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緩沖器,特別涉及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
【背景技術】
[0002]緩沖器一般用于門體等地方上,以達到門體等在開關閉時的緩沖目的,降低門體開關閉時的噪音?,F有的緩沖器雖能達到自動回歸緩沖的目的,但緩沖效果不夠理想,穩(wěn)定性差,容易失效,使用性能不可靠。
【發(fā)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性能可靠且緩沖效果較理想的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包括一下鐵件、一殼體、一滑動體、一釋放爪和一齒輪緩沖件;
所述殼體連接于所述下鐵件上,所述殼體的后部設有第一滑槽,殼體的中部設有第二滑槽,所述殼體的后部上表面設有槽溝,該槽溝的前側具有第一缺口部和第二缺口部,所述滑動體的底部穿過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體的前部穿過所述殼體的第二滑槽,且滑動體的前部上設有齒條部,所述釋放爪可轉動的安裝于滑動體上,該釋放爪具有一撥動口,且該釋放爪的底部具有兩個呈左右對稱的釋放桿,釋放爪的釋放桿可沿殼體的槽溝移動,所述齒輪緩沖件包括齒輪座和設置于齒輪座上的緩沖齒輪,所述殼體的前部設有齒輪座安裝槽,所述齒輪座安裝于該齒輪座安裝槽中,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所述滑動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彈簧。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下鐵件的左右兩端設有置中滑輪。
[0006]進一步的,所述滑動體的后部上設有向內延伸的延伸塊,該延伸塊上設有軸接部,所述釋放爪上設有供延伸塊的軸接部穿設的軸孔,釋放爪通過軸孔和延伸塊的軸接部的配合安裝于所述滑動體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滑動體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用于連接彈簧的連接口。
[0008]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移動釋放爪,釋放爪上的釋放桿會卡入殼體上的第一缺口部或第二缺口部,當反方向移動釋放爪時,釋放爪上的釋放桿脫離第一缺口部或第二缺口部,在彈簧的作用力下,釋放爪和滑動體回歸復位,由于緩沖齒輪的齒與滑動體上的齒條部的齒嚙合,從而使得釋放爪和滑動體可以緩慢的回歸復位,達到緩沖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的方式,通過嚙合阻力的方式,來實現緩沖器的緩沖效果,緩沖效果比較理想,不易失效,整個結構穩(wěn)定性好,使用性能較可靠,且本發(fā)明可實現兩個方向的緩沖效果,滑動體最終會回歸復位到最初中間位置。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fā)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fā)明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是本發(fā)明中的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本發(fā)明中的釋放爪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發(fā)明中的滑動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6是本發(fā)明在釋放爪處于最初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7是本發(fā)明在釋放爪向左移動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8是本發(fā)明在釋放爪向右移動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8]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包括一下鐵件1、一殼體2、一滑動體
3、一釋放爪4和一齒輪緩沖件5 ;
所述殼體2連接于所述下鐵件I上,所述殼體2的后部設有第一滑槽21,殼體2的中部設有第二滑槽22,所述殼體2的后部上表面設有槽溝23,該槽溝23的前側具有第一缺口部231和第二缺口部232。第一缺口部231靠左,第二缺口部232靠右。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體3由位于前部的前板31、位于底部的底板32和位于后部的后板33組成,所述滑動體3的底板32穿過所述第一滑槽21,滑動體3的前板31穿過所述殼體2的第二滑槽22,所述滑動體3的后板33靠在殼體2的后側,滑動體3的前板31上設有齒條部311。所述釋放爪4可轉動的安裝于滑動體3上。具體的,所述滑動體3的后板33上設有向內延伸的延伸塊34,該延伸塊34上設有軸接部341,釋放爪4上設有供延伸塊34的軸接部341穿設的軸孔41,釋放爪4通過軸孔41和延伸塊34的軸接部341的配合安裝于所述滑動體3上。該釋放爪4具有一撥動口 42。且在本實施例中,該釋放爪4具有兩個左右對稱的釋放臂43,每個釋放臂43的底部分別具有一個釋放桿431,釋放爪4的釋放桿431可沿殼體2的槽溝23移動,所述齒輪緩沖件5包括齒輪座51和設置于齒輪座51上的緩沖齒輪52,所述殼體2的前部設有齒輪座安裝槽24,所述齒輪座51安裝于該齒輪座安裝槽24中,緩沖齒輪52與滑動體3的齒條部311嚙合,所述滑動體3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彈簧6。進一步說,所述滑動體3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用于連接彈簧6的連接口35。彈簧6置于殼體2中,其中,滑動體3左側的彈簧6的左端連接在殼體2的左端上,滑動體3右側的彈簧6的右端連接在殼體2的右端上。
[0019]進一步說,下鐵件I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置中滑輪7。該緩沖器應用于門體時,門體需要與上門框進行組合安裝,置中滑輪7可以使門體在上門框上安裝時達到置中不偏移的目的,以避免門體滑動時產生晃動或不順等問題。
[0020]以該齒輪置中緩沖器應用于移門上為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其中,在移門的門體上安裝該齒輪置中緩沖器,與門體配合的上門框上安裝有撥動件,撥動件在作用時與釋放爪的撥動口卡抵配合,圖中未示出門體、上門框和撥動件。
[0021]在使用時,如圖6所示,釋放爪4處于最初位置,此時的兩個釋放臂43處于導正狀態(tài),如圖7所示(圖中箭頭所示為釋放爪的移動方向),向右拉動門體,撥動件撥動釋放爪4向左移動,釋放爪4的兩個釋放桿431沿殼體2上的槽溝23移動,滑動體3也向左移動,當滑動體3移動到殼體2的第一滑槽21的最左側位置時,滑動體3被卡住不動,此時,位于釋放爪4左部的釋放桿431與殼體2的槽溝23左側的第一缺口部231的位置對應,撥動件對釋放爪4的作用力使得釋放爪4繞滑動體3上的軸接部341轉動,從而釋放爪4的左部處的釋放桿431卡入第一缺口部231,位于滑動體3左側處的彈簧6被壓縮,位于滑動體3右側處的彈簧6被拉伸,上門框上的撥動件則脫離釋放爪4,門體可繼續(xù)被拉動。當再向左拉動門體,上門框上的撥動件又可與釋放爪4卡抵,從而撥動件又使釋放爪4轉動,釋放爪4的釋放桿431脫離第一缺口部231,釋放爪4被導正,由于釋放爪4不再被第一缺口部231卡住,從而釋放爪4和滑動體3在位于右側處的彈簧6的拉力作用下向右回歸復位到中間最初位置,即回到如圖6所示的位置。由于滑動體3上的齒條部311與齒輪緩沖件5中的緩沖齒輪52嚙合,從而可對滑動體3的回歸復位起到緩沖作用,使得釋放爪4和滑動體3可以緩慢回歸到最初位置,進而實現門體向左動作時的緩沖效果。
[0022]如圖8所示(圖中箭頭所示為釋放爪的移動方向),當從最初位置向左拉動門體時,上門框上的撥動件撥動釋放爪4向右移動,滑動體3也向右移動,當滑動體3移動到殼體2的第一滑槽21的最右側位置時,滑動體3被卡住不動,撥動件對釋放爪4的作用力又可使得釋放爪4轉動,從而釋放爪4的右部處的釋放桿431卡入第二缺口部232,位于滑動體3右側處的彈簧6被壓縮,位于滑動體3左側處的彈簧6被拉伸,上門框上的撥動件則脫離釋放爪4,門體可繼續(xù)被拉動。當再向右拉動門體,上門框上的撥動件又可使釋放爪4轉動,釋放爪4的釋放桿431脫離第二缺口部232,釋放爪4被導正,釋放爪4和滑動體3在位于左側處的彈簧6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回歸復位到中間最初位置。即回到如圖6所示的位置。滑動體3上的齒條部311與齒輪緩沖件5中的緩沖齒輪52的嚙合作用可對滑動體3的回歸復位起到緩沖作用,使得釋放爪4和滑動體3可以緩慢回歸到最初位置,進而實現門體向右動作時的緩沖效果,以達到另一個方向的緩沖目的。
[0023]本發(fā)明采用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的方式,通過嚙合阻力的方式,來實現緩沖器的緩沖效果,緩沖效果比較理想,不易失效,整個結構穩(wěn)定性好,使用性能較可靠,且本發(fā)明可實現兩個方向的緩沖效果,滑動體最終會回歸復位到最初中間位置。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鐵件、一殼體、一滑動體、一釋放爪和一齒輪緩沖件; 所述殼體連接于所述下鐵件上,所述殼體的后部設有第一滑槽,殼體的中部設有第二滑槽,所述殼體的后部上表面設有槽溝,該槽溝的前側具有第一缺口部和第二缺口部,所述滑動體的底部穿過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體的前部穿過所述殼體的第二滑槽,且滑動體的前部上設有齒條部,所述釋放爪可轉動的安裝于滑動體上,該釋放爪具有一撥動口,且該釋放爪的底部具有兩個呈左右對稱的釋放桿,釋放爪的釋放桿可沿殼體的槽溝移動,所述齒輪緩沖件包括齒輪座和設置于齒輪座上的緩沖齒輪,所述殼體的前部設有齒輪座安裝槽,所述齒輪座安裝于該齒輪座安裝槽中,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所述滑動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彈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鐵件的左右兩端設有置中滑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體的后部上設有向內延伸的延伸塊,該延伸塊上設有軸接部,所述釋放爪上設有供延伸塊的軸接部穿設的軸孔,釋放爪通過軸孔和延伸塊的軸接部的配合安裝于所述滑動體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體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用于連接彈簧的連接口。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齒輪雙向置中緩沖器,包括下鐵件、殼體、滑動體、釋放爪和齒輪緩沖件;殼體連接于下鐵件上,殼體的后部設有第一滑槽,殼體的中部設有第二滑槽,殼體的后部上表面設有槽溝,該槽溝的前側具有第一缺口部和第二缺口部,滑動體的底部穿過第一滑槽,滑動體的前部穿過第二滑槽,滑動體上設有齒條部,釋放爪安裝于滑動體上,釋放爪具有撥動口,釋放爪具有兩個釋放桿,齒輪緩沖件包括齒輪座和緩沖齒輪,齒輪座安裝于殼體上的齒輪座安裝槽中,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滑動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彈簧。本發(fā)明采用緩沖齒輪與滑動體的齒條部嚙合的方式,來實現兩個方向的緩沖效果,緩沖效果比較理想,使用性能較可靠。
【IPC分類】E05F5/02
【公開號】CN105569485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86963
【發(fā)明人】廖瑞忠, 朱琪
【申請人】蘇州升德精密電氣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