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彈性間隙調節(jié)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每個用戶端進水管端面與天花板的距離不是固定的,會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果進水管凹入天花板太多,頂噴將無法安裝使用; 如果進水管凸出天花板太多,頂噴安裝完成后無法貼緊天花板,水蒸氣容易從進水管與天花板開口的間隙進入天花板,導致吊頂受潮;外觀整體效果也不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改進,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進水管端面在設置頂噴時裝飾蓋無法貼近天花板造成水蒸氣容易從進水管與天花板開口的間隙進入天花板。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是:一種彈性間隙調節(jié)結構,包括固定裝置及設置于固定裝置內的進水接頭,所述進水接頭下方設有出水連接件,所述出水連接件與進水接頭之間經(jīng)空心支架聯(lián)通,所述支架設于裝飾蓋內,所述裝飾蓋內設有使裝飾蓋與固定裝置貼合的彈性件。
進一步的,所述空心支架具有一個或多個連接口,所述出水連接件上端與空心支架連接口固定連接,所述出水連接件具有凸肩,裝飾蓋對應空心支架連接口處延伸有螺紋套管,所述螺紋套管內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作用于裝飾蓋,另一端作用于出水連接件的凸肩。
進一步的,所述裝飾蓋包括裝飾上蓋及裝飾下蓋,所述裝飾下蓋設有螺紋連接柱,所述裝飾上蓋與裝飾下蓋之間通過貫穿螺紋連接柱內的螺釘連接,所述螺紋連接柱外側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另一端作用于裝飾下蓋。
進一步的,所述裝飾蓋包括裝飾上蓋及裝飾下蓋,所述支架包括與進水接頭連接的支架主管,支架主管下方延伸有支架分管,所述裝飾上蓋套于支架主管上,支架主管上套設有彈性件,彈性件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另一端作用于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主管上套設有彈性座,所述彈性件固定于彈性座內,彈性件經(jīng)彈性座作用于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裝飾蓋包括裝飾上蓋及裝飾下蓋,所述支架包括與進水接頭連接的支架主管,支架主管下方延伸有支架分管,所述裝飾上蓋套于支架主管上,支架主管上套設有彈性座支撐架,彈性座支撐架上設有多個彈性座,所述彈性座內固定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另一端作用于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與支架分管錯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座內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外套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扣蓋,扣蓋經(jīng)設置于螺紋柱內的螺栓固定于彈性座下端。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彈性結構的設置能夠方本專利將頂噴的安裝距離設計成可調的,保證頂噴面板便可始終貼緊天花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裝配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裝配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彈性件安裝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裝配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裝配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彈性件安裝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彈性間隙調節(jié)結構,包括固定裝置10及設置于固定裝置10內的進水接頭110,所述進水接頭110下方設有出水連接件30,所述出水連接件30與進水接頭之間經(jīng)空心支架20聯(lián)通,所述支架20設于裝飾蓋40內,所述裝飾蓋40內設有使裝飾蓋與固定裝置貼合的彈性件50。
下列實施例中彈性件以彈簧為例,實際應用中可以是彈性橡膠或是彈性塑料件等。
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所述空心支架20具有多個連接口210,所述出水連接件30上端與空心支架連接口固定連接,所述出水連接件具有凸肩,裝飾蓋40對應空心支架連接口處延伸有螺紋套管401,所述螺紋套管內設有彈性件50,所述彈性件50一端作用于裝飾蓋40,另一端作用于出水連接件,出水連接件上端具有凸肩以用于承接彈性件50。
實施例二:如圖3~5所示,所述裝飾蓋40包括裝飾上蓋410及裝飾下蓋420,所述裝飾下蓋420設有螺紋連接柱421,所述裝飾上蓋410與裝飾下蓋420之間通過貫穿螺紋連接柱421內的螺釘422連接,所述螺紋連接柱421外側設有彈性件50,所述彈性件50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410,另一端作用于裝飾下蓋420。
本實施例中,裝飾下蓋420夾于出水連接件30、支架20的相當固定,通過安裝在裝飾上蓋410與裝飾下蓋420間彈簧的彈力,使得裝飾下蓋420緊貼著固定裝置10表面,達到無間隙的效果。
實施例三:如圖6~7所示,所述裝飾蓋40包括裝飾上蓋410及裝飾下蓋420,所述支架20包括與進水接頭連接的支架主管220,支架主管220下方延伸有支架分管230,所述裝飾上蓋410套于支架主管220上,支架主管220上套設有彈性件50,彈性件50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410,另一端作用于支架20。
所述支架主管220上套設有彈性座510,所述彈性件50固定于彈性座510內,彈性件50經(jīng)彈性座510作用于支架20。
實施例四:如圖8~9,與實施例三結構相似區(qū)別在于,支架主管上套設有彈性座支撐架511,彈性座支撐架511上設有多個彈性座510,彈性座510上設有多個固定于彈性座內彈性件50,所述彈性件一端作用于裝飾上蓋,另一端作用于支架,所述彈性件與支架分管錯位設置。
實施例五:如圖10,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五的區(qū)別在于,彈性座支撐架511倒置,彈性座內設有螺紋柱512,所述螺紋柱外套設有彈性件50,所述彈性件扣蓋513,扣蓋513經(jīng)設置于螺紋柱內的螺栓固定于彈性座下端以實現(xiàn)彈性件50的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