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體內埋置式血管腔外動-靜脈阻斷化療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將藥物、液體引入人體體內的醫(yī)療器械,特別是經腫瘤動靜脈直接給藥化療時所使用的體內埋置式血管腔外動-靜脈阻斷化療器。
另外,目前的化療泵是用于腫瘤為單側性供血的腫瘤。對于盆腔腫瘤(如子宮癌、宮頸癌、卵巢癌、陰道癌、直腸癌),由于其血液供應為雙側的髂內動脈供血,放置目前的化療泵非常不便。因此目前對盆腔腫瘤的局部動脈化療是采用股動脈體外穿刺介入化療,由于每次化療時均需導管和穿刺,臨床費用很高,介入導管還易對血管造成損傷,因而臨床應用不廣。
再次,目前的化療泵是單純的動脈化療,雖然達到了腫瘤的局部化療,但是由于動脈相的時間有限,高濃度的化療藥物作用時間很短,如何保持腫瘤局部的高藥物濃度并維持更長的作用時間,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難題,現(xiàn)在有大量的報道采用術中結扎腫瘤的供血和回流血管后,再在動脈內化療,其療效是非常的有效,但怎樣才能在手術后也能反復阻斷血管后再行動脈化療,一直是醫(yī)療界研究的問題。
本體內埋置式血管腔外動-靜脈阻斷化療器與原有化療器相同,包括皮下泵和動靜脈阻斷器,及與皮下泵相連的導管,所不同的是還有一個血管穿刺器,血管穿刺器內設有一個可伸出、縮入的穿刺針,穿刺針的伸出或縮入由伸縮控制機構控制,穿刺針與注藥皮下泵導通;動靜脈阻斷囊由動靜脈阻斷囊控制裝置控制。
所述伸縮控制機構可以為電子定時控制裝置或遙控電子控制裝置加穿刺針推注器,需要穿刺時起動推進程序,推注器將穿刺針穿出血管穿刺器,扎入血管或需要化療的組織中,此時通過皮下泵給藥進行化療;化療完成后,起動縮回程序,推注器帶動穿刺針縮回到血管穿刺器中,等待下一次治療。伸縮控制機構也可完全為機械控制結構,其結構可有多種多樣,但下述結構較簡單易行,且性能穩(wěn)定。
使用機械控制結構的伸縮控制裝置的血管穿刺器包括有外殼,外殼內腔由活塞隔成前后兩個腔,前腔為穿刺針容納腔,穿刺針后端與注藥泵導通。后腔為活塞控制腔,活塞控制腔與穿刺針推注泵導通。在穿刺針容納腔內設穿刺針和穿刺針伸縮控制機構,穿刺針容納腔底部由可反復穿刺且自閉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或設有針孔讓穿刺針針頭伸出或縮回。穿刺針伸縮控制機構可以是設有伸縮桿的結構,伸縮桿后端頂在活塞上,伸縮桿開設有沿其縱向且為垂直的通槽,穿刺針的針柄設置于該通槽中,針柄的后端頂在伸縮桿后端,其前端被彈簧向后壓緊,伸縮桿的前端設置有與圓珠筆伸縮控制機構相似的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
動靜脈阻斷囊控制裝置也可以為電子定時控制裝置或遙控電子控制裝置,動作時是經電子起動向動靜脈阻斷囊中注入液體將阻斷囊脹大進行壓迫阻斷,也可直接控制一個阻斷壓迫件進行阻斷,也可以人為控制,直接向動靜脈血管阻斷泵中注入控制液體即可。
注藥泵、穿刺針推注泵和動靜脈血管阻斷泵可合成一個三腔泵,該泵分設有三個腔,分別為注藥腔、穿刺針推注腔及動靜脈血管阻斷腔,其中注藥腔與穿刺針連通,穿刺針推注腔與血管穿刺器內的活塞控制腔連通,動靜脈血管阻斷腔與動靜脈阻斷囊連通;血管穿刺器外側面上還設有一個將其固定于組織上的固定裝置。
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由伸縮桿、卡塊、彈簧和與穿刺針容納腔固聯(lián)的彈簧容納槽構成,彈簧容納槽的內壁上設有相間隔的通槽和不通槽,各槽兩側的隔離條的頂部是斜形的,通槽中安置有卡塊,卡塊與伸縮桿前端的頂塊對接,卡塊和頂塊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彈簧容納槽內側壁上的通槽相對應的凸緣,頂塊與卡塊相接觸的端面是間隔的三角形齒狀,與之接觸的卡塊端面是間隔的半三角形齒狀,卡塊的前端有一固定桿伸入前端的彈簧中,其后端有一導向桿插入伸縮桿的芯孔中。
三腔皮下泵結構最好是注藥腔、動靜脈血管阻斷腔分布于皮下泵兩邊,中間是呈水平狀布置的穿刺針推注腔,由于穿刺針推注腔需承受較大的壓力,上述結構有利于壓力分布,且因為穿刺針推注腔需反復穿刺,因此其腔口應設有加厚窗蓋,且窗蓋最好由耐穿刺且自密封醫(yī)用硅橡膠制成,為了方便穿刺和力的傳導,窗蓋的端面與水平面最好成45°~60°的夾角。窗蓋設于穿刺針推注腔后端面,便于分別窗蓋、注藥腔、動靜脈血管阻斷腔的穿刺部位。
血管穿刺器可以為一對,分別通過導管和皮下泵連接,以適用于需要同時進行雙側化療的骼內動靜脈。
血管穿刺器外可設一個彈性包邊作為將血管穿刺器固定的固定裝置。
由于本發(fā)明不需將血管離斷,而是在術中將化療穿刺器包繞腫瘤供應血管,并固定在周圍軟組織上,只在化療給藥時從皮下泵來操縱穿刺器,將穿刺針刺入血管內,給藥完后針頭縮回穿刺器中,這樣減少了使用常規(guī)化療泵的并發(fā)癥。本發(fā)明根據(jù)髂內動脈的解剖特點,還設計了采用一個皮下泵連接兩個血管穿刺器(對應雙側髂內血管)的實施方式,這樣能使盆腔腫瘤的術后多次動脈化療變得安全和方便,更能在阻斷腫瘤血液供應的回流情況下進行化療,增加化療效果。且本化療器的皮下泵可采用醫(yī)用硅橡膠制成,柔軟有韌性,減小了患者的異物感。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中皮下泵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2的B-B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中血管穿刺器的立體圖。
本化療器的使用方法是首先經過手術,將血管穿刺器固定在腫瘤供血動脈旁,皮下泵植入附近的皮下,兩者之間由三腔導管連接。治療時將液體或者氣體注入動靜脈血管阻斷腔中,經過導管進入動靜脈阻斷囊中,動靜脈阻斷囊膨脹后將血管壓迫阻斷;將液體注入穿刺針推注腔中,經過導管進入活塞控制腔推動活塞帶動伸縮桿向前運動,使針柄也隨之往前,帶動穿刺針穿出針孔扎入血管中,此時伸縮桿運動到位,減低推注壓力,穿刺針停留在血管中;將化療藥物注入注藥腔,藥物經過導管進入針柄,通過穿刺針注射至血管中;注射完畢,再次增加推注壓力,再次推動伸縮桿,伸縮桿向后運動帶動針柄向下運動,穿刺針從針孔孔道中退出血管,縮入血管穿刺器內;化療完畢15-30分鐘后,再抽掉動靜脈血管阻斷腔中的液體或氣體,使動靜脈阻斷囊疲軟,這樣可以使得血管恢復通暢時,穿刺針眼已被壓迫止血,以免造成大出血。
其實也有一種簡單的結構替代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那就是直接在伸縮桿上加裝彈簧和限位塊,只是在注射液體推動伸縮桿到位后要保持壓力,體外操作難度要大一點。
對于盆腔癌癥腫瘤如子宮癌、宮頸癌、卵巢癌、陰道癌、直腸癌,由于其血液供應為雙側的骼內動脈供血,采用配置有兩個血管穿刺器的化療器進行化療,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1.體內埋置式血管腔外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包括皮下泵和動靜脈阻斷器及與皮下泵相連的導管,其特征在于還有一個血管穿刺器(22),血管穿刺器(22)內設有一個可伸出縮入的穿刺針(12),穿刺針(12)的伸出或縮入由伸縮控制機構控制,且穿刺針(12)與注藥皮下泵導通;動靜脈阻斷囊(14)由動靜脈阻斷囊控制裝置控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穿刺器(22)包括有外殼(1),外殼(1)內腔由活塞(2)隔成前后兩個腔,前腔為穿刺針容納腔(15),后腔為活塞控制腔(16);在穿刺針容納腔(15)內設有穿刺針(12)和控制穿過穿刺針容納腔(15)底部針孔(11)的穿刺針(12)針頭伸出或縮回的穿刺針伸縮控制機構(13);動靜脈阻斷囊(14)設于與針孔(11)所處位置相應的血管穿刺器(22)底部;血管穿刺器(22)外側面上還設有一個將其固定于組織上的固定裝置(23)。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泵(18)有三個腔,分別為注藥腔(17)、穿刺針推注腔(19)及動靜脈血管阻斷腔(20),其中注藥腔(17)與穿刺針(12)連通,穿刺針推注腔(19)與血管穿刺器(22)內的活塞控制腔(16)連通,動靜脈血管阻斷腔(20)與動靜脈阻斷囊(14)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針伸縮控制機構(13)包括有伸縮桿(4),伸縮桿(4)后端頂在活塞(2)上,伸縮桿(4)開設有沿其縱向且為垂直的通槽,穿刺針(12)的針柄(3)設置于該通槽中,針柄(3)的后端頂在伸縮桿(4)后端,其前端被扭簧(5)向后壓緊,伸縮桿(4)的前端設置有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8)。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針伸縮控制機構(13)包括有伸縮桿(4),伸縮桿(4)后端頂在活塞(2)上,伸縮桿(4)開設有沿其縱向且為垂直的通槽,穿刺針(12)的針柄(3)設置于該通槽中,針柄(3)的后端頂在伸縮桿(4)后端,其前端被扭簧(5)向后壓緊,伸縮桿(4)的前端設置有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8)。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歇式伸縮控制機構(8)由伸縮桿(4)、前端的頂塊(6)、卡塊(7)、彈簧(9)和與穿刺針容納腔(15)固聯(lián)的彈簧容納槽(10)構成,彈簧容納槽(10)的內壁上設有相間隔的通槽和不通槽,各槽兩側的隔離條的頂部是斜形的,通槽中安置有卡塊(7),卡塊(7)與伸縮桿(4)前端的頂塊(6)對接,卡塊(7)和頂塊(6)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彈簧容納槽(10)內側壁上的通槽相對應的凸緣,頂塊(6)與卡塊(7)相接觸的端面是間隔的三角形齒狀,卡塊(7)端面是間隔的半三角形齒狀,卡塊(7)的前端有一固定桿伸入前端的彈簧(9)中,其后端有一導向桿插入伸縮桿(4)的芯孔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注藥腔(17)、動靜脈血管阻斷腔(20)分布于皮下泵(18)兩邊,中間是呈水平狀布置的穿刺針推注腔(19),其腔口有加厚窗蓋(21),窗蓋的端面與水平面成45°~60°的夾角。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注藥腔(17)、動靜脈血管阻斷腔(20)分布于皮下泵(18)兩邊,中間是呈水平狀布置的穿刺針推注腔(19),其腔口有加厚窗蓋(21),窗蓋的端面與水平面成45°~60°的夾角。
9.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穿刺器(22)為一對,分別通過導管和皮下泵(18)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穿刺器(22)為一對,分別通過導管和皮下泵(18)連接。
11.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穿刺器(22)為一對,分別通過導管和皮下泵(18)連接。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穿刺器(22)為一對,分別通過導管和皮下泵(18)連接。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4.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5.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6.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7.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體內埋植動靜脈阻斷化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3)是與血管穿刺器(22)外側固連的彈性包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體內埋置血管腔外動-靜脈阻斷化療器,該裝置不用將導管插入血管內,而是在完全阻斷動靜脈的情況下,在血管旁對動脈進行穿刺化療。它是由三腔皮下泵、血管腔外式血管穿刺器,以及連接三腔皮下泵和血管穿刺器的導管組成,三腔皮下泵中的注藥腔、穿刺針推注腔、動靜脈血管阻斷腔分別與血管穿刺器中的穿刺針、活塞控制腔、動靜脈阻斷囊對應相通。該裝置可以避免因常規(guī)化療泵的化療導管插入血管內而產生的并發(fā)癥,化療過程由體外控制其穿刺、阻斷、注藥和壓迫過程,手術安裝簡單,使用方便安全,費用較低。本化療器的單血管穿刺器方式適合用于非對稱血管,雙血管穿刺器適合用于盆腔內雙側骼內血管。
文檔編號A61M37/00GK1442209SQ03117580
公開日2003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陸軍 申請人:陸軍, 許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