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保健藥物,具體而言屬于對皮膚有保健作用、能治療皮膚病的中藥膜劑,還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和美麗已然形成社會風氣。由于皮膚容易受到外界物理因素、細菌、病毒以及各種菌體的侵蝕,加上內(nèi)分泌及其內(nèi)臟器官疾患等原因,面部皮膚會患痤瘡、粉刺、皰疹、疣、雀斑等皮膚疾病。傳統(tǒng)的中醫(yī)在治療皮膚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近代醫(yī)學還提出了皮膚保健的理論。近年有一些針對皮膚病的中草藥配方申請了發(fā)明專利,例如93110419.x號“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及制備方法”、94119431.0號“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97116824.5號“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97109121.8號“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沖劑”、99107327.4號“用于治療皮膚病的中藥”、01131776.0號“一種治療皮膚病性病的中藥及其配制方法”、02144938.4號“治療面部皮膚病的中藥”等,發(fā)明人也申請了200410040165.8號“用于皮膚保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方法”專利。
上述的種種治療皮膚病的藥劑,均有一定效果。但醫(yī)生們?nèi)匀辉谔剿鞲玫乃幏?,以保護人們的皮膚健康,使人們?nèi)菝哺n麗。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使皮膚病患者可以迅速治愈,正常人的皮膚得到保健,滿足人們健美的需求。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該中藥膜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根據(jù)發(fā)明人的精心研究以及17年的醫(yī)療實踐優(yōu)選出來的配方。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至少包括以下12味中藥材黃芪 紫草 生地 白芍 薄荷 防風苦參 蛇床子 牛蒡子 艾葉 芒硝 荊芥以上12味藥材每劑用量均為30~90g。
本發(fā)明的中藥膜劑最佳用量為每劑各50g。
在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可按上述各味藥材用量進行放大。
上述藥材中,黃芪,即黃耆,為豆科植物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溫,能補中益氣(見江蘇新醫(y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2035頁);紫草,為紫草科植物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根,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2342頁);生地,即鮮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的新鮮根莖,味甘苦,性寒,能清熱、涼血、生津(見《中藥大辭典》2568頁);白芍,即白芍藥,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的根,味苦酸,性涼,能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見《中藥大辭典》706頁);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全草或葉,有疏風、散熱、辟穢、解毒的功效(見《中藥大辭典》2648頁);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shnikoviadivaricata)的根,,味甘辛,性溫,有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985頁);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的根,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1283頁);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的果實,味辛苦,性溫,有祛風、燥濕、殺蟲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2121頁);牛蒡子,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的果實,味辛苦,性涼,能疏散風熱、消腫解毒(見《中藥大辭典》429頁);艾葉,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葉,味苦辛,性溫,有理氣血、逐寒濕的作用(見《中藥大辭典》559頁);芒硝,為礦物芒硝(Mirabilite)的精制結晶,味辛苦成,性寒,有潤燥、軟堅的作用,可治丹毒、癰腫(見《中藥大辭典》836頁);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uralensis)的全草,味辛,性溫,有發(fā)表、祛風、理血的功效(見《中藥大辭典》1553頁)。
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的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各味中藥分別干燥、粉碎、研細,制成粒徑為1nm~0.1mm的藥粉,添加純凈水及滲透劑制成中藥膜劑。
通常所用的純凈水用量占藥物總用量的10%~20%,用作滲透劑的是濃度為85%的氮酮,滲透劑用量占藥物總用量的0.6%。
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可以對人體各處如面、頸、胸、腹、腰、肚、臂、腿、手、足的皮膚進行保健,或對各處皮膚疾患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即在清潔皮膚后,將中藥膜劑均勻抹于皮膚形成膜狀,30~6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即可;根據(jù)皮膚有無病變的情況,可適當加熱。每日使用1次或隔日1次。由于上述藥物具有通經(jīng)活血、消炎止痛、拔毒收斂的功效,因此它能使皮膚得到正常呼吸、去除死皮、消炎殺菌、抑制細菌生長、收縮粗大毛孔、調(diào)節(jié)皮膚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作用,同時能深層治理皮膚環(huán)境,還原皮膚的健康本色,使皮膚健康、細膩、光滑、富有彈性,煥發(fā)光彩。該膜劑適用于成人和孩子,尤其適用于女性。
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是基于民間驗方,通過大量實踐,進一步研制而成的,它具有純天然、無毒副作用、高效、安全、等功效。臨床使用結果表明它適用于人體各部位的皮膚及多種皮膚病的治療。本品在貴陽中山醫(yī)院、貴陽瑞金醫(yī)院、貴陽曾月皮膚美容醫(yī)院、貴陽新希望醫(yī)院等臨床應用,成功地治愈了上萬例皮膚病患者,有效率達到99%。
使用本發(fā)明療效明顯的例子為(1)貴陽市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女職工王琴,現(xiàn)年24歲,2000年8月,面部患惡性痤瘡,9月到貴陽瑞金醫(yī)院曾月皮膚??浦委?,采用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產(chǎn)品,內(nèi)外調(diào)理后皮膚得到明顯改善,經(jīng)過1個月的保養(yǎng)后,痤瘡痊愈,皮膚重現(xiàn)光彩。(2)貴陽居民魏仙魁,男,現(xiàn)年31歲,患惡性痤瘡,多方治療無效,采用本發(fā)明的用于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產(chǎn)品,15天明顯好轉,繼續(xù)使用1周,疤痕逐漸消除,色素減退。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 取黃芪、紫草、生地、白芍、薄荷、防風、苦參、蛇床子、牛蒡子、艾葉、芒硝、荊芥12味中藥材,將每味草藥分別干燥、粉碎,研細到粒徑為1nm~0.1mm,取各味藥粉各500g,共制成藥粉6000g,加入1200ml純凈水,添加36g滲透劑——85%氮酮,制成中藥膜劑,密封包裝,分每袋40、60、120ml等包裝,制得產(chǎn)品。該產(chǎn)品命名為“奇膜”,屬于“曾月健膚系列產(chǎn)品”之一。
權利要求
1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膜劑的原料至少包括以下12味中藥材黃芪 紫草 生地 白芍 薄荷 防風苦參 蛇床子 牛蒡子 艾葉 芒硝 荊芥以上12味藥材每劑用量均為30~90g。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膜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膜劑的原料至少包括以下12味中藥材黃芪 紫草 生地 白芍 薄荷 防風苦參 蛇床子 牛蒡子 艾葉 芒硝 荊芥以上12味藥材每劑用量均為50g。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膜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各味中藥分別干燥、粉碎、研細,制成粒徑為1nm~0.1mm的藥粉,按配比添加純凈水及滲透劑制成中藥膜劑。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膜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純凈水用量占藥物總用量的10%~20%;用作滲透劑的是濃度為85%的氮酮,滲透劑用量占藥物總用量的0.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皮膚保健藥物。它是以下列原料制成的黃芪、紫草、生地、白芍、薄荷、防風、苦參、蛇床子、牛蒡子、艾葉、芒硝、荊芥12味中藥材。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各味中藥分別干燥、粉碎、研細,制成粒徑為1nm~0.1mm的藥粉,按配比添加純凈水及滲透劑制成中藥膜劑。本發(fā)明的皮膚保健的中藥膜劑,可以對人體各處如面、頸、胸、腹、腰、肚、臂、腿、手、足的皮膚進行保健,或對各處皮膚疾患進行治療,具有通經(jīng)活血、消炎止痛、拔毒收斂的功效。
文檔編號A61P17/00GK1857515SQ20061005097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17日
發(fā)明者曾燕 申請人: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