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木的移植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苗木的移植方法,方法步驟如下:苗木采挖、起挖、挖掘植栽坑、苗木定植以及透水。本發(fā)明通過在苗木的采挖過程,可以有效降低在采挖過程中對苗木的傷害,同時可以有效保證采挖苗木的健康性以及整體素質,為之后的移栽奠定良好的苗木基礎,通過起挖以及運輸、新坑以及定植等一系列操作,可以有效保證苗木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害降低到最小,保證新坑的營養(yǎng)性,使苗木可以更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
【專利說明】
一種苗木的移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苗木的移植領域,尤其是一種易推廣、高成活率的苗木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在的苗木移植中,經(jīng)常會因為人為的不合理栽種造成苗木栽植的成活率較低,既浪費了時間,又大大浪費了土地利用率,同時大大提高了苗木的移植成本,因此,現(xiàn)在移植市場上迫切需要一種高成活率的苗木移植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易推廣、高成活率的苗木的移植方法。
[0004]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苗木的移植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0006]a.苗木采挖:確定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和時間,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為:溫度高于8_9°C,采挖的時間選自以下兩個時間段:春夏交接或秋冬交接,然后,對待移植的苗木進行修剪并清理病枝枯枝,傷口涂抹殺菌劑再用薄膜封口 ;再以樹干為圓心,以樹干直徑的9-11倍為直徑畫出一個圓形的邊線,沿此邊線的外沿挖溝,挖溝形成倒圓臺形的土球,開挖過程中遇到側根、底層主根時則將其鋸斷,根部用養(yǎng)根液噴施,以誘導苗木生根,并消毒防腐;
[0007]b.起挖: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苗木進行斷根,切斷四周側根,保證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開挖土球移動時,將土球表面用草繩包扎緊實,吊運時,將苗木主根切斷;將苗木斜吊入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內;
[0008]c.挖掘植栽坑:樹坑直徑比待移植樹的土球直徑大30_70cm,并在植栽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40-45厘米,寬25-30厘米的排水溝;
[0009]d.苗木定植:解除包裹土球的網(wǎng)兜,然后在種植穴內墊鋪河沙,再施入營養(yǎng)肥料,然后將苗木栽正扶直后往種植穴內裝填回填土,回填土為泥沙、黃壤土以及營養(yǎng)肥料,裝填回填土為分層填入,每填一層夯實一層,不留空洞;
[0010]f.在第一次移載灌注水后11-15天再灌注一次透水,后根據(jù)天氣狀況,無雨水情況下16-18天再灌注一次透水。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營養(yǎng)肥料的制備:按重量份組分取:硫酸銨50-65份,磷酸一銨18-22份,過磷酸鈣30-35份,硫酸鉀12-30份,硫磺5_15份,硫酸亞鐵5_7份,馬拉硫磷0.01-
0.015份,氮0)15-22份,五氧化二磷(?205)12-15份,氧化鉀(1(20)14-18份,尿素25-30份,磷酸二氫鉀39-45份,硫酸鎂5-7份,草木灰15-20份,生根粉10-15份,馬拉硫磷5_12份,酸度調節(jié)劑2-7份,植物秸桿35份-75份,檳榔6-12份,茵陳5_7份,薄荷6_8份,陳皮6_10份,艾蒿
0.3-0.5份,腐植酸150-65份,均勻混合后加清水稀釋,烘干后得到營養(yǎng)肥料。
[001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0013]本發(fā)明通過在苗木的采挖過程,可以有效降低在采挖過程中對苗木的傷害,同時可以有效保證采挖苗木的健康性以及整體素質,為之后的移栽奠定良好的苗木基礎。
[0014]通過起挖以及運輸、新坑以及定植等一系列操作,可以有效保證苗木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害降低到最小,保證新坑的營養(yǎng)性,使苗木可以更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同時通過移栽后澆水的的操作,可以保證苗木的正產(chǎn)供水,同時防止過量澆水以及水量不夠,保證數(shù)目最科學合理的需水量,同時生根粉的加入保證根部的正常萌發(fā),防止爛根。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
[0016]—種苗木的移植方法,方法步驟如下:
[0017]a.苗木采挖:確定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和時間,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為:溫度高于8_9°C,采挖的時間選自以下兩個時間段:春夏交接或秋冬交接,然后,對待移植的苗木進行修剪并清理病枝枯枝,傷口涂抹殺菌劑再用薄膜封口 ;再以樹干為圓心,以樹干直徑的9-11倍為直徑畫出一個圓形的邊線,沿此邊線的外沿挖溝,挖溝形成倒圓臺形的土球,開挖過程中遇到側根、底層主根時則將其鋸斷,根部用養(yǎng)根液噴施,以誘導苗木生根,并消毒防腐;
[0018]b.起挖: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苗木進行斷根,切斷四周側根,保證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開挖土球移動時,將土球表面用草繩包扎緊實,吊運時,將苗木主根切斷;將苗木斜吊入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內;
[0019]c.挖掘植栽坑:樹坑直徑比待移植樹的土球直徑大30_70cm,并在植栽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40-45厘米,寬25-30厘米的排水溝;
[0020]d.苗木定植:解除包裹土球的網(wǎng)兜,然后在種植穴內墊鋪河沙,再施入營養(yǎng)肥料,然后將苗木栽正扶直后往種植穴內裝填回填土,回填土為泥沙、黃壤土以及營養(yǎng)肥料,裝填回填土為分層填入,每填一層夯實一層,不留空洞;
[0021]f.在第一次移載灌注水后11-15天再灌注一次透水,后根據(jù)天氣狀況,無雨水情況下16-18天再灌注一次透水。
[0022]營養(yǎng)肥料的制備:按重量份組分取:硫酸銨50-65份,磷酸一銨18-22份,過磷酸鈣30-35份,硫酸鉀12-30份,硫磺5-15份,硫酸亞鐵5-7份,馬拉硫磷0.01-0.015份,氮(N) 15-22份,五氧化二磷(P2O5) 12-15份,氧化鉀(K2O) 14-18份,尿素25-30份,磷酸二氫鉀39-45份,硫酸鎂5-7份,草木灰15-20份,生根粉10-15份,馬拉硫磷5_12份,酸度調節(jié)劑2_7份,植物秸桿35份-75份,檳榔6-12份,茵陳5-7份,薄荷6-8份,陳皮6-10份,艾蒿0.3-0.5份,腐植酸150-65份,均勻混合后加清水稀釋,烘干后得到營養(yǎng)肥料。
[0023]本發(fā)明通過在苗木的采挖過程,可以有效降低在采挖過程中對苗木的傷害,同時可以有效保證采挖苗木的健康性以及整體素質,為之后的移栽奠定良好的苗木基礎。
[0024]通過起挖以及運輸、新坑以及定植等一系列操作,可以有效保證苗木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害降低到最小,保證新坑的營養(yǎng)性,使苗木可以更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同時通過移栽后澆水的的操作,可以保證苗木的正產(chǎn)供水,同時防止過量澆水以及水量不夠,保證數(shù)目最科學合理的需水量,同時生根粉的加入保證根部的正常萌發(fā),防止爛根。
【主權項】
1.一種苗木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a.苗木采挖:確定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和時間,苗木采挖的溫度條件為:溫度高于8-9°C,采挖的時間選自以下兩個時間段:春夏交接或秋冬交接,然后,對待移植的苗木進行修剪并清理病枝枯枝,傷口涂抹殺菌劑再用薄膜封口;再以樹干為圓心,以樹干直徑的9-11倍為直徑畫出一個圓形的邊線,沿此邊線的外沿挖溝,挖溝形成倒圓臺形的土球,開挖過程中遇到側根、底層主根時則將其鋸斷,根部用養(yǎng)根液噴施,以誘導苗木生根,并消毒防腐; b.起挖:在樹干四周斷根位置對苗木進行斷根,切斷四周側根,保證主根不斷,根系切斷后施肥覆土,開挖土球移動時,將土球表面用草繩包扎緊實,吊運時,將苗木主根切斷;將苗木斜吊入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內; c.挖掘植栽坑:樹坑直徑比待移植樹的土球直徑大30-70cm,并在植栽坑底部中心點處向地勢較低一側開挖一條深40-45厘米,寬25-30厘米的排水溝; d.苗木定植:解除包裹土球的網(wǎng)兜,然后在種植穴內墊鋪河沙,再施入營養(yǎng)肥料,然后將苗木栽正扶直后往種植穴內裝填回填土,回填土為泥沙、黃壤土以及營養(yǎng)肥料,裝填回填土為分層填入,每填一層夯實一層,不留空洞; f.在第一次移載灌注水后11-15天再灌注一次透水,后根據(jù)天氣狀況,無雨水情況下i 64 8天再灌注一次透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yǎng)肥料的制備:按重量份組分取:硫酸銨50-65份,磷酸一銨18-22份,過磷酸鈣30-35份,硫酸鉀12-30份,硫磺5_15份,硫酸亞鐵5-7份,馬拉硫磷0.01-0.015份,氮(N) 15-22份,五氧化二磷(P2O5) 12-15份,氧化鉀(K2O) 14-18份,尿素25-30份,磷酸二氫鉀39-45份,硫酸鎂5_7份,草木灰15-20份,生根粉10-15份,馬拉硫磷5-12份,酸度調節(jié)劑2-7份,植物秸桿35份-75份,檳榔6_12份,茵陳5_7份,薄荷6-8份,陳皮6-10份,艾蒿0.3-0.5份,腐植酸150-65份,均勻混合后加清水稀釋,烘干后得到營養(yǎng)肥料。
【文檔編號】A01G23/04GK105993831SQ20161033426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fā)明人】王剛
【申請人】合肥公盈園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