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市政工程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管道清淤工具。
(二)
背景技術:
很多下水管道的原管溝為雨污混流,使用時間長,沉積物多,不便于人工清淤,而且井間距較長,使用專用清淤設備,費用較高。
(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清淤效果好的管道清淤工具。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管道清淤工具,包括相鄰的第一檢查井和第二檢查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檢查井和第二檢查井之間設有角鋼支架,角鋼支架兩端安裝有廢舊輪胎,角鋼支架上設有鋼絲繩,鋼絲繩一端穿過第一檢查井與卷揚機相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二檢查井與機動三輪車相連接。
所述第一檢查井和第二檢查井的底部及井口處分別設有支撐鋼絲繩的地輪。
所述卷揚機連接有發(fā)電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制作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清淤效果好,為市政工程管道清理帶來了極大地便利。
(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檢查井,2第二檢查井,3角鋼支架,4廢舊輪胎,5鋼絲繩,6卷揚機,7機動三輪車,8地輪,9發(fā)電機。
(五)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相鄰的第一檢查井1和第二檢查井2,第一檢查井1和第二檢查井2之間設有角鋼支架3,角鋼支架3兩端安裝有廢舊輪胎4,角鋼支架3上設有鋼絲繩5,鋼絲繩5一端穿過第一檢查井1與卷揚機6相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二檢查井2與機動三輪車7相連接。第一檢查井1和第二檢查井2的底部及井口處分別設有支撐鋼絲繩5的地輪8。卷揚機6連接有發(fā)電機9。
采用本發(fā)明的一種管道清淤工具,當管道內有水時,用水漂穿線將鋼絲繩5從第一檢查井1帶到第二檢查井2;當管道內無水時,用穿線器將鋼絲繩5從第一檢查井1帶到第二檢查井2。對井內進行毒氣檢測,符合要求后,將安裝有廢舊輪胎4的角鋼支架3放入第一檢查井1,工人進入第一檢查井1內調整好其位置,機動三輪車7帶動鋼絲繩5,從而將安裝有廢舊輪胎4的角鋼支架3拉到第二檢查井2,然后,卷揚機6將安裝有廢舊輪胎4的角鋼支架3拉回到第二檢查井1進行清淤作業(yè),如此來回4次,管道內的淤泥即可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