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792786閱讀:259來源:國知局
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包括有外包鋼板筒、內(nèi)套筒、以及設置在外包鋼板筒與內(nèi)套筒底端口的套筒靴;所述外包鋼板筒是由兩塊主鋼板、一塊直鋼板和一塊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構成的矩形鋼板筒;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設置在直鋼板的對立面;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一端設有彎鉤a、另一端設有彎鉤b;所述直鋼板的一端設有與相鄰的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上的彎鉤a相扣接用的凸肋a、另一端設有與相鄰的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上的彎鉤b相扣接用的凸肋b;相鄰兩個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通過彎鉤a、彎鉤b、凸肋a和凸肋b扣接成整體。本實用新型具有施工簡便,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無污染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
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連墻施工用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深大基坑進行施工時,通常采用鋼筋混凝土連續(xù)墻作為圍護結構,而這種連續(xù)結構施工時要開挖槽段、采用泥漿護壁,放置鋼筋籠、水下澆注混凝土等過程,在此過程中常存在以下缺陷:1、施工時需開挖地下連續(xù)墻槽段,從而使施工費時、費力并且工程造價較高;2、成槽需泥漿護壁,這樣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并且廢棄泥漿處置造價高;3、在現(xiàn)場綁扎鋼筋籠會費時費力;4、水下澆注混凝土質量不容易保證;5、此施工方法制作出的地下連續(xù)墻強度和剛度有限,基坑深度較大時,墻體厚度較大,占用空間較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要解決傳統(tǒng)施工方法制作的地下連續(xù)墻時施工成本高、施工工序復雜、施工污染環(huán)境、施工質量不易保證以及制作出的墻體厚度較大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包鋼板筒、內(nèi)套筒和套筒靴。
[0006]所述外包鋼板筒是由兩塊主鋼板、一塊直鋼板和一塊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構成的矩形鋼板筒,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設置在直鋼板的對立面,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一端設有彎鉤a、另一端設有彎鉤b,所述直鋼板的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上的彎鉤a相扣接用的凸肋a、另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上的彎鉤b相扣接用的凸肋b。
[0007]所述內(nèi)套筒是由四塊鋼板圍成的矩形套筒,內(nèi)套筒設在外包鋼板筒內(nèi)并可沿外包鋼板筒的軸向方向移動,內(nèi)套筒與外包鋼板筒之間留有間隙。
[0008]所述套筒靴是由兩個相對平行的斜錐形靴尖和兩個相對平行的板形靴尖構成的方框,兩個斜錐形靴尖的上表面上均設有靴頂塊,并且靴頂塊嵌在內(nèi)套筒與主鋼板之間的間隙中。
[0009]所述主鋼板的內(nèi)側設有抗剪銷釘。
[0010]所述內(nèi)套筒與主鋼板之間的間隙比抗剪銷釘?shù)拈L度大,大出的范圍為0.5?1.0cm0
[0011]所述內(nèi)套筒與直鋼板、內(nèi)套筒與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之間均留有縫隙,該縫隙的大小為I cm?2cm。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0013]1、使用本實用新型施工而成的地下連續(xù)墻具有強度和剛度比較高的特點,因此相比于傳統(tǒng)方法施工的地連墻減小了墻體厚度,節(jié)約空間。
[0014]2、使用本實用新型施工地下連續(xù)墻時,因墻段由雙套管振沉法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無需成槽機成槽開挖和泥漿護壁,所以具有施工速度快,環(huán)保無污染的優(yōu)點。
[0015]3、本實用新型由外包鋼板筒兩側的不同構造實現(xiàn)相互扣接連成鋼板地連墻墻整體,可以解決傳統(tǒng)地連墻墻段的止水問題,并無需另加止水措施,降低工程造價。
[0016]4、本實用新型在墻段施工中,由外包鋼板筒作為槽段的支撐,護壁效果好,且混凝土為套管內(nèi)灌注,澆注質量容易保證。
[0017]5、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內(nèi)外套管結構,不但使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施工變得簡便,而且施工過程中無需現(xiàn)場綁扎鋼筋籠,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不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包鋼板筒的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套筒靴的示意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平面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外包鋼板筒、2-混凝土、3 —抗剪銷釘、4一內(nèi)套筒、5 —套筒靴、6 —斜錐形靴尖、7—靴頂塊、8—板形靴尖、9 一主鋼板、10—直鋼板、11 一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2—彎鉤a、13—彎鉤b、14 一凸肋a、15—凸肋b。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3所示,這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包括有外包鋼板筒1、內(nèi)套筒4和套筒靴5。
[0024]所述外包鋼板筒I是由兩塊主鋼板9、一塊直鋼板10和一塊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構成的矩形鋼板筒,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設置在直鋼板10的對立面,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 一端設有彎鉤a 12、另一端設有彎鉤b 13,所述直鋼板1的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I上的彎鉤al2相扣接用的凸肋al4、另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I上的彎鉤bl3相扣接用的凸肋bl5。
[0025]所述內(nèi)套筒4是由四塊鋼板圍成的矩形套筒,內(nèi)套筒4設在外包鋼板筒I內(nèi)并可沿外包鋼板筒I的軸向方向移動,內(nèi)套筒4與外包鋼板筒I之間留有間隙。
[0026]所述套筒靴5是由兩個相對平行的斜錐形靴尖6和兩個相對平行的板形靴尖8構成的方框,兩個斜錐形靴尖6的上表面上均設有靴頂塊7,并且靴頂塊7嵌在內(nèi)套筒4與主鋼板9之間的間隙中。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鋼板9的內(nèi)側焊接連接有抗剪銷釘3。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內(nèi)套筒4與主鋼板9之間的間隙比抗剪銷釘3的長度大,大出的范圍為0.5?1.0cm。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內(nèi)套筒4與直鋼板10、內(nèi)套筒4與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之間均留有縫隙,該縫隙的大小為I cm?2cm 。
[0030]這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施工步驟如下。
[0031]步驟一:根據(jù)擬建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基坑開挖深度等,對基坑工程進行設計計算,確定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的類型和數(shù)量。
[0032]步驟二:沿基坑周邊測量放線,標識出圍護體系即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位置。
[0033]步驟三: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的振沉設備就位。
[0034]步驟四:將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雙套筒振沉到預定設計深度。
[0035]步驟五:將內(nèi)套筒4起吊出,轉動到預定位置振動卸土,套筒靴5和外包鋼板筒I留置于地層中。
[0036]步驟六:向留置于地層中的外包鋼板筒I中灌注混凝土2形成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
J L ο
[0037]步驟七:施工設備移動到下一墻段位置,起吊內(nèi)套筒4和本墻段的外包鋼板筒1,將外包鋼板筒I套在內(nèi)套筒4的外側,構成一個雙套筒結構。
[0038]步驟八:定位將要施工墻段的位置,使該墻段位置外包鋼板筒I的直鋼板10上的兩個凸肋與上一墻段已經(jīng)施工完成的外包鋼板筒I的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上的兩個彎鉤扣接。
[0039]步驟九:不斷重復上述步驟四到步驟八,直至施工完所有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形成整體的鋼板混凝土地下連續(xù)墻,最終的鋼板混凝土地下連續(xù)墻可參見圖4。
[0040]所述套筒靴5的靴頂塊7嵌入外包鋼板筒I和內(nèi)套筒4之間與基坑邊壁方向平行的間隙中。
[0041]本實施例中,如果即將施工的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中的內(nèi)套筒型號與已經(jīng)施工完成的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中的內(nèi)套筒型號相同,則繼續(xù)使用該型號內(nèi)套筒,如果不同,則更換即將施工的鋼板混凝土地連墻單元中的內(nèi)套筒4。
[0042]本實施例中,主鋼板9上密集抗剪銷釘3主要是為保證外包鋼板筒I與墻內(nèi)混凝土2共同工作而設置。
[0043]本實施例中。內(nèi)套筒4用于取土,可以重復利用,每一類型斷面設計一個內(nèi)套筒4SP可,鋼板混凝土地連墻施工完成后即可回收。
[0044]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nèi)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xiàn)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涵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包鋼板筒(I)、內(nèi)套筒(4)和套筒靴(5); 所述外包鋼板筒(I)是由兩塊主鋼板(9)、一塊直鋼板(10)和一塊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構成的矩形鋼板筒,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設置在直鋼板(10)的對立面,所述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 一端設有彎鉤a(12)、另一端設有彎鉤b(13),所述直鋼板(10)的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I)上的彎鉤a(12)相扣接用的凸肋a(14)、另一端設有與相鄰的外包鋼板筒(I)上的彎鉤b(13)相扣接用的凸肋b(15); 所述內(nèi)套筒(4)是由四塊鋼板圍成的矩形套筒,內(nèi)套筒(4)設在外包鋼板筒(I)內(nèi)并可沿外包鋼板筒(I)的軸向方向移動,內(nèi)套筒(4)與外包鋼板筒(I)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套筒靴(5)是由兩個相對平行的斜錐形靴尖(6)和兩個相對平行的板形靴尖(8)構成的方框,兩個斜錐形靴尖(6)的上表面上均設有靴頂塊(7),并且靴頂塊(7)嵌在內(nèi)套筒(4)與外包鋼板筒(I)之間的間隙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鋼板(9)的內(nèi)側設有抗剪銷釘(3)。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套筒(4)與主鋼板(9)之間的間隙比抗剪銷釘(3)的長度大,大出的范圍為0.5?1.0cm。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鋼板混凝土地連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套筒(4)與直鋼板(10)、內(nèi)套筒(4)與兩端設有彎鉤的鋼板(11)之間均留有縫隙,該縫隙的大小為I cm ?2cm。
【文檔編號】E02D5/08GK205475201SQ20162003371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
【發(fā)明人】油新華, 秦會來, 許國光, 馬慶松, 曹榮夏, 耿冬青, 張清林, 馬程昊, 楊春英
【申請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