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及卷簾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包括,包括橫梁、導軌、抗風件與定位槽,所述導軌安裝在所述橫梁上,所述抗風件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置于所述導軌內(nèi)且所述滑動件能夠在所述導軌內(nèi)滑動,所述抗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卷簾門的底梁鉸接,所述抗風件具有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與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當所述抗風件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所述抗風件靠所述底梁的一端置于所述定位槽內(nèi)。本申請還提供一種卷簾門,該卷簾門采用了上述卷簾門抗風裝置。本申請?zhí)峁┑木砗熼T抗風裝置,在使卷簾門能夠抵抗風,不致于產(chǎn)生缺口或被損壞的基礎上,其結(jié)構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
【專利說明】
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及卷簾門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卷簾門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還涉及一種卷簾門,該卷簾門采用了上述抗風裝置?!颈尘凹夹g】
[0002]卷簾門是以多關節(jié)活動的簾片串聯(lián)在一起,安裝在側(cè)軌道內(nèi),以門上方的卷軸為中心轉(zhuǎn)動上下的門,其門洞較大,開啟方便、快捷,有很好的放火防盜功能,安全性能較高, 適用于商業(yè)門面、車庫、商場醫(yī)院、工礦企業(yè)等公共場所或者住宅。卷簾門根據(jù)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跨度,大跨度的卷簾門在遇大風的時候會出現(xiàn)變形,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通常會在卷簾門的后面設置抗風裝置。
[0003]專利ZL 201210179483.7公開了一種卷簾門用抗風裝置,其結(jié)構如圖1所示,包括支架01、能夠在支架01上移動的行走組件03、用于使行走組件03在支架01上移動的牽引組件02,以及設置在行走組件03上的抗風組件04,其中,牽引組件02采用繩,當卷簾門關閉時, 牽引組件纏繞在卷盤07上,此時,行走組件移動至支架的第二位置,此時抗風組件對卷簾門起一個支撐作用,當卷簾門打開時,牽引組件從卷盤07上松開,此時,行走組件在拉簧010的拉力作用下移動至支架的第二端,抗風組件位于卷簾門的側(cè)邊,不影響卷簾門的正常使用。
[0004]上述卷簾門用抗風裝置雖然能夠使卷簾門能夠抵抗風,不致于產(chǎn)生缺口或被損壞,但是其結(jié)構復雜,生產(chǎn)成本較高。
[0005]因此,一種結(jié)構簡單的卷簾門抗風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在使卷簾門能夠抵抗風,不致于產(chǎn)生缺口或被損壞的基礎上,其結(jié)構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梁、導軌、抗風件與定位槽,所述導軌安裝在所述橫梁上,所述抗風件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所述滑動件置于所述導軌內(nèi)且所述滑動件能夠在所述導軌內(nèi)滑動,所述抗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卷簾門的底梁鉸接,所述抗風件具有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與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當所述抗風件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所述抗風件靠所述底梁的一端置于所述定位槽內(nèi)。[〇〇〇9]優(yōu)選地,所述導軌傾斜設置,且所述導軌靠所述橫梁的一端低于所述導軌遠離所述橫梁的一端。
[0010]優(yōu)選地,所述導軌包括引導部與主體部,所述引導部與所述主體部連接。[〇〇11]優(yōu)選地,在所述引導部遠離所述主體部的一端設置有限位件。
[0012]優(yōu)選地,所述抗風件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具體為,在所述滑動件與抗風件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與端與所述滑動件鉸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抗風件鉸接。
[0013]優(yōu)選地,在所述底梁的兩端設置有滾動輪,所述滾動輪與所述卷簾門兩側(cè)的卷簾導軌接觸。
[0014]—種卷簾門,所述卷簾門采用了上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卷簾門抗風裝置,當卷簾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底梁與地面接觸, 此時,抗風件處于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抗風件靠底梁的一端置于定位槽內(nèi),由于抗風件的另一端通過滑動件置于導軌內(nèi),因此,在抗風件與導軌、定位槽的共同作用下對卷簾門起抗風作用;當卷簾門打開時,卷簾門收起,底梁上升,在底梁上升的過程中,抗風件隨底梁一起向上移動,此過程中,滑動件在導軌中滑動,抗風件傾斜,直至抗風件處于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在使卷簾門能夠抵抗風,不致于產(chǎn)生缺口或被損壞的基礎上,其結(jié)構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靖綀D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 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現(xiàn)有卷簾門抗風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安裝在卷簾門上的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卷簾門抗風裝置處于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卷簾門抗風裝置處于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0021]圖5為圖4中的A處放大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jié)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3]請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包括,橫梁1、導軌2、抗風件3與定位槽4,導軌2安裝在橫梁1上,抗風件3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5,滑動件5置于導軌2內(nèi)且滑動件5能夠在導軌2內(nèi)滑動,抗風件3的另一端與卷簾門的底梁6鉸接,抗風件 3具有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與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當抗風件3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抗風件3靠底梁 6的一端置于定位槽4內(nèi)。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卷簾門抗風裝置,當卷簾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底梁6與地面接觸,此時,抗風件3處于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抗風件3靠底梁6的一端置于定位槽4內(nèi),由于抗風件3的另一端通過滑動件5置于導軌2內(nèi),因此,在抗風件3與導軌2、定位槽4的共同作用下對卷簾門起抗風作用;當卷簾門打開時,卷簾門收起,底梁6上升,在底梁6上升的過程中,抗風件3隨底梁6—起向上移動,此過程中,滑動件5在導軌中滑動,抗風件3傾斜,直至抗風件3處于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在使卷簾門能夠抵抗風,不致于產(chǎn)生缺口或被損壞的基礎上,其結(jié)構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〇〇25]卷簾門是通過上方的由電機91帶動的卷筒92的轉(zhuǎn)動來實現(xiàn)卷簾門卷簾10的收起與下放的,卷筒92與電機91通過支架93固定安裝。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橫梁1是固定安裝在支架93上的。
[0026]其中,導軌2安裝在橫梁1上,其連接方式為通過鉚釘固定連接,或者通過焊接,或者通過螺釘連接,或者通過螺栓螺母連接。
[002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請如圖3所示,導軌2傾斜設置,且導軌2靠橫梁1的一端低于導軌2遠離橫梁1的一端。卷簾10在收起的過程中,抗風件3由豎直狀態(tài)變?yōu)閮A斜狀態(tài),當卷簾10完全收起時,抗風件3趨于水平,在此過程中,導軌2傾斜設置,使得滑動件5在導軌2內(nèi)滑動更加省力。
[0028]請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導軌2包括引導部21與主體部22,引導部 21與主體部22連接。當卷簾門的卷簾10下放時,底梁6帶動抗風件3向下移動,由于抗風件3 與底梁6鉸接,且在抗風件3上設置有滑動件5,滑動件5置于導軌2內(nèi),因此,卷簾10下放的過程中,抗風件3以與底梁6鉸接的點轉(zhuǎn)動,同時,滑動件5在導軌2中移動且轉(zhuǎn)動,使得抗風件3 從圖3所示的傾斜狀態(tài),逐漸向豎直狀態(tài)變化,直至抗風件3靠近底梁6的一端置于定位槽4 內(nèi),處于工作時的第二狀態(tài);導軌2的引導部21的設置,當卷簾10收起時,使得滑動件5能夠更快滑向主體部22,有效避免當抗風件3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出現(xiàn)卡死現(xiàn)象所導致的滑動件5 不能在導軌2內(nèi)滑動。
[0029]其中,抗風件3為型材,優(yōu)選采用鋼管,其中,鋼管的截面為圓形或矩形或五邊形或六邊形。
[0030]其中,抗風件3還可以是工字鋼、槽鋼、角鋼、圓鋼等型鋼。
[0031]為了使得滑動件5不會從導軌2內(nèi)滑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導軌2遠離主體部 22的一端設置有限位件23。其中,限位件23優(yōu)選為設置在導軌2內(nèi)的輪。
[00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抗風件3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5具體優(yōu)選為,在滑動件5與抗風件3之間設置有連接件7,連接件7的一端與滑動件5鉸接,連接件7的另一端與抗風件3 鉸接?;瑒蛹?在導軌2內(nèi)移動,由于連接件7與滑動件5鉸接,因此,滑動件5在導軌2內(nèi)移動的過程中,連接件7能夠相對于滑動件7轉(zhuǎn)動;由于連接件7與抗風件3鉸接,因此,滑動件5在導軌2內(nèi)移動的過程中,抗風件3相對于連接件7轉(zhuǎn)動。在該結(jié)構下,能夠有效實現(xiàn)卷簾10在收起的過程中,或者下放的過程中,抗風件3的轉(zhuǎn)動。
[003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底梁6的兩端設置有滾動輪61,滾動輪61與卷簾門兩側(cè)的卷簾導軌8接觸。卷簾10在收起與下放的過程中,卷簾10均是在卷簾導軌8內(nèi)實現(xiàn)的,卷簾導軌8對卷簾10起約束和導向作用。在此過程中,卷簾10簾片的端頭會與卷簾導軌8的底部摩擦,影響卷簾10的收起與下放,且伴隨有噪音。滾動輪61的設置,使得底梁6水平方向上的長度大于簾片的長度,使得簾片不與卷簾導軌8的底部接觸,有效防止卷簾10的端頭與卷簾導軌8底部的摩擦,且使得卷簾10的收起與下放更加省力。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卷簾門,該卷簾門采用了上述卷簾門抗風裝置。
[0035]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qū)I(yè)技術人員能夠?qū)崿F(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梁(1)、導軌(2)、抗風件(3)與定位槽(4), 所述導軌(2)安裝在所述橫梁(1)上,所述抗風件(3)的一端設置有滑動件(5),所述滑動件 (5)置于所述導軌(2)內(nèi)且所述滑動件(5)能夠在所述導軌(2)內(nèi)滑動,所述抗風件(3)的另 一端與所述卷簾門的底梁(6)鉸接,所述抗風件(3)具有收起時的第一狀態(tài)與工作時的第二 狀態(tài),當所述抗風件(3)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所述抗風件(3)靠所述底梁(6)的一端置于所述定 位槽(4)內(nèi)。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2)傾斜設置,且所述 導軌(2)靠所述橫梁(1)的一端低于所述導軌(2)遠離所述橫梁(1)的一端。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2)包括引導部(21) 與主體部(22),所述引導部(21)與所述主體部(22)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導部(21)遠離所述主 體部(22)的一端設置有限位件(23)。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風件(3)的一端設置有 滑動件(5)具體為,在所述滑動件(5)與抗風件(3)之間設置有連接件(7),所述連接件(7)的 一端與所述滑動件(5)鉸接,所述連接件(7)的另一端與所述抗風件(3)鉸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簾門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梁(6)的兩端設置有 滾動輪(61),所述滾動輪(61)與所述卷簾門兩側(cè)的卷簾導軌(8)接觸。7.—種卷簾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簾門采用了如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卷簾 門抗風裝置。
【文檔編號】E06B9/17GK205605049SQ201620370339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fā)明人】陳為軍, 陳繼湘
【申請人】湖南湘聯(lián)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