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砌塊成型機及其平板振動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砌塊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耕地保護意識的逐步增強,禁用實心粘土磚政策已在全國范圍內強制推行,混凝土砌塊作為替代實心黏土磚的新型墻體材料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炷疗鰤K成型機通常采用振動壓實的成型方式,由于下工作臺及上模板平板振動器安裝位置及激振方向不合理,導致砌塊缺角、密實度不夠的情況廣泛存在,對砌塊的外觀和內在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到產品的銷售,同時給相關建筑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砌塊成型機及其平板振動方式,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該砌塊成型機具有一種新的平板振動器配置方式。該方式能夠保證砌塊成型凹模布料均勻,鎮(zhèn)壓時激振力相互作用,振實效果最大化,從而提高混凝土砌塊的均勻度、密實度,解決現有砌塊成型機存在的問題。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種砌塊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由上振動器、振動臺、砌塊成型凸模、砌塊成型凹模、工作臺、下振動器組成,所述上振動器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上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凹模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上端,所述下振動器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與砌塊成型凹模配合。
[0006]所述上振動器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上振動器和右側上振動器;所述下振動器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下振動器和右側下振動器;所述左側下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下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左側上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上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
[0007]兩個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砌塊成型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左側上振動器與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應布置。
[0008]—種砌塊成型機的平板振動方式,其特征在于:振動臺上端分別設置左側上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工作臺下端分別設置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下振動器;所述左側下振動器的旋轉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下振動器的旋轉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左側上振動器的旋轉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上振動器的旋轉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
[0009]左側下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砌塊成型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左側上振動器與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應布置。
[0010]為確保平板振動器振動方向符合要求,可以先在模具中放入混凝土,然后給其中一個平板振動器接線通電,觀察混凝土的流動方向,判斷平板振動器接線是否正確,如接線錯誤,斷電后調換任意兩個接線柱線頭即可。其他三個平板振動器亦然。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混凝土下落于凹模過程中,中間為直落,兩邊為滑落,中間密實,左右兩邊相對疏松。兩個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激振力在左右水平方向上呈兩端稍大中間稍小分布模式,有利于保證砌塊密實度的一致性。
[0013]2、每次布料結束后,混凝土在凹模上均呈中間高兩端低的準正態(tài)分布。工作臺左側下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右側下振動器順時針旋轉,中間的物料向兩端流動,有利于減少凹模兩端缺料現象,使砌塊外觀飽滿。
[0014]3、左右側上振動器與左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正布置,振動方向相反,形成一對激振力矩,壓實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發(fā)揮,有利于提高砌塊密實度,進而其提高抗壓和剪切強度。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不意圖;
[0016]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全部?;趯嵤┓绞街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18]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
[0019]如圖1、圖2所示,一種砌塊成型機,工作部分由上振動器1、振動臺2、砌塊成型凸模
3、砌塊成型凹模5、工作臺6、下振動器7組成,上振動器I固定設置在振動臺2的上端,砌塊成型凸模3固定設置在振動臺2的下端,砌塊成型凹模5固定設置在工作臺6的上端,下振動器7固定設置在工作臺6的下端,砌塊成型凸模3與砌塊成型凹模5配合;
[0020]上振動器I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上振動器和右側上振動器;下振動器7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下振動器和右側下振動器;左側下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下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左側上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上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
[0021]兩個下振動器7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砌塊成型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左側上振動器與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應設置;
[0022]混凝土4下落于砌塊成型凹模5過程中,中間為直落,兩邊為滑落,中間密實,左右兩邊相對疏松;該方式能夠保證砌塊成型凹模5布料均勻,鎮(zhèn)壓時激振力相互作用,振實效果最大化,從而提高混凝土砌塊的均勻度、密實度,解決現有砌塊成型機存在的問題。
[0023]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24]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5]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26]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砌塊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由上振動器、振動臺、砌塊成型凸模、砌塊成型凹模、工作臺、下振動器組成,所述上振動器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上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凹模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上端,所述下振動器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與砌塊成型凹模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塊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振動器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上振動器和右側上振動器;所述下振動器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側下振動器和右側下振動器;所述左側下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下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左側上振動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上振動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塊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兩個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砌塊成型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左側上振動器與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應布置。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砌塊成型機的平板振動方式,其特征在于:振動臺上端分別設置左側上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工作臺下端分別設置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下振動器;所述左側下振動器的旋轉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下振動器的旋轉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左側上振動器的旋轉部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右側上振動器的旋轉部逆時針旋轉實現振動; 左側下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砌塊成型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左側上振動器與左側下振動器、右側上振動器與右側下振動器在垂直方向上對應布置。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砌塊成型機及其平板振動方式,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機械領域,工作部分由上振動器、振動臺、砌塊成型凸模、砌塊成型凹模、工作臺、下振動器組成,所述上振動器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上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固定設置在振動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凹模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上端,所述下振動器固定設置在工作臺的下端,所述砌塊成型凸模與砌塊成型凹模配合。本發(fā)明混凝土下落于凹模過程中,中間為直落,兩邊為滑落,中間密實,左右兩邊相對疏松。兩個下振動器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按凹模有效工作長度的60%對稱布置,激振力在左右水平方向上呈兩端稍大中間稍小分布模式,有利于保證砌塊密實度的一致性。
【IPC分類】B28B1/087
【公開號】CN105538477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35877
【發(fā)明人】倪曉宇, 李雨辰, 谷維才, 姚傳富
【申請人】阜陽市興華機械裝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