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及制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15-35份,黃連3-9份,枳殼6-16份,槐角6-12份,側柏炭9-15份,秦艽5-16份,赤小豆9-20份,地榆炭30-50份,罌粟殼(醋炒)5-15份,煨肉豆蔻6-12份,澤瀉(炒)6-12份,杏仁8-15份,肉蓯蓉9-12份,馬齒莧18-30份。本發(fā)明中藥制劑是在中醫(yī)中藥治療內痔的理論基礎上,結合大量臨床實踐研制而成的,具有理氣寬腸的功效。
【專利說明】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及制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及制法。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中藥領域。
[0002]【背景技術】
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痔瘡可以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痔核位于肛門里面粘膜的稱為“內痔”,位于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內痔是痔瘡中最常見的一種,內痔初起時,癥狀不明顯,但隨著痔核逐漸增大,癥狀亦會逐漸加重。
[0003]內痔是痔瘡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對人體的危害也較大。根據(jù)內痔的病理變化和發(fā)展程度的不同,臨床上常將內痔分為三期。一期內痔癥狀較輕,窺鏡下可見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狀,質軟,色紅;指檢時,按之柔軟,黏膜表面很薄,大便時易被擦破而出血,大便常帶血或滴血,因痔核體積較小,故不脫出肛外。二期內痔較一期為重,痔核較大,痔粘膜組織薄弱,用力排便時,痔核脫出于肛門外,便后可自行回到肛門內,大便時糞塊摩擦痔粘膜表面,引起便血,便血可為手紙帶血、滴血、射血不等。三期內痔為內痔的晚期階段。由于患內痔時間較長,痔核增大,便后痔核脫出于肛門外、甚至咳嗽、用力、走路及勞動時也可脫出于肛門外,必須用手送回肛門內,或休息后才能送回肛門內。造成內痔的原因主要有:1、內痔與人類肛門的解剖結構有關:由于直腸上靜脈以及它的分支無靜脈瓣,靜脈血液從下向上穿過直腸肌層向心臟回流時,由于人類直立姿勢,從而使地球吸引力能夠對回流的血液形成向下的力,極容易在人 體下部的肛門直腸部位發(fā)生血液淤積,久而久之,使肛門直腸部位靜脈血管曲張、迂曲、增生,形成痔瘡。2、內痔與排便習慣有關:便無定時、如廁過久均能誘發(fā)痔瘡。譬如:有些人喜歡如廁時看書讀報、抽煙,蹲廁時間過長;有人則有習慣性便秘,排便困難。3、內痔的形成與飲食起居有關:嗜食辛辣刺激食物,如食胡椒、辣椒、生蔥、生蒜,大量飲酒,均可使直腸肛門粘膜受到刺激,局部充血,誘發(fā)痔瘡。
[0004]內痔早期唯一的癥狀就是無痛性便血,間斷性便血,色鮮紅,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紙染血,也可呈點滴狀或噴射狀出血;內痔進一步發(fā)展,排便時會有痔核脫出,輕者便后自行還納回肛門,重者需用手上推還納。當內痔脫出沒有及時還納時,會出現(xiàn)嵌頓水腫、血栓形成、潰瘍或感染,將有劇烈疼痛。一期內痔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1.瘙癢:因分泌物或脫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門周圍潮濕不潔,發(fā)生濕疹和瘙癢,搔癢有時是由于內痔脫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2.粘液流出:直腸粘膜長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內痔,因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門流出。輕者大便時流出,重者不排便時也自然流出,污染內褲,病人極不方便。在內痔脫出時,分泌物更多。3.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鮮紅,有時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將手紙染紅,有時為滴血或射血。由于糞便擦破粘膜,或因排便時過于用力,血管內壓力增高,以致曲張靜脈血管破裂,便時則有噴射狀出血。4.疼痛:單純內痔,一般無疼痛,有時僅感覺肛門部墜脹或排便困難。如發(fā)炎腫脹者,痔內有血栓形成或嵌頓,則有疼痛;如脫出未及時復位者,則疼痛加重;如發(fā)生嵌頓,有潰爛壞死,引起肛緣發(fā)炎水腫,則疼痛劇烈,病人坐臥不安。[0005]申請公布號為CN 103656274A (申請?zhí)?01310587949.1)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為“一種治療內痔的中藥湯劑”,該中藥湯劑由黃芪13-15、文蛤3-4、黃連5-6、馬齒莧8-10、紫花地丁 3-4、穿山甲2-3、劉寄奴4-5、馬錢子6_8、牛奶子根1_2、算盤子根1_2、苦瓜根10-12、蜂房2-3、透骨草3-5、柿蒂5-10、仙人掌3_5、旱連草2_4、慈竹花1_2和多頭苦荬1-2組成。申請公布號為CN 103655962A (申請?zhí)?01310683312.2)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為“一種治療內痔的中藥藥劑”,其由龍利葉8~15份、烏梅6~12份,五倍子12~18份,苦參8~14份,射干10~15份,炮山甲12~18份,火麻仁8~12份,丹皮7~11份,菊花10~20份組成。
[0006]總之,中醫(yī)中藥在治療內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治療內痔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而且一些藥物造價比較昂貴,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
【發(fā)明內容】
[0007]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的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及制法,本發(fā)明中藥制劑具有消腫止痛、活血祛瘀、理氣寬腸的功效,能有效的彌補上述不足,而且本發(fā)明中藥制劑藥材成本低廉,不會給患者增加經(jīng)濟負擔。
[0008]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15-35份,黃連3-9份,枳殼6-16份,槐角6-12份,側柏炭9_15份,秦艽5_16份,赤小豆9_20份,地榆炭30-50份,罌粟殼(醋炒)5-15份,煨肉豆蘧6-12份,澤瀉(炒)6-12份,杏仁8_15份,肉灰蓉9-12份,馬齒 覓18-30份。
[0009]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優(yōu)選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20-30份,黃連5-7份,枳殼9-13份,槐角8_10份,側柏炭10-14份,秦艽9_12份,赤小豆13-15份,地榆炭35-45份,罌粟殼(醋炒)8_12份,煨肉豆蘧7-11份,澤瀉(炒)8_10份,杏仁10-12份,肉蓯蓉10-12份,馬齒莧22-26份。
[0010]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更加優(yōu)選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25份,黃連6份,枳殼11份,槐角9份,側柏炭12份,秦艽10份,赤小豆14份,地榆炭40份,罌粟殼(醋炒)10份,煨肉豆蘧9份,澤瀉(炒)9份,杏仁11份,肉蓯蓉11份,馬齒莧24份。
[0011]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2-18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25-5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10-6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00-15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1-2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2-5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12]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2)置于麻油中浸泡14-16小時(優(yōu)選15小時)。
[0013]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2)用砂鍋以文火熬制35-45分鐘(優(yōu)選40分鐘)。
[0014]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2)藥油溫度降至 30-40°C (優(yōu)選 35°C)。
[0015]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3)過120-130目篩(優(yōu)選125目篩)。
[0016]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4)加水煎煮
1.4-1.6小時(優(yōu)選1.5小時)。
[0017]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優(yōu)選的方案是,步驟(4)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3-4倍(優(yōu)選3.5倍)。
[0018]最佳使用方法:為使本發(fā)明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制成膏劑,每日2次,于早晚取適量涂抹于患處,3天一個療程。
[0019]各原料藥的藥理功效分別為:
生地:別名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性味:味甘,寒。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功效: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主治:可用于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
[0020]黃連:基原: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歸經(jīng):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0021]積殼:基原: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味:味苦、辛、酸,溫。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功效: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0022]槐角:基原:本品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味苦,寒。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主治:用于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目赤。
[0023]側柏炭:別名:柏葉、扁柏葉、叢柏葉,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嫩枝與葉。性味:味苦、澀,寒。歸經(jīng):歸肺、肝、脾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痹痛,細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
[0024]秦艽:基原:為龍膽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莖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平。歸經(jīng):歸胃、肝、膽經(jīng)。功效: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主治: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jié)酸痛,日哺潮熱,小兒疳積發(fā)熱。
[0025]赤小豆:基原: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味甘、酸,平。歸經(jīng):歸心、小腸經(jīng)。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主治:用于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0026]地榆炭: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根。性味:味苦、酸;寒;無毒。歸經(jīng):歸肝、肺、腎、大腸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腸風,痔漏,癰腫,濕疹,金瘡,燒傷。
[0027] 罌粟殼:基原: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性味:味酸、潘,平;有毒。歸經(jīng):歸肺、大腸、腎經(jīng)。功效:斂肺,澀腸,止痛。主治:用于久咳,久瀉,脫肛,脘腹疼痛。[0028]慣肉?蓮:別名:迦拘勒、?蓮、肉果、頂頭肉、玉果、扎地、麻失。性味:味羊,溫。歸
經(jīng):歸脾、胃、大腸經(jīng)。功效: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主治: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0029]澤瀉:基原: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干燥塊莖。性味:味甘,寒。歸經(jīng):歸腎、膀胱經(jīng)。功效:利小便,清濕熱。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月旨。
[0030]杏仁:味苦,微溫。功效:功效: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用于虛勞咳嗽、氣喘,胸腹逆悶;腸燥便秘,大便干結。
[0031]肉蓯蓉:基原: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或管花肉發(fā)蓉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性味:甘、咸,溫。歸經(jīng):歸腎、大腸經(jīng)。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主治:用于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0032]馬齒莧:基原: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酸,寒。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0033]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制劑組方科學,制備方法簡單,使用方便,便于攜帶,而且具有理氣寬腸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治療一期內痔,而且本發(fā)明所選藥材皆為傳統(tǒng)中藥材,無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但保護范圍不被此限制。
[0035]實施例1 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5g):生地15份,黃連3份,枳殼6份,槐角6份,側柏炭9份,秦艽5份,赤小豆9份,地榆炭30份,罌粟殼(醋炒)5份,煨肉豆蘧6份,澤瀉(炒)6份,杏仁8份,肉蓯蓉9份,馬齒莧18份。
[0036]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2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2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1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I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2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37]典型病例一:趙XX,女,26歲,某公司白領。患者平時工作很忙,壓力比較大,生活不規(guī)律,趙女士近感肛門處疼痛,且感覺有粘液流出,大便中有血跡,開始并未在意,后癥狀并未消失,反而較之前嚴重,于是去醫(yī)院檢查,被醫(yī)生確診為一期內痔。使用本實施例1所得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采用每日2次,于早晚取適量涂抹于患處,3天一個療程。使用I天,患者疼痛減輕,不適癥狀好轉;使用3天,患者粘液流出癥狀消失,便血癥狀亦消失,繼續(xù)使用2天,患者自感不適癥狀完全消失。[0038]實施例2 —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1g):生地35份,黃連9份,枳殼16份,槐角12份,側柏炭15份,秦艽16份,赤小豆20份,地榆炭50份,罌粟殼(醋炒)15份,煨肉豆蘧12份,澤瀉(炒)12份,杏仁15份,肉蓯蓉12份,馬齒莧30份。
[0039]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8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5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6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5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2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5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40]典型病例二:左XX,男,42歲,出租車司機。患者最近上廁所發(fā)現(xiàn)便中有血跡,開始并未在意,以為過段時間就能好,但是一段時間之后并未好轉,反而出現(xiàn)肛門處瘙癢、疼痛等癥狀,左先生于是去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一期內痔。使用本實施例2所得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采用每日2次,于早晚取適量涂抹于患處,3天一個療程。使用2天,患者不適癥狀減輕,瘙癢癥狀 消失;使用3天,患者便血癥狀消失,不適癥狀明顯好轉;繼續(xù)使用I天,患者不適癥狀完全消失,試用期間未出現(xiàn)任何不適癥狀。
[0041]實施例3 —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15g):生地20份,黃連5份,枳殼9份,槐角8份,側柏炭10份,秦艽9份,赤小豆13份,地榆炭35份,罌粟殼(醋炒)8份,煨肉豆蘧7份,澤瀉(炒)8份,杏仁10份,肉蓯蓉10份,馬齒覓22份。
[0042]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4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3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3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2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1.4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3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43]典型病例三:孫XX,女,32歲,大學老師?;颊咦允鼋诔霈F(xiàn)肛門處瘙癢等癥狀,排便時有疼痛感,排便困難,且便中帶有血跡,而且老感覺肛門處有粘液流出,去醫(yī)院檢查,確診為一期內痔。使用本實施例3所得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采用每日2次,于早晚取適量涂抹于患處,3天一個療程。使用I天,患者便中血跡減少,肛門瘙癢癥狀減輕,不適癥狀均有所緩解;使用2天,患者不適癥狀明顯好轉,疼痛癥狀消失;繼續(xù)使用2天,患者不適癥狀完全消失,自感痊愈。
[0044]實施例4 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20g):生地30份,黃連7份,枳殼13份,槐角10份,側柏炭14份,秦艽12份,赤小豆15份,地榆炭45份,罌粟殼(醋炒)12份,煨肉豆蘧11份,澤瀉(炒)10份,杏仁12份,肉蓯蓉12份,馬齒莧26份。
[0045]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6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4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4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3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1.6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4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46]實施例5 —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每份取30g):生地25份,黃連6份,枳殼11份,槐角9份,側柏炭12份,秦艽10份,赤小豆14份,地榆炭40份,罌粟殼(醋炒)10份,煨肉豆蘧9份,澤瀉(炒)9份,杏仁11份,肉蓯蓉11份,馬齒覓24份。 [0047]上述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5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40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35°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25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1.5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3.5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 (50°C)的清膏;
(5)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SP得中藥制劑膏劑。
[0048]實驗例I實施例5所得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臨床應用:2007年11月-2010年5月,在4所醫(yī)院篩選150例患者,其中女性78例,男性72例。試驗之前5天,對該人群進行連續(xù)觀察,記錄癥狀及變化,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服用實施例5所得產(chǎn)品,對照組服用其它藥品(馬應龍痔瘡膏、痔瘡栓、舒瘡寧等常規(guī)藥物)。使用方法為:每日2次,于早晚取適量涂抹于患處,3天一個療程。療效情況判定標準:治愈:使用本品一個療程,患者無瘙癢、便血等癥狀,不適癥狀完全消失;有效:使用本品一個療程,不適癥狀減輕或部分消失;無效:使用本品一個療程,不適癥狀無變化。結果如表1所示。
[0049]表1:實施例5所得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效果驗證
【權利要求】
1.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15-35份,黃連3-9份,枳殼6-16份,槐角6_12份,側柏炭9_15份,秦艽5_16份,赤小豆9-20份,地榆炭30-50份,罌粟殼(醋炒)5-15份,煨肉豆蘧6-12份,澤瀉(炒)6-12份,杏仁8-15份,肉蓯蓉9-12份,馬齒莧18-30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20-30份,黃連5-7份,枳殼9-13份,槐角8_10份,側柏炭10-14份,秦艽9-12份,赤小豆13-15份,地榆炭35-45份,罌粟殼(醋炒)8-12份,煨肉豆蘧7-11份,澤瀉(炒)8-10份,杏仁10-12份,肉蓯蓉10-12份,馬齒莧22-26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生地25份,黃連6份,枳殼11份,槐角9份,側柏炭12份,秦艽10份,赤小豆14份,地榆炭40份,罌粟殼(醋炒)10份,煨肉豆蘧9份,澤瀉(炒)9份,杏仁11份,肉蓯蓉11份,馬齒莧24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期內痔理氣寬腸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將杏仁搗爛,碾成杏仁泥; (2)將生地、槐角、澤瀉(炒)和肉蓯蓉置于麻油中浸泡12-18小時,用砂鍋以文火熬制25-55分鐘,熬到微枯、滴油成珠為度,熬好后等藥油溫度降至10-60°C濾去藥渣備用; (3)將枳殼、地榆炭、罌粟殼(醋炒)和煨肉豆蘧混合粉碎成細粉,過100-150目篩; (4)將黃連、側柏炭、秦艽、赤小豆和馬齒莧混合后加水煎煮1-2小時,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2-5倍,過濾,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38的清膏; (5 )將步驟(2)-(4)所得物混合,加入步驟(1)所得杏仁泥,攪拌均勻,濃縮至適量,即得中藥制劑膏劑。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置于麻油中浸泡14-16小時(優(yōu)選15小時)。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用砂鍋以文火熬制35-45分鐘(優(yōu)選40分鐘)。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藥油溫度降至30-40°C(優(yōu)選35。。)。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過120-130目篩(優(yōu)選125目篩)。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加水煎煮1.4-1.6小時(優(yōu)選1.5小時)。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用水量為原料藥總重的3-4倍(優(yōu)選3.5倍)。
【文檔編號】A61P9/14GK104027502SQ20141027381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楊邱月 申請人:楊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