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泵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水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泵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包括輸泥管,輸泥管上設有沉淀池,沉淀池兩側設有浮箱,沉淀池上設有蓋板,沉淀池的出泥口設有污柵,位于沉淀池后的輸泥管上設有壓力表。該處理系統(tǒng)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避免河道清淤過程中管道堵塞現象的發(fā)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進度。
【專利說明】
一種泵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水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和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生活環(huán)境污染情況卻越來越嚴重,其中水質問題尤其突出。研究發(fā)現工業(yè)廢水、生活廢棄物和動植物的養(yǎng)殖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水體污染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隨著情況的惡化,人們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生活質量也逐漸下降。
[0003]隨著五水共治的不斷推進,平原河網的清淤疏浚成了當前水利工作的重頭戲。紹興平原河網比較發(fā)達,總河長達到3000km,年清淤量達到100多萬立方米。河道清淤,從環(huán)保要求出發(fā),要求采用環(huán)保型絞吸式疏浚船,將河道河床底部的污泥通過管道輸送到指定地點的施工過程。但是采用環(huán)保型絞吸式疏浚船的實施過程中,因淤泥在通道輸送過程中處于封閉狀態(tài),疏浚船的開挖機頭在開挖土方時會把河床里的磚塊和小石塊吸入管道內,經常引起管道堵塞,處理起來相當麻煩,且影響工作效率。當前河道清淤過程中,清淤現場至堆土場的距離一般比較遠,近的在2?3公里,遠的在十幾公里。一般4公里以內疏浚船自己可以一栗送到,超過4公里就要加接力栗。在實際清淤作業(yè)中,經常除險出現輸泥管路堵塞現象,一旦堵塞就要停工通管,短則半天,長則一天、二天,不但影響工程進度和經濟效益,且通管時會出現管內的泥漿外流,嚴重影響河道環(huán)境。
[0004]根據多次的通管情況分析,堵管的主要原因設計泥漿中含有粒徑大于4?5cm的碎玻璃及石塊等比較大的固體物質。當輸送到管內壓力比較小或管道的轉彎處容易沉淀成堆,繼而造成堵塞。為此,對于平原河網的清淤疏浚需要改進現有技術并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便有效解決管道堵塞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平原河網的清淤疏浚的問題,并特別針對清淤疏浚過程中的管道堵塞問題,提供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
[0006]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包括輸泥管,輸泥管上設有沉淀池,沉淀池兩側設有浮箱,沉淀池上設有蓋板,沉淀池的出泥口設有污柵,位于沉淀池后的輸泥管上設有壓力表。
[0008]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沉淀池內設有網兜,沉淀池內壁上部設有掛載網兜的若干掛鉤。
[0009]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浮箱上設有操作平臺,平臺上設有吊機。
[0010]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浮箱外設有框架。
[0011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蓋板上設有吊環(huán)。
[0012]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沉淀池內設有斜擋板。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避免河道清淤過程中管道堵塞現象的發(fā)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進度。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A-A處的剖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B-B處的剖視圖。
[0018]圖中:I輸泥管,2沉淀池,3浮箱,4蓋板,5污柵,6壓力表,7網兜,8掛鉤,9操作平臺,10吊機,11框架,12吊環(huán),13斜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說明。
[0020]實施例:
[0021]—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如圖1、2、3、4所示,包括輸泥管I,輸泥管I上設有沉淀池2,輸泥管I兩側設有浮箱3,沉淀池2上設有蓋板4,蓋板4上設有吊環(huán)12,沉淀池2的出泥口設有污柵5,位于沉淀池2后的輸泥管I上設有壓力表6。
[0022]沉淀池2內設有斜擋板13,擋板為斜面,位于沉淀池2底部,沉淀池2內設有網兜7,沉淀池2內壁上部設有掛載網兜7的若干掛鉤8,浮箱3上設有操作平臺9,平臺上設有吊機10。浮箱3外設有框架11。
[0023]沉淀池2,對于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的主體為沉淀池,長X寬X高=150X60 X 80cm的鋼結構密封體,主要作用是沉淀泥漿中的磚塊及小石塊,防止泥漿在管道輸送中發(fā)生堵管現象,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進度,避免在堵塞后通管時出現泥漿外溢而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情況出現。同時,為防止沉淀池2塊石清理過程中的管道內泥漿倒灌,在沉淀池2后安裝一臺與輸泥管道同管徑的閘閥,在清理沉淀池前,先關閉疏浚船的輸泥栗,再關閉沉淀池2后的閘閥即可。
[0024]浮箱3,由于單個塊石清除系統(tǒng)是接入清淤船后的輸泥管中,放置在河面上進行,沉淀池2加吊機10、塊石使自身的重量較大,無法靠自身上浮,所以需要二只浮箱在左右兩側把沉淀池2固定在水面上。浮箱3安裝在沉淀池2及輸泥管I的兩側,具體尺寸,長為5m,寬為0.Sm,高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1.3m(該段長為2m,設在吊機10側,經便增加吊機10工作時的穩(wěn)定性),另部分為1.0m,(該段長為3m,設在沉淀池2兩側,其頂面低于沉淀池2蓋板4,以便蓋板4開啟操作。該結構使浮箱總浮力達到8.8噸以上,滿足運行安全要求。
[0025]吊機10,根據沉淀池2的運行情況,當沉淀池2內達一定重量的沉淀物時,就會影響泥漿輸泥的工作效率,在沉淀池2后輸泥管I上的泥漿壓力表6壓力值偏低,這時,就需要對沉淀池3內的塊石進行清理,由于沉淀下的塊石等物個體較大,由人工進行直接清理效率太低,我們采用固定吊機20吊用,先在沉淀池2底部鋪設一網孔小于5cm的高強度鋼繩網兜7,網兜7上邊掛在沉淀池2箱體內壁上有掛鉤8上,底部四個角用塊實壓實,清理前,先用四支鐵鉤將網兜7的四個角用鐵鉤鉤住,再掛在吊機10的吊鉤上,開動卷揚機,將網兜7吊出沉淀池2,轉動吊臂,將塊石卸到旁邊的運輸船上??紤]到吊機運行時的荷載平衡及吊運跨距,將吊機10機座中心布置在沉淀池前端,距沉淀池0.8m處,并將吊機10下的浮箱高度增高到
1.3m,使吊機作業(yè)時,運行安全要求。
[0026]該栗送泥漿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具體如下:
[0027]根據輸泥管I的堵節(jié)和便于以后清除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該系統(tǒng)安裝在船尾出泥口第一個軟接頭后10米左右位置。在輸泥管I上制作一個長1.5米,寬約0.6米,深約0.8米的長方體沉淀池2。當泥漿經過安裝有沉淀池2部分輸泥管I (即該系統(tǒng))時,泥漿在經過沉淀池2后又進入沉淀池后2的輸泥管I并一直輸送到指定堆泥場地。在泥漿中的碎玻璃及小石塊,比重比泥漿大,又是成塊的固體,就直接沉淀在沉淀池中,清除了泥漿中引起輸泥管的堵塞的固體物。由于沉淀池的容積有限,運行一段時間后,沉淀池內就會堆滿,并出現類似堵管情況影響了輸泥,這時就需要對沉淀池的塊石進行清除。為比較準確的掌握清除時間,在沉淀池后的輸泥管I上安裝一個泥漿壓力表6,當泥漿壓力在4一5公斤時,輸泥管運行正常,當泥漿壓力小于3.5公斤時證明沉淀池塊體已過多,影響輸泥效率,需要對沉淀池進行塊石清除。
[0028]為提高沉淀池中堆積的碎破塊石的清除效率,在沉淀池2內放置一網孔小于5cm的高強度鋼繩網兜7。網兜7的口固定在沉淀池2 口的適當位置,讓沉入沉淀池2內的塊石都留在網兜7內。當沉淀池2壓力表6顯示需清理時,打開沉淀池3蓋板4,使用安裝在浮箱上的電動吊機20將網兜7內的塊石吊出,卸入準備好的運輸船運到指定卸料點。然后由人工再對沉淀池2進行清理,放入網兜,安裝好蓋板并進行密封,接著可以開機繼續(xù)運行。
【主權項】
1.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包括輸泥管(1),其特征在于,輸泥管(I)上設有沉淀池(2),沉淀池(2)兩側設有浮箱(3),沉淀池(2)上設有蓋板(4),沉淀池(2)的出泥口設有污柵(5),位于沉淀池(2)后的輸泥管(I)上設有壓力表(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 )內設有網兜(7 ),沉淀池(2 )內壁上部設有掛載網兜(7 )的若干掛鉤(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3)上設有操作平臺(9),平臺上設有吊機(1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3)外設有框架(1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4)上設有吊環(huán)(12)。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栗送泥漿清淤固體物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內設有斜擋板(13)。
【文檔編號】E02F5/28GK205604320SQ201620211356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8日
【發(fā)明人】裘征宇, 倪志堅, 齊金奎, 趙俊, 劉莊園
【申請人】浙江凌云水利水電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