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烤箱或燒烤爐配件,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的烤箱箱體不設置保溫結構,烤箱工作的時候外殼溫度很高,稍不留神就會被燙傷,這對安全操作是個隱患,而且由于不能保溫,熱量向外界散失較快,不僅浪費能源還會提升周邊溫度,不利于操作人員操作。
目前,大多數的烤箱箱體的保溫結構一般采用雙層殼體結構,在兩層結構之間填入可發(fā)泡的有機類的保溫材料。但是烤箱一般的工作溫度在200℃-250℃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有機類的可以發(fā)泡的保溫材料會出現碳化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能夠有效降低爐體外殼溫度,減少浪費,提供較為適宜的操作環(huán)境,適合在烤箱或燒烤爐中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包括外殼頂板、內殼頂板、內殼、外殼、保溫層、連接螺栓螺母;所述的外殼頂板及內殼頂板為平面板材結構,所述的內殼的頂部四周向外彎折呈90°彎折結構,所述的內殼頂板罩蓋在所述的內殼的頂部,并通過所述的內殼的彎折結構水平架設;所述的保溫層水平鋪設在所述的內殼頂板上,所述的外殼頂板水平鋪設在所述的保溫層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外殼的頂部四周向內彎折呈90°彎折結構,所述的內殼設置在所述的外殼內,且所述的內殼的上端高于所述的外殼的上端,所述的內殼的彎折結構與所述的外殼的彎折結構之間設有保溫層,所述的外殼的內側壁與所述的內殼的外側壁之間填充有所述的保溫層,所述的連接螺栓螺母貫穿所述的外殼頂板、內殼頂板、內殼的彎折結構、外殼的彎折結構及保溫層并固定。
上述的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其中,所述的內殼與所述的外殼不接觸,所述的內殼懸掛在烤箱內部。
上述的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其中,所述的內殼的彎折結構上設有螺栓開孔,所述的螺栓開孔的內徑大于所述的連接螺栓螺母的外徑。
上述的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其中,所述的內殼及內殼頂板的外端邊緣處分別位于所述的保溫層的外端邊緣處的內側。
上述的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其中,所述的內殼的底部四周向外側彎折呈90°底部彎折結構,所述的內殼的底部彎折結構位于所述的外殼的爐體底部的上方。
本發(fā)明將爐體內部高溫的內殼和內殼頂板用上下保溫棉夾緊固定,側面四周保溫棉被夾在內外殼體之間,上部保溫棉夾在外殼頂板和內殼頂板之間牢固固定,內殼和內殼頂板同外殼、外殼頂板和爐體底部沒有熱橋連接,實現烤箱外殼溫度顯著降低;烤箱的使用更加安全,應用場合也將更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的上部放大視圖。
圖3是圖1的下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請參見附圖1至附圖3所示,一種用于烤箱的保溫結構,包括外殼頂板1、內殼頂板2、內殼3、外殼4、保溫層5、連接螺栓螺母6;所述的外殼頂板1及內殼頂板2為平面板材結構,所述的內殼3的頂部四周向外彎折呈90°彎折結構31,所述的內殼頂板2罩蓋在所述的內殼3的頂部,并通過所述的內殼3的彎折結構31水平架設;所述的保溫層5水平鋪設在所述的內殼頂板2上,所述的外殼頂板1水平鋪設在所述的保溫層5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外殼4的頂部四周向內彎折呈90°彎折結構41,所述的內殼3設置在所述的外殼4內,且所述的內殼3的上端高于所述的外殼4的上端,所述的內殼3的彎折結構31與所述的外殼4的彎折結構41之間設有保溫層5,所述的外殼4的內側壁與所述的內殼3的外側壁之間填充有所述的保溫層5,所述的連接螺栓螺母6貫穿所述的外殼頂板1、內殼頂板2、內殼3的彎折結構31、外殼4的彎折結構41及保溫層5并固定。
所述的內殼3與所述的外殼4不接觸,所述的內殼3懸掛在烤箱內部。
由于內殼3和內殼頂板2都會受到爐內高溫加熱,所述的內殼3的彎折結構31上設有螺栓開孔32,所述的螺栓開孔32的內徑大于所述的連接螺栓螺母6的外徑較多,這樣可以避免螺栓受到這兩個高溫部件的加熱,使內外表面的熱橋連接斷開,外殼4和外殼頂板1的受熱較小。
所述的內殼3及內殼頂板2的外端邊緣處分別位于所述的保溫層5的外端邊緣處的內側,被隱藏在保溫棉5的內部,有利于減少熱量散失。
所述的內殼3的底部四周向外側彎折呈90°底部彎折結構33,所述的內殼3的底部彎折結構33位于所述的外殼4的爐體底部42的上方,在烤箱的底部,保溫層5下部被內殼3的底部彎折結構33托起。
保溫層5被夾在內殼3和外殼4之間,內殼3的底部彎折結構33離外殼4的內表面一定距離,不能接觸到外殼4,這樣熱量就不能通過內殼3傳導到外殼4,增加了保溫效果。內殼3的底部彎折結構33離爐體底部42一定距離。同爐體底部42不接觸。為防止爐體底部42向外傳熱,爐體底42部可以放置在保溫層5的上部。
當烤箱內部開始升溫的時候,內殼3和內殼頂板2會被加熱升溫。當熱量傳導到螺栓處時,由于螺栓不與高溫部件接觸,而且保持一定距離,螺栓不會受到高溫部件的影響。這樣在螺栓上下兩端連接的外殼頂板1和外殼4側面都不會被加熱。內殼3底部同外殼4和爐體底部42都不接觸也就沒有熱橋連接,爐內熱量流失路徑在此被阻斷。
保溫層5被內外殼體夾在中間固定,不需要額外的連接件穿過固定,也就避免增加熱橋連接。保溫效果取決于保溫層5的選擇,保溫層5熱傳導率越低保溫效果越好,而且爐體厚度也可以越薄。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頂部”、“四周”、“水平”、“上端”、“之間”、“外側”、“上”、“內側”、“頂”、“內”、“外”、“內部”、“外端”、“底部”、“上方”、“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罩蓋”、“連接”、“貫穿”、“鋪設”、“填充”、“架設”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將爐體內部高溫的內殼和內殼頂板用上下保溫棉夾緊固定,側面四周保溫棉被夾在內外殼體之間,上部保溫棉夾在外殼頂板和內殼頂板之間牢固固定,內殼和內殼頂板同外殼、外殼頂板和爐體底部沒有熱橋連接,實現烤箱外殼溫度顯著降低;烤箱的使用更加安全,應用場合也將更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