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nèi)服中藥,特別是一種專用于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本發(fā) 明還涉及所述內(nèi)服中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又稱"青春痘"、"暗瘡"、"粉剌",是一種不易治愈,發(fā)病率很高的皮 膚病。西醫(yī)認為痤瘡是一種以多因素、多形性皮疹為特征的毛囊皮脂結構的慣 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生長于青年人面部、胸、背部皮脂腺較豐富的部位,表現(xiàn) 為粉刺、炎癥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痤瘡的病因主要有細菌感染, 如痤瘡棒狀桿菌的感染;內(nèi)分泌障礙,如雄性激素水平提高;代謝紊亂,如脂 肪分泌旺盛;腸胃疾病等。中醫(yī)認為該疾病是由濕熱血燥、血瘀凝滯肌膚,加 之飲食失調(diào),好食肥甘厚味、辛辣,沖任失調(diào),肺胃火盛上擾頭面或因脾胃素 有濕熱所致。目前中西醫(yī)治療痤瘡的方法均為藥物治療。西醫(yī)對非炎癥性痤瘡的治療主 要使用維甲酸類化合物,如維A乳膏,或采用抗雄性激素類藥物,如安體舒通 等;對炎癥性痤瘡的治療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紅霉素、螺旋霉素等。中醫(yī)采用的 治療藥物主要是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類湯藥、丸藥、散劑等口服藥,包括清熱 暗瘡片、排毒養(yǎng)顏膠囊和濕毒清膠囊等?,F(xiàn)有的中、西醫(yī)治療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 藥效不夠全面,治標不治本?,F(xiàn)有的大多數(shù)內(nèi)服藥片面強調(diào)消炎、清熱 等功效,而不注重對機體的全面調(diào)整。2. 治愈率較低。往往是用藥時有一定的效果,停藥后出現(xiàn)反復。3. 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用藥后有不良反應,如月經(jīng)不調(diào)、肢體乏力等。4. 療程較長。通常為3-6個月。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加有效的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以便提高 該疾病的治愈率,消除用藥時的不良反應,縮短療程。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 面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它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 茜草8-10,白鮮皮8-10,地膚子8-10,苦參8-10, 土茯苳8-10,大黃5-6,金銀花12-15,連翹8-10,蒲公英8-10,甘草5-6,梔子8-10,牡丹皮8-10,蛇 蛻5-6,蟬蛻5-6,葛根5-6,牛蒡子5-6,薄荷5-6,防風5-6,當歸8-10,赤芍 8-10,白芍8-10,紫荊皮8-10,紫草8-10,生地黃8-10,玄參8-10,麥冬8-10, 白茅根8-10,桑白皮8-10,枇杷葉8-10,百部5-6,黃芩8-10,白術8-10,茯 苳8-10,陳皮5-6,焦三仙12-15,黃連8-10,龍膽8-10,蒼術8-10,黃柏8-10, 牛膝8-10,薏苡仁8-10,皂角刺8-10,白芷8-10,丹參12-15,桃仁8-10,紅 花8-10,白花蛇舌草8-10,側柏葉8-10,沉香4-5,檀香4-5,木香4-5、 丁香 4-5和穿山甲0-5。所述內(nèi)服中藥優(yōu)選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茜草8,白鮮皮8,地膚子8,苦參8, 土茯苓8,大黃5,金銀花12,連翹 8,蒲公英8,甘草5,梔子8,牡丹皮8,蛇蛻5,蟬蛻5,葛根5,牛蒡子5, 薄荷5,防風5,當歸8,赤芍8,白芍8,紫荊皮8,紫草8,生地黃8,玄參8, 麥冬8,白茅根8,桑白皮8,枇杷葉8,百部5,黃芩8,白術8,茯苓8,陳 皮5,焦三仙12,黃連8,龍膽8,蒼術8,黃柏8,牛膝8,薏苡仁8,皂角刺 8,白芷8,丹參12,桃仁8,紅花8,白花蛇舌草8,側柏葉8,沉香4,檀香 4,木香4和丁香4。所述內(nèi)服中藥還優(yōu)選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茜草8,白鮮皮8,地膚子8,苦參8, 土茯苓8,大黃5,金銀花12,連翹 8,蒲公英8,甘草5,梔子8,牡丹皮8,蛇蛻5,蟬蛻5,葛根5,牛蒡子5, 薄荷5,防風5,當歸8,赤芍8,白芍8,紫荊皮8,紫草8,生地黃8,玄參8, 麥冬8,白茅根8,桑白皮8,枇杷葉8,百部5,黃芩8,白術8,茯苓8,陳 皮5,焦三仙12,黃連8,龍膽8,蒼術8,黃柏8,牛膝8,薏苡仁8,皂角刺 8,白芷8,丹參12,桃仁8,紅花8,白花蛇舌草8,側柏葉8,沉香4,檀香 4,木香4、 丁香4和穿山甲5。所述大黃優(yōu)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酒大黃。 所述蛇蛻優(yōu)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酒蛇蛻。 所述牛蒡子優(yōu)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炒牛蒡子。所述穿山甲優(yōu)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醋山甲。 所述紫荊皮主產(chǎn)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性味苦,平;歸 經(jīng)入肝、脾兩經(jīng);功用主治活血通經(jīng),消腫解毒;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 2-4錢。名醫(yī)施今墨用此藥結合當歸、赤芍、連翹、蛇蛻、紫草等藥治療皮膚病 效果甚佳。所述焦三仙為焦麥芽、焦山楂和焦神曲等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其中焦麥 芽和焦山楂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中藥;焦神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 一部)記載的六神曲(炒)。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的制備方法,是將所述各味中藥的粉末按照所述比例混拌均勻,泛丸,即得到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中,所述的原料藥粉末優(yōu)選為過120目篩的極細粉;所述泛丸優(yōu)選泛制水丸。所述制備方法還可以將所述藥丸再用現(xiàn)有的常規(guī)方法包滑石粉衣并干燥。 我國醫(yī)學很早就有治療痤瘡的效驗良方,如"清肺枇杷飲"等,本發(fā)明是 在學習先人治療痤瘡經(jīng)驗的基礎上,充分遵循以下治療原則而提出的。① 把握現(xiàn)代人痤瘡發(fā)病機理近年來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痤瘡的致病因素日趨復雜,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遺傳, 過食多脂多糖類及刺激性食品如麻辣燙、烤肉串、蝦、蟹等,激烈競爭導致的 不良情緒因素、氣候變暖、某些化學因素如化妝品對皮膚的刺激,等等因素引 起的痤瘡屢見不鮮。本發(fā)明充分考慮了現(xiàn)代人的上述發(fā)病機理特點,進行了有 針對性的用藥。② 靈活運用中藥的藥理藥性隨著野生中藥的減少,人工種植的增加,炮制加工不太規(guī)范,致使單味中 藥的藥性有所減弱。本發(fā)明根據(jù)這種情況對某些中藥材的用量進行了靈活處理。③ 標本兼治本發(fā)明人按中藥學理論,經(jīng)反復實踐和總結認識到采用大復方(即主藥多, 輔藥多)充分調(diào)節(jié)臟腑各器官的機能,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提高該疾病的治愈率, 縮短療程。本發(fā)明中藥配方中,土茯苓、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甘草、梔子、紫荊 皮、白花蛇舌草、白茅根清熱解毒;蛇蛻、蟬蛻、葛根、牛蒡子、薄荷、防風、 皂角刺、白芍、白芷祛風止癢、托里透表;白鮮皮、地膚子、苦參祛風止癢; 蒼術、黃柏、薏苡仁、龍膽、黃連、大黃燥濕化濁;白術、茯苓、陳皮、焦三 仙、沉香、檀香、木香、丁香健脾導滯、行氣化濕;桑白皮、枇杷葉、麥冬、 百部清瀉肺熱;丹參、桃仁、紅花、牛膝化瘀通絡;生地黃、玄參、赤芍、側 柏葉、紫草、茜草、牡丹皮活血涼血;諸藥協(xié)同作用,相輔相成,對治療各種 程度的痤瘡,清除相應癥狀具有良好效果。對于膿皰過多者,方中可酌量加入 穿山甲,這樣,穿山甲、皂角刺、甘草、陳皮、赤芍和白芍的組合可以起到更 佳的托膿效果。本發(fā)明使用方法及效果評定 一、本發(fā)明的使用方法按照本發(fā)明實施例1方法制備的中藥水丸為白色,每粒重0.3克。普通患者 口服一次20粒,即一次口服本發(fā)明中藥6g,每日兩次,感冒期間停服,月經(jīng)期或哺乳期慎服,孕婦禁服,用藥期間忌食辛辣、魚蝦、海鮮、燒烤食品及酒類。二、 本發(fā)明的藥理功效清熱解毒、清瀉肺熱、健脾導滯、行氣化濕、祛風止癢、托里透表、燥濕 化濁、活血涼血、化瘀通絡和抗菌消炎。三、 本發(fā)明治愈、有效和無效的判別標準1、 治愈疾病癥狀即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色素沉著完全消失。2、 有效上述疾病癥狀消失率至少為50%。3、 無效上述疾病癥狀沒有變化。四、 本發(fā)明可治愈期限及無效觀察期1. 可治愈期限可治愈期限是一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它是指患者從使用本發(fā)明開始到可以取得治 愈效果時為止的通常治療期限。本發(fā)明該期限為20-60天。2. 無效觀察期該期限是指患者從使用本發(fā)明開始到確認本發(fā)明對患者沒有治療效果時為 止的期限。本發(fā)明無效觀察期為3-7天。五、 本發(fā)明治愈率、有效率和無效率統(tǒng)計方法及其結果1、 選擇試驗組患者選擇病情輕重程度不同的男女患者ioo人。其中,病情較輕的患者即患病部位僅有細小丘疹和膿皰者25人;病情中等即患病部位有丘疹、膿皰及結節(jié)者28人;病情較重即患病部位有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色素沉著者47人。所 有患者的年齡范圍為15-33歲不等。2、 治療及統(tǒng)計原則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都以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藥物為治療藥物,并且 均按照上述使用方法用藥。本組試驗確定患者治愈率、有效率的最終時間是用 藥后60日;確定無效率的最終時間是用藥后7日。最后按治愈、有效和無效判 別標準評定治療效果。3、 療效效果統(tǒng)計結果 治愈人數(shù)62人 有效人數(shù)38人 無效人數(shù)0人 治愈率62% 有效率100% 無效率0%本發(fā)明在試驗性臨床使用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副作用。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諸多優(yōu)點?,F(xiàn)有技術中,常用于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制劑包括清熱暗瘡片、排毒養(yǎng)顏 膠囊和濕毒清膠囊等。這些內(nèi)服中藥往往由于過于偏重清熱、瀉火等功效,而 缺乏對機體的全面調(diào)養(yǎng)作用。這樣一來,它們不僅不能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而且往往容易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治療效果也隨之難以提高,療程也就相 應拉長,停藥后還容易復發(fā)。本發(fā)明采用的是標本兼治的大復方,注重對各臟器的全面調(diào)節(jié),在有針對 性的治療癥狀的同時能夠從根本上調(diào)整體內(nèi)各機能間的失衡,并且并不片面地 突出強調(diào)某個功效,不會導致出現(xiàn)治療的副作用,比如,現(xiàn)有濕毒清膠囊、清 熱暗瘡片等內(nèi)服中藥偏清熱瀉火,往往導致患者服藥后出現(xiàn)四肢乏力、腸胃不 適等現(xiàn)象,而本發(fā)明的內(nèi)服中藥與其相比增強了清瀉肺熱、祛風止癢、托里透 表、健脾導滯、行氣化濕、燥濕化濁、活血涼血、化瘀通絡等功能,所以不會 出現(xiàn)上述各種不良反應。因此,本發(fā)明的內(nèi)服中藥不僅療效更全面,而且治愈 率也更高,通??蛇_到62%以上,愈后不易復發(fā),療程短,見效快,通常治愈 期僅為20-60天。而目前常用的相關藥物治愈期為3-6個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下列 實施例。實施例1.制備實施例1) 取茜草、白鮮皮、地膚子、苦參、土茯苓、大黃、金銀花、連翹、蒲公 英、甘草、梔子、牡丹皮、蛇蛻、蟬蛻、葛根、牛蒡子、薄荷、防風、當歸、 赤芍、白芍、紫荊皮、紫草、生地黃、玄參、麥冬、白茅根、桑白皮、枇杷葉、 百部、黃芩、白術、茯苓、陳皮、焦三仙、黃連、龍膽、蒼術、黃柏、牛膝、 薏苡仁、皂角刺、白芷、丹參、桃仁、紅花、白花蛇舌草、側柏葉、沉香、檀 香、木香和丁香,將其分別用萬能粉碎機粉碎成能過120目篩的極細粉末,除 去藥材中的纖維物質(zhì)備用;其中,大黃選擇按照藥典所記載的方法炮制好的酒 大黃;蛇蛻選擇按照藥典所記載的方法炮制好的酒蛇蛻;穿山甲選擇按照藥典 所記載的方法炮制的醋山甲;2) 取如下重量的步驟1)制得的各種藥材粉末,混合攪拌均勻,泛制成水 丸,每丸重量為0.3g:茜草8g,白鮮皮8g,地膚子8g,苦參8g, 土茯苓8g,大黃5g,金銀花12g, 連翹8g,蒲公英8g,甘草5g,梔子8g,牡丹皮8g,蛇蛻5g,蟬蛻5g,葛根 5g,牛蒡子5g,薄荷5g,防風5g,當歸8g,赤芍8g,白芍8g,紫荊皮8g,紫 草8g,生地黃8g,玄參8g,麥冬8g,白茅根8g,桑白皮8g,枇杷葉8g,百部5g,黃芩8g,白術8g,茯苓8g,陳皮5g,焦三仙12g,黃連8g,龍膽8g,蒼 術8g,黃柏8g,牛膝8g,薏苡仁8g,皂角刺8g,白芷8g,丹參12g,桃仁8g, 紅花8g,白花蛇舌草8g,側柏葉8g,沉香4g,檀香4g,木香4g和丁香4g, 共382g。實施例2.制備實施例1) 取實施例1步驟1)所述的中藥材和穿山甲共53味中藥材,將其分別用 萬能粉碎機粉碎成能過120目篩的極細粉末,除去藥材中的纖維物質(zhì)備用。2) 按照實施例1步驟2)所述的重量取上述步驟制得的中藥材粉末,再取 5g上述步驟制得的穿山甲粉末,共387g,混合攪拌均勻后,泛制成水丸,每丸 重量為0.3g。3) 將步驟2)得到的丸劑用常規(guī)方法包滑石粉衣。實施例3.制備實施例1) 按照實施例l步驟l)的方法制備中藥細粉,混合均勻后備用;2) 按照如下重量取上述步驟制備的藥粉,共421g,混合攪拌均勻后,泛制 成水丸,每丸重量為0.3g:茜草9g、白鮮皮9g、地膚子9g、苦參9g、 土茯苓9g、大黃5g、金銀花13g、 連翹9g、蒲公英9g、甘草5g、梔子9g、牡丹皮9g、蛇蛻5g、蟬蛻5g、葛根 5g、牛蒡子5g、薄荷5g、防風6g、當歸9g、赤芍9g、白芍9g、紫荊皮9g、紫 草9g、生地黃9g、玄參9g、麥冬9g、白茅根9g,桑白皮9g、枇杷葉9g、百部 5g、黃芩9g、白術9g、茯苓9g、陳皮5g、焦三仙13g、黃連9g、龍膽9g、蒼 術9g、黃柏9g、牛膝9g、薏苡仁9g、皂角刺9g、白芷9g、丹參13g、桃仁9g、 紅花9g、白花蛇舌草9g、側柏葉9g、沉香4g、檀香4g、木香4g和丁香4g。實施例4.制備實施例1) 按照實施例2步驟1)的方法制備中藥材細粉,將得到的細粉混合均勻 后備用;2) 按照如下重量取上述步驟制備的藥粉,共480g,混合攪拌均勻后,泛制 成水丸,每丸重量為0.3g:茜草10g、白鮮皮10g、地膚子10g、苦參10g、 土茯苓10g、酒大黃6g、 金銀花15g、連翹10g、蒲公英10g、甘草6g、梔子10g、牡丹皮10g、酒蛇蛻 6g、蟬蛻6g、葛根6g、牛蒡子6g、薄荷6g、防風6g、當歸10g、赤芍10g、白 芍10g、紫荊皮10g、紫草10g、生地黃10g、玄參10g、麥冬10g、白茅根10g、 桑白皮10g、枇杷葉10g、百部6g、黃芩10g、白術10g、茯苓10g、陳皮6g、 焦三仙15g、黃連10g、龍膽10g、蒼術10g、黃柏10g、牛膝10g、薏苡仁10g、 皂角刺10g、白芷10g、丹參15g、桃仁10g、紅花10g、白花蛇舌草10g、側柏葉10g、沉香5g、檀香5g、木香5g、 丁香5g和炒穿山甲5g。 3)將步驟2)得到的丸劑用常規(guī)方法包滑石粉衣。實施例5.應用實施例 A受試者姓名劉鵬性別男年齡26歲問診時間2004年4月18日主訴面部發(fā)熱、顏面炎癥、丘疹、潮紅、紅腫、癢痛、有硬結;用排毒養(yǎng)顏膠囊治療20天未見明顯好轉,有腸胃不適和脫皮現(xiàn)象,停藥后復發(fā)。 診查面部有紅丘疹、膿皰、舌質(zhì)紅、苔微黃。 診斷結果面部痤瘡處方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中藥制劑治療,療程30天, 一日兩次,早晚各一 次,口服一次20粒,用藥期間忌食辛辣、海鮮、燒烤食品及酒類。感冒 期間停服。訪査半年后訪查結果,病癥完全消失,未見復發(fā)。B受試者 姓名陸飛性別男年齡17第一次問疹時間2004年6月26日主訴面部痤瘡三年,癢有膿、脫屑、面部前胸后背均有,尿黃尿熱、大便調(diào)、 納可;曾服中藥湯劑,使用時癥狀好轉,停藥后復發(fā)加重,用藥后四肢 無力。診查患者面部有膿皰、結節(jié)、囊腫、疤痕、色素沉著、舌前主中縱行少苔、臺紐黃。診斷結果重度痤瘡處方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中藥制劑治療,療程40天。用藥期間忌食辛辣、海鮮、魚蝦、燒烤食品及酒類。感冒期間停服。 第二次問診時間2004年8月9日主訴病情明顯好轉無不良反應診斷結果癥狀大部分消失。處方繼續(xù)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中藥制劑治療,療程25天。用法同上。訪査半年后訪査結果,病癥完全消失,未見復發(fā)。C受試者 姓名王燕性別女年齡23 第一次問診時間2005年5月9日主訴面頰部、頦部紅丘疹、結節(jié)、有膿皰;曾用紅霉素軟膏、維生素B6霜劑 和清熱暗瘡片治療,用藥時病癥減輕,停藥后癥狀加重,服藥后出現(xiàn)四 肢乏力的不良反應;診查面部頦周圍丘疹、結節(jié)伴有皮疹、糜爛、舌質(zhì)紅、苔黃燥、便秘。 診斷結果面部痤瘡處方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中藥制劑治療,療程30天,用藥期間忌食辛辣、 海鮮、魚蝦、燒烤食品及酒類。感冒期間停服。月經(jīng)期間藥量減半, 如有不適,停服。第二次問診時間2005年6月11日主訴病情明顯好轉,無不良反應診斷結果面部痤瘡癥狀大部分消失,囑其多食水果,少食零食,忌食麻辣燙、 烤肉串。處方繼續(xù)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3治療,療程35天,用法同上。 訪查半年后訪査結果,病癥基本消失,未見復發(f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茜草8-10,白鮮皮8-10,地膚子8-10,苦參8-10,土茯苓8-10,大黃5-6,金銀花12-15,連翹8-10,蒲公英8-10,甘草5-6,梔子8-10,牡丹皮8-10,蛇蛻5-6,蟬蛻5-6,葛根5-6,牛蒡子5-6,薄荷5-6,防風5-6,當歸8-10,赤芍8-10,白芍8-10,紫荊皮8-10,紫草8-10,生地黃8-10,玄參8-10,麥冬8-10,白茅根8-10,桑白皮8-10,枇杷葉8-10,百部5-6,黃芩8-10,白術8-10,茯苓8-10,陳皮5-6,焦三仙12-15,黃連8-10,龍膽8-10,蒼術8-10,黃柏8-10,牛膝8-10,薏苡仁8-10,皂角刺8-10,白芷8-10,丹參12-15,桃仁8-10,紅花8-10,白花蛇舌草8-10,側柏葉8-10,沉香4-5,檀香4-5,木香4-5、丁香4-5和穿山甲0-5。
2. 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含有以下 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材茜草8,白鮮皮8,地膚子8,苦參8, 土茯苓8,大黃5,金銀花12,連翹 8,蒲公英8,甘草5,梔子8,牡丹皮8,蛇蛻5,蟬蛻5,葛根5,牛蒡子5, 薄荷5,防風5,當歸8,赤芍8,白芍8,紫荊皮8,紫草8,生地黃8,玄參8, 麥冬8,白茅根8,桑白皮8,枇杷葉8,百部5,黃芩8,白術8,茯苓8,陳 皮5,焦三仙12,黃連8,龍膽8,蒼術8,黃柏8,牛膝8,薏苡仁8,皂角刺 8,白芷8,丹參12,桃仁8,紅花8,白花蛇舌草8,側柏葉8,沉香4,檀香 4,木香4禾口丁香4。
3. 權利要求2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中還包 含5重量份的穿山甲。
4.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黃為酒大黃。
5.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蛇 蛻為酒蛇蛻。
6. 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蒡子為炒牛蒡子。
7. 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任一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山甲為醋山甲。
8. 權利要求l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味中藥的粉末按照所述比例混拌均勻,泛丸,即得到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 藥。
9. 權利要求8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原料藥粉末為過120目篩的極細粉;所述泛丸為泛制水丸。
10. 權利要求9所述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 藥丸再采用常規(guī)技術用滑石粉包衣并干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的內(nèi)服中藥,是由茜草、地膚子、白鮮皮等50余味中藥材制成,如果酌量添加穿山甲,可增強托膿效果。本發(fā)明中藥是根據(jù)中醫(yī)清熱解毒、清瀉肺熱、健脾導滯、行氣化濕、祛風止癢、托里透表、燥濕化濁、活血涼血、化瘀通絡和抗菌消炎的原理,通過上述組分的協(xié)同作用,對痤瘡進行治療的。該內(nèi)服藥療程短、療效穩(wěn)定,無復發(fā),輕度痤瘡30天左右可痊愈,中度痤瘡45天左右可痊愈,重度者60天左右可痊愈。通過對100例痤瘡患者的臨床觀察,本發(fā)明有效率100%,治愈率62%,解決了現(xiàn)有治療痤瘡藥物治療時間長、療效不顯著、易復發(fā)且對人體有一定副作用的問題。
文檔編號A61K36/904GK101224287SQ20071030471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佟家勇 申請人:佟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