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屬于繩索技術領域,解決了傳統(tǒng)技術中鋼絲繩破斷拉力低、緊密性差、生產過程中易產生位移的問題,包括底座,底座的下方設有驅動裝置,上方設有運行裝置,運行裝置的上方設有繩股牽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電機的一端設有減速機,減速機的一端設有聯(lián)動軸,聯(lián)動軸的一端與換向齒輪相連接,運行裝置包括導軌,導軌包括外、內導軌,外導軌內側設有內導軌,內導軌內部設有轉盤,轉盤中心的兩端通過螺栓對稱設有編織小車,繩股牽引裝置包括牽引輪、收繩筒。本實用新型保證導軌無縫連接,避免了編織小車產生位移,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提升了無扭鋼絲繩的破斷拉力和緊密性,生產過程自動化,提升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繩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
【背景技術】
[0002]無扭鋼絲繩廣泛用于輸變電工程、礦山、碼頭、航空、航運等部門作為牽引、張拉、捆綁及大揚程起重設備的起重繩。目前市場上的無扭鋼絲繩編織機采用左右旋股繩各四根,利用撥叉驅動八臺小車按預定軌道運行,實現(xiàn)交叉編織動作,成繩通過機頂引出,雖然此八股無扭繩不會像普通圓繩那樣產生松股和打折鉤的現(xiàn)象,但其破斷拉力還需提高,而且其生產過程中易發(fā)生位移,導致生產不精確以及影響無扭鋼絲繩的編織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用于解決傳統(tǒng)技術中鋼絲繩破斷拉力低、緊密性差、生產過程中易產生位移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5]—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包括底座、驅動裝置、運行裝置、繩股牽引裝置,所述底座的下方設有驅動裝置,上方設有運行裝置,所述運行裝置的上方設有繩股牽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減速機、聯(lián)動軸、換向齒輪,所述電機的一端設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一端設有聯(lián)動軸,所述聯(lián)動軸的一端與換向齒輪相連接,所述換向齒輪設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運行裝置包括導軌、轉盤、編織小車,所述導軌包括外導軌、內導軌,所述外導軌設于底座上部,其內側設有內導軌,所述內導軌內部設有轉盤,所述轉盤中心的兩端通過螺栓對稱設有編織小車,所述繩股牽引裝置包括牽引輪、收繩筒,所述牽引輪一側設有收繩筒。
[0006]所述底座表面設有六個轉盤。
[0007]所述轉盤表面設有八個撥叉,其中六個撥叉分為兩組撥叉組合,且每組撥叉組合之間設有單個撥叉,所述撥叉組合和單個撥叉之間間距均勻,所述撥叉組合表面固定設有編織小車。
[0008]所述撥叉尺寸相同,且前端呈U型,交替分布于六個相切的曲線型軌道上。
[0009]所述編織小車包括底盤、單絲線盤,所述底盤上方設有單絲線盤,所述單絲線盤上纏繞有鋼絲。
[0010]所述鋼絲的另一端經所述牽引輪收納于所述收繩筒表面。
[001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實用新型中采用正六邊形結構的轉盤,使其表面的編織小車形成兩個轉動方向相反的正六邊形,保證了導軌之間的無縫連接,不僅確保了無扭鋼絲繩的編織效果,而且避免了機器長期運轉而產生的位移,提升了無扭鋼絲繩編織的品質;
[0013]2、本實用新型中利用減速電機帶動換向齒輪,實現(xiàn)了對編織小車轉速的調整,使鋼絲繩編織的過程實現(xiàn)了自動化,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且可依據生產需求設定不同的轉動方向,擴大了適用范圍;
[0014]3、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栓使編織小車與轉盤固定連接,使編織小車損壞時便于更換,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簡化了裝配和維護的程序,大大地節(jié)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6]圖中:1、底座;2、電機;3、減速機;4、聯(lián)動軸;5、換向齒輪;6、轉盤;7、編織小車;8、夕卜導軌;9、內導軌;10、牽引輪;11、撥叉;12、底盤;13、單絲線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8]—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包括底座1、驅動裝置、運行裝置、繩股牽引裝置,所述底座I的下方設有驅動裝置,上方設有運行裝置,所述運行裝置的上方設有繩股牽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2、減速機3、聯(lián)動軸4、換向齒輪5,所述電機2的一端設有減速機3,所述減速機3的一端設有聯(lián)動軸4,所述聯(lián)動軸4的一端與換向齒輪5相連接,所述換向齒輪5設于所述底座I底部,所述運行裝置包括導軌、轉盤6、編織小車7,所述導軌包括外導軌8、內導軌9,所述外導軌8設于底座I上部,其內側設有內導軌9,所述內導軌9內部設有轉盤6,所述轉盤6中心的兩端通過螺栓對稱設有編織小車7,所述繩股牽引裝置包括牽引輪10,所述牽引輪10—側設有收繩筒。
[0019]所述底座I表面設有六個轉盤6。
[0020]所述轉盤6表面設有八個撥叉11,其中六個撥叉11分為兩組撥叉組合,且每組撥叉組合之間設有單個撥叉11,所述撥叉組合和單個撥叉11之間間距均勻,所述撥叉組合表面固定設有編織小車7。
[0021]所述撥叉11尺寸相同,且前端呈U型,交替分布于六個相切的曲線型軌道上。
[0022]所述編織小車7包括底盤12、單絲線盤13,所述底盤12上方設有單絲線盤13,所述單絲線盤13上纏繞有鋼絲。
[0023]所述鋼絲的另一端經所述牽引輪10收納于所述收繩筒表面。
[0024]當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電機2將電力提供給減速機3,減速機3帶動聯(lián)動軸4轉動,進而將電力傳遞至換向齒輪5,使轉盤6的軸轉動,進而促使轉盤6表面的撥叉11轉動,隨著撥叉11的轉動,使編織小車7沿內導軌轉動,同時編織小車7上設置的單絲線盤13,使鋼絲繩通過牽引輪10形成無扭鋼絲繩,進而纏繞收納于收繩筒內。其中轉盤6呈正六邊形分布,分為兩組,兩組轉盤6的轉動方向相反,每組由三個轉盤6組成,且三個轉盤6之間相互間隔,其圓心連接形成等腰三角形,由于每個轉盤6表面設有兩個編織小車7,從而形成十二輛編織小車7分組合以不同的轉動方向進行轉動,進而實現(xiàn)鋼絲繩的無扭編織。本實用新型實用價值高,可廣泛應用于繩索技術領域。
[0025]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包括底座(I)、驅動裝置、運行裝置、繩股牽引裝置,所述底座(I)的下方設有驅動裝置,上方設有運行裝置,所述運行裝置的上方設有繩股牽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2)、減速機(3)、聯(lián)動軸(4)、換向齒輪(5),所述電機(2)的一端設有減速機(3),所述減速機(3)的一端設有聯(lián)動軸(4),所述聯(lián)動軸(4)的一端與換向齒輪(5)相連接,所述換向齒輪(5)設于所述底座(I)底部,所述運行裝置包括導軌、轉盤(6)、編織小車(7),所述導軌包括外導軌(8)、內導軌(9),所述外導軌(8)設于底座(I)上部,其內側設有內導軌(9),所述內導軌(9)內部設有轉盤(6),所述轉盤(6)中心的兩端通過螺栓對稱設有編織小車(7),所述繩股牽引裝置包括牽引輪(10),所述牽引輪(10)—側設有收繩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表面設有六個轉盤(6)。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6)表面設有八個撥叉(II),其中六個撥叉(11)分為兩組撥叉組合,且每組撥叉組合之間設有單個撥叉(11),所述撥叉組合和單個撥叉(11)之間間距均勻,所述撥叉組合表面固定設有編織小車(7)。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叉(11)尺寸相同,且前端呈U型,交替分布于六個相切的曲線型軌道上。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織小車(7)包括底盤(12)、單絲線盤(13),所述底盤(12)上方設有單絲線盤(13),所述單絲線盤(13)上纏繞有鋼絲。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無扭鋼絲繩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的另一端經所述牽引輪(10)收納于所述收繩筒表面。
【文檔編號】D04C3/00GK205636030SQ20152100397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7日
【發(fā)明人】毛繼勇, 邵維君, 毛倩萍
【申請人】泰州市宏達工礦安全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