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農機具,特別是一種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
【背景技術】
[0002]覆土筒是輔膜機后部用來自動覆土的,在作業(yè)時,土從覆土筒的兩側進入覆土筒內,然后從覆土筒的中部的出土孔出土,土壓在地膜的中部,防止風將地膜刮起,傳統的覆土筒的出土孔的形狀為正方形,由于正方形的出土孔在加工中的方角很容易形成毛刺,需要對毛刺進行打磨,否則毛刺容易刮破地膜,同時,覆土筒內沒有導土板,使進入覆土筒內的土量不足,使地膜不能被壓牢。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工容易,沒有毛刺,出土量較多的輔膜機自動覆土筒,以適應輔膜機的需要。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在圓形的覆土筒的兩側對稱設置3-4根福條,在覆土筒的中部水平設置中心軸,在中心軸的兩側分別活動對稱設置一個活動桿,在覆土筒的中部設置出土孔其特征是:出土孔的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并在覆土筒的內部以出土孔為中心每側對稱設置3-4個導土板。
[0006]前述的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其特征是:導土板呈斜形對稱設置。
[0007]作業(yè)時,覆土筒在行駛中連續(xù)轉動,土從覆土筒的兩側慢慢進入覆土筒內,在斜形導土板的作用下進入覆土筒的中部,土從中部的出土孔排出,土壓在地膜上,防止風將地膜刮起。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出土孔加工時不易出現毛刺,不用打磨。簡化了加工工序,節(jié)省了加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2)在覆土筒內設置導土板,有利于土從覆土筒的兩側進入到覆土筒的中部,使覆土量增加,使地膜壓的更加牢固,不易被風刮起。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0]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0011]圖3是該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2]圖中:1、覆土筒,2、輻條,3、出土孔,4、中心軸,5、活動桿,6、導土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在圖1、圖2、圖3中,在圓形的覆土筒I的兩側對稱設置3根輻條2,在覆土筒2的中部水平設置中心軸4,在中心軸4的兩側分別活動對稱設置一個活動桿5,在覆土筒的中部設置出土孔3,其特征是:出土孔3的形狀為圓形,并在覆土筒I的內部以出土孔3為中心每側對稱設置3個導土板6 ;導土板6呈斜形對稱設置。
【主權項】
1.一種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在圓形的覆土筒(I)的兩側對稱設置3-4根輻條(2),在覆土筒(2)的中部水平設置中心軸(4),在中心軸(4)的兩側分別活動對稱設置一個活動桿(5),在覆土筒的中部設置出土孔(3)其特征是:出土孔(3)的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并在覆土筒(I)的內部以出土孔(3)為中心每側對稱設置3-4個導土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其特征是:導土板(6)呈斜形對稱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輔膜機的自動覆土筒,在圓形的覆土筒(1)的兩側對稱設置3-4根輻條(2),在覆土筒(2)的中部水平設置中心軸(4),在中心軸(4)的兩側分別活動對稱設置一個活動桿(5),在覆土筒的中部設置出土孔(3)其特征是:出土孔(3)的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并在覆土筒(1)的內部以出土孔(3)為中心每側對稱設置3-4個導土板(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出土孔加工時不易出現毛刺,不用打磨。簡化了加工工序,節(jié)省了加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2)在覆土筒內設置導土板,有利于土從覆土筒的兩側進入到覆土筒的中部,使覆土量增加,使地膜壓的更加牢固,不易被風刮起。
【IPC分類】A01G13-02
【公開號】CN20454018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99360
【發(fā)明人】楊建設
【申請人】楊建設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