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養(yǎng)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魚類、貽貝、蜊蛄、龍蝦、海綿、珍珠等的養(yǎng)殖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水產品如魚類的養(yǎng)殖過程中通常是依靠河邊、湖邊或者海岸邊依靠天然的水資源進行放養(yǎng),這種養(yǎng)殖手段成本低,但是遇到天災、河流污染、暴風雨或者天氣寒冷突變,都會使魚大規(guī)模的死亡或者跑掉,導致養(yǎng)魚者損失慘重,還有一種養(yǎng)殖放養(yǎng)方法是通過挖塘的時候進行養(yǎng)魚,通過添加人工飼養(yǎng)餌料,可以促進甲魚苗的快速成長,這種放養(yǎng)生長的魚種營養(yǎng)成分低、口感產,經濟價值不高。
【發(fā)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該甲魚養(yǎng)殖方法通過魚塘內設置有一定的坡度進水口和出水口,使甲魚在魚塘內有著較好的活動場所和干凈的水流,通過科學喂食甲魚綠色飼料,促進甲魚的嬉水,增加甲魚的活動量,增強甲魚的體質,增加魚的攝食能力,減少甲魚病害,促進甲魚快速生長。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步驟如下:
[0005]I)挖掘魚塘:與水庫或者魚塘I上下相鄰的魚塘II,魚塘II上設置有處于高位的進水口和低位的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處均設置有過濾水裝置,所述進水口與水庫或者魚塘I之間均有不少于I個具有一定坡度的梯坎,所述梯坎下方設置人工溶洞;
[0006]2)培育甲魚苗:甲魚苗放養(yǎng)的尾數為3?5尾每平方米;
[0007]3)甲魚苗飼養(yǎng):甲魚苗下塘第I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喂食魚粉;甲魚苗下塘第60天開始喂食甲魚飼料,所述甲魚飼料包括螺螄、棉花籽、玉米、酒槽、松針粉、甲酸鈣和卡拉膠。
[0008]進一步,在步驟I)中,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水位落差為0.8?1.2m,所述進水口 I的進水量為不少于15立方每小時,水流流速低于0.4m/每秒。
[0009]進一步,在步驟3)中,所述魚塘II岸邊設置有與人工溶洞上方設置有投食孔,每天晚上通過投食孔給甲魚苗提供甲魚飼料。
[0010]進一步,在步驟3)中,甲魚苗下塘第I天?30天,每天進行潑漿,潑漿量為50?2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豆I?3kg ;甲魚苗下塘第30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潑楽量為100?3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豆2?6kg。
[0011]進一步,在步驟3)中,干黃豆黃豆浸泡的標準以兩片子葉中間微凹為佳,在水溫20°C左右浸泡4?6小時即可磨漿,每次用Ikg黃豆可磨成漿45kg,磨成漿后I小時內立即潑漿。
[0012]進一步,所述甲魚飼料的具體組成成份為:螺螄10?15份、魚粉10?20份、棉花籽10?15份、玉米30?40份、酒槽10?15份、松針粉5?10份、甲酸鈣5?10份和卡拉膠15?20份。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發(fā)明甲魚養(yǎng)殖方法通過魚塘內設置有一定的坡度進水口和出水口,使甲魚在魚塘內有著較好的活動場所和干凈的水流,通過科學喂食甲魚綠色飼料,促進甲魚的嬉水,增加甲魚的活動量,增強甲魚的體質,增加魚的攝食能力,減少甲魚病害,促進甲魚快速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發(fā)明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步驟如下:
[0016]I)挖掘魚塘:與水庫或者魚塘I上下相鄰的魚塘II,魚塘II上設置有處于高位的進水口和低位的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處均設置有過濾水裝置,所述進水口與水庫或者魚塘I之間均有不少于I個具有一定坡度的梯坎,所述梯坎下方設置人工溶洞,所述魚塘II岸邊設置有與人工溶洞上方設置有投食孔,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水位落差為0.8?1.2m,所述進水口的進水量為不少于15立方每小時,水流流速低于0.4m/每秒,本實施例魚塘內設置有一定的坡度進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設置在進水口梯坎,使甲魚在魚塘內有著較好的活動場所和干凈的水流,能夠促進甲魚的嬉水,增加甲魚的活動量,保證魚塘II水質,不會影響甲魚的生存環(huán)境;人工溶洞為甲魚提供了很好休息場所,提別是下雨天,打雷、閃電的情況下,可以讓甲魚安心的休息在溶洞。
[0017]2)培育甲魚苗:甲魚苗放養(yǎng)的尾數為3?5尾每平方米;本實施例使甲魚苗成活率高。
[0018]3)甲魚苗飼養(yǎng):甲魚苗下塘第I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喂食魚粉;甲魚苗下塘第60天開始喂食甲魚飼料,所述甲魚飼料包括螺螄、棉花籽、玉米、酒槽、松針粉、甲酸鈣和卡拉膠,甲魚苗下塘第I天?30天,每天進行潑漿,潑漿量為50?2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豆I?3kg ;甲魚苗下塘第30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潑漿量為100?3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豆2?6kg,進行潑漿,干黃豆黃豆浸泡的標準以兩片子葉中間微凹為佳,在水溫20°C左右浸泡4?6小時即可磨漿,每次用Ikg黃豆可磨成漿45kg,磨成漿后I小時內立即潑漿,豆?jié){不可久放,以免沉淀,豆?jié){潑入池中,一部分被甲魚苗攝食,而大部分則起到肥水作用,漿要潑得“細如霧,勻如雨,全池潑到”,由此同時,根據水質及時追肥,甲魚苗下塘10天后,為了降低成本,慢慢減少豆?jié){的潑漿量,所述甲魚飼料包括螺螄、棉花籽、玉米、酒槽、松針粉、甲酸鈣和卡拉膠,可將飼料堆放在離水面30厘米的淺灘處,每天晚上通過投食孔給甲魚苗提供一些甲魚飼料,過將螺螄碎粒、棉花籽粉、玉米粉、酒槽粉、松針粉、甲酸鈣煮熟后混合卡拉膠和水制備成顆粒狀或者丸狀的甲魚飼料,用于喂魚,該甲魚飼料不溶入水,在水中能夠長時間保鮮,給甲魚生長必需的脂肪和蛋白質,具有成本低、增加甲魚的攝食能力,減少甲魚病害,促進甲魚快速生長。
[0019]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1)挖掘魚塘:與水庫或者魚塘I上下相鄰的魚塘II,魚塘II上設置有處于高位的進水口和低位的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處均設置有過濾水裝置,所述進水口與水庫或者魚塘I之間均有不少于I個具有一定坡度的梯坎,所述梯坎下方設置人工溶洞; 2)培育甲魚苗:甲魚苗放養(yǎng)的尾數為3?5尾每平方米; 3)甲魚苗飼養(yǎng):甲魚苗下塘第I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喂食魚粉;甲魚苗下塘第60天開始喂食甲魚飼料,所述甲魚飼料包括螺螄、棉花籽、玉米、酒槽、松針粉、甲酸鈣和卡拉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I)中,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水位落差為0.8?1.2m,所述進水口 I的進水量為不少于15立方每小時,水流流速低于0.4m/每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所述魚塘II岸邊設置有與人工溶洞上方設置有投食孔,每天晚上通過投食孔給甲魚苗提供甲魚飼料。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甲魚苗下塘第I天?30天,每天進行潑漿,潑漿量為50?2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豆I?3kg ;甲魚苗下塘第30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潑漿量為100?300kg/每畝,每畝共需干黃? 2?6kg。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干黃豆黃豆浸泡的標準以兩片子葉中間微凹為佳,在水溫20°C左右浸泡4?6小時即可磨漿,每次用Ikg黃豆可磨成漿45kg,磨成漿后I小時內立即潑漿。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甲魚養(yǎng)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魚飼料的具體組成成份為:螺螄10?15份、魚粉10?20份、棉花籽10?15份、玉米30?40份、酒槽10?15份、松針粉5?10份、甲酸鈣5?10份和卡拉膠15?20份。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甲魚養(yǎng)殖方法,1)挖掘魚塘:與水庫或者魚塘I上下相鄰的魚塘II,魚塘II上設置有處于高位的進水口和低位的出水口;2)培育甲魚苗;3)甲魚苗飼養(yǎng),甲魚苗下塘第1天~60天,每天潑漿次數不少于2次,喂食魚粉;甲魚苗下塘第60天開始喂食甲魚飼料,所述甲魚飼料包括螺螄、棉花籽、玉米、酒槽、松針粉、甲酸鈣和卡拉膠;本發(fā)明通過魚塘內設置有一定的坡度進水口和出水口,使甲魚在魚塘內有著較好的活動場所和干凈的水流,通過科學喂食甲魚綠色飼料,促進甲魚的嬉水,增加甲魚的活動量,增強甲魚的體質,增加魚的攝食能力,減少甲魚病害,促進甲魚快速生長。
【IPC分類】A01K67/02, A01K61/00, A01K63/00
【公開號】CN105340830
【申請?zhí)枴緾N201510769750
【發(fā)明人】段太均
【申請人】重慶市九井水產養(yǎng)殖股份合作社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