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手環(huán),尤其是一種佩戴和取下更加方便,更便于單手操作的智能手環(huán)。
【背景技術】
[0002]智能手環(huán)是一款穿戴式智能設備,佩戴在手腕上,通過佩戴智能手環(huán),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和飲食等實時數(shù)據(jù),并將這些數(shù)據(jù)與iphone、ipad和ipodtouch同步,起到通過數(shù)據(jù)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0003]智能手環(huán)的主要結構部件包括用于佩戴的腕帶和集成智能功能的手環(huán)主體,為提高佩戴舒適性,腕帶通常由具有軟質的醫(yī)用橡膠制成,為與手環(huán)主體裝配為一體的一個條形帶或兩段條形帶,佩戴時腕帶兩端連接為一體,使腕帶整體呈環(huán)形?,F(xiàn)有技術中,腕帶兩端連接通常采用卡扣連接,即在腕帶一端部設置凸起卡扣,另一端部設置有多個卡孔,佩戴時卡扣嵌入其中一個卡孔內實現(xiàn)連接?,F(xiàn)有技術中的卡扣連接,用戶在佩戴和取下智能手環(huán)時需要用卡扣對準其中一個卡孔,且施加較大力使卡扣嵌入卡孔內,操作方便性欠佳,尤其是佩戴和取下智能手環(huán)為單手操作,操作更為不便。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佩戴和取下更加方便,單手操作更加便利。
[0005]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包括手環(huán)主體和軟質的腕帶,所述腕帶的兩端設置有在佩戴時使所述腕帶的兩端連接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腕帶第一端處的硬質連接件和固設在所述腕帶第二端處的硬質固定件,所述硬質連接件具有可磁吸的凸柱,所述硬質固定件上對應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固設有磁性材料;佩戴狀態(tài)下,所述硬質連接件的凸柱嵌入所述硬質固定件的凹槽內,所述凸柱與所述磁性材料吸合實現(xiàn)連接。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7]所述腕帶的第一端上設有卡孔,所述凸柱卡設在所述卡孔內。
[0008]所述硬質連接件為套設在所述腕帶第一端上扁環(huán)體,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扁環(huán)體的內側面上,所述硬質連接件與所述硬質固定件相對的表面上具有將所述凸柱及卡孔露出的縫隙,所述硬質固定件上對應設有嵌入所述縫隙內的凸起臺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起臺面上。
[0009]所述硬質連接件在所述腕帶的第一端處沿所述腕帶的長度方向可移動地設置。
[0010]所述卡孔的數(shù)量為多個,沿所述腕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述凸柱的數(shù)量為兩個,卡設在其中兩個所述卡孔內。
[00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腕帶上的連接結構設置為通過磁吸連接的硬質連接件和硬質固定件,手環(huán)佩戴和取下更加方便,且磁吸方式連接更利于單手操作。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智能手環(huán)腕帶連接結構處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智能手環(huán)腕帶連接結構處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腕帶連接結構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包括手環(huán)主體I和由醫(yī)用橡膠制成的軟質腕帶2,手環(huán)主體I與腕帶2連接為一體,腕帶2的兩端設置有在佩戴時使腕帶2的兩端連接的連接結構;參照圖2至圖4,本實施例的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腕帶第一端2-2處的硬質連接件3和固設在腕帶第二端2-3處的硬質固定件4,硬質連接件3具有可以磁力吸附的金屬凸柱3-1,硬質固定件4上對應設有凹槽4-1,凹槽4-1內固設有磁性材料4-2 ;佩戴狀態(tài)下,金屬凸柱3-1嵌入凹槽4-1內,金屬凸柱3-1與磁性材料4-2磁吸實現(xiàn)連接固定。
[0018]具體地,硬質連接件3和硬質固定件4可以為金屬件或者為硬質塑料件,其均可以通過膠粘的方式固定在腕帶2的端部,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與腕帶2連接為一體。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硬質連接件3和硬質固定件4為金屬件。
[0019]為進一步提高腕帶2兩端連接的可靠性,在腕帶第一端2-2上設有卡孔2-1,金屬凸柱3-1卡設在卡孔2-1內,則能夠進一步提高硬質連接件3在腕帶第一端2-2上的設置可靠性,進而提高硬質連接件3與硬質固定件4的磁吸可靠性。
[0020]為防止硬質連接件3和硬質固定件4之間產生相互晃動錯位,以便于金屬凸柱3-1與卡孔2-1順利對正,本實施例中硬質連接件3為套設在腕帶第一端2-2上的扁環(huán)體,硬質連接件3上與硬質固定件4相對的該表面上具有將金屬凸柱3-1及卡孔2-1露出的縫隙3-2,硬質固定件4上對應設有嵌入縫隙3-2內的凸起臺面4-3,凹槽4_1位于凸起臺面4_3上,佩戴狀態(tài)下,凸起臺面4-2嵌入縫隙3-2內,從而可以對硬質連接件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二者之間產生晃動。
[0021]進一步地,縫隙3-2的長度方向與腕帶2的長度方向一致,相應地,凸起臺面4-2與腕帶2的長度方向一致。
[0022]為能夠調節(jié)腕帶2的長度,硬質連接件3在腕帶第一端2-2處沿腕帶2的長度方向可移動地設置。
[0023]相應地,本實施例中卡孔2-1的數(shù)量為多個,如圖2至4所示,沿腕帶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金屬凸柱3-1的數(shù)量為兩個,卡設在其中兩個卡孔2-1內。從而可以通過改變硬質連接件3在腕帶第一端2-2上的位置,使其金屬凸柱3-1卡設在不同的卡孔2-1內,進而可以調節(jié)腕帶2在佩戴狀態(tài)時的周長,以適應于不同的人佩戴;同時,設置兩個金屬凸柱
3-1卡設在兩個卡孔2-內,且與兩個凹槽4-1內的磁性材料4-2磁吸固定,還能進一步提高硬質連接件3與硬質固定件4的磁吸可靠性。
[0024]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包括手環(huán)主體和軟質的腕帶,所述腕帶的兩端設置有在佩戴時使所述腕帶的兩端連接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腕帶第一端處的硬質連接件和固設在所述腕帶第二端處的硬質固定件,所述硬質連接件上具有可磁吸的凸柱,所述硬質固定件上對應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固設有磁性材料;佩戴狀態(tài)下,所述硬質連接件的凸柱嵌入所述硬質固定件的凹槽內,所述凸柱與所述磁性材料吸合實現(xiàn)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帶的第一端上設有卡孔,所述凸柱卡設在所述卡孔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連接件為套設在所述腕帶第一端上扁環(huán)體,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扁環(huán)體的內側面上,所述硬質連接件與所述硬質固定件相對的表面上具有將所述凸柱及卡孔露出的縫隙,所述硬質固定件上對應設有嵌入所述縫隙內的凸起臺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起臺面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連接件在所述腕帶的第一端處沿所述腕帶的長度方向可移動地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的數(shù)量為多個,沿所述腕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所述凸柱的數(shù)量為兩個,卡設在其中兩個所述卡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佩戴和取下的智能手環(huán),腕帶兩端連接方便、可靠,單手操作更加便利。所述智能手環(huán)包括手環(huán)主體和軟質的腕帶,所述腕帶的兩端設置有在佩戴時使所述腕帶的兩端連接的連接結構,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腕帶第一端處的硬質連接件和固設在腕帶第二端處的硬質固定件,硬質連接件具有可磁吸的凸柱,硬質固定件上對應設有凹槽,凹槽內固設有磁性材料;佩戴狀態(tài)下,凸柱嵌入凹槽內并與磁性材料吸合實現(xiàn)扣合固定。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腕帶上的連接結構設置為通過磁吸連接的硬質連接件和硬質固定件,連接方便、可靠,且磁吸方式連接更利于單手操作。
【IPC分類】A44C5-02
【公開號】CN20448329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50392
【發(fā)明人】陳立超, 周小飛
【申請人】青島歌爾聲學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