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自行腳手平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0428閱讀:3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行腳手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修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室內(nèi)裝修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室內(nèi)裝修用的腳手架有人字梯或是用桌椅板凳等臨時搭建而成。作業(yè)時需頻繁改變作業(yè)位置,因而作業(yè)人員需頻繁上下,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而且費時、費力、費工。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新型的自行腳手平臺,具有能隨意移動位置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這種自行腳手平臺,其改進之處在于支撐柱22、23、24安裝在防護欄桿21、34上,防護欄桿21、34所在的平面是相互平行的;在支撐柱22、23、24的下端還分別設有支撐桿30、31、32,支撐桿30、31、32由連接桿18連接,其中一支撐桿32的下端設有導向輪15,另外兩個支撐桿30、31的下端設有萬向輪26;在支撐柱22、23、24的中心線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還設有輪盤3,支撐桿7的下端設有支撐桿8,上端設有座椅1;支撐桿8上設有鏈條支架33,輪盤12安裝在支撐桿8上,在支撐桿8的下端還設有飛輪5及驅動輪6;輪盤3與飛輪5通過鏈條4形成鏈傳動;在導向輪15的輪軸上端設有輪盤14,且輪盤12與輪盤14通過鏈條13形成鏈傳動。
上述自行腳手平臺,所述的支撐桿7是中空的,內(nèi)部設有彈簧25。
上述自行腳手平臺,所述的支撐柱22、23、24是中空的,內(nèi)部均設有彈簧25。
上述自行腳手平臺,所述的支撐柱22、23、24每兩個支撐柱之間的夾角為60°。
使用這種自行腳手平臺,作業(yè)人員可以坐在座椅上,通過踏動腳蹬移動、轉彎,無需頻繁上下就能達到隨意移動腳手平臺位置的目的,提高了作業(yè)效率。而且該腳手平臺可以折疊,拆裝也非常方便,特別適合木工、電工、油漆工等人員登高作業(y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所示,圖中三個支撐柱22、23、24是中空的,內(nèi)部均設有彈簧25,而且支撐柱22、23、24中心線的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在其中一支撐柱24上設有Ω型卡19。支撐柱22、23、24均勻分布并安裝在防護欄桿21、34上,而且每兩個支撐柱之間的夾角為60°,防護欄桿21、34所在的平面是相互平行的。在支撐柱22、23、24的中部設有平臺板27、28、29,組成一個平面。在支撐柱22、23、24的下端還分別設有支撐桿30、31、32,由螺絲16和鎖緊螺母17連接。支撐桿30、31、32由連接桿18連接,連接桿18為三根,位于同一平面上,每兩根連接桿18之間的夾角為60°。在其中一支撐桿32的下端設有導向輪15,另外兩個支撐桿30、31的下端設有萬向輪26。在支撐柱22、23、24的中心線上設有支撐桿7,在支撐桿7由上至下依次設有輪盤3、軸承9、鏈條支架33,在輪盤3上還裝有腳蹬2。支撐桿7是中空的,內(nèi)部設有彈簧25,在支撐桿7的下端設有支撐桿8,上端設有座椅1。支撐桿8上也設有鏈條支架33,在支撐桿8的下端依次設有軸承10、輪盤12、輪叉11,飛輪5及驅動輪6安裝在輪叉11上。輪盤3與飛輪5通過鏈條4形成鏈傳動。在導向輪15的輪軸上端設有輪盤14,而且輪盤12與輪盤14通過鏈條13形成鏈傳動。
使用自行腳手平臺時,作業(yè)人員蹬上平臺板27、28、29組成的平面,防護欄桿34通過把手20鎖緊。作業(yè)人員坐上座椅1后,壓縮彈簧25,使驅動輪6與地面接觸。需要移動時,踏動腳蹬2,輪盤3、鏈條4把動力傳至飛輪5,使驅動輪6轉動,從而達到前進或后退的目的。轉彎時,作業(yè)人員扭動座椅1,使驅動輪6及導向輪15轉動至所需方向。行進中,遇有凹凸不平的地面時,支撐桿7、8在軸承9、10內(nèi)上下滑動,自行調節(jié)驅動輪6的高低。
平臺板27、28、29的高低,可通過調整螺絲16和鎖緊螺母17的上下位置來調節(jié)。
不使用自行腳手平臺時,可將平臺板27、28、29取下,打開連接桿18,卡入Ω型卡19內(nèi)。扭動把手20,打開防護欄桿21、34,也可卡入Ω型卡19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腳手平臺,其特征在于支撐柱(22)、(23)、(24)安裝在防護欄桿(21)、(34)上,防護欄桿(21)、(34)所在的平面是相互平行的;在支撐柱(22)、(23)、(24)的下端還分別設有支撐桿(30)、(31)、(32),支撐桿(30)、(31)、(32)由連接桿(18)連接,其中一支撐桿(32)的下端設有導向輪(15),另外兩個支撐桿(30)、(31)的下端設有萬向輪(26);在支撐柱(22)、(23)、(24)的中心線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還設有輪盤(3),支撐桿(7)的下端設有支撐桿(8),上端設有座椅(1);支撐桿(8)上設有鏈條支架(33),輪盤(12)安裝在支撐桿(8)上,在支撐桿(8)的下端還設有飛輪(5)及驅動輪(6);輪盤(3)與飛輪(5)通過鏈條(4)形成鏈傳動;在導向輪(15)的輪軸上端設有輪盤(14),且輪盤(12)與輪盤(14)通過鏈條(13)形成鏈傳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腳手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桿(7)是中空的,內(nèi)部設有彈簧(2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腳手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22)、(23)、(24)是中空的,內(nèi)部均設有彈簧(25)。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腳手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22)、(23)、(24)每兩個支撐柱之間的夾角為6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裝修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室內(nèi)裝修器械。這種自行腳手平臺的改進之處在于支撐柱22、23、24安裝在防護欄桿21、34上,支撐柱的下端還分別設有支撐桿30、31、32;在支撐柱22、23、24的中心線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還設有輪盤3,支撐桿7的下端設有支撐桿8;支撐桿8上設有鏈條支架33,在支撐桿8的下端還設有飛輪5及驅動輪6。使用這種自行腳手平臺,作業(yè)人員可以坐在座椅上,通過踏動腳蹬移動、轉彎,無需頻繁上下就能達到隨意移動腳手平臺位置的目的,提高了作業(yè)效率。而且該腳手平臺可以折疊,拆裝也非常方便,特別適合木工、電工、油漆工等人員登高作業(yè)。
文檔編號E04G1/00GK2692259SQ200420047588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6日
發(fā)明者吳炳巖 申請人:吳炳巖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