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色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綠色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發(fā)展,城市人口密度逐漸增大、汽車數量逐漸增多,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越來越嚴峻,而且越是接近城市中心,擁堵問題越嚴重,但是另一方面,城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其實已經非常發(fā)達,完全能夠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如果從城市周邊或更遠區(qū)域駕車進入市內的人員在即將進入城市中心時,能夠換乘公共交通系統(tǒng),或改選騎行、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則可以大大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并且能夠有效改善城市空氣環(huán)境,對城市的經濟、環(huán)境、文化等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0003]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城市的停車地點很少,而且公交車候車站臺、地鐵站站臺等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樞轉點是不能停放汽車的,因此在換乘時,汽車沒有停放地點,導致上述措施不能實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解決停車問題、方便換乘,不需要對已有交通系統(tǒng)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可直接在已有交通系統(tǒng)基礎上實施的綠色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綠色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包括高架橋,所述高架橋包括一段主橋道和兩段分別連接在主橋道的兩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所述坡道上具有上行車道和下行車道,所述主橋道上具有左行車道和右行車道,且左行車道和右行車道之間間隔一段距離,所述主橋道上左行車道和右行車道之間的區(qū)域用作停車場,所述坡道上靠近主橋道的一端具有車輛調轉區(qū)域,所述停車場內劃分出有換乘區(qū)域,換乘區(qū)域建有房屋,換乘區(qū)域的下方設有換乘室,換乘區(qū)域內開有通向換乘室的第一入口,第一入口處設有通向換乘室地面的第一梯子,所述停車場位于主橋道的中軸線區(qū)域,所述換乘區(qū)域位于停車場的中部,所述車輛調轉區(qū)域的坡度不超過3%。
[0006]進一步的,所述換乘室分隔成兩層以上,換乘室的各層分別通向不同交通方式的樞轉點,換乘室的上一層地面開有通向換乘室的下一層的第二入口,第二入口處設有通向換乘室的下一層地面的第二梯子,所述第一入口通向換乘室的最上層,所述第一梯子通向換乘室的最上層地面。
[0007]進一步的,所述高架橋架設在公交車道上,公交車道上具有公交候車站臺,公交車道之下設有非機動車地下停車庫,所述換乘室分隔成兩層,換乘室的上層位于地面以上并通向公交候車站臺,換乘室的下層位于地面以下并通向非機動車地下停車庫。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主橋道為直線型并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梯子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一梯子呈X形對稱布置,兩個第一梯子的頂端連線平行于主橋道的軸線,所述第二梯子的數量也為兩個,兩個第二梯子也呈X形對稱布置,且兩個第二梯子的頂端分別靠近兩個第一梯子的底端。
[0009]進一步的,所述換乘室的下方設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閉式池體,所述封閉式池體上連接有進水管,所述封閉式池體的上部還連接有溢水管、下部連接有排水管,所述進水管和溢水管均與市政雨水管相連通,所述進水管由一根主管和兩根以上的從主管分出的支管構成,其中主管與市政雨水管相連通,兩根以上的支管與封閉式池體相連通,所述房屋的屋頂設有水箱,用于儲存經排水管抽出的封閉式池體內的雨水。
[0010]進一步的,所述封閉式池體的池壁與換乘室的墻壁為一體成型結構。
[0011]進一步的,所述封閉式池體的側壁內表面設有過濾池,所述進水管的兩根以上的支管通向過濾池的底部,過濾池的頂部敞開,過濾池內填充有過濾體,從兩根以上的支管流出的雨水從過濾池的底部進入,然后從過濾池的頂部溢出并流入封閉式池體內,所述過濾體為采用植物纖維壓縮成型的塊體,所述塊體的內部設有容腔,所述塊體的外表面開有通向塊體的容腔的通孔。
[0012]進一步的,所述封閉式池體的頂部具有突出的人孔,所述人孔包括由封閉式池體的頂壁向上伸出的人孔側壁和固定在人孔側壁的頂部的頂蓋,所述頂蓋上開有第三入口,所述人孔伸入換乘室內,所述人孔位于過濾池的上方,過濾池的頂部伸入人孔內,且過濾池的頂壁與人孔的頂蓋之間設有濾網。
[0013]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壁和與通孔的孔壁銜接處容腔的腔壁之間的夾角< 90度。
[0014]進一步的,所述塊體的每一條棱和每一個頂角均做倒圓角處理,所述塊體呈矩形塊狀,所述通孔從塊體的其中一個側面中部延伸至塊體的容腔,或所述塊體呈圓柱形,所述通孔從塊體的其中一個底面中部延伸至塊體的容腔,或所述塊體呈椎臺形,所述通孔從塊體的面積較小的底面中部延伸至塊體的容腔。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對已有交通系統(tǒng)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可直接在已有交通系統(tǒng)基礎上實施,簡單易行,比如將高架橋直接架設在公交車道上,可以方便換乘公交車,將高架橋直接架設在地鐵站上,可以方便換乘地鐵,最重要的是高架橋上劃出一片區(qū)域用作停車場,可以有效解決換乘時的停車問題,使得換乘得以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非常綠色的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改善城市空氣環(huán)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6]圖la至圖lb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7]圖2a至圖2b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雨水收集池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雨水收集池的剖面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體的第一種結構的立體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體的第一種結構的縱剖面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體的第二種結構的立體剖面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體的第三種結構的立體剖面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體的第三種結構的倒圓角示意圖。
[0025]圖10是多個過濾體疊放組合示意圖。
[0026]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為:1封閉式池體、11進水管、111主管、112支管、12溢水管、13排水管、14人孔、141人孔側壁、142頂蓋、143第三入口、15濾池、16濾網、2市政雨水管、3塊體、31容腔、32通孔、41主橋道、411左行車道、412右行車道、413停車場、414換乘區(qū)域、42坡道、421車輛調轉區(qū)域、51房屋、52換乘室、53第一入口、54第一梯子、55第二入口、56第二梯子、6公交候車站臺、7非機動車地下停車庫、水箱8。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8]參見圖la、圖lb、圖2a和圖2b。其中,圖lb和圖2b顯示的是主橋道41的結構,圖la和圖2a顯示的是坡道42的結構,圖la的右端和圖lb的左端是連接起來的,由于圖紙尺寸所限,拆成兩幅展示,圖2a和圖2b也是同樣的情況。為簡化起見,附圖只展示了一段坡道42和大部分主橋道41,另一段坡道42和部分主橋道41的結構與已展示的結構相同,不做贅述。
[0029]本實用新型的綠色城市交通換乘系統(tǒng),包括高架橋,所述高架橋包括一段主橋道41和兩段分別連接在主橋道41的兩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42,所述坡道42上具有上行車道和下行車道,所述主橋道41上具有左行車道411和右行車道412,這里所述的“左”、“右”在不同的視角下會相互轉換,且左行車道411和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