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扣件,和特別但不是唯一地涉及供一件衣物使用 的或包括一件衣物一部分的扣件。也可使用該扣件將其他構(gòu)件或其他 物件的部分,緊固在一起,或者也可用它將一件物品掛在另一件上。
背景技術(shù):
過去已經(jīng)建議提供 一 種包括兩半的扣件,它能可拆卸地緊固在一 起。
一個例子是乳罩上的扣件,它包括固定在一片乳罩上的第1鉤形
半個扣件,和固定在另一片乳罩上的第2環(huán)形半個扣件。但是,這樣 的扣件可能常常是相對比較困難地緊扣或松開。
發(fā)明內(nèi)容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種扣件包括至少兩個半扣件,每 個半扣件包括主體和從主體伸出的指狀物,指狀物與主體隔開以便限 定在主體和指狀物之間的凹槽,用于在使用時接納另 一個半扣件的指 狀物從而將兩個半扣件緊固在一起, 一個半扣件的凹槽和另一個半扣 件的指狀物中至少 一個裝設(shè)凹形的匹配造形以便在使用時與相應(yīng)裝設(shè) 在另 一個半扣件指狀物上或一個半扣件凹槽中的凸形的匹配造形嚙 合,當(dāng)在這樣嚙合和在拉力下使用時設(shè)置的造形抵抗各半扣件從偏離 半扣件縱軸的方向上脫開。
優(yōu)選地每個半扣件的指狀物通過主干從各自的主體伸出,在該主 干上裝設(shè)一個匹配的造形。
優(yōu)選地每個半扣件的指狀物是基本平行于各自的主體。
兩個半扣件可以都裝設(shè)凹形和凸形的匹配造形。另 一 種是 一 個半
扣件可以僅構(gòu)成凹形匹配造形而另 一個半扣件^又構(gòu)成凸形匹配造形。 優(yōu)選地至少 一個半扣件的凹槽組成凹形匹配造形。 匹配造形可以是弧形的。另一種是匹配造形可以是角形的,凸形
確定一個突出點,而凹形確定一個"V"形。
凸形匹配造形可以包4舌多個凸形子造形。而凹形匹配造形也可包括多個凹形子造形。
優(yōu)選地半扣件的主體包括平的部分。半扣件的主體可以包括設(shè)置 的階梯部分從而當(dāng)扣件是在緊固狀態(tài)和在平面中觀察時,每個半扣件 的部件占據(jù)相同的平面。
至少 一 個半扣件可以裝有多個沿主體的縱軸間隔的指狀物從而能 使另一個半扣件在各個不同的縱向位置緊固在第1扣件主體。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裝有一扣件的一種衣物,該扣件包 括至少兩個半扣件,每個半扣件包括附連在該衣物相應(yīng)部分的主體, 和從主體伸出的指狀物,以便與主體隔開限定在主體和指狀物之間的 一個凹槽,在使用時該凹槽接納另 一 個半扣件的指狀物從而將各半扣 件緊固在一起, 一個半扣件的凹槽和另一個半扣件的指狀物終端中至 少 一個裝設(shè)凹形的匹配造形以便在使用時與相應(yīng)裝設(shè)在另 一個半扣件 指狀物上或一個半扣件凹槽中的凸形的匹配造形嚙合,當(dāng)在這樣嚙合 和在拉力下使用時設(shè)置的造形抵拉半扣件從偏離半扣件縱軸的方向上 脫開。
本發(fā)明的其他方面可以包括這里指出的各部件的任意組合或限
本發(fā)明在實踐中可用各種方法實施,但是現(xiàn)在將要描述的各實施
例僅是通過參考附圖的實例,附圖有
圖1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2是圖1扣件的平面圖3是圖1和2的扣件在緊固狀態(tài)的平面圖4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另 一 個扣件的側(cè)視圖5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還有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6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另 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7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還有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8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另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和
圖9是按照本發(fā)明在松開狀態(tài)的還有另 一個扣件的側(c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開始參考圖1到3,扣件1包括兩個相同的半扣件3A、 3B。 第1半扣件3A包括平的細長的主體7A和短的從主體7A的一端 通過主干11A伸出的平的指狀物9A,指狀物9A和主體7A基本上是 平行的。主干11A使指狀物9A與主體7A隔開從而限定在指狀物9A 的下面和主體7A的上面之間的凹槽13A。
在主干11A遠處的指狀物9A的終端裝有凸形的匹配造形15A,在 這個例子中它是圓的弧形指端。在凹槽13A底部的主干11A的部分是 凸形的匹配造形,在這個例子中它是與圓形指端15A相同半徑的曲線。 第2半扣件3B有與上述第1半扣件3A相同的部件。 在使用中,將第1半扣件3A的指狀物9A插入到第2半扣件3B 的凹槽13B中直到圓形的指端15A緊貼和嚙合在凹槽13B的底部弧形 凹的匹配造形中。當(dāng)這樣插入時另一個半扣件3B的指狀物9B是在第 1半扣件3A的凹槽13A內(nèi)的相同位置。通過使半扣件3A、 3B在大致 與扣件主體7A、7B ^v軸對齊的方向或與^^人軸垂直的方向互相朝對方運 動,可以將半扣件3A、 3B緊固在一起。
當(dāng)這樣緊固時加在與扣件主體7 A 、 7 B的縱軸大致對齊的方向上的 任何拉伸力造成在每個指狀物9A、9B終端上的凸形匹配造形15A、15B 移動進入與各個凹槽13A、 13B底部的對應(yīng)的凹形匹配造形嚙合。匹配 造形的凹和凸的特性讓每個指狀物9A、9B的終端^皮部分接納在對應(yīng)的 凹形匹配造形內(nèi)。這能使扣件主體7A、 7B互相相對轉(zhuǎn)動而不會分離, 并且當(dāng)半扣件3A、 3B在拉力作用下時在垂直于主體7A、 7B縱軸的方 向上抵抗扣件主體7A、 7B的滑動分離。可以在垂直于主體7A、 7B縱 軸的方向上簡單地滑動一個半扣件3A、 3B以便使兩個半扣件3A、 3B 松開。
因此,提供可靠的扣件l,在拉力作用下它抵抗松開,甚至在每個
主體7A、 7B的縱軸沒有對齊時也是這樣,但在大致垂直于拉力的方向
上可以簡單地將它們滑動分離。
該扣件不需要可彈性變形的夾緊部件,或者任何類型的任何運動
部件,和不需要鎖定機構(gòu)??奂]有部件必須通過任何其他部件。
扣件1的每個半扣件3A,3B可由任何合適的材料或材料組合制成
一件或多件的形式,材料可以包括金屬或塑料。 圖4到IO表示上述扣件可代替的實施例。圖4的扣件41的每個指狀物49A和49B有突出的凸形匹配造形 415A、 415B,在每個凹槽底部由主干限定對應(yīng)的"V,,形狀的凹形匹配
的平部分。
圖5的扣件51的第1半扣件53A有在凹槽底部主干上的弧形凹的 匹配造形,在另一個半扣件53B的指狀物59B終端處限定對應(yīng)的弧形 凸的匹配造形515B。另一個凹槽的底部,和另一個指狀物59A的終端, 都是方的。
圖6的扣件61的第1半扣件63A有在指狀物69A終端處弧形凹的 匹配造形615A,在另一個半扣件63B的凹槽底部主干上限定對應(yīng)的弧 形凸的匹配造形。另一個凹槽的底部,和另一個指狀物69的終端,都
是方的。
圖7的扣件71的第1半扣件73A有在指狀物79A終端的弧形凸的 匹配造形715A,和在凹槽底部主干處弧形凸的匹配造形。而另一個半 扣件73B有在凹槽底部主干處限定的弧形凹的匹配造形和在指狀物 79B終端處形成的弧形凹的匹配造形715B。
圖8的扣件81與圖7的相似,除了兩個半扣件83A、 83B有不同 的寬度, 一個窄的半扣件83A的寬度近似為另一個寬的半扣件83B寬 度的1/3。
圖9的扣件91的每個半扣件93A、 93B在指狀物99A、 99B的終
端有各自的V形凹的匹配造形915A、 915B,和在凹槽913A、 913B底
部的主干處有各自的突出的凸形匹配造形。
可將半扣件用任何合適的機構(gòu)附連在或可拆卸地附連在一件衣物
上??稍诿總€半扣件的主體上裝設(shè)小孔以便能將半扣件縫紉到,或者 用其它方式附連在該件衣物上。
扣件的表面可以有紋理,側(cè)如壓花,以便有利于半扣件的分離。
可以垂直地使用每個扣件將一個半扣件掛在另 一個上以便將物件 掛在墻上、釘上或傳送帶上或類似地方。
可以設(shè)想每個凹形和凸形的造形可以包括多個凹形和凸形的子造 形。例如凹形可以是大致'W,形,而凸形可以是大致'M,形。
凹形和凸形的造形可以包括任何所需的形狀例如包括五角、六角 或八角形?;⌒卧煨慰杀籚形造形代替。一個或兩個半扣件可以裝有多個指狀物和對應(yīng)的凹槽,各指狀物 是橫向有間隔但縱向?qū)R。從而使指狀物互相平行并提供兩個半扣件
更強的緊固連接。優(yōu)選地使每對指狀物之間的空間寬于各指狀物本身。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扣件(1),包括至少兩個半扣件(3A、3B),每個半扣件包括主體(7A、7B)和從主體伸出的指狀物(9A、9B),指狀物(9A、9B)與主體(7A、7B)隔開以便限定在主體(7A、7B)和指狀物(9A、9B)之間的凹槽(13A、13B),用于在使用時接納另一個半扣件(3A、3B)的指狀物(9A、9B),從而將半扣件(3A、3B)緊固在一起,該一個半扣件(3A、3B)的凹槽(13A、13B)和另一個半扣件(3A、3B)的指狀物(9A、9B)中至少一個包括凹形的匹配造形以便在使用時相應(yīng)地與裝設(shè)在另一個半扣件(3A、3B)指狀物(9A、9B)或該一個半扣件(3A、3B)的凹槽(13A、13B)中的凸形匹配造形嚙合,當(dāng)在這樣嚙合和在拉力下使用時這樣設(shè)置的造形抵抗半扣件(3A、3B)在偏離半扣件(3A、3B)縱向軸線的方向上脫開。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每個半扣件(3A、 3B)的指狀物(9A、 9B)從各自的主體(7A、 7B )經(jīng)過主干(IIA、 UB)伸出,在主干(IIA、 IIB)上裝設(shè)其中一個匹配造形(15A、 15B)。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每個半扣件(3A、 3B)的指狀物(9A、 9B)基本上平行于各自的主體(7A、 7B )。
4. 如權(quán)利要求1、 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 至少半扣件(3A、 3B)中的一個的凹槽(13A、 13B)形成有凹形的匹 配造形。
5.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兩個半 扣件(3A、 3B)都裝有凹形和凸形的匹配造形(15A、 15B)。
6. 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半扣 件(3A、 3B)中的一個僅形成凹形匹配造形,而另一個半扣件僅形成 凸形匹配造形(15A、 15B )。
7.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匹配造 形(15A、 15B)是弧形的。
8. 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匹配 造形(15A、 15B)是角形的,凸形造形限定一個突出點(415A、 415B), 而凹形造形限定一個'V,形。
9.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 ),其特征在于凸形匹 配造形(15A、 15B)包括多個凸形子造形。
10.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其特征在于凹形 匹配造形包括多個凹形子造形。
11.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其特征在于半扣件(3A、 3B)的主體(7A、 7B)包括平的部分(7A、 7B )。
12.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其特征在于半扣 件(3A、 3B)的主體(7A、 7B)包括這樣設(shè)置的階梯部分(47A、 47B ), 當(dāng)扣件(1)在緊固狀態(tài)和在平面中被觀察時,每個半扣件(3A、 3B) 的部分占據(jù)相同的平面。
13. 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扣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 一個半扣件(3A、 3B)可以沿著主體(7A、 7B)的縱向軸線裝有許多 間隔開的指狀物以便能使另一個半扣件(3A、 3B)在各種不同的縱向 位置緊固到第l扣件主體(7A、 7B)。
14. 一種衣物,裝有扣件(1 ),該扣件(1 )包括至少兩個半扣件 (3A、 3B),每個半扣件包括附連在該衣物相應(yīng)部分的主體(7A、 7B),和從主體(7A、 7B)伸出的指狀物(9A、 9B),以便與主體(7A、 7B )隔開限定在主體(7A、 7B )和指狀物(9A、 9B )之間的凹槽(13A、 13B),在使用時該凹槽用于接納另一個半扣件(3A、 3B)的指狀物 (9A、 9B)以便將各半扣件(3A、 3B)緊固在一起,該一個半扣件(3A、 3B)的凹槽(13A、 13B)和另一個半扣件(3A、 3B )的指狀物(9A、 9B )的終端的至少其中一個包括凹形的匹配造形以^f更在使用時相應(yīng)地 與裝設(shè)在另一個半扣件(3A、 3B)的指狀物(9A、 9B)或該一個半扣 件(3A、 3B)的凹槽(13A、 13B)上的凸形匹配造形嚙合,當(dāng)這樣嚙 合和在拉力下使用時所設(shè)置的造形抵抗半扣件(3A、 3B)在偏離半扣 件(3A、 3B)縱向軸線的方向上脫開。
全文摘要
一種扣件(1)包括至少兩個半扣件(3A、3B),每個半扣件包括主體(7A、7B)和從主體伸出的指狀物(9A、9B),指裝物(9A、9B)與主體(7A、7B)隔開以便限定在主體(7A、7B)和指狀物(9A、9B)之間的凹槽(13A、13B)。該凹槽(13A、13B)在使用時接納另一個半扣件(3A、3B)的指狀物(9B、9A)以便將各個半扣件(3A、3B)緊固在一起。一個半扣件(3A、3B)的凹槽(13A、13B)和另一個半扣件(3A、3B)的指狀物(9A、9B)中至少一個裝設(shè)凹形的匹配造形以便在使用時與相應(yīng)裝設(shè)在另一個半扣件(3A、3B)的指狀物(9A、9B)和一個半扣件(3A、3B)的凹槽(13A、13B)上的凸形匹配造形嚙合。當(dāng)在這樣嚙合和在拉力下使用時設(shè)置的造形抵抗各半扣件(3A、3B)從偏離半扣件(3A、3B)縱軸的方向上脫開。
文檔編號A44B11/25GK101621940SQ200780051975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3月2日
發(fā)明者奈杰爾·庫勒 申請人:奈杰爾·庫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