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玉米是我國北方地區(qū)主要的旱田作物,其種植方法和產量對國計民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多年來,多數地區(qū)仍采用傳統(tǒng)的壟作種植方法,這嚴重地制約著玉米的產量和農民的收入。多數人以為玉米的產量已經達到最大產量了,甚至還有許多人盲目地采用多施肥的方法,但產量也幾乎沒有提高,反而對土壤造成了破壞。
[0003]傳統(tǒng)的玉米種植都是一穴單株、等行距種植,這種種植方法植株通透性差,作物的根系生長、抗倒伏能力、玉米授粉機會、地表水蒸發(fā)速度及夜間溫度散發(fā)均處于不利于玉米生長方面,導致該種植方法產量較低,糧食品質差等缺點,而且不利于田間管理和收獲,同時,也會導致玉米的產量較低。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提高了玉米植株通透性、提高了玉米產量且操作簡便的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
[0005]本發(fā)明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07]⑴整地:耙地至土壤松軟、平整,機械噴施除草劑;
[0008]其中,行間距采用寬行與窄行間隔配置,寬行寬度為105?115cm,窄行寬度為25?30cm ;窄行中間用于鋪設輸水管;
[0009]⑵選種:選擇高產、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強、無蟲蛀的玉米雜交種;
[0010]⑶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 ;
[0011]其中,播種的穴距為35?50cm,單穴單侏;
[0012]⑷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16?30m3/500m2 ;肥料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
[0013](5)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
[0014]而且,所述除草劑為異丙草胺或乙草胺。
[0015]而且,所述肥料為磷酸二胺。
[0016]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為:
[0017]1、本發(fā)明方法采用兩行之間設置一窄行的種植方法,人為制造了植物的邊行優(yōu)勢,增加了玉米植株之間的透光度,提高了光合效率,利于對玉米植株的追肥、輸水和收獲,利于養(yǎng)分均衡施用和玉米吸收,減弱了風對植株的壓力,提高了玉米的產量。
[0018]2、本發(fā)明方法的穴跟為35?45cm,單穴單侏,方法簡單,栽培技術新穎,種植密度科學合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20]如無特殊說明,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試劑為常規(guī)試劑;如無特殊說明,所使用的方法為常規(guī)方法。
[0021]實施例1
[0022]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23]⑴整地:耙地至土壤松軟、平整,機械噴施除草劑;
[0024]其中,行間距采用寬行與窄行間隔配置,寬行寬度為100cm,窄行寬度為29cm ;窄行中間用于鋪設輸水管;
[0025]⑵選種:選擇高產、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強、無蟲蛀的玉米雜交種;
[0026]⑶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 ;
[0027]其中,播種的穴距為35cm,單穴單侏;
[0028]⑷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16m3/500m2 ;肥料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
[0029](5)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
[0030]實施例2
[0031]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32]⑴整地:耙地至土壤松軟、平整,機械噴施除草劑乙草胺;
[0033]其中,行間距采用寬行與窄行間隔配置,寬行寬度為105cm,窄行寬度為25?30cm ;窄行中間用于鋪設輸水管;
[0034]⑵選種:選擇高產、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強、無蟲蛀的玉米雜交種;
[0035]⑶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 ;
[0036]其中,播種的穴距為40cm,單穴單侏;
[0037]⑷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20m3/500m2 ;肥料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
[0038](5)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80?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
[0039]實施例3
[0040]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0041]⑴整地:耙地至土壤松軟、平整,機械噴施除草劑異丙草胺;
[0042]其中,行間距采用寬行與窄行間隔配置,寬行寬度為110cm,窄行寬度為33cm ;窄行中間用于鋪設輸水管;
[0043]⑵選種:選擇高產、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強、無蟲蛀的玉米雜交種;
[0044]⑶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 ;
[0045]其中,播種的穴距為45cm,單穴單侏;
[0046]⑷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30m3/500m2 ;肥料磷酸二胺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
[0047](5)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
【主權項】
1.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⑴整地:耙地至土壤松軟、平整,機械噴施除草劑; 其中,行間距采用寬行與窄行間隔配置,寬行寬度為105?115cm,窄行寬度為25?30cm ;窄行中間用于鋪設輸水管; ⑵選種:選擇高產、耐密植、抗倒伏、抗病性強、無蟲蛀的玉米雜交種; ⑶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 ; 其中,播種的穴距為35?50cm,單穴單侏; ⑷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16?30m3/500m2 ;肥料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 (5)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劑為異丙草胺或乙草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為磷酸二胺。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玉米的種植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整地;選種;播種: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完成播種、鋪管、鋪膜和覆土;其中,播種的穴距為35~50cm,單穴單侏;施肥和輸水:播種后,連接輸水管輸出苗水,16~30m3/500m2;肥料在輸水的過程中隨水施肥;田間管理:通過輸水管保持土壤中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5~85%之間,在輸水時輸送肥料。本發(fā)明方法采用兩行之間設置一窄行的種植方法,人為制造了植物的邊行優(yōu)勢,增加了玉米植株之間的透光度,提高了光合效率,利于對玉米植株的追肥、輸水和收獲,利于養(yǎng)分均衡施用和玉米吸收,減弱了風對植株的壓力,提高了玉米的產量。
【IPC分類】A01G1/00
【公開號】CN105265116
【申請?zhí)枴緾N201410234024
【發(fā)明人】付占紅
【申請人】天津市薊縣晶明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