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石斛3-4、半枝蓮5-7、山慈菇3-5、八爪金龍1-3、夏枯草3-5、牡丹皮6-8、金蓮花3-4、金銀花2-4、田基黃4-6、一枝黃花2-4、柳樹葉5-7、地丁草3-4、扁竹根2-4、蕨根3-5、猴棗2-4、金挖耳根1-3、珊瑚菜2-4和天竺黃1-2;本發(fā)明具有治療慢性咽炎、解毒利咽的功效,對于治療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炎腫大、咽痛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西醫(yī)認為,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的非特異慢性炎癥,多見于成年人,其病變涉及咽粘膜炎及粘膜下組織淋巴組織和腺體,根據(jù)病變和臨床表現(xiàn)克將此病分為三類:單純性咽炎、肥厚性咽炎、萎縮性咽炎,病因有多種原因,有局部的因素、有全身的因素,治療方法也有多種,但從臨床療效來看,總體說來是不理想的。
[0003]慢性咽炎屬于中醫(yī)喉痹范疇,主要為肺腎陰虛,郁熱化痰,氣滯血瘀或氣陰兩虛,虛火上炎,熏灼咽喉或由病后余熱損傷陰液,侵犯咽嗌或由濕熱之邪侵犯肺系失治、誤治或反復(fù)發(fā)作致津液虧損,不能潤咽所致,綜上所述,如不能合理治療,則此病久久不易治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
[0005]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石斛3-4、半枝蓮5-7、山慈菇3-5、八爪金龍1-3、夏枯草3-5、牡丹皮6-8、金蓮花3-4、金銀花2_4、田基黃4_6、一枝黃花2_4、柳樹葉5-7、地丁草3-4、 扁竹根2-4、蕨根3-5、猴棗2_4、金挖耳根1_3、珊瑚菜2_4和天竺黃1_2。
[0006]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石斛3.5、半枝蓮6、山慈菇4、八爪金龍2、夏枯草4、牡丹皮7、金蓮花3.5、金銀花3、田基黃5、一枝黃花3、柳樹葉6、地丁草
3.5、扁竹根3、蕨根4、猴棗3、金挖耳根2、珊瑚菜3和天竺黃1.5。
[0007]用量及用法:上述原料先用涼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煎沸,再改文火煎沸30分鐘,濾出150ml藥液,第二遍先用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煎沸40分鐘濾出150ml藥液,兩遍混合共300ml,分3次3頓飯后半小時服用。
[0008]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具有治療慢性咽炎、解毒利咽的功效,對于治療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炎腫大、咽痛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石斛3.5、半枝蓮6、山慈菇4、八爪金龍2、夏枯草4、牡丹皮7、金蓮花3.5、金銀花3、田基黃5、一枝黃花3、柳樹葉6、地丁草3.5、扁竹根3、蕨根4、猴棗3、金挖耳根2、珊瑚菜3和天竺黃1.5。
[0010]用量及用法:上述原料先用涼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煎沸,再改文火煎沸30分鐘,濾出150ml藥液,第二遍先用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煎沸40分鐘濾出150ml藥液,兩遍混合共300ml,分3次3頓飯后半小時服用。
[0011]典型病例:病例1:沈某,男,34歲,感冒發(fā)熱,常感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灼熱感、干燥感或刺激感,確診為慢性咽炎,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分3次3頓飯后半小時服用,服用一周后,痊愈,無任何不良癥狀。
[0012]病例2:羅某,男,52歲,患有慢性咽炎,嗓子干潘、灼熱疼痛,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每日一劑,分3次3頓飯后半小時服用,服用5劑后,痊愈。
[0013]病例3:賈某,女,60歲,患慢性咽炎多年,咽部檢查見黏膜彌漫充血、血管擴張、色暗紅,附有少量黏稠分泌物,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每日一劑,分3次3頓飯后半小時服用,服用10劑后,痊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石斛3-4、半枝蓮5-7、山慈菇3-5、八爪金龍1-3、夏枯草3-5、牡丹皮6_8、金蓮花3_4、金銀花2_4、田基黃4-6、一枝黃花2-4、柳樹葉5-7、地丁草3-4、扁竹根2_4、蕨根3_5、猴棗2_4、金挖耳根1-3、珊瑚菜2-4和天竺黃1-2。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咽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石斛3.5、半枝蓮6、山慈菇4、八爪金龍2、夏枯草4、牡丹皮7、金蓮花3.5、金銀花3、田基黃.5、一枝黃花3、柳樹葉6、地丁草3.5、扁竹根3、蕨根4、猴棗3、金挖耳根2、珊瑚菜3和天竺黃 1.5。
【文檔編號】A61K35/413GK103830601SQ201410052669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毛慶云 申請人:毛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