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少籽西瓜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西瓜的栽培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少籽西瓜的栽培方法,屬于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西瓜含水量豐富,甜度適中,是人們夏季止渴消暑的佳品。在通常的二倍體西瓜中由于種籽多,食用時需要吐籽,與此相比,無籽和少籽西瓜倍受消費者青睞。少籽西瓜有四倍體西瓜和經(jīng)過雜交育種,從雜種一代中篩選出的少籽型二倍體西瓜。四倍體西瓜是用二倍體西瓜經(jīng)人工誘變使西瓜染色體加倍而選育出的多倍體西瓜品種,它雖然在果實的無籽性不如三倍體無籽西瓜,但在許多性狀方面優(yōu)于無籽西瓜,也優(yōu)于二倍體有籽西瓜。所以,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種植者都比較喜愛少籽四倍體西瓜和少籽型的二倍體西瓜。
[0003]西瓜的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在世界十大水果中名列第五,僅次于葡萄、香蕉、蘋果和柑桔。在我國西瓜是大眾化瓜果,常年都可食用,尤其是夏季,人們對它的需求量很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瓜類商品的質(zhì)量要求越來越高,四倍體少籽西瓜克服了三倍體無籽西瓜發(fā)芽率低和成苗率低等缺陷,打破了無籽西瓜在生產(chǎn)推廣上的限制,以及二倍體少籽西瓜栽培管理容易等特點而廣受歡迎。所以,少籽西瓜具有一定的實用推廣價值與開發(fā)前景。
[0004]200410072758.2公開了一種少籽西瓜的培育方法,依照下列步驟進行:①確定染色體易位材料,獲得2個不同易位點的非同源染色體易位體;②將不同易位材料通過回交、自交、測交分別轉(zhuǎn)育到優(yōu)良的父母本材料中,獲得具有不同目標性狀的染色體易位體父、母本親本材料利用轉(zhuǎn)育純合的易位體親本材料進行雜交,經(jīng)田間鑒定,品種比較,試驗示范等育種程序,獲得具有目標性狀的少籽西瓜新品種。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1.本發(fā)明既提高了轉(zhuǎn)育效率,又使轉(zhuǎn)育材料容易加以保護。2.可培育出單瓜種子數(shù)70-100粒的西瓜品種,單瓜結(jié)籽數(shù)比目前少籽西瓜單瓜結(jié)籽數(shù)再減少45-55%,僅為正常單瓜結(jié)籽數(shù)的20-30%。3.本新品種的品質(zhì)得以提尚、耐It性增強.、商品性提尚。
[0005]201410382986.3公開了一種西瓜種植方法,屬西瓜種植技術領域,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地:選擇東經(jīng)110° 3'至111° 22',北瑋22° 37'至23° 13',土壤Ph值為6?7的瓜地、嫁接:用葫蘆作砧木嫁接;C、整地搭架:在瓜壟中搭設橫跨于田埂之上的棚架;D、定植:當瓜苗長到3個真葉時,將瓜苗移于步驟C的瓜壟中定植;E、瓜田管理:對瓜苗進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蟲害管理,保持棚內(nèi)溫度為35攝氏度以下,濕度為70%至80% ;F、適熟采收。本發(fā)明可以解決西瓜種植易產(chǎn)生裂瓜和爛瓜,易受病菌感染產(chǎn)生蔓枯病和炭疽病及瓜的品質(zhì)下降的問題。
[0006]201310313331.6公開了一種有機西瓜種植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過程:開溝、在溝中填充基質(zhì)和栽培層、打畦、澆水、點種、嫁接、整枝、留瓜和育瓜期管理,用本發(fā)明的方法種植的西瓜,不僅質(zhì)優(yōu),而且個大,普遍個體重量可達30?50Kg,重的則可達到70Kg以上,糖度可達11.5以上,最高超過14,特別是耐儲運,經(jīng)試驗,本發(fā)明的方法所種植的西瓜成熟摘下后,在20?25°C環(huán)境下一般可存放30?50天。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少籽西瓜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可以用來種植四倍體和二倍體的西瓜,且產(chǎn)得的西瓜籽少,食用方便。
[0008]—種少籽西瓜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良種選擇、育苗與直播、合理密植、增肥促優(yōu)、適時灌水、病蟲害防治和適時采收:
(1)良種選擇:選擇品種的標準為果實應色澤美觀、含糖量高、抗病性強、皮薄、無畸形、無空心、產(chǎn)量高;
(2)育苗與直播:少籽四倍體西瓜前期生長緩慢,比普通西瓜晚熟5~7天,故不適于早熟栽培,一般可比露地直播提前15~20天育苗,待3~4片真葉時帶大土坨移栽;瓜苗生長要求的適溫比普通西瓜品種略高,育苗期床溫白天保持26°C,夜間不低于19°C為宜;育苗和定植時期要根據(jù)當?shù)貧鉁囟?,應早育苗、晚定植,直播種植必須適當延后,以保證幼苗能在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生長,少籽二倍體西瓜采用適當?shù)拇胧?,如大棚加小拱棚促早熟栽培技術,可適當提早育苗,在中原地區(qū)一般1月下旬或2月上旬育苗用于保護地栽培,若地膜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育苗,促早栽培能早上市,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收益;
(3)合理密植:少籽四倍體西瓜莖蔓粗壯,節(jié)間較短,分枝力弱,適于密植,一般以行距1.6~1.8m、株距0.4m左右,667m2種植1000株左右為宜,雙蔓或三蔓整枝,少籽二倍體西瓜根據(jù)品種特性決定栽植密度,生長勢較強的大果型品種一般栽種密度為1.8-2.0mX0.5-0.6m,667m2以500~800株為宜,雙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第2或3雌花留瓜,每株只留1個瓜;
(4)增肥促優(yōu):少籽西瓜耐肥水,需大量的肥水供應,要選擇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并適當增施肥料;施肥量要比普通西瓜增加二成,尤其要施足底肥和多施有機肥及磷、鉀月巴,不僅可以保證果實優(yōu)質(zhì)少籽,還可以增加產(chǎn)量與品質(zhì);
(5)適時灌水:少籽四倍體西瓜葉片寬厚,表面無蠟粉覆蓋,且根系發(fā)達,主要根系分布在土表層,耐旱性差,干旱往往會影響植株生長,因此遇旱時要及時澆水,特別是抽蔓期和果實膨大期必須滿足肥水需求,相比少籽四倍體西瓜品種,少籽二倍體西瓜品種比較耐旱,但在抽蔓期和果實膨大期若遇干旱,也需要實時灌水,以保產(chǎn)量,
(6)防治病蟲害:少籽四倍體西瓜雖然對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均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但在高溫干旱條件下容易感染病毒病,防治方法是除種子消毒防止種籽帶毒外,在生長期主要應防治蚜蟲,重點是開花坐果前期和中期,除噴灑防蚜藥物防治外,也可采用掛粘蚜板或掛銀灰色塑料薄膜避蚜條,對發(fā)病的植株應及早拔除;
(7)適時采收:正常氣候情況下,西瓜果實的成熟一般早熟品種在授粉坐果后30天左右,中熟品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