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425510閱讀:265來源:國知局
一種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種用于泡茶的泡茶杯,屬于泡茶杯的優(yōu)化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用泡茶杯泡茶時,如果把茶葉直接放在杯中,飲用時茶葉有時會隨茶水進到口里,影響飲茶的感受。在專利號2012205904579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泡茶杯,過濾罩接插在杯蓋的底部,杯蓋接插在杯體的頂端,過濾罩伸入杯體內(nèi),拿走杯蓋,即可使茶葉與茶水分離,優(yōu)點是飲用茶水時不會再喝到茶葉,不足是將杯蓋從杯體上拿走后,過濾罩還含有一些水,會出現(xiàn)滴淋的現(xiàn)象,污染環(huán)境,并且,泡了熱水的茶葉在空氣中更容易氧化,放置一段時間,茶葉及所含的水變涼了,再放回杯中浸泡,會降低杯中水的溫度,影響泡茶效果。
[0003]因此,需要尋找一種喝水時不會喝到茶葉,又不需要把茶葉從茶水中分離出來的泡茶杯。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喝水時不會喝到茶葉,又不需要把茶葉從茶水中分離出來的泡茶杯。
[0005]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泡茶杯,杯體I上設有把手2,在杯體底壁上設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3,泡茶器4的底部形狀與固定柱形成緊配合;所述的固定柱為長方體,泡茶器底部設有與固定柱的長度相匹配的中空凹槽,泡茶器從上向下壓到固定柱上固定;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與杯面垂直,在把手底邊的上端面設有向上突起的支柱6,支柱的外壁與泡茶器底部的凹槽形成緊配合;把手的側(cè)邊與杯體外壁之間的距離大于泡茶器的最大直徑,泡茶器從把手的側(cè)面進入其內(nèi)孔,與支柱套接固定。
[0006]泡茶器側(cè)壁上設有網(wǎng)孔。
[0007]所述的泡茶器的高度小于杯體高度的2/3 ;把泡茶器安置在固定柱上后,泡茶器的頂蓋低于杯體上邊緣2cm以上。
[0008]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靠近杯體一側(cè)的寬度大于遠離杯體一側(cè)的寬度。
[0009]泡茶器頂部設有頂蓋5。
[0010]泡茶器的頂蓋上設有多個通孔。
[0011]有益效果
[0012]1、把泡茶器安置在位于杯體底壁上的固定柱上,防止茶葉飄散到茶水中,并且,在喝茶的過程中不需要將泡茶器取出來,使用和攜帶更為方便。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fā)明在泡茶時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5]圖3是杯體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泡茶杯,杯體I上設有把手2,在杯體底壁上設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3,泡茶器4的底部形狀與固定柱形成緊配合,泡茶器頂部設有頂蓋5,側(cè)壁上設有網(wǎng)孔。
[0017]如圖3所示,所述的固定柱為長方體,泡茶器底部設有與固定柱的長度相匹配的中空凹槽,泡茶器從上向下壓到固定柱上固定。
[0018]所述的泡茶器的高度小于杯體高度的2/3 ;把泡茶器安置在固定柱上后,泡茶器的頂蓋低于杯體上邊緣2cm以上。
[0019]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與杯面垂直,在把手底邊的上端面設有向上突起的支柱6,支柱的外壁與泡茶器底部的凹槽形成緊配合;把手的側(cè)邊與杯體外壁之間的距離大于泡茶器的最大直徑,泡茶器從把手的側(cè)面進入其內(nèi)孔,與支柱套接固定。
[0020]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靠近杯體一側(cè)的寬度大于遠離杯體一側(cè)的寬度。
[0021]泡茶器的頂蓋上設有多個通孔。當把開水沖進杯體時,開水能夠通過這些通孔直接灌入泡茶器,從而沖擊茶葉,使茶汁能夠更好的補浸泡出來。
[0022]當不想喝茶時,泡茶器還能夠用于儲存小件物品,如藥品或茶葉,將泡茶器從杯體內(nèi)取出,放好藥品或其他小件物品后,蓋好頂蓋,將其從把手的側(cè)邊放到把手框內(nèi),壓到支柱上固定,不影響泡茶杯的作用,在不占用空間的情況下,還能方便地帶一些小件的必需品,容易找,不易丟失。想要泡茶時,在泡茶器內(nèi)放好茶葉,蓋好頂蓋,將其壓到固定柱固定好,再向杯體內(nèi)沖入開水,開水通過泡茶器上的網(wǎng)孔進入泡茶器內(nèi)浸泡茶葉,茶汁從網(wǎng)孔滲出泡茶器進入杯體內(nèi),而茶葉受泡茶器的約束不能隨意跑到杯體中,因此,喝茶時不用擔心喝到茶葉。
[0023]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解釋本發(fā)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范圍內(nèi),做出各種變化或替代,也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疇。
【主權項】
1.一種泡茶杯,杯體(I)上設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杯體底壁上設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3),泡茶器(4)的底部形狀與固定柱形成緊配合;所述的固定柱為長方體,泡茶器底部設有與固定柱的長度相匹配的中空凹槽,泡茶器從上向下壓到固定柱上固定;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與杯面垂直,在把手底邊的上端面設有向上突起的支柱¢),支柱的外壁與泡茶器底部的凹槽形成緊配合;把手的側(cè)邊與杯體外壁之間的距離大于泡茶器的最大直徑,泡茶器從把手的側(cè)面進入其內(nèi)孔,與支柱套接固定。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泡茶器側(cè)壁上設有網(wǎng)孔。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茶器的高度小于杯體高度的2/3 ;把泡茶器安置在固定柱上后,泡茶器的頂蓋低于杯體上邊緣2cm以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的底邊的上端面,靠近杯體一側(cè)的寬度大于遠離杯體一側(cè)的寬度。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泡茶器頂部設有頂蓋(5)。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泡茶器的頂蓋上設有多個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泡茶杯,杯體上設有把手,在杯體底壁上設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泡茶器的底部形狀與固定柱形成緊配合;所述的固定柱為長方體,把泡茶器安置在位于杯體底壁上的固定柱上,防止茶葉飄散到茶水中,并且,在喝茶的過程中不需要將泡茶器取出來,使用和攜帶更為方便。
【IPC分類】A47G19/22
【公開號】CN10514701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644326
【發(fā)明人】余麗紅
【申請人】德化縣麗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3年12月9日
【公告號】CN104687944A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