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屬于鐵路建設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鐵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會對鐵路的正常運彳丁廣生很大影響,尚速鐵路對工后沉降的要求更為嚴格。對于產生工后沉降的鐵路路基進行修復,若拆去鐵軌及路基,重新處理地基,雖然能夠有效修復地基,但是此法耗時很長、工程量大且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
[0003]為了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對于已通車鐵路沉降控制的常用方法是在沉降段填墊石渣以抬高鐵軌。但是該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鐵路路基的沉降問題,主要缺陷在于:產生工后沉降的松軟土的強度并沒有得到增長,且補墊的石渣又會作為新的荷載,在路基的土體中產生了新的附加應力,又引起路基新的壓縮沉降。
[0004]為了更好地解決鐵路路基工后沉降問題,急需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提出一種從根本上加固已通車鐵路路基的施工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采用垂直鋪塑防滲技術配合側向輻射注漿技術,利用劈裂注漿工藝對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進行加固,具體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I)、施工準備;⑵、豎向開挖溝槽;(3)、豎向塑料膜鋪設;(4)、路基邊坡側向鉆孔,插入注漿管;(5)、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周邊空隙;(6)、側向劈裂注漿,回灌。
[0008]其中,步驟(I)的施工準備包括:人員準備、平整場地、開挖排水溝以及測量放樣。該步驟的目的在于使鉆機等機器能夠放置平穩(wěn)、冒漿及空隙水能及時排出,保持場地干燥、準確找到鉆孔位置及開挖溝槽位置。
[0009]步驟(2)的豎向開挖溝槽其開挖位置應距離路堤邊坡l_2m,其開挖深度應超過側向注漿深度Im左右,采用旋轉式、往復式或者刮板式的開溝挖槽機進行豎向開溝作業(yè)。
[0010]為了提高操作效率,步驟(3)的豎向塑料膜鋪設設備跟隨步驟(2)的豎向開挖溝槽機器進行塑料膜鋪設,多塊塑料膜之間用尼龍繩連接,塑料膜下面鋪設土工布以防劃破。
[0011]優(yōu)選地,步驟(4)中,采用泥漿護壁傾斜鉆進成孔,鉆進深度應達到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鉆孔結束后立即插入注漿管,確保注漿管下至孔底,并使注漿管位于鉆孔的中心,當注漿管受孔內水浮力影響而無法下至孔底時,則向注漿管內注入清水以克服浮力。
[0012]進一步地,步驟(5)中,在插入注漿管后立即采用混凝土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的周邊空隙,填充過程中用木棒將混凝土強制灌入注漿管周邊空隙,振搗夯實。
[0013]步驟(6)中,待步驟(5)填充的混凝土具有強度后再開始注漿,注漿過程中根據鐵路地基沉降量大小來控制注漿壓力及注漿量,嚴格控制漿液密度及注漿時間,以使鐵軌達到指定標高,注漿完畢后用清水沖洗注漿口并將上口蓋住。
[0014]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還包括步驟(7)、檢測路基標高是否達標:若不達標則繼續(xù)重復注漿;若達標則采用水泥砂漿回灌注漿管。
[0015]側向輻射注漿技術是一種占用施工場地小、抗干擾能力強、施工時間較短且不影響上部結構運行的土體加固技術,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土體中的滲流通道復雜,往往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漿液從路基范圍外的區(qū)域冒出,土體加固效果并不理想且對周邊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0016]本發(fā)明巧妙地將側向輻射注漿技術與垂直鋪塑防滲技術相結合,得到了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鐵路路基工后沉降問題且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產生影響;此外,本發(fā)明還具有占用施工場地小、抗干擾能力強、施工時間較短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0018]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注漿管,2、塑料膜,3、路基,4、土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具體的介紹。
[0020]參見圖1,本發(fā)明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采用垂直鋪塑防滲技術配合側向輻射注漿技術,利用劈裂注漿工藝對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進行加固。
[0021]具體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0022](I)、施工準備:人員準備、平整場地、開挖排水溝以及測量放樣。該步驟的目的在于使鉆機等機器能夠放置平穩(wěn)、冒漿及空隙水能及時排出,保持場地干燥、準確找到鉆孔位置及開挖溝槽位置。
[0023](2)、豎向開挖溝槽:其開挖位置應距離路堤邊坡l_2m,其開挖深度應超過側向注漿深度Im左右,采用旋轉式、往復式或者刮板式的開溝挖槽機進行豎向開溝作業(yè)。
[0024](3)、豎向塑料膜2鋪設:當溝槽深度開挖到涉及要求后,進行塑料膜2的鋪設工作。為了提高操作效率,豎向塑料膜2鋪設設備安裝在開槽機后面,跟隨開槽機前進的同時鋪設塑料膜2。應當注意,塑料膜2不應全部埋入土體4中,在上部預留一定高度,并用土塊壓牢,多塊塑料膜2之間用尼龍繩連接,塑料膜2下面鋪設土工布以防劃破。
[0025](4)、路基3邊坡側向鉆孔,插入注漿管1:采用泥漿護壁傾斜鉆進成孔,鉆進深度應達到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鉆孔結束后立即插入注漿管1,確保注漿管I下至孔底,并使注漿管I位于鉆孔的中心,當注漿管I受孔內水浮力影響而無法下至孔底時,則向注漿管I內注入清水以克服浮力。鉆進過程中要做好記錄,保證鉆孔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并隨時檢查鉆進情況,為注漿作業(yè)提供參考數據。
[0026](5)、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I周邊空隙:綜合考慮注漿效果和路堤穩(wěn)定性,在插入注漿管I后立即采用混凝土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I的周邊空隙,填充過程中用木棒將混凝土強制灌入注漿管I周邊空隙,振搗夯實。
[0027](6)、側向劈裂注漿,回灌:待步驟(5)填充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后再開始注漿,注漿過程中根據鐵路地基沉降量大小來控制注漿壓力及注漿量,嚴格控制漿液密度及注漿時間,以使鐵軌達到指定標高,注漿完畢后用清水沖洗注漿口并將上口蓋住,以便注漿不合格時進行重復施工。
[0028]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改進,本發(fā)明的方法還包括步驟(7)、檢測路基3標高是否達標:若不達標則繼續(xù)重復注漿;若達標則采用水泥砂漿回灌注漿管I。
[0029]綜上,本發(fā)明巧妙地將側向輻射注漿技術與垂直鋪塑防滲技術相結合,得到了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鐵路路基3工后沉降問題且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產生影響;此外,本發(fā)明還具有占用施工場地小、抗干擾能力強、施工時間較短等優(yōu)點。
[003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fā)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垂直鋪塑防滲技術配合側向輻射注漿技術,利用劈裂注漿工藝對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進行加固,具體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施工準備; (2)、豎向開挖溝槽; (3)、豎向塑料膜鋪設; (4)、路基邊坡側向鉆孔,插入注漿管; (5)、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周邊空隙; (6)、側向劈裂注楽,回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的施工準備包括:人員準備、平整場地、開挖排水溝以及測量放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豎向開挖溝槽其開挖位置距離路堤邊坡l_2m,其開挖深度應超過側向注漿深度lm,采用旋轉式、往復式或者刮板式的開溝挖槽機進行豎向開溝作業(y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豎向塑料膜鋪設跟隨步驟(2)的豎向開挖溝槽進行,多塊塑料膜之間用尼龍繩連接,塑料膜下面鋪設土工布。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采用泥漿護壁傾斜鉆進成孔,鉆進深度應達到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鉆孔結束后立即插入注漿管,確保注漿管下至孔底,并使注漿管位于鉆孔的中心。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注漿管受孔內水浮力影響而無法下至孔底時,則向注漿管內注入清水以克服浮力。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采用混凝土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的周邊空隙,用木棒將混凝土強制灌入注漿管周邊空隙,振搗夯實。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待步驟(5)填充的混凝土具有強度后再開始注漿,注漿過程中記錄注漿壓力與注漿量,注漿完畢后用清水沖洗注漿口并將上口蓋住。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7)、檢測路基標高是否達標。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若不達標則繼續(xù)重復注漿;若達標則采用水泥砂漿回灌注漿管。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采用垂直鋪塑防滲技術配合側向輻射注漿技術,利用劈裂注漿工藝對產生工后沉降的路基土層進行加固,具體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施工準備;(2)豎向開挖溝槽;(3)豎向塑料膜鋪設;(4)路基邊坡側向鉆孔,插入注漿管;(5)填充路堤部分注漿管周邊空隙;(6)側向劈裂注漿,回灌。巧妙地將側向輻射注漿技術與垂直鋪塑防滲技術相結合,得到了一種鐵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處治方法,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鐵路路基工后沉降問題且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產生影響;此外,本發(fā)明還具有占用施工場地小、抗干擾能力強、施工時間較短等優(yōu)點。
【IPC分類】E02D3/12, E01B2/00
【公開號】CN10498881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386505
【發(fā)明人】吳躍東, 楊冬, 林來賀, 劉國沖, 惠煒
【申請人】河海大學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