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飼用加熱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鼻飼用加熱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老年病人和各類疾病的增多,腸內(nèi)營養(yǎng)已成為維持患者生命的一種重要手段,而適宜的營養(yǎng)液溫度是保證腸內(nèi)營養(yǎng)有效進行,且減少各類腸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臨床實踐證明營養(yǎng)液的溫度要控制在38?41°C是最適宜的,現(xiàn)有技術通常采用鼻飼管將營養(yǎng)液輸入到病人的體內(nèi)。然而,在實際臨床過程中,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通常需要先放置在加熱箱中進行加熱,然后,再連接鼻飼管,通過鼻飼管將營養(yǎng)液輸送至病人的體內(nèi)。然而,受營養(yǎng)液的流速以及外界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加熱好的營養(yǎng)液輸入到病人體內(nèi)的溫度可能無法控制在38?41°C的溫度范圍內(nèi),經(jīng)常出現(xiàn)營養(yǎng)液溫度較低而刺激病人的胃神經(jīng),影響病人對營養(yǎng)液的吸收。如何設計一種提高鼻飼溫控可靠性并提高病人舒適性的加熱設備是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鼻飼用加熱器,通過鼻飼用加熱器實現(xiàn)鼻飼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可控,提高溫度控制精確性并提高了病人的使用舒適性。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鼻飼用加熱器,包括控制器、加熱袋和加熱管;所述加熱袋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加熱袋的內(nèi)壁設置有第一電加熱體,所述加熱袋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管懸掛在所述加熱袋的下部,所述加熱管包括兩個弧形板,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鉸接在一起,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卡扣在一起,所述加熱管中設置有第二電加熱體,所述加熱管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電加熱體、所述第二電加熱體、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袋具有保溫層。
[0006]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弧形板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電加熱體。
[0007]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袋通過連接繩連接有第一夾子,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夾子上;所述加熱管通過連接繩連接有第二夾子,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夾子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袋和所述加熱管之間通過螺旋連接線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袋上設置有吊帶。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加熱體和所述第二電加熱體為電加熱帶或電加熱絲。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鼻飼用加熱器,通過采用加熱袋可以對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進行加熱,而加熱管可以對連接容器的鼻飼管進行加熱,在鼻飼過程中,采用雙重加熱的方式,并配合加熱袋和加熱管下方各自對應的溫度傳感器,可以更加精準的控制進入到病人體內(nèi)的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另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無需先將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放置在單獨的加熱器中進行預熱,節(jié)省了預熱的步驟,減少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通過鼻飼用加熱器實現(xiàn)鼻飼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可控,提高溫度控制精確性并提高了病人的使用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鼻飼用加熱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鼻飼用加熱器實施例中加熱管處于閉合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鼻飼用加熱器實施例中加熱管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鼻飼用加熱器,包括控制器1、加熱袋2和加熱管3;所述加熱袋2的底部開設有通孔21,所述加熱袋2的內(nèi)壁設置有第一電加熱體22,所述加熱袋2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41,所述加熱管3懸掛在所述加熱袋2的下部,所述加熱管3包括兩個弧形板31,兩個所述弧形板31的一側壁鉸接在一起,兩個所述弧形板31的一側壁卡扣在一起,所述加熱管3中設置有第二電加熱體32,所述加熱管3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42,所述第一電加熱體22、所述第二電加熱體32、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41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42均與所述控制器I連接。
[0018]具體而言,本實施例鼻飼用加熱器中的加熱袋2用于對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例如:吊瓶或儲液袋)進行加熱,而加熱管3則包裹住鼻飼管以對鼻飼管進行加熱,實際使用過程中,盛有營養(yǎng)液的容器放置在加熱袋2中,并將加熱袋2懸掛處理,鼻飼管通過通孔21連接容器,而加熱管3打開后將鼻飼管夾在兩個弧形板31之間,弧形板31扣合實現(xiàn)對鼻飼管進行加熱。其中,第一溫度傳感器41用于檢測鼻飼管靠近容器位置處的溫度,而第二溫度傳感器42則檢測鼻飼管靠近加熱管3位置處的溫度,而第二溫度傳感器42檢測的溫度值則認為是進入到病人體內(nèi)的溫度值,醫(yī)護人員通過控制器I設定鼻飼的溫度,第一溫度傳感器41和第二溫度傳感器42檢測的信息反饋給控制器I,由控制器I控制第一電加熱體22和所述第二電加熱體32運行,以準確的控制鼻飼的溫度。另外,本實施例中的控制器I可以由單片機、顯示屏和按鍵等組件組成的控制模塊,單片機用于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相關模塊的控制,而按鍵用于輸入運行參數(shù)并通過顯示屏顯示整體的運行狀態(tài),本實施例對控制器I的表現(xiàn)實體不做限制。而為了便于懸掛加熱袋2,加熱袋2上設置有吊帶24。
[0019]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加熱袋2具有保溫層23,在容器加熱到溫度的溫度后,加熱袋2能夠對容器進行保溫,從而可以暫停第一電加熱體22通電加熱,僅需要控制第二電加熱體32動態(tài)運行控制鼻飼溫度在設定值的合理范圍內(nèi)波動。其中,每個所述弧形板31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電加熱體32,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第一溫度傳感器41和第二溫度傳感器42檢測的溫度信號,控制兩個第二電加熱體32運行,當?shù)谝粶囟葌鞲衅?1檢測的溫度較低時,則控制兩個第二電加熱體32同時通電,以獲得足夠的熱量加熱鼻飼管中的營養(yǎng)液,而當?shù)谝粶囟葌鞲衅?1檢測的溫度較高時,則僅需要控制其中一第二電加熱體32通電即可。而第一電加熱體22和所述第二電加熱體32可以為電加熱帶或電加熱絲。
[0020]更進一步的,為了便于檢測鼻飼管的溫度,所述加熱袋2通過連接繩410連接有第一夾子(未圖示),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41設置在所述第一夾子上;所述加熱管3通過連接繩420連接有第二夾子(未圖示),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42設置在所述第二夾子上。具體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容器和鼻飼管連接好后,則可以通過夾子將溫度傳感器夾在鼻飼管上,使得溫度傳感器緊貼在鼻飼管的管壁上,以提高檢測精度并方便醫(yī)護人員操作。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袋2和所述加熱管3之間通過螺旋連接線30連接,螺旋連接線30可以更方便的調(diào)節(jié)加熱袋2和所述加熱管3之間的距離,從而在不同季節(jié)或環(huán)境溫度條件下,通過調(diào)節(jié)加熱袋2和所述加熱管3之間的距離,使得鼻飼管輸出的營養(yǎng)液的溫度保持在設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
[0021]本實施例鼻飼用加熱器,通過采用加熱袋可以對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進行加熱,而加熱管可以對連接容器的鼻飼管進行加熱,在鼻飼過程中,采用雙重加熱的方式,并配合加熱袋和加熱管下方各自對應的溫度傳感器,可以更加精準的控制進入到病人體內(nèi)的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另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無需先將盛放營養(yǎng)液的容器放置在單獨的加熱器中進行預熱,節(jié)省了預熱的步驟,減少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通過鼻飼用加熱器實現(xiàn)鼻飼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可控,提高溫度控制精確性并提高了病人的使用舒適性。
[002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加熱袋和加熱管;所述加熱袋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加熱袋的內(nèi)壁設置有第一電加熱體,所述加熱袋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管懸掛在所述加熱袋的下部,所述加熱管包括兩個弧形板,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鉸接在一起,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卡扣在一起,所述加熱管中設置有第二電加熱體,所述加熱管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電加熱體、所述第二電加熱體、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袋具有保溫層。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弧形板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電加熱體。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袋通過連接繩連接有第一夾子,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夾子上;所述加熱管通過連接繩連接有第二夾子,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夾子上。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袋和所述加熱管之間通過螺旋連接線連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袋上設置有吊帶。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加熱體和所述第二電加熱體為電加熱帶或電加熱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鼻飼用加熱器,包括控制器、加熱袋和加熱管;所述加熱袋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加熱袋的內(nèi)壁設置有第一電加熱體,所述加熱袋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管懸掛在所述加熱袋的下部,所述加熱管包括兩個弧形板,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鉸接在一起,兩個所述弧形板的一側壁卡扣在一起,所述加熱管中設置有第二電加熱體,所述加熱管上還懸掛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電加熱體、所述第二電加熱體、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通過鼻飼用加熱器實現(xiàn)鼻飼營養(yǎng)液的溫度可控,提高溫度控制精確性并提高了病人的使用舒適性。
【IPC分類】A61J15/00
【公開號】CN205215756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34700
【發(fā)明人】黃磊, 劉澤慶, 魏玉蘭
【申請人】黃磊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