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辦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式異形辦公桌。
背景技術:
辦公桌是在家庭中和辦公場所中常見的家具,一般用于閱讀、寫字、辦公或者學生學習之用。目前的辦公桌一般為標準型結構,比如為長方形、正方形或者圓形等等,而且是一體結構,不僅不夠美觀,而且占用空間過大。另外,辦公桌不可拆分,不易制造、運輸和存放。
基于這樣的傳統(tǒng)結構,在日常的辦公生活中,對于需要進行靈活組合搭配的時候,就顯得十分的困難,不僅拼裝困難,而且受到結構的限制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搭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組合式異形辦公桌,能夠進行隨意的組合搭配,使其滿足日常的辦公需求。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組合式異形辦公桌,包括依次安裝的底座、支撐柱、轉動座、定位盒、頂蓋;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安裝座及均布在安裝座底端的支桿,所述安裝座頂端表面開有異形槽;
所述支撐柱包括中心桿,所述中心桿底端設有與異形槽相配合的異形柱,所述中心桿頂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表面固定有螺桿,所述中心桿靠近限位板位置固定有支撐板;
所述轉動座安裝在支撐板與限位板之間,所述轉動座包括正六邊形底板,所述底板中央固定有連接筒,所述連接筒周側均布有隔板,所述底板周側均布有第一磁吸片;
所述定位盒為正六邊形結構,其周側均布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在定位盒中心處交匯貫通,所述定位盒底端固定有螺紋筒,所述螺紋筒與定位盒中心處相互連通,所述定位盒中心處安裝有氣囊包,所述滑槽中安裝有滑塊;
所述頂蓋包括正六邊形蓋板,所述蓋板底端固定有卡座,所述卡座底面開有與定位盒相配合的正六邊形卡槽,所述卡槽內壁均布有定位槽,所述蓋板周側均布有第二磁吸片。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支桿末端固定有萬向輪,便于辦公桌相互之間的組合搭配。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座與中心桿之間安裝有襯套,減少轉動座的旋轉阻力,提高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氣囊包厚度等于滑槽的高度,提高了氣囊包的有效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與滑槽之間為滑動配合,減少滑塊與滑槽之間的滑動阻力。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內固定有彈簧,使得定位盒拆卸時,能夠對滑塊進行快速有效復位,簡單快捷。
進一步地,所述隔板的高度等于限位板與支撐板的距離,不僅能夠使轉動座進行快速無干擾旋轉,而且能夠對轉動座進行有效的區(qū)域分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可選裝的轉動座結構,對傳統(tǒng)的辦公桌進行結構上的重新設計,不僅造型美觀,而且能夠通過隔板的添加,對桌體的存儲空間進行有效劃分,便于對辦公物品的快速存放,在組裝過程中,在第一磁吸片與第二磁吸片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對桌體進行有效固定,組裝快捷方便,省時省力,給辦公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爆炸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支撐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中轉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中定位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中定位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中頂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使用效果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的使用效果圖;
圖中標號說明:1-底座、2-支撐柱、3-轉動座、4-定位盒、5-頂蓋、11-安裝座、12-支桿、13-異形槽、21-中心桿、22-異形柱、23-支撐板、24-限位板、25-螺桿、31-底板、32-連接筒、33-隔板、34-第一磁吸片、41-螺紋筒、42-滑塊、43-氣囊包、44-滑槽、51-蓋板、52-有第二磁吸片、53-卡座、54-卡槽、55-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如圖1至圖8所示的一種組合式異形辦公桌,包括依次安裝的底座1、支撐柱2、轉動座3、定位盒4、頂蓋5;
其中,底座1包括安裝座11及均布在安裝座11底端的支桿12,安裝座11頂端表面開有異形槽13;
支撐柱2包括中心桿21,中心桿21底端設有與異形槽13相配合的異形柱22,中心桿21頂端固定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表面固定有螺桿25,中心桿21靠近限位板24位置固定有支撐板23;
轉動座3安裝在支撐板23與限位板24之間,轉動座3包括正六邊形底板31,底板31中央固定有連接筒32,連接筒32周側均布有隔板33,底板31周側均布有第一磁吸片34;
定位盒4為正六邊形結構,其周側均布有滑槽44且滑槽44在定位盒4中心處交匯貫通,定位盒4底端固定有螺紋筒41,螺紋筒41與定位盒4中心處相互連通,定位盒4中心處安裝有氣囊包43,滑槽44中安裝有滑塊42;
頂蓋5包括正六邊形蓋板51,蓋板51底端固定有卡座53,卡座53底面開有與定位盒4相配合的正六邊形卡槽54,卡槽54內壁均布有定位槽55,蓋板51周側均布有第二磁吸片52。
其中,底座1的支桿12末端固定有萬向輪,便于辦公桌相互之間的組合搭配。
其中,轉動座3與中心桿21之間安裝有襯套,減少轉動座3的旋轉阻力,提高其使用壽命。
其中,氣囊包43厚度等于滑槽44的高度,提高了氣囊包43的有效使用。
其中,滑塊42與滑槽44之間為滑動配合,減少滑塊42與滑槽44之間的滑動阻力。
其中,定位槽55內固定有彈簧,使得定位盒4拆卸時,能夠對滑塊42進行快速有效復位,簡單快捷。
其中,隔板33的高度等于限位板24與支撐板23的距離,不僅能夠使轉動座3進行快速無干擾旋轉,而且能夠對轉動座3進行有效的區(qū)域分割。
安裝時,通過支撐柱2的旋轉,螺桿25不斷與螺紋筒41深入配合并不斷擠壓氣囊包43,氣囊包43在受到擠壓后由于上下閉合限制,則向周側膨脹并推動滑塊42在滑槽44中進行滑動,直至導入定位槽55,此時定位盒4得到固定;
使用時,通過旋轉轉動座3,能夠對轉動座3中360度范圍內的所有物品進行輕松拿??;
組裝時,如圖9所示,可對桌體進行直線型組裝擺放便于辦公生活,也可如圖10所示,對桌體進行封閉式組裝擺放,便于臨時的小組討論或會議安排,簡單、快速、有效。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可選裝的轉動座結構,對傳統(tǒng)的辦公桌進行結構上的重新設計,不僅造型美觀,而且能夠通過隔板的添加,對桌體的存儲空間進行有效劃分,便于對辦公物品的快速存放,在組裝過程中,在第一磁吸片與第二磁吸片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對桌體進行有效固定,組裝快捷方便,省時省力,給辦公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