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
【背景技術】
[0002]花生播種方式有平播和壟播兩種,壟播具有通風、透光、易于灌溉和排澇等優(yōu)點,近幾年來得到大力推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用花生起壟播種施肥機是先進行施肥、播種,后利用犁鏟或圓盤進行翻土、堆高、開溝,形成壟溝。這種作業(yè)方法所起壟溝壟面窄、呈圓弧狀,由于是先播種后翻土起壟,要想壟溝深,必然多翻土蓋壓壟面,造成播種深度和壟溝深度不協(xié)調的矛盾;再者,由于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和播種開溝器裝配結構、形狀及位置關系不合理,造成開溝和起壟狀態(tài)不符合農藝要求,同樣會減少花生根部有效生長面積,不利于花生扎根,影響農業(yè)增產,達不到科學種田之目的。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包括有安裝在機架上的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和播種開溝器,其特征在于起壟開溝鏟的鏟尖后部兩側設有立土板,構成“U”字形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為錐臺狀園輪,由整形滾輪軸通過支架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機架上,另端由壓簧同樣連接在機架上,形成整形滾輪能夠上下動作的結構,播種開溝器位于整形滾輪軸和開溝鏟鏟尖的區(qū)間內,以保持壟溝壟面完好狀態(tài)。
[0005]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產品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新穎獨特,播種后能保持壟溝壟面成型,狀態(tài)完好,利于灌溉、排澇和保墑,能滿足農藝要求,提高產量,使之達到科學種田的理想目的。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及播種開溝器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上懸掛點,2、鏈條,3、施肥開溝器,4、機架,5、下懸掛點,6、支架,7、鏟尖,
8、立土板,9、整形滾輪,10、整形滾輪軸,11、播種開溝器,12、側刮泥板,13、后刮泥板,14、鎮(zhèn)壓輥,15、壓簧,16、整形滾輪圓環(huán)斜面,17、整形滾輪圓周面,18、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0]由圖1和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包括有安裝在機架4上的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9和播種開溝器11,其特征在于起壟開溝鏟的鏟尖7后部兩側設有立土板8,構成“U”字形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9為錐臺狀圓輪,由整形滾輪軸10通過支架6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機架4上,另端由壓簧15同樣連接在機架4上,形成整形滾輪9能夠上下動作的結構,播種開溝器11位于整形滾輪軸10和開溝鏟鏟尖7的區(qū)間內,以保持壟溝壟面完好狀態(tài)。
[0011]所述立土板8后端為弧形邊,把整形滾輪9圓周部分套在內部,和整形滾輪9圓周部分吻合銜接,兩立土板8之間由加強板18剛性連接。
[0012]所述整形滾輪9的圓周部分深入到起壟開溝鏟的立土板8內部,和立土板8形成前后無縫隙連接,其圓環(huán)斜面16位置上方的支架6上安裝有側刮泥板12,圓周面17位置上方的支架6上安裝有后刮泥板13。
[0013]所述播種開溝器11相鄰的兩個是前后不同位置安裝,防止雜草和秸桿纏繞。
[0014]本實用新型書中的所謂“前后”是指機器前進方向為“前”,相反方向為“后”,所謂播種開溝器11相鄰的“兩個”是指兩個整形滾輪9之間的兩個。
[0015]起壟開溝鏟由鏟尖7和后部兩側的立土板8構成“U”字形起壟開溝鏟,立土板8后端為弧形邊,把整形滾輪9圓周部分套在內部,和整形滾輪9圓周部分吻合銜接,整形滾輪9圓周部分深入到立土板8內部,形成疊加和前后無縫隙連接,在起壟和開溝過程中壟面上的土沒有機會滑落,由于播種開溝器11位于整形滾輪軸10和開溝鏟鏟尖7的區(qū)間內,當播種開溝器11在壟面上開溝播種、施肥的同時,它兩側的整形滾輪9及立土板8仍在維護和保證過程中,壟面上的土仍然不會滑落,所以播種后的壟溝和壟面依然保持完好狀態(tài)。整形滾輪9由整形滾輪軸10連接在支架6上,支架6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機架4上,另端由壓簧15同樣連接在機架4上,以此確保整形滾輪9隨地形高低的變化而上下動作,為保證起壟開溝鏟有足夠的強度,在兩個立土板8之間設有加強板18。
[0016]側刮泥板12用于清理整形滾輪圓環(huán)斜面16上的泥土,后刮泥板13用于清理整形滾輪圓周面17上的泥土。
[0017]相鄰兩個播種開溝器11都是安裝在整形滾輪軸10和開溝鏟鏟尖7的區(qū)間內,為了防止雜草、秸桿堵塞在播種開溝器11之間,采取相鄰播種開溝器11有前有后進行不同位置安裝,使雜草、稻桿不致于纏繞,能順利通過,達到提高播種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之目的。換言之,相鄰兩個播種開溝器11不是前后位置安裝也能進行作業(yè),只是在作業(yè)性能上有所差別。
[0018]當采用本實用新型后,作業(yè)之前可以首先把起壟開溝鏟調整到一定深度,再把播種開溝器11調整到適宜深度,徹底解決了壟溝深度和播種深度之間的矛盾問題。拖拉機通過牽引起壟播種施肥機上懸掛點I和下懸掛點5,在傳動鏈條2作用下,進行起壟開溝,起壟開溝鏟的立土板8和滾動的整形滾輪9對壟溝和壟斜面進行維護,與此同時播種開溝器11在壟面上進行開溝播種,整形滾輪9和立土板8仍在繼續(xù)對壟溝和壟面進行維護,使壟溝和壟面始終保持完好狀態(tài),相鄰兩個播種開溝器11之間的前方有施肥開溝器3,在播種過程中同時進行了施肥,隨后由機架4后邊的鎮(zhèn)壓輥14對播種和施肥后的壟面進行滾動鎮(zhèn)壓。
[0019]經實踐,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播種深度和壟溝深度之間的矛盾,不僅壟溝壟面狀態(tài)完好,滿足了農藝要求,實現(xiàn)了科學種田,達到了農業(yè)增產的目的,同時還為農業(yè)規(guī)模化生產提供了條件。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造價值及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權項】
1.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包括有安裝在機架(4)上的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9)和播種開溝器(11 ),其特征在于起壟開溝鏟的鏟尖(7)后部兩側設有立土板(8),構成“U”字形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9)為錐臺狀圓輪,由整形滾輪軸(10)通過支架(6)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機架(4)上,另端由壓簧(15)同樣連接在機架(4)上,形成整形滾輪(9)能夠上下動作的結構,播種開溝器(11)位于整形滾輪軸(10)和起壟開溝鏟鏟尖(7)的區(qū)間內,以保持壟溝壟面完好狀態(tà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土板(8)后端為弧形邊,把整形滾輪(9 )圓周部分套在內部,和整形滾輪(9 )圓周部分吻合銜接,兩立土板(8 )之間由加強板(18)剛性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滾輪(9)的圓周部分伸入到起壟開溝鏟的立土板(8)內部,和立土板(8)形成前后無縫隙連接,其圓環(huán)斜面(16)位置上方的支架(6)上安裝有側刮泥板(12),圓周面(17)位置上方的支架(6)上安裝有后刮泥板(1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開溝器(11)相鄰的兩個是前后不同位置安裝,防止雜草和秸桿纏繞堵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徹底解決了播種深度和壟溝深度之間的矛盾,壟溝壟面狀態(tài)不能滿足農藝要求,影響農業(yè)增產的問題,其解決技術方案是,一種起壟播種施肥機,包括有安裝在機架上的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和播種開溝器,特征在于起壟開溝鏟的鏟尖后部兩側設有立土板,構成“U”字形起壟開溝鏟,整形滾輪為錐臺狀圓輪,由整形滾輪軸通過支架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機架上,另端由壓簧同樣連接在機架上,形成整形滾輪能夠上下動作的結構,播種開溝器位于整形滾輪軸和起壟開溝鏟鏟尖的區(qū)間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新穎獨特,能保持壟溝壟面成型,狀態(tài)完好,能滿足農藝要求,提高產量,使之達到科學種田的理想目的。
【IPC分類】A01B49/02
【公開號】CN205320482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57859
【發(fā)明人】王剛, 王愛榮, 栗喜
【申請人】王剛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