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到吹瓶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夾持瓶子的主動張合機械手。
【背景技術】
[0002]吹瓶機運轉時,瓶坯或瓶子從加溫機到主機,再從主機到出瓶,需要機械手的傳遞。目前所使用的機械手如圖5和圖6所示,其包括連接座I和設置在連接座I中的左轉軸2和右轉軸3,左轉軸2和右轉軸3的下端設置有與凸輪4相貼合的軸承5,左轉軸2上設置有左夾手6,右轉軸3上設置有右夾手7,左夾手6和右夾手7的前端圍合成與瓶子相配合的鉗口 8,在左夾手6與右夾手7之間設置有拉簧9。使用時,隨著凸輪4的轉動,機械手實現(xiàn)伸縮運動,并且通過拉簧9的拉力,使左夾手6與右夾手7之間的鉗口 8保持向內的閉合,當機械手通過軸承5沿著凸輪4曲線軌跡運動至對接位置時,瓶坯或瓶子向鉗口 8內移動,擠開鉗口,并進入鉗口 8內部,依靠拉簧9使鉗口 8將瓶坯或瓶子抓緊。上述的機械手的缺點是:鉗口 8無法預張開,使得瓶坯或瓶子必須硬擠進入鉗口 8,導致瓶坯或瓶子容易碰傷,并且容易使左夾手6和右夾手7受損,影響設備穩(wěn)定性。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鉗口在對接位置實現(xiàn)預張開的主動張合機械手。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包括連接座和設置在連接座中的左轉軸和右轉軸,連接座上設置有與凸輪的上部曲面相貼合的軸承,左轉軸上設置有左夾手,右轉軸上設置有右夾手,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前端圍合成與瓶子相配合的鉗口,在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拉簧,所述右夾手的尾部向后下方延伸至凸輪處,并且其上設置有小軸,在小軸上設置有擺動軸承與凸輪的下部曲面相貼合,所述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弧形齒。
[0005]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凸輪的下部曲面在與對接位置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凸的拐點。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減少瓶坯和瓶子的損傷,降低廢品率;2、延長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壽命,提高設備的穩(wěn)定性,增長設備維護周期。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圖2中右夾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是本發(fā)明在凸輪上運動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5是【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目前所使用的機械手的機構示意圖;
[0012]圖6是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連接座,2、左轉軸,3、右轉軸,4、凸輪,5、軸承,6、左夾手,7、右夾手,8、鉗口,9、拉簧,10、小軸,11、擺動軸承,12、弧形齒,13、拐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5]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包括連接座I和設置在連接座I中的左轉軸2和右轉軸3,連接座I上設置有與凸輪4的上部曲面相貼合的軸承5,左轉軸2上設置有左夾手6,右轉軸3上設置有右夾手7,左夾手6和右夾手7的前端圍合成與瓶子相配合的鉗口 8,在左夾手6與右夾手7之間設置有拉簧9,如圖3所示,所述右夾手7的尾部向后下方延伸至凸輪4處,并且其上設置有小軸10,在小軸10上設置有擺動軸承11與凸輪4的下部曲面相貼合,所述左夾手6與右夾手7之間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弧形齒12。
[0016]作為優(yōu)選方案,如圖4所示,所述凸輪4的下部曲面在與對接位置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凸的拐點13。
[0017]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圖4所示,上述的機械手在工作時,隨著凸輪4的轉動,機械手實現(xiàn)伸縮運動,并且通過拉簧9的拉力,使左夾手6與右夾手7之間的鉗口 8保持向內的閉合,當機械手通過軸承沿著凸輪4曲線軌跡運動至對接位置時,擺動軸承11移動至凸輪4的拐點13處,使得右夾手7向內擺動,通過弧形齒12的作用,左夾手6也向內擺動,使鉗口 8張開,此時瓶坯或瓶子向鉗口 8內移動,并進入鉗口 8內部,待機械手移動過了對接位置,右夾手7和左夾手6擺動復位,依靠拉簧9使鉗口 8將瓶坯或瓶子抓緊。
[0018]上述的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包括連接座和設置在連接座中的左轉軸和右轉軸,連接座上設置有與凸輪的上部曲面相貼合的軸承,左轉軸上設置有左夾手,右轉軸上設置有右夾手,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前端圍合成與瓶子相配合的鉗口,在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夾手的尾部向后下方延伸至凸輪處,并且其上設置有小軸,在小軸上設置有擺動軸承與凸輪的下部曲面相貼合,所述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弧形齒O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的下部曲面在與對接位置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凸的拐點。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主動張合機械手,包括連接座和設置在連接座中的左轉軸和右轉軸,連接座上設置有與凸輪的上部曲面相貼合的軸承,左轉軸上設置有左夾手,右轉軸上設置有右夾手,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前端圍合成與瓶子相配合的鉗口,在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拉簧,所述右夾手的尾部向后下方延伸至凸輪處,并且其上設置有小軸,在小軸上設置有擺動軸承與凸輪的下部曲面相貼合,所述左夾手與右夾手之間設置有相互嚙合的弧形齒。其可以減少瓶坯和瓶子的損傷,降低廢品率;延長左夾手和右夾手的壽命,提高設備的穩(wěn)定性,增長設備維護周期。
【IPC分類】B25J11-00
【公開號】CN104723343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12150
【發(fā)明人】潘盛賢, 查麗娟
【申請人】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