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壓式飲水機桶提夾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卡壓式飲水機桶提夾器,適用于所有的飲水機桶做提手,屬工器具科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市面上有一種用于提送水人員提攜飲水機桶的提手,這個提手是在一個長方形平面板的三分之二位置上造一個比飲水機桶頸直徑大的圓孔,然后在另外的三分之一位置造一個長方形孔,并將長方形孔遠離圓孔的一個邊做圓加粗做提手,這個提手簡單但不實用,因為提起飲水機桶后飲水機桶斜歪著,容易碰觸到腳,所以,很多人購買了后都不愿意使用,本發(fā)明就是克服上述缺陷設計的飲水機桶提手。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飲水機桶頸套孔板上側的提手左直段和提手右直段分別安裝一個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使提手左直段和提手右直段垂直提起時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分別卡壓在飲水機桶頸兩側的卡壓式飲水機桶提夾器。
[0004]卡壓式飲水機桶提夾器,包括一個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和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左側相連接的提手左直段、提手左斜段、左半圓手抓,以及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右側相連接的提手右直段、提手右斜段、右半圓手抓;其特征在于:
[0005]1、飲水機桶頸套孔板正中間有一個飲水機桶頸套孔,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左側安裝有一個提手左直段,提手左直段的下端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左端由折轉軸相連接,提手左直段可以繞折轉軸旋轉,提手左直段的上端固定連接一個Y字形的提手左斜段,即提手左斜段的下三分之一部分開始分叉,提手左斜段最上端的兩個分支與左半圓手抓的兩端相連接,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右側安裝有一個提手右直段,提手右直段的下端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右端由折轉軸相連接,提手右直段可以繞折轉軸旋轉,提手右直段的上端固定連接一個Y字形的提手右斜段,即提手右斜段的下三分之一部分開始分叉,提手右斜段最上端的兩個分支與右半圓手抓的兩端相連接,提手左斜段向右傾斜,提手右斜段向左傾斜,當提手左直段與提手右直段均為垂直狀態(tài)且飲水機桶頸套孔板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提手左斜段的向右上延長段與提手右斜段的向左上延長段的相交線,在飲水機桶頸套孔板的垂直投影線,剛好過飲水機桶頸套孔的圓心且與左半圓手抓的中心線和右半圓手抓的中心線相平行;提手左直段距離飲水機桶頸套孔板的左端長度為H的位置固定安裝有一個左卡半弧板,20mm彡H彡100mm,左卡半弧板垂直安裝在提手左直段的內側面,左卡半弧板的最右端為一個圓弧,左卡半弧板最右端的圓弧弧度與飲水機桶頸外表面圓弧弧度一致,提手右直段距離飲水機桶頸套孔板的右端長度為H的位置固定安裝有一個右卡半弧板,20mm ^ H ^ 100mm,右卡半弧板垂直安裝在提手右直段的內側面,右卡半弧板的最左端為一個圓弧,右卡半弧板最左端的圓弧弧度與飲水機桶頸外表面圓弧弧度一致,當提手左直段與提手右直段均為垂直狀態(tài)且飲水機桶頸套孔板處于水平狀態(tài)時,如果此時飲水機桶頸套孔套在飲水機桶頸上,則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剛好卡壓在飲水機桶頸的外側表面受力;當飲水機桶頸套孔套卡在飲水機桶頸上并將飲水機桶提起時,提手左斜段的左半圓手抓與提手右斜段的右半圓手抓剛好在飲水機桶頸套孔孔圓中心的正上方匯合,使左半圓手抓與右半圓手抓合并為一個圓柱形手抓,此時,這個左半圓手抓與右半圓手抓之間仍有一個距離L而并未相接觸,3mm< 10mm,從而使在手提起飲水機桶時因握力使提手左直段和提手右直段向內夾緊并使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將飲水機桶頸夾卡得更緊;飲水機桶頸套孔的直徑為D,飲水機桶頸套孔的直徑D與飲水機桶頸的直徑d有如下關系:D多1.2d,但飲水機桶頸套孔的直徑D大于飲水機桶頸蓋的直徑。
[0006]2、當需要用飲水機桶提手提起飲水機桶時,雙手各握一個半圓手抓,并且雙手向外拉開使提手左直段和提手右直段繞折轉軸旋轉,從而使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相連的提手左直段和提手右直段向外拉開一個10° -30°角度,然后將飲水機桶頸套孔水平狀態(tài)套在飲水機桶頸上,使飲水機桶頸套孔上側的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的圓弧口位于飲水機桶頸蓋以下的位置,最后雙手將右半圓手抓和左半圓手抓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圓柱形手抓,單手握住這個圓柱形手抓提起使飲水機桶離開地面,此時,左卡半弧板的右圓弧口和右卡半弧板的左圓弧口卡在飲水機桶頸的外表面上受力而不產生滑移,使飲水機桶及桶內飲用水被提起且使飲水機桶處于垂直狀態(tài),飲水機桶不會碰到自己的腿腳;當需要將飲水機桶放下時,將手握右半圓手抓和左半圓手抓合在一起的圓柱形手抓的手輕輕地放下,使飲水機桶接觸地面,然后兩手分別握住左半圓手抓和右半圓手抓向相反的方向將左半圓手抓和右半圓手抓分開,使左卡半弧板和右卡半弧板遠離飲水機桶頸,最后雙手將左半圓手抓和右半圓手抓保持分開狀態(tài)向上抬起并抬離飲水機桶頸,提水程序完成。
[0007]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08]1、本發(fā)明在提起飲水機桶后能保持飲水機桶處于垂直狀態(tài),從而不會在提起飲水機桶后使飲水機桶碰觸到自己的腿腳。
[0009]2、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夾卡牢固、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提夾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松開狀態(tài)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A-A剖面示意圖;
[0013]圖4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B-B剖面示意圖;
[0014]圖5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C-C剖面示意圖。
[0015]圖1-5中:1、飲水機桶頸2、提手左直段3、飲水機桶頸套孔4、飲水機桶頸套孔板5、左卡半弧板6、右卡半弧板7、飲水機桶頸蓋8、提手右直段9、提手左斜段10、左半圓手抓11、提手右斜段12、右半圓手抓13、折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在圖1一5所示的實施例中,卡壓式飲水機桶提夾器,包括一個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和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左側相連接的提手左直段2、提手左斜段9、左半圓手抓10,以及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右側相連接的提手右直段8、提手右斜段11、右半圓手抓12 ;其特征在于: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正中間有一個飲水機桶頸套孔3,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左側安裝有一個提手左直段2,提手左直段2的下端與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左端由折轉軸13相連接,提手左直段2可以繞折轉軸13旋轉,提手左直段2的上端固定連接一個Y字形的提手左斜段9,即提手左斜段9的下三分之一部分開始分叉,提手左斜段9最上端的兩個分支與左半圓手抓10的兩端相連接,飲水機桶頸套孔板4右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