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拔罐器,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拔罐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拔罐器的通常為單罐體,中心部位的治療效果較差,如果為了提高中心部位的治療效果而采用小罐體,則作用面積又相應減少了。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拔罐器。
[0004]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拔罐器,包括同軸設置的外罐體和內罐體,所述內罐體與所述外罐體連接并位于所述外罐體之內。
[000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罐體的頂端設有氣孔,所述氣孔上設有氣帽氣嘴。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帽氣嘴包括外氣帽、滾珠和內氣帽,所述外氣帽設置在所述外罐體的氣孔上,所述外氣帽上設有第一氣道,所述內氣帽設置在所述第一氣道內,所述滾珠夾設在所述外氣帽、內氣帽之間,所述內氣帽設有連通第一氣道、外罐體、內罐體的第二氣道。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氣道包括供滾珠上下滾動的第一上氣道和固定內氣帽的第一下氣道,所述第二氣道包括靠近滾珠的第二上氣道和靠近內罐體的第二下氣道,所述第二上氣道為三角形通孔,所述第二下氣道為圓形通孔,所述第二上氣道小于所述第二下氣道。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多功能拔罐器還包括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與所述氣帽氣嘴連接,所述第二下氣道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上氣道的最大邊長。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抽氣裝置包括抽氣部、氣管和氣嘴接口,所述抽氣部通過氣管與所述氣嘴接口連接,所述氣嘴接口與所述氣帽氣嘴連接。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罐體、內罐體的內側面均設有螺旋凸起棱線。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罐體、內罐體為不可拆卸連接或者可拆卸連接,所述外罐體的底部為第一罐口,所述內罐體的底部為第二罐口,所述第一罐口、第二罐口的邊緣均為圓柱形,所述第一罐口、第二罐口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罐口較所述第一罐口接近所述外罐體的頂部。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罐體的內側面的頂端設有向下凸起接口,所述內罐體的外側面的頂端設有向上凸起接口,所述向下凸起接口與所述向上凸起接口連接。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罐體上設有將外罐體、內罐體相連通的通氣孔或者通氣槽。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通過外罐體和內罐體形成罐中罐,一方面,可以通過內罐體來提高中心部位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外罐體來擴大作用面積。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主視圖。
[0018]圖4是圖3的剖視圖L-L。
[0019]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A。
[0020]圖6是本發(fā)明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仰視圖。
[0021 ]圖7是本發(fā)明一種多功能拔罐器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23]圖1至圖7中的附圖標號為:外罐體I;氣孔11;向下凸起接口12;內罐體2;向上凸起接口21;通氣槽22;氣帽氣嘴3;外氣帽31;第一氣道311;滾珠32;內氣帽33;第二氣道331;氣嘴接口4;氣管5;抽氣部6。
[0024]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多功能拔罐器,包括同軸設置的外罐體I和內罐體2,所述內罐體2與所述外罐體I連接并位于所述外罐體I之內,所述外罐體I的材質為ABS等,硬物料,有必要的硬度和強度,使用時,外罐體I內產(chǎn)生負壓,吸附作用部位。所述內罐體2的材質為ABS等,硬物料,有必要的硬度和強度,使用時,內罐體2內產(chǎn)生負壓,吸附作用部位。
[0025]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罐體1、內罐體2的內側面均設有螺旋凸起棱線,所述螺旋凸起棱線起加強筋的作用,當外罐體1、內罐體2內呈現(xiàn)負壓時,外界大氣對外罐體1、內罐體2的壓力或是外界施加的力,可以分解為沿罐體近縱向和近橫向的力,可以大大提高外罐體
1、內罐體2的強度,所述螺旋凸起棱線用于增強外罐體1、內罐體2的抗壓、抗摔能力,所述螺旋凸起棱線的形狀見圖6。
[0026]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罐體1、內罐體2為不可拆卸連接(即一體式)或者可拆卸連接(即分體式,內罐體2可以取下,也可以不取下),所述外罐體1、內罐體2可以采用超聲焊接或膠粘等方式進行連接,所述外罐體I的底部為第一罐口,所述內罐體2的底部為第二罐口,所述第一罐口、第二罐口均為圓柱形,可以避免銳形邊造成使用者或操作者的傷害;所述第一罐口、第二罐口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罐口較所述第一罐口接近所述外罐體I的頂部,可以達到很好的密封和治療的效果。
[0027]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罐體I的內側面的頂端設有向下凸起接口12,所述內罐體2的外側面的頂端設有向上凸起接口 21,所述向下凸起接口 12與所述向上凸起接口 21連接。
[0028]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內罐體2上設有將外罐體1、內罐體2相連通的通氣孔或者通氣槽22,所述通氣槽22優(yōu)選設置在所述向上凸起接口 21上,所述通氣孔或者通氣槽22用于將外罐體1、內罐體2相連通,使外罐體1、內罐體2的氣壓始終保持一致。
[0029]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罐體I的頂部設有氣孔11,所述氣孔11上設有氣帽氣嘴3,所述第二罐口較所述第一罐口接近所述氣帽氣嘴3,可以達到很好的密封和治療的效果。
[0030]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氣帽氣嘴3包括外氣帽31、滾珠32和內氣帽33,所述外氣帽31設置在所述外罐體I的氣孔11上,所述外氣帽31上設有第一氣道311,所述內氣帽33設置在所述第一氣道311內,所述內氣帽33與所述外氣帽31為過盈配合,所述滾珠32夾設在所述外氣帽31、內氣帽33之間,所述內氣帽33設有連通第一氣道311、外罐體1、內罐體2的第二氣道 331。
[0031]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氣帽31與所述外罐體I的氣孔11為卡扣連接。
[0032]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氣帽31、內氣帽33為硅膠制成,軟性,并有必要的強度和硬度。
[0033]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外氣帽31、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