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次性尿布(1)具有至少配置在襠下區(qū)域的吸收體(40)和與吸收體相比配置在外方向的位置的吸收體背面片(30);吸收體的前側端部(40F)及后側端部(40R)的至少任意一方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及后側端部(30R)中的吸收體(40)位于襠下區(qū)域(S3)內的一側的端部,與襠下區(qū)域相比配置在前后方向外側。
【專利說明】吸收性物品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術】
[0002]吸收性物品為了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高,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一次性短褲,該一次性短褲是具有用于與穿用者的腰身吻合的腰身折皺的作為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短褲,在與腰身折皺相比處于襠下側(前后方向內側)的位置配置吸收構件的前后方向端部。
[0003]記載于專利文獻I的一次性短褲,通過在非透液性片與透液性片之間配置吸收構件而構成,至少非透液性片和吸收構件配置在與腰身折皺相比處于襠下側的位置。記載于專利文獻I的一次性短褲,以吸收構件及非透液性片與腰身折皺不重疊的方式配置,相比吸收構件及非透液性片與腰身折皺重疊的一次性短褲,通氣性高,能夠提高穿用者的穿著感(參照專利文獻1,段落0009、圖1、及圖2等)。
[0004]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69087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7]然而,在上述的一次性短褲中,存在以下的問題。
[0008]從穿用者排出的體液由以與穿用者的襠下部位接觸的方式配置的吸收構件吸收。在大量的體液被排出了的情況下,有時從與襠下部位接觸的方式配置的吸收構件向前后方向、寬度方向擴散,體液到達配置腰身折皺的區(qū)域。
[0009]專利文獻I的一次性短褲,因為吸收構件及非透液性片與腰身折皺相比配置在襠下側,所以,當體液越過吸收構件向腰身折皺側擴散時,有時不能由非透液性片防止體液的漏出。因此,存在發(fā)生體液的漏出,反而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惡化的可能性。
[0010]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體液的漏出并且使通氣性提高,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聞的吸收性物品。
[0011]本發(fā)明的一次性尿布是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向穿用者的身體前側和身體后側延伸的前后方向(前后方向U、與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寬度方向W)、朝向穿用者的內方向(內方向IN)和朝向與上述內方向的相反側的外方向(外方向0UT),該吸收性物品具備襠下區(qū)域(襠下區(qū)域S3)、前腰身區(qū)域(前腰身區(qū)域SI)和后腰身區(qū)域(后腰身區(qū)域S2);該襠下區(qū)域(襠下區(qū)域S3)與上述穿用者的胯襠部接觸;該前腰身區(qū)域(前腰身區(qū)域SI)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前方,與上述穿用者的腰身接觸;該后腰身區(qū)域(后腰身區(qū)域S2)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后方,與上述穿用者的腰身接觸;在該吸收性物品中,具有至少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吸收體(吸收體40)和配置在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外方向的位置的不透液性片(吸收體背面片30);上述吸收體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的至少任意一方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內;上述不透液性片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中的上述吸收體位于襠下區(qū)域內的一側的端部,與上述襠下區(qū)域相比配置在上述前后方向外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概略立體圖。
[0013]圖2是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展開俯視圖。
[0014]圖3是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展開俯視圖。
[0015]圖4是沿圖2所示的Xl-X^ I線的一次性尿布的寬度方向剖視圖。
[0016]圖5是沿圖2所示的V 2-X2線的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剖視圖。
[0017]圖6是示意地表示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穿用狀態(tài)的后視立體圖。
[0018]圖7是實施方式的吸收體的俯視圖。
[0019]圖8是實施方式的吸收體的分解立體圖。
[0020]圖9是示意地表示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穿用狀態(tài)的沿Xl-X' I線的剖視圖。
[0021]圖10是變形例I的一次性尿布的展開俯視圖。
[0022]圖11是變形例2的一次性尿布的展開俯視圖。
[0023]圖12是沿圖11所示的V 3-X3線的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接下來,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作為實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尿布的實施方式。另夕卜,在以下的附圖的記載中,在相同或類似的部分標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但是,附圖是示意性的圖,應該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與現(xiàn)實的不同。因此,具體的尺寸等應參照以下的說明進行判斷。另外,附圖相互之間,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關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0025]本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特征在于:吸收體的后側端部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在吸收體的非肌膚抵接面?zhèn)扰渲貌煌敢盒缘奈阵w背面片,吸收體背面片的后側端部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內。
[0026](I) 一次性尿布的整體概略結構
[0027]圖1是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尿布I的概略立體圖。圖2及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的展開俯視圖。圖4是沿圖2所示的Xl-X' I線的一次性尿布I的寬度方向剖視圖。圖5是沿圖2所示的X' 2-X2線的一次性尿布I的前后方向剖視圖。一次性尿布I是短褲型的一次性尿布。
[0028]一次性尿布I具有向穿用者的身體前側和身體后側延伸的前后方向L、與前后方向L正交的寬度方向W和厚度方向T,厚度方向T具有朝向穿用者的內方向IN及朝向內方向的相反側的外方向OUT。
[0029]如圖2所示,一次性尿布I,在一次性尿布I的前后方向L具有與穿用者的前腰身接觸的前腰身區(qū)域SI,與穿用者的后腰身接觸的后腰身區(qū)域S2,和與穿用者的襠下部位接觸、位于前腰身區(qū)域SI與后腰身區(qū)域S2之間的襠下區(qū)域S3。襠下區(qū)域S3具有在穿用者的胯襠部當閉上了腿部時寬度變得最窄的中央襠下區(qū)域S32、位于中央襠下區(qū)域S32與前腰身區(qū)域SI之間的前襠下區(qū)域S31和位于中央襠下區(qū)域S32與后腰身區(qū)域S2之間的后襠下區(qū)域S33。
[0030]通過前腰身區(qū)域SI的一次性尿布I的位于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前腰身緣部4與后腰身區(qū)域S2的位于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后腰身緣部6接合,并且位于另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前腰身緣部4'與位于另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后腰身緣部6'接合,一次性尿布I形成為短褲型。在短褲型的一次性尿布的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形成接合了相互的緣部的接合部11,襠下區(qū)域S3是接合部11的前后方向內側的區(qū)域。
[0031]在一次性尿布I上,如圖1所示那樣,在形成為短褲型的狀態(tài)下形成有圍著穿用者的腰圍配置的腰圍開口部8和圍著穿用者的腿圍配置的一對腿圍開口部9。
[0032]一次性尿布I由包含表面片10、吸收體40及吸收體背面片30等的吸收性主體IA和包含前側外裝頂片70F、后側外裝頂片70R及外裝底片80等的外裝體IB構成,它們相互由粘接劑、熱熔接等接合。
[0033]外裝體1B,包含前側外裝頂片70F、后側外裝頂片70R、外裝底片80,構成一次性尿布I的外裝部分。前側外裝頂片70F橫跨前腰身區(qū)域SI和前襠下區(qū)域S31地配置。后側外裝頂片70R橫跨后腰身區(qū)域S2和后襠下區(qū)域S33地配置。前側外裝頂片70F和后側外裝頂片70R,在前后方向分離地配置,在厚度方向被配置在外裝底片80與吸收性主體IA之間。
[0034]前側外裝頂片70F及后側外裝頂片70R可由氣粘無紡布、紡粘無紡布、SMS無紡布、防水薄膜等形成。本實施方式的前側外裝頂片70F及后側外裝頂片70R通過由聚丙烯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15g/m2的SMS無紡布形成。
[0035]外裝底片80在穿用時位于外側,S卩,配置在離開穿用者的肌膚的一側。外裝底片80在從前腰身區(qū)域SI到后腰身區(qū)域S2的范圍內進行配置。外裝底片80的前后方向端部折回至肌膚抵接面?zhèn)?,以包住前側外裝頂片70F(或后側外裝頂片70R)的前后方向的外側端部的方式配置。
[0036]外裝底片80可由氣粘無紡布、紡粘無紡布、SMS無紡布、防水薄膜等形成。本實施方式的外裝底片80通過由聚丙烯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17g/m2的紡粘無紡布形成。
[0037]吸收性主體IA包含表面片10、第二片15、吸收體背面片及防漏部,被配置在比外裝體IB更靠穿用者側。
[0038]表面片10是形成能與穿用者的肌膚直接地接觸的肌膚抵接面的片。表面片10被配置在比吸收體40更靠肌膚抵接面?zhèn)?。表面?0,由親水性無紡布、織物、開口塑料薄膜、開口疏水性無紡布等透液性的片形成。本實施方式的表面片10通過由聚丙烯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23g/m2的親水性點粘無紡布形成。
[0039]第二片15與表面片10的非肌膚抵接面?zhèn)冉雍?。第二?5被配置在表面片10與吸收體40之間配置。通過設置第二片15,能夠使體液的吸收速度加快,而且能夠對吸收后的體液的返回進行抑制。
[0040]本實施方式的表面片10和第二片15由粘接劑接合。第二片15,例如使用氣粘無紡布、開口薄膜等。本實施方式的第二片15由氣粘無紡布30g/m2(親水性)形成。
[0041]在接合了表面片10與第二片15的復合片與吸收體背面片30之間,吸收體40由熱熔型粘接劑與復合片和吸收體背面片接合。熱熔型粘接劑,被分別涂抹在復合片及背面片上,例如,使用螺旋涂抹方法,分別以單位面積重量5g/m2、8g/m2涂抹。
[0042]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被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內。通過吸收體的前側端部40F及后側端部40R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I與吸收體40向前腰身區(qū)域S1、后腰身區(qū)域S2延伸出的形式相比,能夠使通氣性提聞,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聞。
[0043]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與穿用者的腰身緊密接觸。通過使此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的通氣性提高,能夠使穿用者的腰身的通氣性提高,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高。
[0044]另外,前腰身區(qū)域SI是男性的排尿口接觸的區(qū)域,是大量的體液排出的區(qū)域。通過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越過襠下區(qū)域S3地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內,即使在大量的體液被排出了的情況下,也能夠對體液進行吸收,能夠對漏出進行抑制。特別是成人用尿布、男性用、嬰兒用尿布,因為容易發(fā)生從襠下區(qū)域直到前腰身區(qū)域的漏出,所以,能夠適合使用本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
[0045]另外,與吸收體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的雙方被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內的形式相比,因為吸收體的前后方向的長度短,所以,能夠保持吸收體的紙漿的單位面積重量,并且減少紙漿的重量。通過保持紙漿的單位面積重量并且減少紙漿重量,能夠不損害體液的吸收速度地減少材料費。
[0046]另外,可以構成為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及后側端部40R的至少任意一方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例如,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的雙方可以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也可以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吸收體的前側端部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內。
[0047]吸收體40由粉碎紙漿、高吸收性聚合物等的混合粉體形成。吸收體40由位于穿用者的非肌膚抵接面?zhèn)鹊牡贗吸收層41和與第I吸收層41重疊并且位于穿用者的肌膚抵接面?zhèn)鹊牡?吸收層42構成(參照圖7)。
[0048]在第I吸收層41上形成有構成中央曲部的中央狹縫和構成側曲部的側狹縫。中央狹縫形成在第I吸收層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狹縫與中央狹縫相比形成在寬度方向的兩外偵U。當一次性尿布I被穿用時吸收體40因為形成在吸收體40上的中央狹縫、側狹縫等而彎曲。另外,關于吸收體的構造,在后面詳細地說明。
[0049]吸收體背面片30設在吸收體40的非肌膚抵接面?zhèn)?。吸收體背面片30,由不透液性薄膜等(例如聚乙烯)的片形成。吸收體背面片30,與吸收體相比被配置在外方向0UT,而且是不透液性的,作為不透液性片發(fā)揮作用。吸收體背面片30與吸收體40相比向前后方向外側延伸出地配置。
[0050]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相比處于后方,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S2內。另外,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與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相比處于前方,被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內。
[0051]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及后側端部30R的至少吸收體位于襠下區(qū)域內的一側的端部(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后側端部30R),與襠下區(qū)域相比可配置在前后方向外側(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可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內,而且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
[0052]例如,在吸收體的前側端部位于襠下區(qū)域內的形式中,可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而且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內,也可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內,而且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內。
[0053]圖6是示意地表示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穿用狀態(tài)的后視立體圖。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與后腰身區(qū)域S2相比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 —側,吸收體40配置成不覆蓋穿用者的整個臀部。因此,能夠使后腰身區(qū)域的通氣性提高。另一方面,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相比向后方延伸出,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內,以覆蓋臀部的方式配置。
[0054]在吸收體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中的一方(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的端部)側,吸收體背面片越過襠下區(qū)域延伸至前腰身區(qū)域或后腰身區(qū)域,據此,即使在大量的體液排出、體液向前后方向擴散了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吸收體背面片防止體液的漏出。因此,即使在使吸收體的長度變短了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吸收體背面片防止越過吸收體地擴散了的體液透過到外裝體1B。因此,能夠防止體液的漏出并且使通氣性提高,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高。
[0055]防漏部具有防漏側片32和防漏彈性構件33,在吸收體40的寬度方向端部沿前后方向配置。防漏側片32,在吸收體40的寬度方向W的兩側端,一體地包住表面片10、吸收體背面片30地設置。防漏側片32由不透液性的無紡布等的片形成。防漏側片32的寬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與吸收體背面片30的非肌膚面?zhèn)鹊拿娼雍?,防漏側?2的寬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從吸收體40的寬度方向側部向表面片側折回,與表面片10的肌膚抵接面?zhèn)鹊拿娼雍稀?br>
[0056]防漏側片32通過熱熔粘接劑與表面片等接合。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珠粒涂布(ti—F'塗工)以單位面積重量0.lg/m2涂布了多條熱熔型粘接劑。另外,防漏側片32可使用疏水性的無紡布片,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了聚丙烯的單位面積重量15g/m2的SMS無紡布。
[0057]防漏彈性構件33以伸長狀態(tài)粘合在吸收體背面片30與防漏側片32之間。作為防漏彈性構件的固定手段,可例示出熱熔型粘接劑。本實施方式,作為防漏彈性構件33使用氨綸,以V型狹縫(V 7 π 〃卜)方式直接涂抹。更具體地說,防漏彈性構件33以780dtex的粗細、2.3倍的伸長倍率伸長固定3條。
[0058]防漏彈性構件33配置成與后述的腿部折皺在俯視下大致相連。通過這樣地配置防漏彈性構件和腿部折皺,獲得能夠以包圍穿用者的腿圍的方式系緊,腿圍的吻合性提高,防止一次性尿布的錯位、漏出的效果。
[0059]這樣地構成的吸收性主體IA和外裝體IB由熱熔型粘接劑等部分地粘合。接合了吸收性主體IA和外裝體IB的粘接區(qū)域,在圖3中附加斜線進行表示。粘接區(qū)域具有在俯視下位于配置吸收體的區(qū)域的第I粘接區(qū)域Rl和位于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附近的第2粘接區(qū)域R2。
[0060]第I粘接區(qū)域Rl被設置于配置了吸收體40的區(qū)域中的、除去了前后方向中央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區(qū)域。第I粘接區(qū)域Rl的前側端部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 —致,第I粘接區(qū)域Rl的后側端部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 —致。
[0061]在配置了吸收體40的區(qū)域中的、前后方向中央的寬度方向外側,設置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未被接合的非粘接區(qū)域NR。通過這樣地設置非粘接區(qū)域,所以,外裝體IB變得難以妨礙由后述的側曲部產生的吸收體的變形。并且,即使在吸收性主體IA的胯襠寬度因吸收體的變形而變窄了的情況下,也能夠以外裝體IB覆蓋穿用者的肌膚的方式配置,能夠減少體液的漏出的不安感。
[0062]第2粘接區(qū)域R2是在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附近的、吸收體背面片30與后側外裝頂片70R接合的區(qū)域。第2粘接區(qū)域R2的后側端部與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 一致。
[0063]第I粘接區(qū)域Rl和第2粘接區(qū)域R2在前后方向分離。在第I粘接區(qū)域Rl與第2粘接區(qū)域R2之間設有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沒有被接合的非粘接區(qū)域NR。非粘接區(qū)域NR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相比被設置在后方。
[0064]第I粘接區(qū)域Rl及第2粘接區(qū)域R2是涂布了熱熔型粘接劑等粘接材料的區(qū)域,一般地,涂布了粘接劑的區(qū)域與沒有涂布粘接劑的區(qū)域相比通氣性下降。因此,通過在第I粘接區(qū)域Rl與第2粘接區(qū)域R2之間設置沒有涂布粘接劑的非粘接區(qū)域NR,能夠防止吸收體40的歪扭、彎折的發(fā)生并且確保外裝體IB的通氣性。
[0065]特別是本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構成為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使吸收體40的后方的通氣性變高。通過將非粘接區(qū)域NR設置在吸收體40的后方,能夠進一步提聞通氣性,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聞。
[0066]在前腰身區(qū)域SI及后腰身區(qū)域S2設置腰部折皺3。腰部折皺3具有以沿吸收體40的寬度方向W伸縮的方式配設的合成橡膠等的細長的腰部彈性構件3A。腰部折皺3從前腰身區(qū)域SI中的位于一次性尿布I的寬度方向W外側的一方的前腰身緣部4到另一方的前腰身緣部4'連續(xù),從后腰身區(qū)域S2中的位于一次性尿布I的寬度方向W外側的一方的后腰身緣部6到另一方的后腰身緣部6'連續(xù)。
[0067]在腿圍開口部9的周圍設置腿部折皺5。腿圍開口部9構成為沿著穿用者的腿圍地配置。腿圍開口部9構成為在俯視下的與吸收體相比處于寬度方向外側的區(qū)域具有傾斜部9C,該傾斜部9C隨著從襠下區(qū)域的前后方向中心朝向前后方向外側地朝向寬度方向外偵U。傾斜部在俯視下是曲線形狀。
[0068]另外,腿圍開口部9可在俯視下是曲線形狀,也可在俯視下是直線形狀,也可由曲線形狀和直線形狀的組合構成。
[0069]腿部折皺5的至少一部分沿腿圍開口部9配置。腿部折皺5由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的前腿圍彈性構件5F和橫跨后腰身區(qū)域S2和襠下區(qū)域S3配置的后腿圍彈性構件5R形成。
[0070]后腿圍彈性構件5R從后腰身區(qū)域S2直到襠下區(qū)域S3進行配置,隨著從后腰身區(qū)域S2朝向襠下區(qū)域S3而朝向寬度方向內側地進行配置。與吸收體相比處于寬度方向外側的區(qū)域的后腿圍彈性構件5R,以使腿圍開口部9與穿用者的腿圍緊密接觸的方式發(fā)揮作用,與吸收體重疊的區(qū)域的后腿圍彈性構件5R以向穿用者側將吸收體提起來的方式發(fā)揮作用。
[0071]前腿圍彈性構件5F在前腰身區(qū)域SI沿寬度方向配置。與吸收體相比處于寬度方向外側的區(qū)域的前腿圍彈性構件5F,以使腿圍開口部與穿用者的腿圍緊密接觸的方式發(fā)揮作用,與吸收體重疊的區(qū)域的前腿圍彈性構件5F,以向穿用者側將吸收體提起來的方式發(fā)揮作用。
[0072]前腿圍彈性構件5F被配置在前側外裝頂片70F與外裝底片80之間,后腿圍彈性構件5R被配置在后側外裝頂片70R與外裝底片80之間。另外,腰部彈性構件3A被接合在前側外裝頂片70F或后側外裝頂片70R與外裝底片80之間。
[0073]腰部彈性構件3A、前腿圍彈性構件5F及后腿圍彈性構件5R,以伸長了的狀態(tài)下由粘接劑(例如熱熔型粘接劑)固定在前側外裝頂片70F或后側外裝頂片70R和外裝底片上。在本實施方式中,腰部彈性構件3A以V狹縫方式涂抹熱熔型粘接劑,前腿圍彈性構件5F及后腿圍彈性構件5R以螺旋方式在頂片側涂抹熱溶型粘接劑,以控制接縫(2 >卜口一一A)方式在底片側涂抹熱溶型粘接劑。
[0074]腰部彈性構件3A、前腿圍彈性構件5F及后腿圍彈性構件5R由氨綸構成。腰部彈性構件3A,在腰圍開口部8附近以940dtex的粗細、3.5倍的伸長倍率分別伸長固定6條,而且在與該彈性構件相比處于前后方向內側的位置以780dtex的粗細、3.0倍的伸長倍率在前后分別伸長固定8條。前腿圍彈性構件5F及后腿圍彈性構件5R,以780dtex的粗細、
1.5?3.5倍的伸長倍率伸長固定3條。另外,腰部彈性構件3A、前腿圍彈性構件5F及后腿圍彈性構件5R的粗細、伸長倍率及條數(shù)不限于上述,可進行各種設定。
[0075]作為這樣地構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例如可按照以下方法制造吸收性物品,該方法包含成形吸收體的第I吸收層的工序、成形吸收體的第2吸收層的工序、使第I吸收層和第2吸收層合體的工序和由帶輸送機等搬運吸收體等、在搬運的過程中與表面片等片材接合的工序。另外,其它的工序能根據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
[0076]另外,在將中央狹縫、側狹縫設置于第I吸收層和第2吸收層雙方的情況下,有時產生使第I吸收層與第2吸收層層疊時的位置錯位。在例如在寬度方向產生位置錯位時,配置在左右的一對側狹縫的寬度變窄,存在不能進行規(guī)則的變形,或成為左右不平衡的吸收體,對吸收性、穿著感產生不良影響的可能性。然而,通過在第I吸收層和第2吸收層中的任意一方設置中央狹縫、側狹縫,能夠防止側狹縫等的位置錯位。
[0077]另外,構成上述的一次性尿布I的各構件也可使用例如在日本特開2006-346439號公報中記載的材料。
[0078](2)吸收體的構造
[0079]圖7是吸收體40的俯視圖,圖8是吸收體4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7及圖8所示,吸收體40具有第I吸收層41和與第I吸收層41相比配置在肌膚抵接面?zhèn)鹊牡?吸收層42。第I吸收層41位于穿用者的非肌膚抵接面?zhèn)?,?吸收層42位于穿用者的肌膚抵接面?zhèn)取?br>
[0080]吸收體40橫跨襠下區(qū)域S3和前腰身區(qū)域SI地配置。第I吸收層41的前后方向的長度比第2吸收層42的前后方向的長度長。第I吸收層41橫跨襠下區(qū)域S3和前腰身區(qū)域SI地配置,第2吸收層42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第I吸收層4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比第2吸收層4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長。第I吸收層41與第2吸收層42相比向寬度方向外側伸出。
[0081]第I吸收層41及第2吸收層42由棉狀紙漿和高分子吸收性聚合物(SAP)構成。吸收體40,可通過例如使紙衆(zhòng)100?500g/m2與SAPO?500g/m2混合來形成。本實施方式的第I吸收層41及第2吸收層42通過使紙衆(zhòng)260g/m2和SAP160g/m2混合來形成。
[0082]在第I吸收層41上形成中央狹縫45和一對側狹縫46。中央狹縫45具有沿前后方向L延伸的縱長的形狀,橫跨中央襠下區(qū)域S32、前襠下區(qū)域S31及后襠下區(qū)域S33地形成。通過這樣地形成中央狹縫45,能夠容易地使吸收體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向作為穿用者側的內方向IN彎曲成凸狀。另外,能夠提高體液等向吸收體的前后方向的擴散性,在寬的范圍使體液等擴散,使吸收性能提高。
[0083]一對側狹縫46與中央狹縫45相比分別形成在寬度方向外側。側狹縫46具有沿前后方向L延伸的縱長的形狀,形成在中央襠下區(qū)域S32。側狹縫46以向外方向OUT彎曲成凸狀,即吸收體40彎曲成與中央狹縫45相反的凸狀的方式,沿前后方向L形成在吸收體40上。
[0084]接下來,說明吸收體的變形形態(tài)。圖9是示意地表示一次性尿布I的穿用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2的Xl-X' I線基準)。如圖9所示,在穿用一次性尿布I時,吸收體的襠下區(qū)域S3與穿用者的胯襠接觸。通過穿用者的腿等,對吸收體從寬度方向外側向寬度方向內側施加力。在從寬度方向外側向寬度方向內側對吸收體40施加力時,吸收體40以中央狹縫45和側狹縫46為基點向內方向和外方向變形。一次性尿布I的沿寬度方向W的截面形狀變形成波狀,吸收體40的襠下區(qū)域S3的中央襠下區(qū)域S32成為被規(guī)則地折疊了的狀態(tài)。
[0085]通過吸收體這樣地被折疊,即使在為了確保吸收性能而增大了吸收體的面積的情況下,也能夠適當?shù)卣郫B襠下區(qū)域S3的吸收體40,使吸收體40與排泄口緊密接觸。例如,即使是如本實施方式那樣吸收體的后側端部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吸收體的前后方向的長度比較短的形式,也能夠提高吸收性能,對體液的漏出進行抑制。
[0086]吸收體40,因中央狹縫45而向內方向IN凸起的吸收體40的頂面與穿用者的胯襠部抵接。形成有由中央狹縫45所產生的凸狀部分的部分,僅由第2吸收層42構成,厚度比較薄。另一方面,在由中央狹縫所形成的凸狀部分和由側狹縫所形成的凸狀部分之間,第I吸收層41與第2吸收層42重疊,厚度比較厚,剛性高。通過中央狹縫與側狹縫之間的剛性高的部分對由中央狹縫所形成的凸狀部分進行支承,能夠使朝著穿用者側的凸形狀的穩(wěn)定性提聞。
[0087]另外,在穿用者閉上兩腿時,一次性尿布I的截面形狀以吸收體的中央狹縫及側狹縫為基點折疊,以相互緊密接觸的狀態(tài)在胯襠部的下方緊湊地配置。因此,能夠抑制胯襠部附近的不適感并且確保吸收性能。
[0088]此時,由中央狹縫45形成的向內方向的凸狀部分,位于與穿用者的胯襠部抵接的位置。另一方面,由側狹縫46形成的向外方向的凸狀部分是朝著非肌膚抵接面?zhèn)鹊耐範?,為難以與穿用者的排泄口抵接的位置。
[0089]由于吸收體在穿用者的胯襠部緊密接觸,所以,即使在順著肌膚的那樣的尿速慢的尿排出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體液的漏出。另外,因為在折疊了的狀態(tài)下在離開吸收體的肌膚的部分的曲部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凹部,所以,能夠使體液向前后方向外側擴散,能夠防止側漏。并且,因為側曲部形成凹陷,所以,排泄物容易進入到該凹部中,能夠抑制穿用者的肌膚與排泄物直接接觸。
[0090]由中央曲部形成的凸狀部分厚度薄而且高度高。因此,穿用一次性尿布I而吸收體40變形時的截面形狀是從非肌膚抵接面?zhèn)瘸蚣∧w抵接面?zhèn)茸冋募氼^形狀。變得容易插入到胯襠部的狹窄的間隙中,容易與排泄口緊密接觸。因為排尿口與吸收體緊密接觸,所以,能夠迅速地吸收被排泄了的尿。并且,吸收體容易被收納在穿用者的胯襠部的間隙中,難以產生不適感。另外,因為以在與穿用者的胯襠部的肌膚接近的部分吸收體的厚度變薄、在從肌膚遠離的部分厚度變厚的方式折疊,所以,能夠沒有不適感地使其吻合。
[0091]接下來,說明第I吸收層41和第2吸收層42的詳細的結構。第I吸收層41從前襠下區(qū)域S31朝向中央襠下區(qū)域S32寬度方向的長度變短,而且,從后襠下區(qū)域S33朝向中央襠下區(qū)域S32寬度方向的長度變短。在第I吸收層41上形成從前襠下區(qū)域S31朝向中央襠下區(qū)域S32并向寬度方向內側凹下的凹陷部41N。凹陷部41N與側狹縫46相比位于前方,作為變形抑制部發(fā)揮作用。
[0092]因為在與側狹縫46相比處于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凹陷部41N,所以,能夠使由側狹縫46產生的變形難以向前腰身區(qū)域SI傳遞。因此,在與凹陷部41N相比處于前方的位置,能夠抑制吸收體40變形成凸狀,使吸收體40沿穿用者的肌膚配置。
[0093]第2吸收層42是大致沙漏型的形狀。第2吸收層具有幅窄部42N、前幅寬部42FL和后幅寬部42RL。該幅窄部42N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而且,在寬度方向W具有規(guī)定的寬度。該前幅寬部42FL位于幅窄部42N的前側,與幅窄部相比寬度長。該后幅寬部42RL位于幅窄部42N的后側,與幅窄部相比寬度長。幅窄部42N的側端、前幅寬部42FL的側端及后幅寬部42RL的側端以曲線連結,第2吸收層42具有沙漏型的平面形狀。
[0094]第I吸收層41和第2吸收層42,通過沿厚度方向T被推壓而一體化。另外,第I吸收層41和第2吸收層42也可利用粘接劑、熱熔接等一體化。另外,雖然吸收體40的第I吸收層41位于非肌膚抵接面?zhèn)?,?吸收層42位于肌膚抵接面?zhèn)?,但?吸收層42也可位于非肌膚抵接面?zhèn)?,第I吸收層41可位于肌膚抵接面?zhèn)取?br>
[0095]在寬度方向,幅窄部42N的外側端部與側狹縫46的內側端部一致。根據這樣的結構,能夠在側狹縫46的寬度方向端部形成吸收體40的剛性差,以側狹縫46為基點使吸收體穩(wěn)定地屈曲。
[0096]并且,如圖2所示那樣,在寬度方向,第二片15的端部與側狹縫相比位于內側。配置了第二片15的區(qū)域和沒有配置第二片15的區(qū)域(與第二片15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相比處于寬度方向外側的區(qū)域)的剛性不同。因為通過設置因第二片的有無所產生的剛性差,變得容易以由側狹縫46構成的側曲部為基點彎曲。
[0097]另外,后幅寬部42RL的寬度方向端部在與側狹縫相比處于后方的位置從側狹縫的寬度方向內側向寬度方向外側延伸出。此后幅寬部的寬度方向端部作為變形抑制部42P發(fā)揮作用。
[0098]變形抑制部42P與側狹縫相比被配置在后方。變形抑制部42P配置成隨著從第2吸收層42的幅窄部42N朝向后方,從寬度方向內側向寬度方向外側延伸。在與變形抑制部42P相比處于前方的區(qū)域,僅配置第I吸收層41,但在與變形抑制部42P相比處于后方的區(qū)域,第I吸收層41與第2吸收層重疊,在變形抑制部產生吸收體的剛性差。因此,與變形抑制部42P相比處于前方的變形變得難以向后方傳遞。
[0099]通過在側狹縫46的前方和后方設置變形抑制部,能夠在襠下區(qū)域以使吸收體變形了的狀態(tài)進行配置,另一方面,能夠抑制該變形向后腰身區(qū)域及前腰身區(qū)域傳遞。并且,即使在吸收體的前腰身區(qū)域SI及后腰身區(qū)域S2變形了的情況下,也由于該變形難以向襠下區(qū)域傳遞,所以,能夠在襠下區(qū)域S3使吸收體40穩(wěn)定地折曲成凸狀。
[0100](3)變形例
[0101]接下來,參照附圖對變形例I及變形例2的一次性尿布進行說明。另外,對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以不同的部分為主進行說明。
[0102]圖10是變形例I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視圖。變形例I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S2內。
[0103]另外,吸收體背面片30與吸收體40相比向前后方向外側延伸。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被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內,而且吸收體背面片30的后側端部30R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S2內。因為變形例I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與實施方式的吸收體相比吸收體的前側端部的長度較短,所以,有在襠下部的特別是腹側發(fā)生漏出的可能性。
[0104]然而,因為不透液性的吸收體背面片與吸收體相比向前方延伸出,所以,即使在大量的體液排出,體液越過吸收體的前側端部40F向前方擴散的情況下,也能夠對體液越過外裝體IB向一次性尿布的外側漏出進行抑制。
[0105]另一方面,后腰身區(qū)域是在睡覺姿勢的情況下體液容易被引導的區(qū)域。因為吸收體的后側端部被配置在后腰身區(qū)域內,所以,即使在睡覺姿勢下體液沿肌膚向后腰身區(qū)域流動的情況下,也能夠吸收體液,對漏出進行抑制。
[0106]另外,吸收性主體IA和外裝體IB由熱熔型粘接劑部分地粘合。變形例I的一次性尿布具有位于吸收體背面片的后側端部與吸收體的前側端部之間的第3粘接區(qū)域和位于吸收體背面片的前側端部附近的第4粘接區(qū)域。
[0107]在前后方向上的第3粘接區(qū)域R3與第4粘接區(qū)域R4之間,在與吸收體的前側端部相比處于前方的位置設置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沒有被接合的非粘接區(qū)域NR。在前腰身區(qū)域存在沒有配置吸收體而且沒有涂布粘接材料的區(qū)域。通過這樣地設置不存在吸收體及粘接材料的區(qū)域,能夠提高通氣性,進一步提高穿著感。另外,在襠下區(qū)域S3中的第3粘接區(qū)域R3的寬度方向外側也設置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沒有被接合的非粘接區(qū)域NR。通過這樣地設置非粘接區(qū)域,外裝體IB變得難以妨礙由側狹縫產生的吸收體的變形。并且,即使在吸收性主體IA的胯襠寬度因吸收體的變形而變窄了的情況下,也能夠以外裝體IB覆蓋穿用者的肌膚的方式配置,能夠減少體液的漏出的不安感。
[0108]圖11是變形例2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視圖。圖12是沿圖11所示的V 3_X3線的一次性尿布的前后方向剖視圖。變形例2的外裝底片具有與前側外裝頂片70F接合的前側外裝底片80F和與后側外裝頂片70R接合的后側外裝底片80R。通過在前后方向分離地配置外裝底片,能夠減少構成外裝底片的片材的面積,能夠降低成本。
[0109]在吸收體背面片30的非肌膚抵接側設置無紡布片35。前側外裝頂片70F及后側外裝頂片70R被設置在無紡布片35的非肌膚抵接側。通過設置有無紡布片35,在外裝頂片及外裝底片在前后方向分離的形式下,能夠防止吸收性主體IA的吸收體背面片30露出。
[0110]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被配置在襠下區(qū)域S3內,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被配置在前腰身區(qū)域SI內。后側外裝頂片70R及后側外裝底片80R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相比向后方延伸出。
[0111]變形例2的一次性尿布,在當俯視時位于吸收體背面片30的前側端部30F與吸收體40的前側端部40F之間的第5粘接區(qū)域R5、位于吸收體的后側端部附近的第6粘接區(qū)域R6和位于吸收體背面片的后側端部附近的第7粘接區(qū)域R7,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被粘接。在與吸收體40的后側端部40R相比處于后方的位置設置吸收性主體IA與外裝體IB沒有被接合的非粘接區(qū)域NR。
[0112]第5粘接區(qū)域R5,與前側外裝頂片70F及前側外裝底片80F的后側端部相比被配置在1mm以上前方。第6粘接區(qū)域R6,與后側外裝頂片70R及后側外裝底片80R的前側端部相比被配置在1mm以上后方。通過這樣地分離1mm以上地配置前側外裝頂片70F及前側外裝底片80F的后側端部(或后側外裝頂片70R及后側外裝底片80R的前側端部)和第5粘接區(qū)域(或第6粘接區(qū)域),當外裝體IB打卷兒時,能夠防止粘接劑附著在衣服上。
[0113](4)其它的實施方式
[0114]雖然如上述那樣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構成此公開的一部分的論述及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定。根據此公開,各種各樣的替代實施方式、實施例及運用技術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0115]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作為短褲型的一次性尿布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應用于打開式的一次性尿布、失禁用墊及生理用衛(wèi)生巾等。
[0116]在打開式的一次性尿布中,例如在后腰身區(qū)域設置緊固帶等卡定構件,在前腰身區(qū)域設置卡定構件鉤掛的目標部。因此,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與穿用者的腰身緊密接觸。通過將吸收體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配置在襠下區(qū)域內,能夠提高通過卡定構件等與穿用者的腰圍緊密接觸的前腰身區(qū)域及后腰身區(qū)域的通氣性,提高穿著感。
[0117]另外,吸收性物品可具備中央曲部及側曲部,也可具備至少任意一方,也可不具備中央曲部及側曲部。
[0118]并且,雖然本實施方式的中央曲部及側曲部由形成在吸收體上的狹縫構成,但中央曲部及側曲部的結構不限于狹縫。中央曲部及側曲部可由向前后方向伸縮的彈性構件構成,也可由在厚度方向壓縮了吸收體的壓榨部構成,也可由在吸收體上比周圍的單位面積重量低地構成的低單位面積重量區(qū)域構成。并且,也可在吸收體上形成狹縫,而且以與狹縫重疊的方式設置向前后方向伸縮的彈性構件,由狹縫和彈性構件構成中央曲部及側曲部。
[0119]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吸收體40是第I吸收層41和第2吸收層42的2吸收層構造,但本發(fā)明的穿用物品的吸收體40也可僅由I個吸收層構成,或者由3層以上構成。
[0120]這樣,本發(fā)明當然包含未在這里記載的各種各樣的實施方式等。因此,本發(fā)明的技術的范圍僅根據上述的說明由妥當?shù)臋嗬蟮陌l(fā)明特定事項決定。
[0121]另外,日本國專利申請2012-098248號(2012年4月23日提出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參照,被納入申請的說明書中。
[0122]產業(yè)上的利用可能性
[0123]能夠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體液的漏出并且使通氣性提高,使穿用者的穿著感提高的吸收性物品。
[0124]符號說明:
[0125]1----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
[0126]IA…吸收性主體
[0127]IB…外裝體
[0128]3…腰部折皺
[0129]3A…腰部彈性構件
[0130]4、4'…前腰身緣部
[0131]5…腿部折皺
[0132]5F…前腿圍彈性構件
[0133]5R…后腿圍彈性構件
[0134]6、6'…后腰身緣部
[0135]8…腰圍開口部
[0136]9…腿圍開口部
[0137]90..傾斜部
[0138]10…表面片
[0139]1L...接合部
[0140]15…第二片
[0141]30…吸收體背面片
[0142]30F…前側端部
[0143]30R…后側端部
[0144]32…防漏側片
[0145]33…防漏彈性構件
[0146]35…無紡布片
[0147]40…吸收體
[0148]40F…前側端部
[0149]40R…后側端部
[0150]41…第I吸收層
[0151]41N…凹陷部
[0152]42…第2吸收層
[0153]42FL…前幅寬部
[0154]42N…幅窄部
[0155]42RL…后幅寬部
[0156]42P…變形抑制部
[0157]45…中央狹縫
[0158]46…側狹縫
[0159]70F…前側外裝頂片
[0160]70R...后側外裝頂片
[0161]80…外裝底片
[0162]80F…前側外裝底片
[0163]80R...后側外裝底片
[0164]SI…前腰身區(qū)域
[0165]S2…后腰身區(qū)域
[0166]S3…襠下區(qū)域
[0167]S31…前襠下區(qū)域
[0168]S32…中央襠下區(qū)域
[0169]S33…后襠下區(qū)域
[0170]L...前后方向
[0171]IN…內方向
[0172]OUT...外方向
[0173]T…厚度方向
[0174]W…寬度方向
[0175]NR…非粘接區(qū)域
[0176]Rl…第I粘接區(qū)域
[0177]R2…第2粘接區(qū)域
[0178]R3…第3粘接區(qū)域
[0179]R4…第4粘接區(qū)域
[0180]R5…第5粘接區(qū)域
[0181]R6…第6粘接區(qū)域
[0182]R7…第7粘接區(qū)域。
【權利要求】
1.一種吸收性物品,具有向穿用者的身體前側和身體后側延伸的前后方向、與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朝向上述穿用者的內方向和朝向上述內方向的相反側的外方向;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備襠下區(qū)域、前腰身區(qū)域和后腰身區(qū)域;上述襠下區(qū)域與上述穿用者的胯襠部接觸;上述前腰身區(qū)域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前方,與上述穿用者的腰身接觸;上述后腰身區(qū)域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后方,與上述穿用者的腰身接觸; 上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吸收體和 配置在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外方向的位置的不透液性片; 上述吸收體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的至少任意一方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內; 上述不透液性片的前側端部及后側端部中的上述吸收體位于襠下區(qū)域內的一側的端部,與上述襠下區(qū)域相比配置在上述前后方向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襠下區(qū)域形成沿上述穿用者的腿圍配置的腿圍開口部; 在上述前腰身區(qū)域及上述后腰身區(qū)域設置向上述寬度方向伸縮的腰身彈性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寬度方向中央,以能夠向上述內方向彎曲成凸狀的方式形成上述吸收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襠下區(qū)域的與上述中央曲部相比處于寬度方向外側的位置,以上述吸收體能夠向上述外方向彎曲成凸狀的方式形成一對側曲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前側端部配置在上述前腰身區(qū)域內; 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后側端部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不透液性片具有通氣性; 在上述不透液性片的上述外方向設有被配置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抵接側的面的外裝片; 具有涂布了粘接上述不透液性片與上述外裝片的粘接劑的粘接區(qū)域和沒有涂布上述粘接劑的非粘接區(qū)域; 在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后側端部的后方具有上述非粘接區(qū)域。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后側端部配置在上述后腰身區(qū)域內; 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前側端部配置在上述襠下區(qū)域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不透液性片具有通氣性; 在上述不透液性片的上述外方向設有被配置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抵接側的面的外裝片; 具有涂布了粘接上述不透液性片與上述外裝片的粘接劑的粘接區(qū)域和沒有涂布上述粘接劑的非粘接區(qū)域; 在上述吸收體的上述前側端部的前方具有上述非粘接區(qū)域。
【文檔編號】A61F13/53GK104244885SQ20138002137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阿良山貴也, 向井敬智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