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染色印花轉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滌綸織物印花染色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染色印花轉印裝置。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的滌綸花色產品幾乎都是采用毛纖維染色或者紗染,再由機織而織出各種格子或通過提花機提花得到所需的圖案。如業(yè)界公知之理,在薄型織物上印花可以通過篩網印刷工藝得到,但是對于滌綸而言,由于克重為300 700g/m2,甚至更高,如果使用篩網印刷工藝則是無法實現(xiàn)的,這是由于滌綸具有極強的拒水性;因篩網印花工藝所使用的是糊狀染料,很難滲透到織物內部,除非通過反復的刮刷迫使染料逐漸滲透,待滲透后再烘干,但所需時間長、易使滌綸變黃和發(fā)脆,影響滌綸的壽命。天津紡織工業(yè)研究所推出有滲透印花工藝,該工藝僅適合于腈綸、粘膠、棉及其它混紡織物的中厚起絨織物。中國成果大全數(shù)據(jù)庫中記載有毛織物印花技術及產品研究論文,其中,由劉希、譚鐵牛公開的織物原色染料階調網目印花工藝以及由代筑康發(fā)表的精紡呢絨印花工藝初探等等。然而這些文獻均屬篩網臺板印花工藝范疇,之所以將其視為篩網臺板印花工藝范疇,是因為基本上都要經過圖案設計、描稿、制網、制版等工序,因此生產周期長、效率低以及印花效果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無需使用傳統(tǒng)的篩網印刷工藝而能使染料快速有效地轉移到織物上的并且結構簡練、印花效率高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本發(fā)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滌綸導引機構和設在機架上的用于對由所述的滌綸導引機構所導入的滌綸進行印花的印花機構,所述的印花機構包括儲料罐、導液管、滴液管、導液管控制裝置、懸架、懸架驅動裝置、滴液針、第一、第二網紗、網紗傳動裝置,儲料罐和導液管控制裝置均安裝在機架上,導液管的一端與儲液罐連接,另一端途經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與滴液管連結,滴液管固定在懸架上,懸架懸掛在機架上,并且與懸架驅動裝置傳動聯(lián)結,懸架驅動裝置設在機架上, 滴液針插固在滴液管上,第一網紗設在懸架的下部,第二網紗滑動配合在機架上,與所述的網紗傳動裝置聯(lián)結,網紗傳動裝置設在機架上,所述的第二網紗有一對,在所述的儲料罐的頂部所接續(xù)的用于導入染料的染料管的管路上聯(lián)結有一回氣管。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料罐有一組,設在所述機架的頂部,并且沿機架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的數(shù)量有一組,沿機架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并且對應于所述的儲料罐的下方;所述的懸架對應于所述的一組導液管控制裝置的下方;所述的一對第二網紗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網紗的下方。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包括電磁閥閥體、閥芯、閥錘、壓條座和壓條,電磁閥閥體固定在機架上,閥芯的一端位于電磁閥閥體內,另一端穿過壓條座與閥錘相固定,壓條穿設在閥芯上,所述的導液管的中部位于壓條座上。
3
在本發(fā)明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懸架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鏈輪、凸輪鏈輪和第一連桿,第一電機固定在機架上,第一鏈輪固定在電機軸上,凸輪鏈輪樞設在機架上,由傳動鏈與第一鏈輪傳動聯(lián)結,第一連桿的一端連接在凸輪鏈輪上,另一端與所述的懸架或與所述的第一網紗聯(lián)結。在本發(fā)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網紗傳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第二、第三鏈輪、第二、第三連桿,第二電機安裝在機架上,第二鏈輪固定在第二電機的電機軸上,由傳動鏈條與第三鏈輪傳動聯(lián)結,第三鏈輪分別與第二、第三連桿的一端聯(lián)結,而第二、第三連桿的另一端各自與一對網紗中的其中一個網紗聯(lián)結。在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料罐的形狀為圓筒形,其上部接續(xù)有用于引向液體染料的染料管,所述的導液管有一組,與間隔狀態(tài)地接續(xù)在儲料罐的下部。在本發(fā)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條座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壓條槽和間隔開設有導管孔,導管孔位于壓條槽的下方,所述的壓條與所述的壓條槽相配合,而所述的導液管穿置于所述的導管孔上。本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彩繪染色印花效率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導液管控制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結構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應用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見圖1,給出了具體的形狀構造并且不受到圖示限制的機架1,在機架1上安裝有滌綸導引機構,由該滌綸導引機構將所要印花的滌綸20導入到同樣安裝在機架1上的印花機構進行印花并且在印花后導出。優(yōu)選而非絕對限于的滌綸導引機構的結構如下包括由卷布輪13帶動的卷布輥沈,樞設在機架1上,并且對應于機架1的進布口一側;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導布輥27、28、四、30、31、32、13、34、35、 36,可轉動地設在機架1上,其中第一至六導布輥27至32設在機架1的進布口一側,而第七至第十導布輥33 36設在機架1的出布口一側。依據(jù)常識第十導布輥36的后部應當是卷布動力機構,將經過第十導布輥36后的滌綸20引導到下一工序例如烘干工序。請見圖3并且仍結合圖1,申請人對本發(fā)明的印花機構詳細說明。儲料罐8的具體數(shù)量并不受到圖示的限制,例如在圖3中示意了 4個,但完全可以根據(jù)滌綸20門幅以及結合儲料罐8自身的直徑大小和需要染色的顏色的數(shù)目等因素進行合理增減。儲料罐8在機架1上的安裝位置是位于機架1的頂部,更具體地講,在機架1的長度方向的頂部并且居中位置處間隔安裝。儲料罐8的形狀優(yōu)選為圓盤形,儲料罐8的頂部接續(xù)染料管6,由染料管6將染料導引到儲料罐8的罐腔中。為了有利于使染料管6將染料引入到儲料罐8中, 因此在染料管6的管路上聯(lián)接有一回氣管5,由回氣管5實施排氣。每個儲料罐8的底部的一組分流管9上聯(lián)結一組導液管10的一端,各導液管10的另一端在途經導液管控制裝置46后與滴液管3聯(lián)結,滴液管3固定在懸架14上,而懸架14通過鏈條12 (也可以是繩索)以打秋千般的形式懸置在機架1上并且對應于導液管控制裝置46的下方。懸架14的運動由懸架驅動裝置47來擔當。懸架驅動裝置47包括第一電機22,該第一電機22固定在機架1上,在第一電機22的動力輸出軸上固裝第一鏈輪23,通過傳動鏈條將第一鏈輪23 與凸輪鏈輪M傳動聯(lián)結,凸輪鏈輪M可轉動地設在機架1上,在凸輪鏈輪M上聯(lián)結第一連桿25的一端,而第一連桿25的另一端聯(lián)結在第一網紗15上。當然,也可以將第一連桿 25與懸架14聯(lián)結。當?shù)谝浑姍C22工作時,由第一鏈輪23經傳動鏈條帶動凸輪鏈輪M運動,進而由凸輪鏈輪M帶動與凸輪鏈輪M偏心聯(lián)結的第一連桿25,最后由第一連桿25帶動第一網紗15運動,由于第一網紗15是與懸架14相固定的,因此懸架14隨之運動。滴液管3有多組,作為實施例,在圖3中示出了 4個儲料罐8,每個儲料罐8上接續(xù)25根導液管 10的一端,因此4個儲料罐8共擁有100根導液管10,每根導液管10對應一枚滴液管3, 即每根導液管10與一枚滴液管3插接,每枚滴液管3上插配一枚滴液針2。由圖1和圖3 見,滴液管3固定在滴液管固定板4上,而滴液管固定板4固定在懸架14上。當固定于機架1頂部的橫梁7上的儲料罐8內的染料由導液管10導引到滴液管3時,則由滴液針2以注射針般的效應滴注到懸架14下方的第一網紗15上,而導液管10的通斷由導液管控制裝置46來擔當。請見圖2并且結合圖1和圖3,在圖2中給出了優(yōu)選而非限于的導液管控制裝置 46,該裝置的電磁閥閥體11用螺釘固定在機架1上,閥芯37的一端位于電磁閥閥體11內, 另一端伸展到電磁閥閥體11外并且在穿過壓條座41后固定有閥錘40,壓條座41固定在機架1上,在壓條座41上開設有壓條槽42和導管孔39,壓條38與閥芯37聯(lián)結并且與壓條槽42相配合,優(yōu)選采用橡膠材質的導液管10穿過導管孔39并且對應于壓條38的下方。 當電磁閥閥體11得電,閥芯37上移,同時帶動壓條38上行,使壓條38離開對導液管10的壓迫,導液管10內得以通過染料液;反之,當電磁閥閥體11失電,在閥錘40的重力下,使閥芯37下行,從而使壓條38壓迫導液管10,導液管10不向滴液管3輸送染料液。在上面已提到,由于導液管10有100根,因此,以一個導液管控制裝置46控制10根導液管10而言, 那么,導液管控制裝置46便由圖3所示的10個。請重點見圖3,由滴液針2滴至第一網紗15上的染料液經第一網紗15潑至一對第二網紗21上,以便由第二網紗21潑至位于其下方的由前述的滌綸導引機構導引至的滌綸 20上,即實施對滌綸20印花。一對第二網紗21設在導軌17上,導軌17固定在機架1上。 一對第二紗網21在工作時是處于交錯運動狀態(tài)的,其運動由網紗傳動裝置48來實現(xiàn)。作為網紗傳動裝置48的第二電機19固定在機架1上,在第二電機19的電機軸上固定第二鏈輪43,第二鏈輪43通過傳動鏈條與第三鏈輪18傳動聯(lián)結,第三鏈輪18分別與一對第二、 第三連桿44、45的一端聯(lián)結,而第三連桿44與一對第二網紗21中的上面的一個網紗聯(lián)結, 而第三連桿45與一對第二網紗21中的下面的一個網紗聯(lián)結。當?shù)诙姍C19工作時,由第二鏈輪43經傳動鏈條帶動第三鏈輪18,進而由第三鏈輪18同時帶動第二、第三連桿44、45 運動,使第二、第三連桿44、45聯(lián)結的一對第二網紗21產生交錯運動。前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46、懸架驅動裝置47和網紗傳動裝置48均與由圖1中所示意的電氣控制箱16電氣連接。申請人:結合圖3敘述本發(fā)明的應用,當要對滌綸實行印花時,通過染料源經染料管6向儲料罐8中輸送液態(tài)的染料即印花原料,如果是印雙色或三色,則分別向兩只或三只儲料罐8中輸送相應的印花原料,并且根據(jù)顏色在滌綸20上的交叉間隔頒布位置,將不同
5顏色的滴液管3在滴液管固定板4上的分布狀態(tài)進行設定,使不同的顏色產生交錯。在儲料罐8通液的狀態(tài)下,相應的導液管控制裝置46的每個電磁閥閥體11得電,染料液依序經導液管10、滴液管3和滴液針2滴至第一網紗15上,隨著懸架驅動裝置47的工作,使懸架 14象蕩秋千般地往復晃擺,第一網紗15也然。在晃擺過程中將染料液即印花液潑引到位于第一網紗15下方的一對第二網紗21上,由于第二網紗21在網紗傳動裝置48的作用下作來回往復移動,因此在往復移動的過程中由第二網紗21將印花染液進一步擴散,并且潑到行經第二網紗21下方的由滌綸導引機構導引著的滌綸20上。從而使滌綸20上形成具有模糊、粗獷、典雅風格的類似于潑墨、吹墨手法形成的豐富多彩的印花圖案。當印花結束,則停止向儲料罐8輸料,導液管控制裝置46的電磁閥閥體11失電,由壓條38將導液管10壓癟,切斷染料液(印花液)的流通。其它各機構如懸架驅動裝置47和網紗傳動裝置48均停止工作。 在上述工作過程中,由于在染料管6的管路上增設了回氣管5,因此與已有技術相比,能確保染料液順暢地進入到儲料罐8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包括機架(1)、設在機架(1)上的滌綸導引機構和設在機架 (1)上的用于對由所述的滌綸導引機構所導入的滌綸進行印花的印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花機構包括儲料罐(8)、導液管(10)、滴液管(3)、導液管控制裝置(46)、懸架(14)、 懸架驅動裝置(47)、滴液針O)、第一、第二網紗(15、21)、網紗傳動裝置(48),儲料罐(8) 和導液管控制裝置G6)均安裝在機架(1)上,導液管(10)的一端與儲液罐(8)連接,另一端途經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G6)與滴液管C3)連結,滴液管(3)固定在懸架(14)上,懸架(14)懸掛在機架(1)上,并且與懸架驅動裝置G7)傳動聯(lián)結,懸架驅動裝置G7)設在機架(1)上,滴液針( 插固在滴液管C3)上,第一網紗(1 設在懸架(14)的下部,第二網紗滑動配合在機架(1)上,與所述的網紗傳動裝置G8)聯(lián)結,網紗傳動裝置G8) 設在機架(1)上,所述的第二網紗有一對,在所述的儲料罐(8)的頂部所接續(xù)的用于導入染料的染料管(6)的管路上聯(lián)結有一回氣管(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料罐(8)有一組, 設在所述機架(1)的頂部,并且沿機架(1)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46)的數(shù)量有一組,沿機架(1)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并且對應于所述的儲料罐(8)的下方;所述的懸架(14)對應于所述的一組導液管控制裝置G6)的下方;所述的一對第二網紗對應于所述的第一網紗(15)的下方。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G6) 包括電磁閥閥體(11)、閥芯(37)、閥錘(40)、壓條座和壓條(38),電磁閥閥體(11)固定在機架(1)上,閥芯(37)的一端位于電磁閥閥體(11)內,另一端穿過壓條座Gl)與閥錘GO)相固定,壓條(38)穿設在閥芯(37)上,所述的導液管(10)的中部位于壓條座Gl) 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架驅動裝置(47)包括第一電機(22)、第一鏈輪(23)、凸輪鏈輪04)和第一連桿(25),第一電機Q2) 固定在機架(1)上,第一鏈輪固定在電機軸上,凸輪鏈輪04)樞設在機架(1)上,由傳動鏈與第一鏈輪傳動聯(lián)結,第一連桿0 的一端連接在凸輪鏈輪04)上,另一端與所述的懸架(14)或與所述的第一網紗(15)聯(lián)結。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紗傳動裝置(48)包括第二電機(19)、第二、第三鏈輪(43、18)、第二、第三連桿(44、45),第二電機(19) 安裝在機架(1)上,第二鏈輪固定在第二電機(19)的電機軸上,由傳動鏈條與第三鏈輪(18)傳動聯(lián)結,第三鏈輪(18)分別與第二、第三連桿(44、妨)的一端聯(lián)結,而第二、第三連桿G4、45)的另一端各自與一對網紗中的其中一個網紗聯(lián)結。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料罐(8)的形狀為圓筒形,其上部接續(xù)有用于引向液體染料的染料管(6),所述的導液管(10)有一組,與間隔狀態(tài)地接續(xù)在儲料罐(8)的下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條座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壓條槽G2)和間隔開設有導管孔(39),導管孔(39)位于壓條槽02)的下方, 所述的壓條(38)與所述的壓條槽0 相配合,而所述的導液管(10)穿置于所述的導管孔 (39)上。
全文摘要
一種染色印花轉印裝置,屬于滌綸織物印花染色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架、設在機架上的滌綸導引機構和設在機架上的用于對由所述的滌綸導引機構所導入的滌綸進行印花的印花機構,所述的印花機構包括儲料罐、導液管、滴液管、導液管控制裝置、懸架、懸架驅動裝置、滴液針、第一、第二網紗、網紗傳動裝置,儲料罐和導液管控制裝置均安裝在機架上,導液管的一端與儲液罐連接,另一端途經所述的導液管控制裝置與滴液管連結,滴液管固定在懸架上,懸架懸掛在機架上,并且與懸架驅動裝置傳動聯(lián)結,懸架驅動裝置設在機架上,滴液針插固在滴液管上,第一網紗設在懸架的下部,第二網紗滑動配合在機架上,與所述的網紗傳動裝置聯(lián)結,網紗傳動裝置設在機架上,所述的第二網紗有一對,在所述的儲料罐的頂部所接續(xù)的用于導入染料的染料管的管路上聯(lián)結有一回氣管。優(yōu)點結構簡單、彩繪染色印花效率高、成本低。
文檔編號D06B23/00GK102383276SQ20101026613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
發(fā)明者方云祥 申請人:常熟市永祥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