性構件17,則可以提高彈性構件17的效果,從而使得文件與平臺11緊密接觸。
[0061]而且,直到凸輪構件37達到預定旋轉(zhuǎn)角度,當頂蓋3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雖然頂蓋3被移動,但是凸輪構件37不會抵接在抵接構件39上。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假定當頂蓋3處于第一位置時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被設定為0度(見圖5A),并且假定當頂蓋3處于第二位置時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被設定為90度(見OT)。即使頂蓋3被移動,凸輪構件37也不會抵接在抵接構件39上,直到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達到19度(見圖5B)。由于這個原因,即使頂蓋3朝著第二位置一側被稍微移動,凸輪構件37也不會抵接在抵接構件39,因而能夠維持頂蓋3的負載施加于彈性構件17的狀態(tài)。
[0062]同時,當頂蓋3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如果凸輪構件37超過預定旋轉(zhuǎn)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為19度),凸輪構件37抵接在抵接構件39上(見圖5C)。由于當旋轉(zhuǎn)角度增大時,從接觸點到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凸輪直徑)增大,所以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中心相對于抵接構件39與支撐構件35 —起升高,從而與凸輪構件37整體形成的頂蓋3也升高,同時頂蓋3相對于主體2旋轉(zhuǎn),其中抵接構件39與主體2的相對位置不會改變。然后,如果頂蓋3最終達到第二位置,則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變?yōu)?0度(見圖OT),支撐構件35到達上升位置。
[0063]這里,如果支撐構件35被構造成從下降位置不升高時,則由于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從如圖6A所示的下降位置Hl不升高,因此當頂蓋3被移動到第二位置時,在頂蓋3與蓋構件31之間發(fā)生干涉。
[0064]具體地,在頂蓋3達到第二位置之前,在如圖6A所示的位置P1,頂蓋3與蓋構件31的拉動部31A碰撞,從而不能夠進一步打開頂蓋3。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提高蓋構件31的可操作性,在蓋構件31的上端,形成拉動部31A,該拉動部31A朝著設備的后側突出。因此,在頂蓋3和蓋構件31 (拉動部31A)之間發(fā)生干涉。
[0065]而且,在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從下降位置Hl不升高的情況下,即使在頂蓋3處于如圖6B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狀態(tài)下,如果操作蓋構件31,則在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發(fā)生干涉。
[0066]具體地,在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頂蓋3移動到第二位置的狀態(tài)下,如果閉合蓋構件31,則在如圖6B所示的位置P2上,蓋構件31的上端與頂蓋3碰撞,從而不能進一步閉合頂蓋
3。因此,如果發(fā)生如圖6A和6B所示的干涉,則擔心頂蓋3和蓋構件31可能受到損壞。
[0067]由于這個原因,在本實施例中,頂蓋3被移動到第二位置,因此支撐構件35通過凸輪構件37的上述效果而被移動,從而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從下降位置Hl升高到如圖6C所示的上升位置H2。因此,在如圖6C所示的位置P3上,由于在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確保有足夠的間隙,所以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不會發(fā)生干涉,因而無需擔心頂蓋3和蓋構件31可能損壞。
[0068]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頂蓋3和蓋構件31設置成這樣的形狀:如果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被固定在如圖4A所示的位置,則頂蓋3和蓋構件31互相干涉。但是,頂蓋3被構造成在頂蓋3被移動到第二位置時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升高。因此,抑制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的干涉。
[0069]而且,通過將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固定在如圖4D所示的位置,則能夠抑制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的干涉。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頂蓋3被移動到第一位置,由于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不會降低,所以多功能設備I的高度仍然增加,這不利于使得設備較薄。
[0070]而且,如果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被固定在圖4D所示的位置,同時維持蓋構件31的上端的位置,則由于蓋構件31設置得更靠后,因此對于想要利用指尖從設備的前面鉤住蓋構件31的上端的用戶,蓋構件31的可操作性下降。
[0071]另外,即使當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被固定在如圖4A所示的位置時,如果蓋構件31的形狀改變,例如,除去拉動部31A,或者拉動部31A被移動到低于圖中所示位置的位置,則可以避免與頂蓋3發(fā)生干涉。但是,在該方法中,當除去拉動部31A或者拉動部31A被移動到如從用戶側看時更遠側的位置時,使得蓋構件31的可操作性下降。
[0072]因此,為了綜合處理上述問題,優(yōu)選上述實施例的結構,上述實施例說明的多功能設備I不僅能夠抑制頂蓋3和蓋構件31之間的干涉,而且能夠抑制蓋構件31的可操作性的下降,同時還使得多功能設備I較薄。
[0073]而且,當頂蓋3被移動到第二位置時,由于凸輪構件37的效果,從而支撐構件35被移動到上升位置。在這之后,當頂蓋3被移動到第一位置時,支撐構件35下降多少取決于放置在平臺11上的文件的厚度。
[0074]S卩,在放置在平臺11上的文件充分薄時,支撐構件35降低到圖4A所示的下降位置;而在文件如書本文件那么厚時,支撐構件35不會降低到如圖4A所示的下降位置。因而,支撐構件35根據(jù)文件的厚度不僅在凸輪構件37的配合下豎直移動頂蓋3的旋轉(zhuǎn)中心,而且豎直地移動頂蓋3。
[0075][其他實施例]
[0076]雖然已經(jīng)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而可以各種形式實現(xiàn)。
[0077]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支撐構件35在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間移動。但是,只要支撐構件被構造成在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間移動,那么支撐構件在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間被移動期間是否移動到與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間偏離的位置是任意的。例如,即使支撐構件35暫時地移動到低于下降位置或者高于上升位置的位置上,在降低或者升高期間,這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支撐構件35是否與凸輪構件37的旋轉(zhuǎn)角度成比例地上升或者降低也是任意的。例如,凸輪構件37的形狀可以被設置成:支撐構件35在下降或者升高期間,暫時地變?yōu)榧词雇馆啒嫾?7的旋轉(zhuǎn)角度改變,支撐構件也不會升高或者下降的狀態(tài)。
[0078]而且,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jīng)說明了僅具有覆蓋平臺的功能的頂蓋。但是,作為頂蓋,可以結合自動文件饋送器(ADF)。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使用本發(fā)明的構造。
[0079]而且,在上述實施例中,主體2的抵接構件39由樹脂材料制成,該樹脂材料的滑動性能高于除了滑動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滑動性能。但是,凸輪構件37可以由具有高滑動性能的樹脂材料制成,或者凸輪構件37和抵接構件39都由具有高滑動性能的樹脂材料制成。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凸輪構件37或者抵接構件39是否由具有高滑動性能的樹脂材料制成是任意的。在凸輪構件37或者抵接構件39由與主體2或者頂蓋3的樹脂材料相當?shù)臉渲牧现瞥傻那闆r下,潤滑脂可以被應用于該滑動表面上,從而提高凸輪構件37和抵接構件39的滑動性能。
[0080]而且,在上述實施例中,平板型圖像掃描裝置被設置為第一圖像處理單元10,噴墨式打印機裝置被設置為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但是,還可以適當?shù)馗淖儤嬙?。例如,電子照相式圖像形成部件可以被設置為第二圖像處理單元20。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所述主體包括第一圖像處理單元; 頂蓋,所述頂蓋被構造成能夠移位到覆蓋所述主體的頂部的第一位置和露出所述主體的所述頂部的第二位置; 支撐構件,所述支撐構件被構造成以所述頂蓋能夠旋轉(zhuǎn)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狀態(tài)支撐所述頂蓋,并且所述支撐構件被構造成相對于所述主體豎直地移動,使得所述頂蓋的旋轉(zhuǎn)中心被移位到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 開口,所述開口被形成在所述主體上; 蓋構件,所述蓋構件被構造成能夠被打開到打開所述開口的位置和閉合到閉合所述開口的位置;和 凸輪構件,所述凸輪構件被構造成與所述頂蓋一起旋轉(zhuǎn)以便凸輪表面抵接所述主體,從而相對于所述主體豎直地移動所述支撐構件,其中,所述凸輪表面與所述凸輪構件的所述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根據(jù)所述凸輪構件的旋轉(zhuǎn)角度而改變; 其中,所述頂蓋具有這樣的形狀:如果假定在所述旋轉(zhuǎn)中心固定在所述下降位置的狀態(tài)下所述頂蓋旋轉(zhuǎn)到所述第二位置,則所述頂蓋與所述蓋構件發(fā)生干涉;并且 其中,所述凸輪構件具有這樣的形狀:當所述頂蓋旋轉(zhuǎn)到所述第一位置時將所述旋轉(zhuǎn)中心移位到所述下降位置,并且當所述頂蓋旋轉(zhuǎn)到所述第二位置時將所述旋轉(zhuǎn)中心移位到所述上升位置,從而抑制所述頂蓋和所述蓋構件之間的干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頂蓋開始從所述第一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之后,所述凸輪構件的所述凸輪表面不會抵接所述主體側,直到所述凸輪構件達到預定旋轉(zhuǎn)角度;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頂蓋被移位到所述凸輪構件超過所述預定旋轉(zhuǎn)角度的位置,所述凸輪表面抵接所述主體側,從而使所述旋轉(zhuǎn)中心上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圖像處理單元包括平臺和讀取部件,文件被放置在所述平臺上,所述讀取部件在沿著所述平臺移動的同時讀取放置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文件的圖像; 其中,所述頂蓋被移位到所述第一位置,然后覆蓋設置在所述主體的所述頂部的所述平臺; 其中,所述頂蓋被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然后露出所述平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頂蓋的面向所述平臺的表面上,彈性構件設置為能夠彈性變形,從而按壓放置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文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撐構件被插入形成在所述主體上的插入部分,并且所述支撐構件被所述主體支撐為能夠在所述插入部分內(nèi)豎直地移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主體和所述凸輪構件中的至少一個中,作為接觸另一個的接觸表面的部分由滑動性能高于除了作為所述接觸表面的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的材料制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體包括第二圖像處理單元,所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一圖像處理單元下方;并且 其中,所述開口是從所述主體的外側連通到所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的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圖像處理單元包括在記錄介質(zhì)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并且 其中,所述開口是用于將所述記錄介質(zhì)從所述主體的外側饋送到所述圖像形成單元的孔。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撐構件分別設置在兩個位置上,所述兩個位置位于所述主體中包括的殼體的一側的上端,并且所述支撐構件在與垂直于所述一側的方向和豎直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互相分離; 其中,所述蓋構件設置在所述主體的所述殼體的所述一側,所述蓋構件能夠繞著作為其旋轉(zhuǎn)中心的所述蓋構件的所述下端旋轉(zhuǎn);并且 其中,所述蓋構件介于所述支撐構件之間,所述支撐構件在與垂直于所述一側的方向和豎直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互相分離。
【文檔編號】B41J29/13GK103522773SQ20131028274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fā)明者】大濱貴志, 刑部吉記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