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關于舉重形式的健身器具。這類裝置在行業(yè)中是熟知的,典型地采用這種方法如一個或多個重板通過舉重桿被舉起來。它們通常包括啞鈴,杠鈴,和/或自由重量。在這里所有三種名稱將被認為是相等的。
本發(fā)明特別有關各種抗力健身裝置,它們在練習時能補償身體的力臂變化。這種力臂變化杠桿作用所造成,即直線肌肉收縮作用在沿連接轉(zhuǎn)動的肢體上。
隨著使用杠鈴而發(fā)生的一種限制是失去抗力,這是發(fā)生在當重量接近直接處于旋轉(zhuǎn)軸線的上或下點時。在二頭肌作收縮時,重量在肘上方時,重量的絕大部分被骨骼結(jié)構(gòu)所承受。當肌收縮運動繼續(xù)靠近身體,重量實際上在運動方向拉手臂。
對于一種能在健身運動中能提供相對恒抗力的健身裝置的研究做了很多。由于運動時力臂的變化和當重量到達上述位置時抗力的消失,內(nèi)行熟手曾認為杠鈴有先天性的使用上的限制。
因此,目前強調(diào)使用昂貴的和復雜的設備利用凸輪或者流體壓力以提供相對地恒定的抗力和平滑的感覺,使得健身運動中肌肉受到最大的拉力。然而,這種設備有其局限性,即它們對大部分的肌肉起作用而忽略了小部分的肌肉,因為它們把運動限止在預先規(guī)定的圓弧中,并去除了健身運動時的使重量保持平衡的動作。此外,預先規(guī)定的圓弧可能和使用者的自然運動不匹配。
美國專利4,231,569號公開了一個健身架,它有一個端部可被使用者握住,一個第二端部,沿著縱向延伸的架軸線在縱向和第一端部隔開一段距離,在其上裝有一對重量,以及在兩重量之間的一個中間部分。一個把手被可旋轉(zhuǎn)地裝在該第一端用來使架沿著垂直于架軸線的軸旋轉(zhuǎn)。中間部分包括一個手臂接觸表面用以保持重量在卷縮運動時不到達肘上的一點。
而上述專利中公開的裝置在整個卷縮運動時提供抗力,它不能補償身體力臂的變化。再有,它多了一個零件。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健身裝置,它既可作為傳統(tǒng)的杠鈴使用,也能作為改進的杠鈴使用,當作健身運動時,它提供相對恒定的抗力,并對身體的力臂變化作出大體上的補償。
這里公開的健身器包括重量板裝置用以提供可移動的舉重訓練質(zhì)量并有質(zhì)量中心。一個大體上圓柱形的舉重桿大體上由重量板裝置縱向地伸展出來,并被可旋轉(zhuǎn)地接合在該質(zhì)量中心錯開的位置上。一個杠桿大體上由重量板裝置縱向地伸展出來,并被可旋轉(zhuǎn)地接合在那兒,杠桿被布置成和重量板裝置一起繞舉重桿旋轉(zhuǎn),在重量板裝置被舉重桿舉起后,杠桿接觸使用者的手臂外面下部。
重量板裝置的形式是一塊物質(zhì),它包括處于板的重心錯開的位置上的安裝裝置,用來把重量裝上舉重桿,以及一個被布置在板上的第二裝置用來連接第二桿。在優(yōu)先實施例中,安裝裝置和第二連接裝置都是簡單的一對孔,它們被做成一定的尺寸以各自容納舉重桿和杠桿。
本發(fā)明另外的優(yōu)點和特點對于內(nèi)行熟手來說,通過下面對優(yōu)先實施例和附圖的詳細說明就會更清楚。
圖1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重量板的一個正視圖;
圖2是圖1中重量板沿2-2線的斷面圖;
圖3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一種健身器的正視圖;
圖4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一種健身器的側(cè)視圖,說明一種用途;
圖5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一種健身器的側(cè)視圖,說明另一種用途;
圖6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另一種健身器的正視圖;
圖7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一種健身器的側(cè)視圖,說明另一種用途。
圖1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重量板10的正視圖,而圖2是圖1中重量板沿2-2線所作的斷面圖,重量板的形狀是一個截頭等腰三角形,有一個弧行底和圓角。
重量板10有三個孔12,14,16???4位于重量板的重心,如在下面還要講的,其尺寸被做成可裝在舉重桿上作旋轉(zhuǎn)運動。
孔12位于重量板重心錯開的位置上,其尺寸也被做成可裝在舉重桿上作旋轉(zhuǎn)運動???2的位置最好靠近重量板的頂,這樣,當板上的孔12裝上舉重桿后,板10的全部重量就懸在舉重桿下方。
孔16位于板的重心的一側(cè),和孔12處于相對位置。為了要講到的原因,孔16靠近板的一個下角。
圖3是按照本發(fā)明造成的一種健身器的正視圖,用作單手練習,而圖6是一個相似的健身器視圖,用作雙手舉重,其中相似的部分采用相同的號碼。圖3中的健身器包括一對縱向隔開的重量板10,被裝在舉重桿22兩相對的端部,舉重桿就在這兩塊板10之間縱向延伸。舉重桿22在每塊板的孔12中滑配(圖1),所以當健身器被桿22舉起來后,兩塊板的大部分重量是在舉重桿22的下方。
兩塊板可用傳統(tǒng)的帶柱頭螺釘26的圈20方便地裝在舉重桿22上,柱頭螺釘26頂住舉重桿。由于兩塊板的形狀,當它們被放在地板上時很穩(wěn)定。相反的是,傳統(tǒng)的圓的重量板就會滾動,有造成損傷的危險。
杠桿28穿過兩塊板10的孔16(圖1),在兩塊板10之間縱向延伸。一對定位圈18被各自裝在杠桿的相對兩端以防止桿從板上滑出來。
圖4示出的健身器用在收縮或揮動運動,其舉重桿被裝在孔12中(圖1)。從畫出的手就可以明白,圖示的健身器接近運動的上端。暫時回到圖1,就能明白兩塊板在運動的時候如果是沿著線2-2兩側(cè)對稱,它就會保持在圖示的位置。準確地說,每個板的重心在收縮或揮動過程中企圖直接懸在孔12的中心下面。因此,當健身器被沿著收縮或揮動的弧徑被舉起時,兩塊板10繞著舉重桿旋轉(zhuǎn)以保持它們的位置。
在兩塊重量板之間的舉重22上可以裝一根套管24。套管22的孔徑比舉重桿的外徑略大,當套24被使用者握緊時,桿22帶著兩塊板10可以在套24中旋轉(zhuǎn)。因此,使用者的握緊不受干擾,因為兩塊板沿著桿22旋轉(zhuǎn)。
然而,如圖4所示,在兩塊板之間伸展的杠桿28防止兩塊板10在運動的頂點部位時轉(zhuǎn)向使用者。因為杠桿帶著兩塊板繞著舉重桿旋轉(zhuǎn),它接觸著使用者的外臂30并防止兩塊板向內(nèi)湯向使用者。兩塊板的重心被相應地對著使用者的手處在垂下的位置,因此對使用者的二頭肌繼續(xù)施加扭矩。
如圖5所示,舉重桿22也可被裝在兩塊板的重心孔14中,并把杠桿28拿走,因此本健身器就能像傳統(tǒng)的杠鈴那樣使用。
圖7顯示把本健身器用作水平方向舉起。水平方向舉起的目的是鍛煉肩部肌肉。然而,傳統(tǒng)的杠鈴使重量處于使用者的把握和腕部,而這些肌肉通常在肩部前方。如圖7所示,使用者通過舉重桿22舉起這種健身器,并把重量轉(zhuǎn)向上使杠桿28靠在外臂30上。因為這健身器是被水平方向舉起,兩塊板的重量的大部分被使用者的前臂30所承擔,因而有效地鍛煉肩部的肌肉。
優(yōu)選實施例的上述描述已明確的詳述了,應該認識到那些內(nèi)行熟手可根據(jù)這些資料作出各種改變和改進。因此本發(fā)明將用后面的權(quán)利要求
來限定,同時各權(quán)利要求
被先有技術解釋成盡可能寬,以允許包括各相等的實施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健身器包括a)重量板裝置用以提供可移動的舉重用質(zhì)量,并有一重心;b)一根基本上圓柱形的舉重桿,基本上從該重量板裝置縱向延伸出來,并在錯開該重心的位置和該重量板裝置連接;c)裝置用以當該健身器被使用者移動時,使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舉重桿轉(zhuǎn)動;d)一根杠桿基本上從該重量板裝置縱向伸展并和它連接可作轉(zhuǎn)動,該杠桿被布置成可帶著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舉重桿旋轉(zhuǎn),當健身運動時可以接觸使用者的上臂外側(cè)。
2.如權(quán)利要求
1中的健身器,其特征為,該重量板裝置包括一對縱向隔開的重量板。
3.如權(quán)利要求
2中的健身器,其特征為,該杠桿在該縱向隔開的兩重量板之間延伸。
4.如權(quán)利要求
3中的健身器,其特征為,該縱向隔開的兩重量板,可旋轉(zhuǎn)地容納著該舉重桿的兩端。
5.如權(quán)利要求
4中的健身器,其特征為,該杠桿的兩端部被該縱向隔開的兩重量板接納。
6.一種健身器所用的重量板包括一定重量的材料,有位于板的重心之外的安裝裝置,用以把此重量裝上舉重桿,并在板上有第二個裝置用以連接一根第二桿。
7.一種健身器所用的重量板包括一定重量的材料,有位于板的重心之外的第一孔,用以把此重量裝上舉重桿,并在板上有第二個孔用以連接一根第二桿。
8.一種健身器所用的重量板包括一定重量的材料,有位于板的重心之外的第一孔,用以接納一根舉重桿,并在板上有第二個孔用以連接一根第二桿。
9.一種健身器包括a)一根基本上縱向延伸的舉重桿;b)重量板裝置用以提供一個可移動的有重心的舉重用質(zhì)量,該重量板裝置被裝在該舉重桿上,位于該板的重心之外,以使該板可繞著該舉重桿旋轉(zhuǎn);c)杠桿裝置裝在該重量板裝置上,并能旋轉(zhuǎn),該杠桿被布置成能帶著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該舉重桿旋轉(zhuǎn),當健身運動時可以接觸使用者的臂的外下側(cè)。
10.一種健身器包括a)一根基本上縱向延伸的舉重桿;b)重量板裝置用以提供可移動的有重心的舉重用質(zhì)量,該重量板裝置被裝在該舉重桿上,位于該板的重心之外;c)裝置用以使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該舉重桿作旋轉(zhuǎn)運動;d)杠桿裝置連接到該重量板裝置上,并可轉(zhuǎn)動,該杠桿裝置被連接到該重量板裝置的位置是和該板上裝該舉重桿的位置相隔開的,該杠桿裝置被布置成可帶著該重量板裝置繞該舉重桿旋轉(zhuǎn),當該重量板裝置被該舉重桿舉起后,使該杠桿裝置可接觸使用者的臂的外下側(cè)。
11.一種健身器包括a)一根基本上縱向伸展的舉重桿;b)重量板裝置用以提供可移動的有重心的舉重用質(zhì)量,該重量板裝置被裝在該舉重桿上,位于該板的重心之外;c)裝置用以使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該舉重桿旋轉(zhuǎn);d)杠桿裝置連接著該重量板裝置并可旋轉(zhuǎn),該杠桿裝置被裝在該重量板裝置的位置是和該板上裝舉重桿的位置相隔開的,該杠桿裝置被布置成可帶著該重量板裝置繞著該舉重桿旋轉(zhuǎn),當該重量板裝置被該舉重桿舉起后,使該杠桿裝置可接觸使用者的臂的外下側(cè)。
專利摘要
一種健身器包括一對重量板(10)可旋轉(zhuǎn)地裝在舉重桿(22)上,兩板的重心在舉重桿的下方。一根杠桿連接在兩板上可以旋轉(zhuǎn),被做成當收縮運動的某部位可接觸使用者的前臂,因而限制兩板的旋轉(zhuǎn),并使兩板的重心保持在相對于使用者的手的滯后位置,以使在運動中提供相對恒定的抗力。
文檔編號A63B21/072GK86102375SQ86102375
公開日1986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1986年4月4日
發(fā)明者羅伯特·布勞薩德 申請人:進步健身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