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核桃破殼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30850閱讀:622來源:國知局
核桃破殼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核桃破殼機,包括機架,機架的后端頂部設有螺旋進料裝置,機架的左側壁固定有電機,電機通過帶傳動控制螺旋進料裝置進料,機架的內部轉動設有下轉軸,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控制下轉軸旋轉,下轉軸的圓弧表面上設有分料板,分料板的前方設有氣動沖壓破殼裝置,氣動沖壓破殼裝置的下方設有氣動落料裝置,機架的前側壁正對氣動落料裝置的位置固定設有風機,氣動落料裝置下方設有落料板,落料板前低后高傾斜設置且落料板前端伸出機架,落料板正下方設有廢料斗,廢料斗位于機架內部,落料板前端下方設有收料斗,收料斗位于機架前方;本發(fā)明采用電動和氣動相結合的方式工作,且對核桃的大小規(guī)格進行區(qū)分,極大地簡化了破殼工序,提高了破殼效率。
【專利說明】
核桃破殼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農林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核桃破殼機。
【背景技術】
[0002]核桃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具有健腦功效,有“萬歲子”“長壽果” “養(yǎng)生之寶”的美譽。核桃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但是核桃的外殼非常堅硬,致使很多人對核桃又愛又恨,市場上也有核桃仁出售,但是由于核桃的去殼采用人工處理,勞動強度大、工序復雜、效率低下、核桃仁里面還夾雜著較多碎殼體,由于不能實現(xiàn)大批量剝殼作業(yè),導致核桃仁價格昂貴,影響核桃產業(yè)的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

[0003]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工序簡單、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所得果仁完整且干凈的核桃破殼機。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核桃破殼機,包括機架,機架的后端頂部水平設有螺旋進料裝置,機架的左側壁固定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設有電機,電機的主軸上固定設有第一帶輪,第一帶輪上套設有皮帶,電機通過皮帶與螺旋進料裝置的動力輸入端傳動連接,機架的內部轉動設有下轉軸且下轉軸的左端伸出機架左側,下轉軸的左端固定設有聯(lián)軸器,下轉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電機的主軸右端固定連接,下轉軸的圓弧表面上均勻固定有三個分料板,分料板的前方設有氣動沖壓破殼裝置,氣動沖壓破殼裝置的下方設有氣動落料裝置,機架的前側壁正對氣動落料裝置的位置固定設有風機,氣動落料裝置下方設有落料板,落料板前低后高傾斜設置且落料板前端伸出機架,落料板正下方設有廢料斗,廢料斗位于機架內部,落料板前端下方設有收料斗,收料斗位于機架前方;
機架由前擋板、后擋板、左側板、右側板、斜擋板、工作板和立支板組成,工作板固定設在左側板、右側板和后擋板之間,工作板上表面由后向前依次設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水平面,工作板的下表面水平設置,斜擋板固定連接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斜擋板呈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工作板的第一斜面、斜擋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合圍成一個錐形下料斗,立支板平行于左側板且立支板固定連接在第一斜面和斜擋板之間,左側板和右側板關于立支板對稱設置,立支板將錐形下料斗分成左空腔和右空腔,位于左空腔下方的第二斜面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一滑槽,位于右空腔下方的第二斜面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二滑槽,第三水平面的左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一圓柱壓孔,第三水平面的右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二圓柱壓孔,三個第一滑槽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一圓柱壓孔連通,三個第二滑槽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二圓柱壓孔連通,第一圓柱壓孔的直徑小于第二圓柱壓孔的直徑,左側板、右側板和立支板的頂部均設有一個圓弧凹槽,三個圓弧凹槽的圓心連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該直線與電機的主軸平行;
螺旋進料裝置包括圓筒篩、喂料斗和第二帶輪,圓筒篩支撐在左側板、右側板和立支板的圓弧凹槽內,位于左空腔上方的圓筒篩筒壁上均勻設有小篩孔,位于右空腔上方的圓筒篩筒壁上均勻設有大篩孔,圓筒篩內同軸線轉動連接有上轉軸,上轉軸的圓弧表面上固定設有位于圓筒篩內部的螺旋葉片,上轉軸的左端伸出圓筒篩左側,第二帶輪固定設在上轉軸的左端,第二帶輪通過皮帶和第一帶輪連接,圓筒篩的左端頂部設有缺口,喂料斗設在缺口內,喂料斗頂部凸出于圓筒篩;
氣動沖壓破殼裝置包括龍門式氣缸支架和沖壓氣缸,龍門式氣缸支架固定設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端面,沖壓氣缸固定插裝在龍門式氣缸支架中部,沖壓氣缸活塞桿伸出端的頭部水平固定連接有過渡板,過渡板下表面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下方左側設有三個第一沖頭,連接板下方右側設有三個第二沖頭,三個第一沖頭分別位于一個第一圓柱壓孔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一沖頭的直徑和第一圓柱壓孔的直徑相同,三個第二沖頭分別位于一個第二圓柱壓孔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二沖頭的直徑和第二圓柱壓孔的直徑相同。
[0005]氣動落料裝置包括落料氣缸和支撐桿,支撐桿水平固定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支撐桿和工作板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前后間隔設置,兩個支撐桿的左右兩側均對應設有凹槽,落料氣缸固定設在后擋板內壁上,落料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頭部設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面水平設有墊板,墊板的上表面和工作板的下表面接觸配合,墊板的下表面固定設有導軌,導軌設有兩根且和凹槽上下對應設置,導軌滑動插設在凹槽內,墊板通過導軌與支撐桿滑動連接;落料氣缸的活塞桿伸長狀態(tài)下,墊板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下方并遮擋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落料氣缸的活塞桿縮回狀態(tài)下,墊板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后方位置。
[0006]龍門式氣缸支架包括內部中空的支撐框架,支撐框架的左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左支腿,支撐框架的右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對應設置且固定設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端面,支撐框架的前表面中部設有固定螺釘,沖壓氣缸插裝在支撐框架內部且通過固定螺釘與支撐框架固定連接。
[0007]下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下轉軸的左端伸出左側板,下轉軸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方且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后方。
[0008]第一沖頭的底端設有第一球形槽,第二沖頭的底端設有第二球形槽,第一球形槽的直徑小于第二球形槽的直徑。
[0009]風機設有兩個,左側的風機正對第一圓柱壓孔下方,右側的風機正對第二圓柱壓孔下方,機架的前擋板上設有兩個通風口,機架的前擋板內壁正對通風口的位置分別對應設有一個擋風罩。
[0010]圓筒篩的左右兩端均設有一個第一軸承,上轉軸通過第一軸承轉動連接在圓筒篩的內部;機架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內部正對電機輸出軸的位置均設有一個第二軸承,下轉軸通過兩個第二軸承轉動連接支撐在機架的內部。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螺旋進料裝置的圓筒篩左右兩側設有大小不同的篩孔,且機架上的落料斗分為左空腔和右空腔,螺旋葉片在旋轉推料的過程中,小核桃從小篩孔落入左側落料斗,大核桃從大篩孔落入右側落料斗,區(qū)分了核桃的大小后可方便后續(xù)的沖壓破殼。
[0012]工作板的第二斜面上設置有滑槽,滑槽的終端和圓柱壓孔連通,核桃經過螺旋進料裝置篩選后可有序的由滑槽滑入圓柱壓孔,等待破殼。
[0013]滑槽的上方設置有分料板,分料板可分隔由滑槽滑下的核桃,使核桃間隔落入圓柱壓孔,防止物料堵塞。
[0014]采用氣動沖壓破殼裝置,且根據(jù)核桃的大小設置有不同大小的沖頭,可一次完成不同規(guī)格核桃的沖壓破殼,效率高,可批量生產。
[0015]沖頭的底部設置有球形凹槽,沖壓時可充分的配合核桃的外形,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核桃果仁的完整度。
[0016]采用氣動落料裝置,落料氣缸伸出狀態(tài)下,墊板遮擋圓柱壓孔,沖壓氣缸對核桃進行沖壓破殼,破殼完成后落料氣缸縮回,墊板向后移動進行落料,實現(xiàn)了氣動沖壓和氣動落料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極大的提尚了生廣效率。
[0017]機架的前擋板上裝有風機,破殼后的核桃在落料的過程中,核桃殼被風機吹動向后運動并落入廢料斗,核桃仁落入落料板并最終滑入收料斗,使搜集到的果仁干凈且減少了破殼后的人為篩分工序,提高了破殼效率。
[0018]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核桃破殼機由電機通過帶傳動控制螺旋進料裝置喂料,采用氣動沖壓破殼裝置和氣動落料裝置自動破殼落料,且對核桃的大小規(guī)格進行區(qū)分,極大地簡化了破殼工序,提高了破殼效率。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3是圖1中B-B剖視圖;
圖4是圖2中C-C剖視圖;
圖5是圖2中D向視圖;
圖6是機架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如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的核桃破殼機,包括機架I,機架I的后端頂部水平設有螺旋進料裝置,機架I的左側壁固定設有支撐架2,支撐架2上固定設有電機3,電機3的主軸上固定設有第一帶輪4,第一帶輪4上套設有皮帶5,電機3通過皮帶5與螺旋進料裝置的動力輸入端傳動連接,機架I的內部轉動設有下轉軸6且下轉軸6的左端伸出機架I左側,下轉軸6的左端固定設有聯(lián)軸器7,下轉軸6通過聯(lián)軸器7與電機3的主軸右端固定連接,下轉軸6的圓弧表面上均勻固定有三個分料板8,分料板8的前方設有氣動沖壓破殼裝置,氣動沖壓破殼裝置的下方設有氣動落料裝置,機架I的前側壁正對氣動落料裝置的位置固定設有風機9,氣動落料裝置下方設有落料板10,落料板10前低后高傾斜設置且落料板10前端伸出機架I,落料板10正下方設有廢料斗11,廢料斗11位于機架I內部,落料板10前端下方設有收料斗12,收料斗12位于機架I前方;
機架I由前擋板13、后擋板14、左側板15、右側板16、斜擋板17、工作板18和立支板19組成,工作板18固定設在左側板15、右側板16和后擋板14之間,工作板18上表面由后向前依次設有第一斜面20、第二斜面21和第三水平面22,工作板18的下表面水平設置,斜擋板17固定連接在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之間且斜擋板呈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工作板18的第一斜面20、斜擋板17、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合圍成一個錐形下料斗23,立支板19平行于左側板15且立支板19固定連接在第一斜面20和斜擋板17之間,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關于立支板19對稱設置,立支板19將錐形下料斗23分成左空腔24和右空腔25,位于左空腔24下方的第二斜面21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一滑槽26,位于右空腔25下方的第二斜面21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二滑槽27,第三水平面22的左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一圓柱壓孔28,第三水平面22的右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二圓柱壓孔29,三個第一滑槽26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一圓柱壓孔28連通,三個第二滑槽27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二圓柱壓孔29連通,第一圓柱壓孔28的直徑小于第二圓柱壓孔29的直徑,左側板15、右側板16和立支板19的頂部均設有一個圓弧凹槽30,三個圓弧凹槽30的圓心連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該直線與電機3的主軸平行;
螺旋進料裝置包括圓筒篩31、喂料斗32和第二帶輪35,圓筒篩31支撐在左側板15、右側板16和立支板19的圓弧凹槽30內,位于左空腔24上方的圓筒篩31筒壁上均勻設有小篩孔36,位于右空腔25上方的圓筒篩31筒壁上均勻設有大篩孔37,圓筒篩31內同軸線轉動連接有上轉軸34,上轉軸34的圓弧表面上固定設有位于圓筒篩31內部的螺旋葉片33,上轉軸34的左端伸出圓筒篩31左側,第二帶輪35固定設在上轉軸34的左端,第二帶輪35通過皮帶5和第一帶輪4連接,圓筒篩31的左端頂部設有缺口,喂料斗32設在缺口內,喂料斗32頂部凸出于圓筒篩31 ;
氣動沖壓破殼裝置包括龍門式氣缸支架38和沖壓氣缸39,龍門式氣缸支架38固定設在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的上端面,沖壓氣缸39固定插裝在龍門式氣缸支架38中部,沖壓氣缸39活塞桿伸出端的頭部水平固定連接有過渡板40,過渡板40下表面連接有連接板41,連接板41下方左側設有三個第一沖頭42,連接板41下方右側設有三個第二沖頭43,三個第一沖頭42分別位于一個第一圓柱壓孔28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一沖頭42的直徑和第一圓柱壓孔28的直徑相同,三個第二沖頭43分別位于一個第二圓柱壓孔29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二沖頭43的直徑和第二圓柱壓孔29的直徑相同。
[0021]氣動落料裝置包括落料氣缸44和支撐桿48,支撐桿48水平固定在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之間,支撐桿48和工作板18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支撐桿48設有兩個且前后間隔設置,兩個支撐桿48的左右兩側均對應設有凹槽49,落料氣缸44固定設在后擋板14內壁上,落料氣缸44的活塞桿伸出端頭部設有固定板45,固定板45的前端面水平設有墊板46,墊板46的上表面和工作板18的下表面接觸配合,墊板46的下表面固定設有導軌47,導軌47設有兩根且和凹槽49上下對應設置,導軌47滑動插設在凹槽49內,墊板46通過導軌47與支撐桿48滑動連接;落料氣缸44的活塞桿伸長狀態(tài)下,墊板46位于第一圓柱壓孔28和第二圓柱壓孔29下方并遮擋第一圓柱壓孔28和第二圓柱壓孔29;落料氣缸44的活塞桿縮回狀態(tài)下,墊板46位于第一圓柱壓孔28和第二圓柱壓孔29后方位置。
[0022]龍門式氣缸支架38包括內部中空的支撐框架50,支撐框架50的左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左支腿51,支撐框架50的右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右支腿52,左支腿51和右支腿52對應設置且固定設在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的上端面,支撐框架50的前表面中部設有固定螺釘53,沖壓氣缸39插裝在支撐框架50內部且通過固定螺釘53與支撐框架50固定連接。
[0023]下轉軸6轉動連接在機架I的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之間且下轉軸6的左端伸出左側板15,下轉軸6位于第一滑槽26和第二滑槽27上方且位于第一圓柱壓孔28和第二圓柱壓孔29后方。
[0024]第一沖頭42的底端設有第一球形槽54,第二沖頭43的底端設有第二球形槽55,第一球形槽5 4的直徑小于第二球形槽5 5的直徑。
[0025]風機9設有兩個,左側的風機9正對第一圓柱壓孔28下方,右側的風機9正對第二圓柱壓孔29下方,機架I的前擋板13上設有兩個通風口 56,機架I的前擋板13內壁正對通風口56的位置分別對應設有一個擋風罩59。
[0026]圓筒篩31的左右兩端均設有一個第一軸承57,上轉軸34通過第一軸承57轉動連接在圓筒篩31的內部;機架I的左側板15和右側板16內部正對電機3輸出軸的位置均設有一個第二軸承58,下轉軸6通過兩個第二軸承58轉動連接支撐在機架I的內部。
[0027]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將核桃倒入喂料斗32,核桃通過喂料斗32進入圓筒篩31,電機3通過皮帶5傳動帶動安裝于圓筒篩31內的上轉軸34旋轉,上轉軸34帶動螺旋葉片33旋轉,螺旋葉片33旋轉的過程中推動核桃由左向右運動,核桃運動的過程中較小的核桃由小篩孔36落入錐形下料斗23的左空腔24,較大的核桃由大篩孔37落入錐形下料斗23的右空腔25,同時電機3通過聯(lián)軸器7控制下轉軸6轉動,下轉軸6帶動分料板8旋轉分料,防止物料堵塞,左空腔24內的核桃落入第一滑槽26且由分料板8推入第一圓柱壓孔28,右空腔25內的核桃落入第二滑槽27且由分料板8推入第二圓柱壓孔29,此時落料氣缸44處于伸出狀態(tài),墊板46位于圓柱壓孔的正下方將圓柱壓孔封閉,位于第一圓柱壓孔28和第二圓柱壓孔29上方的第一沖頭42和第二沖頭43由沖壓氣缸39帶動向下沖壓將核桃破殼,破殼動作完成后落料氣缸44的活塞桿縮回帶動墊板46向后運動,破殼后的核桃向下降落,降落的瞬間風機9吹動核桃殼向后運動并最終落入廢料斗11,核桃仁落入落料板10并最終滑入收料斗
12ο
[0028]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架的后端頂部水平設有螺旋進料裝置,機架的左側壁固定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設有電機,電機的主軸上固定設有第一帶輪,第一帶輪上套設有皮帶,電機通過皮帶與螺旋進料裝置的動力輸入端傳動連接,機架的內部轉動設有下轉軸且下轉軸的左端伸出機架左側,下轉軸的左端固定設有聯(lián)軸器,下轉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電機的主軸右端固定連接,下轉軸的圓弧表面上均勻固定有三個分料板,分料板的前方設有氣動沖壓破殼裝置,氣動沖壓破殼裝置的下方設有氣動落料裝置,機架的前側壁正對氣動落料裝置的位置固定設有風機,氣動落料裝置下方設有落料板,落料板前低后高傾斜設置且落料板前端伸出機架,落料板正下方設有廢料斗,廢料斗位于機架內部,落料板前端下方設有收料斗,收料斗位于機架前方; 機架由前擋板、后擋板、左側板、右側板、斜擋板、工作板和立支板組成,工作板固定設在左側板、右側板和后擋板之間,工作板上表面由后向前依次設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水平面,工作板的下表面水平設置,斜擋板固定連接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斜擋板呈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工作板的第一斜面、斜擋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合圍成一個錐形下料斗,立支板平行于左側板且立支板固定連接在第一斜面和斜擋板之間,左側板和右側板關于立支板對稱設置,立支板將錐形下料斗分成左空腔和右空腔,位于左空腔下方的第二斜面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一滑槽,位于右空腔下方的第二斜面上均勻設有三個第二滑槽,第三水平面的左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一圓柱壓孔,第三水平面的右端均勻設有三個第二圓柱壓孔,三個第一滑槽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一圓柱壓孔連通,三個第二滑槽的下端分別與一個第二圓柱壓孔連通,第一圓柱壓孔的直徑小于第二圓柱壓孔的直徑,左側板、右側板和立支板的頂部均設有一個圓弧凹槽,三個圓弧凹槽的圓心連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該直線與電機的主軸平行; 螺旋進料裝置包括圓筒篩、喂料斗和第二帶輪,圓筒篩支撐在左側板、右側板和立支板的圓弧凹槽內,位于左空腔上方的圓筒篩筒壁上均勻設有小篩孔,位于右空腔上方的圓筒篩筒壁上均勻設有大篩孔,圓筒篩內同軸線轉動連接有上轉軸,上轉軸的圓弧表面上固定設有位于圓筒篩內部的螺旋葉片,上轉軸的左端伸出圓筒篩左側,第二帶輪固定設在上轉軸的左端,第二帶輪通過皮帶和第一帶輪連接,圓筒篩的左端頂部設有缺口,喂料斗設在缺口內,喂料斗頂部凸出于圓筒篩; 氣動沖壓破殼裝置包括龍門式氣缸支架和沖壓氣缸,龍門式氣缸支架固定設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端面,沖壓氣缸固定插裝在龍門式氣缸支架中部,沖壓氣缸活塞桿伸出端的頭部水平固定連接有過渡板,過渡板下表面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下方左側設有三個第一沖頭,連接板下方右側設有三個第二沖頭,三個第一沖頭分別位于一個第一圓柱壓孔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一沖頭的直徑和第一圓柱壓孔的直徑相同,三個第二沖頭分別位于一個第二圓柱壓孔正上方且上下一一對應,第二沖頭的直徑和第二圓柱壓孔的直徑相同。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氣動落料裝置包括落料氣缸和支撐桿,支撐桿水平固定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支撐桿和工作板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前后間隔設置,兩個支撐桿的左右兩側均對應設有凹槽,落料氣缸固定設在后擋板內壁上,落料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頭部設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端面水平設有墊板,墊板的上表面和工作板的下表面接觸配合,墊板的下表面固定設有導軌,導軌設有兩根且和凹槽上下對應設置,導軌滑動插設在凹槽內,墊板通過導軌與支撐桿滑動連接;落料氣缸的活塞桿伸長狀態(tài)下,墊板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下方并遮擋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落料氣缸的活塞桿縮回狀態(tài)下,墊板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后方位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龍門式氣缸支架包括內部中空的支撐框架,支撐框架的左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左支腿,支撐框架的右側前后間隔設有兩個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對應設置且固定設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端面,支撐框架的前表面中部設有固定螺釘,沖壓氣缸插裝在支撐框架內部且通過固定螺釘與支撐框架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下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且下轉軸的左端伸出左側板,下轉軸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方且位于第一圓柱壓孔和第二圓柱壓孔后方。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沖頭的底端設有第一球形槽,第二沖頭的底端設有第二球形槽,第一球形槽的直徑小于第二球形槽的直徑。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風機設有兩個,左側的風機正對第一圓柱壓孔下方,右側的風機正對第二圓柱壓孔下方,機架的前擋板上設有兩個通風口,機架的前擋板內壁正對通風口的位置分別對應設有一個擋風罩。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核桃破殼機,其特征在于:圓筒篩的左右兩端均設有一個第一軸承,上轉軸通過第一軸承轉動連接在圓筒篩的內部;機架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內部正對電機輸出軸的位置均設有一個第二軸承,下轉軸通過兩個第二軸承轉動連接支撐在機架的內部。
【文檔編號】A23N5/00GK105996068SQ20161055785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5日
【發(fā)明人】陳幫春, 孔令云, 牛辰, 張貴林, 張飛飛, 葉丁丁
【申請人】黃河科技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