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快餐以一個“快”字博得廣大人群的喜愛,它能以最短的時間滿足快節(jié)奏人群對用餐時間以及品種、口感的不同需求。食客對快餐的要求不僅局限于速度和口感,他們更注重快餐的營養(yǎng)和制作過程的衛(wèi)生,尤其是砂鍋快餐。在快餐制作過程中,如何能夠提高制餐速度,同時還能保證快餐的營養(yǎng)和其制作過程的安全衛(wèi)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易操作、易維護且節(jié)省人工的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
[0004]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其組成包括:點餐模塊、配料模塊、煮湯模塊和制餐模塊;所述點餐模塊包括點餐機和打印機A;所述的配料模塊由若干儲存裝置組成,所述的各儲存裝置上分別安裝有傳感器;所述的煮湯模塊包括湯罐和傳送裝置;所述的制餐模塊包括制餐臺、熱能收集區(qū)和打印機B。
[0006]有益效果:
[0007]1、本實用新型集點餐、配料、煮湯、制餐過程于一體,均采用程序控制,一人即可完成制餐的全過程,安全易控,環(huán)保衛(wèi)生。
[0008]2、本實用新型制餐過程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力勞動,同時也保證了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
[0009]3、本實用新型增設的點餐模塊,可以將用戶點的餐品信息通過傳感器直接傳遞給配料模塊,再由配料模塊自動出料,可以降低人工傳遞的錯誤率,提高制餐效率。
[0010]4、本實用新型的煮湯模塊,可以保留老湯的營養(yǎng)成分。
[0011]5、本實用新型的熱能收集區(qū),可以利用加工快餐時產生的余熱加熱主食,余熱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
[0012]6、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案,各個模塊均可替換,便于設備的維修和更換。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5]實施例1
[0016]—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其組成包括:點餐模塊、配料模塊、煮湯模塊和制餐模塊;所述點餐模塊包括點餐機和打印機A;所述的配料模塊由若干儲存裝置組成,所述的各儲存裝置上分別安裝有傳感器;所述的煮湯模塊包括湯罐和傳送裝置;所述的制餐模塊包括制餐臺、熱能收集區(qū)和打印機B。
[0017]點餐模塊I用于輸入顧客需求并打印出相關信息的票據,配料模塊2根據接收到的點餐模塊I的信息自動彈出相應的料包,工作人員將料包打開放入容器中再將容器放置在煮湯模塊3的傳送帶4上進行添湯,工作人員將添湯后的容器拿起放置于制餐臺6上進行加工制作,制作時產生的熱量通過熱能收集區(qū)5,對主食進行加熱,快餐加熱完成后,工作人員將容器拿起,打印機B自動打印出相應票據,快餐整體制作完成,上桌即食。
[0018]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
[0019]本實用新型未公開技術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不再另作說明。
【主權項】
1.一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其組成包括:煮湯模塊和制餐模塊,所述的煮湯模塊包括湯罐和傳送裝置,所述的制餐模塊包括制餐臺、熱能收集區(qū)和打印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組成還包括點餐模塊和配料模塊,所述的配料模塊由若干儲存裝置組成,所述的各儲存裝置上分別安裝有傳感器,所述點餐模塊和所述配料模塊通過控制電路連接單片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砂鍋快餐制作系統(tǒng),其組成包括:點餐模塊、配料模塊、煮湯模塊和制餐模塊,所述的點餐模塊用于輸入所選快餐信息并打印出相應票據,所述的配料模塊用于儲存料包,所述的煮湯模塊用于給食品添湯,所述的制餐模塊用于制作加工食品;本實用新型制作效率高,智能化控制,減少人力勞動的同時還能保證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熱能收集區(qū)的設計可以加熱主食,余熱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且易于維護。
【IPC分類】A47J36/00, A47J27/00
【公開號】CN205267801
【申請?zhí)枴緾N201521011924
【發(fā)明人】孫建斌, 鄭立強, 范志遠
【申請人】黑龍江彩格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