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1627閱讀:39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治療的骨折夾板,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調式肱 骨外科頸骨折夾板。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肱骨外科頸骨折所用夾板是通過扎帶(又稱縛帶、橫帶)、夾板及固 定墊(又稱壓力墊)的外部作用力,肌肉收縮時的內在動力,使傷肢處于與骨 折移位傾向相反的適當位置,以及持續(xù)牽引的牽引力等,控制了肱骨外科頸骨 折再移位的各種因素,從而有效地維持了骨折整復后的穩(wěn)定性。但存在規(guī)格單 一、扎帶不穩(wěn)、夾板不符合解剖弧度,固定欠牢固等不足。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在傳統(tǒng)的肱骨外科頸骨折所用夾板的改進,而要解決的技術 問題是提供一種將肱骨外側夾板(肱骨頭端)設計成解剖形狀,符合人體生 理曲線,達到貼服目的,解決骨折分離移位的并發(fā)癥,防止夾板脫落,并可以 滿足不同病人肢體長度需要的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包括前夾板、后夾板、內夾板、肱骨外側夾板i、肱骨外側夾板n、滑槽,其特點在于肱骨外側夾板I與肱骨外側夾板II分別插入滑槽的兩端槽內,由螺釘固定,滑槽上對稱設有調節(jié)螺孔。肱骨外側夾板i與肱骨外側夾板n上均設有粘 扣。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肱骨外側夾板I上端為解剖形狀,達到了貼服目的, 使夾板更穩(wěn)定、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滿足了不同病人肢體長度需要,減少 了骨折后遺癥。操作簡單,便于調護,費用低廉,易普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的肱骨外側夾板結構示 意圖2為圖1的俯視圖3為圖1中肱骨外側夾板I的示意圖4為圖1中肱骨外側夾板II的示意圖5為連接肱骨外側夾板I 、外側夾板II所用滑槽2的主視圖6為圖5的左視圖7為圖1中A處放大圖8為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在傷肢上固定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 2、 3、 4、 5、 6、 7中肱骨外側夾板I l上端設計成解剖形狀, 符合人體生理曲線,目的是與人體貼服。肱骨外側夾板I l與肱骨外側夾板II 3 分別插入滑槽2的兩端槽內,根據(jù)人體肢體長度需要,均由蠊釘6固定。滑槽2 上對稱設有調節(jié)螺孔7,其作用是便于調節(jié)長度,以利調護,固定牢靠。肱骨 外側夾板I 1上端與肱骨外側夾板II 3下端分別設有粘扣5、 4,其目的是將傳 統(tǒng)的扎帶換成粘貼帶,既方便使用,又可以調整夾板松緊度。所有的夾板材料 均為鋁塑板。在圖7中肱骨上端與肘關節(jié)之間,設有一環(huán)形粘貼帶9,其作用是可以 解決骨折分離移位并發(fā)癥。在健側腋窩與患側肩部設有一斜拉粘貼帶8,以防止 夾板脫落。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首先將肱骨外側夾板I 1與肱骨外側夾板II 3分別插入滑槽2的兩端槽 內,根據(jù)人體肢體長度需要,均由螺釘6固定。然后將前夾板10、后夾板11 及內側夾板12與肱骨外側夾板一同固定在肢體上,均由粘貼帶13固定。在肢 體的肱骨上端與肘關節(jié)之間,有環(huán)形粘貼帶9,解決骨折分離移位并發(fā)癥。在健 側腋窩與患側肩部有斜拉粘貼帶8,防止夾板脫落。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包括前夾板(10)、后夾板(11)、內夾板(12)、肱骨外側夾板I(1)、肱骨外側夾板II(3)、滑槽(2),其特征在于肱骨外側夾板I(1)與肱骨外側夾板II(3)分別插入滑槽(2)的兩端槽內,由螺釘(6)固定;滑槽(2)上對稱設有調節(jié)螺孔(7)。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其特征在于 肱骨外側夾板I (1)與肱骨外側夾板II (3)上分別設有粘扣(5)、 (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治療的骨折夾板,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調式肱骨外科頸骨折夾板。本實用新型包括前夾板(10)、后夾板(11)、內夾板(12)、肱骨外側夾板I(1)、肱骨外側夾板II(3)、滑槽(2),其特點是肱骨外側夾板I(1)與肱骨外側夾板II(3)分別插入滑槽(2)的兩端槽內,均由螺釘(6)固定,滑槽(2)上對稱設有調節(jié)螺孔(7)。肱骨外側夾板I(1)與肱骨外側夾板II(3)上均設有粘扣。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肱骨外側夾板I(1)上端為解剖形狀,達到了貼服目的,使夾板更穩(wěn)定、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滿足了不同病人肢體長度需要,減少了骨折后遺癥。操作簡單,便于調護,費用低廉,易普及。
文檔編號A61F5/04GK201012143SQ200720031268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華 張, 張德胤, 張曉剛 申請人:張德胤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