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鹽堿地上套種八月瓜和野地瓜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鹽堿地的改良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鹽堿地上套種八月瓜和 野地瓜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鹽堿地是鹽地和堿地的總稱。鹽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鹽較高的鹽漬化土壤, 土壤呈堿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堿地是指含碳酸鹽或重磷酸鹽的土壤,pH值較高,土壤呈 堿性。鹽堿地的有機質(zhì)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狀差,對作物有害的陰、陽離子多,作物 不易促苗。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 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地和堿 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地地 區(qū)植物幾乎不能生存。土地的鹽堿化已經(jīng)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生態(tài)問題,目前全球范圍內(nèi)的土 地鹽堿化程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土地的鹽堿化已經(jīng)成為世界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限制因 素。對于鹽堿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鹽,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堿地里,使土壤鹽分溶 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cè)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 鹽漬化;3、適時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 的作用;4、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機肥經(jīng)微生物分解、轉(zhuǎn)化形成腐殖質(zhì),能提高土壤 的緩沖能力,并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堿性。5、可以用鹽堿地專用土壤調(diào) 理劑"治堿"對土壤進行有效改良。
[0003] 磷石膏是磷酸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副產(chǎn)物,每生產(chǎn)一噸五氧化二磷副產(chǎn)五噸磷石膏,目 前對于磷石膏的利用主要有四個方面,1、將磷酸膏用來回填礦坑,用磷石膏來填充礦山井 巷,填充成本約占采礦成本的1/5,不僅節(jié)約了填充成本,而且提高了三廢利用率,減少了環(huán) 保污染。但是,由于磷石膏膠凝劑充填料粘度高、沉降快、凝結(jié)快、細顆粒多、易堵管、難清 理等因素;2、將磷石膏生產(chǎn)水泥絮凝劑,磷石膏的結(jié)晶形態(tài)與天然石膏相同,為棱形或柱形 板狀結(jié)晶,化學成分與天然石膏成分基本相似,但由于含有可溶性五氧化二磷、磷酸鹽、水 溶性氟化物、不溶性五氧化二磷以及有機雜質(zhì)等,會延長水泥的水化時間、降低早期強度以 及延長凝結(jié)時間,因此不能將磷石膏直接用作水泥的緩凝劑;3、將磷石膏制硫銨和碳酸鈣, 該方法是利用氨和二氧化碳將磷石膏轉(zhuǎn)化成硫銨和碳酸鈣,該方法對磷石膏的質(zhì)量要求較 高,且生產(chǎn)流程長,投資大;4、將磷石膏用來改良堿性土壤,磷石膏中含有五氧化二磷,導致 磷石膏顯酸性,其pH值為1. 5~4. 5,可用來中和土壤中的堿性,且磷石膏中含有的磷、鐵、 鎂、硅、鋅、硫以及鈣等成分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
[0004] 將磷石膏利用來改良鹽堿地,磷石膏施入土壤后,可為土壤提供充足的可溶性鈣, 將膠體復合體中鈉離子替換出來,從而降低土壤中的堿化度,促進土壤團粒結(jié)構(gòu)的形成,防 止土壤表皮結(jié)殼,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的滲透能力。目前,采用單獨施用磷石膏來改 良鹽堿地方法是將磷石膏施入鹽堿地中后,立即進行淋溶處理,該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鹽堿地的土壤結(jié)構(gòu),但耗時較長,一般需要兩三年時間才能種植農(nóng)作物,且在輕度鹽堿 地上施用磷石膏處理后,農(nóng)作物的發(fā)芽率依然較低且后期長勢不好。有人利用磷石膏與粉 煤灰、腐殖酸以及高氮肥料等混合制備成改良劑,取得的效果比單獨施用磷石膏要好,但成 本偏高,且效果依然欠佳。如申請?zhí)枮?01210522182. X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以磷石膏為 原料生產(chǎn)的土壤改良劑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該改良劑有磷石膏、腐殖酸、硫酸亞鐵、尿素 以及硫酸混合制成,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調(diào)節(jié)土壤pH、激活土壤營養(yǎng)元素和 補充土壤中微量元素 鈣、硫、鐵以及鋅等特性。但該改良劑成本相對較高,對土壤pH的調(diào)節(jié) 力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鹽堿地上套種八月瓜和野地瓜的方法,該方 法采用磷石膏和油枯對鹽堿地進行預處理,有效的改良鹽堿地的土壤結(jié)構(gòu)、降低土壤PH,使 該鹽堿地野地瓜和八月瓜的生長,從而實現(xiàn)在鹽堿地上套種野地瓜和八月瓜。
[0006] 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7] -種鹽堿地上套種八月瓜和野地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8] (1)鹽堿地預處理:先將磷石膏烘干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獲得磷石膏粉,接著調(diào) 節(jié)鹽堿地中的水分含量為40~45%,將磷石膏粉和油枯均勻撒施在鹽堿地上,磷石膏粉的 施用量為350~1800kg/畝,油枯的施用量為700~2000kg/畝,接著進行旋耕處理,覆薄 膜14~30天后,將薄膜取走并進行淋溶處理;
[0009] (2)整地:在經(jīng)淋溶處理后的鹽堿地表均勻施腐肥、磷酸二氫鉀、尿素和脲甲醛 300~600kg/畝,再進行旋耕處理,接著按寬1. 2~I. 5m開廂,并使廂面寬為I. 1~I. 3m, 步道寬0· 4~0· 6m,廂面高出步道0· 1~0· 2m ;
[0010] (3)種植野地瓜:整地處理結(jié)束30~60天后,向廂面上澆水,調(diào)節(jié)土壤的水分含 量為40~60 %,然后在廂面上播野地瓜種子,播種后3個月內(nèi),向廂面上澆水確保土壤水分 含量不低于30%,并進行除草;
[0011] (4)扦插八月瓜:在野地瓜播種一年后,采摘生長健壯且無病蟲害的木質(zhì)化的八 月瓜枝蔓,將其剪成長度為9~15cm的插條,將插條用生根粉浸泡處理20~30min,并將廂 面上土壤的水分含量調(diào)整為60~70%后,將插條扦插在廂面上,將插條周圍10~15cm的 野地瓜藤割除;
[0012] (5)后期管理:將插條扦插完畢后,對插條搭遮蔭棚,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溫度為15~20°C, 濕度調(diào)節(jié)為70~80%,并保持廂面土壤的水分含量為30~40%,待幼苗的新梢長至5~ IOcm后,將遮蔭棚撤掉,并搭架扶蔓,待新梢長至15~20cm后,每株幼苗施草木灰、腐殖質(zhì)、 脲甲醛以及堆肥的混合肥0. 5~lkg,之后,每年的1~3月份,施尿素和農(nóng)家肥的混合肥 0. 2~Ikg/株;八月瓜開花時,每株施磷酸二氫鉀、硝酸鉀、堆肥以及脲甲醛0. 3~0. 6kg, 八月瓜掛果后,每個果柄保留2~3個果實,將多余的掐掉,待八月瓜8~9成熟時,即可采 摘出售。
[0013] 所述磷石膏粉的細度為60~200目。
[0014] 所述步驟(1)中,對于輕度鹽堿地,磷石膏粉的施用量為350~600kg/畝,油枯 的施用量為700~1000 kg/畝;對于中度鹽堿地,磷石膏的施用量為600~1200kg/畝,油 枯的施用量為1000~1500kg/畝;對于重度鹽堿地,磷石膏粉的施用量為1200~1800kg/ 畝,油枯的施用量為1500~2000kg/畝。
[0015] 所述腐肥、磷酸二氫鉀、尿素和脲甲醛的重量比為100 : (30~40) : (10~15): (20 ~30)。
[0016] 所述腐肥是將從圈內(nèi)起出的豬糞、牛糞以及羊糞在積肥場地一層層地堆積起來, 肥堆的高度為1. 5~2m,堆積完畢后用泥土把肥堆封好,堆積5~6個月即得。
[0017] 所述油枯中含有有機質(zhì)75~85%、氮I. 1~7. 0%、五氧化二磷0. 4~3. 0%、氧 化鉀0.9~2. 1 %、蛋白質(zhì)為1. 5~3. 7%、粗纖維6~10. 7%、鈣0.8~11 %、膽堿0. 27~ 0. 70 %、煙酸0. 6~1. 2 %及其他維生素類物質(zhì)1. 3~2. 0。
[0018] 所述野地瓜種子是從自然熟爛后的野地瓜中取出的種子,并且在播種前要用新高 脂膜進行拌種處理。
[0019] 所述步驟(5)中,所述尿素和農(nóng)家肥的重量比為10 : (80~120)。
[0020] 所述步驟(5)中,磷酸二氫鉀、硝酸鉀、堆肥以及脲甲醛的重量比為(30~50): (50 ~70) : (40 ~60) : (20 ~30)。
[0021] 所述磷石膏是貴州開磷集團息烽重鈣廠產(chǎn)的磷石膏,其二水硫酸鈣的含量為 50. 7~86. 2%,總五氧化二磷的含量為0. 01~13. 3%,可溶性五氧化二磷的含量為 0. 01~0. 68%,氧化鎂的含量為0. 23~0. 53%,氟離子的含量為0. 12~0. 48%,pH值為 2. 1 ~4. 6〇
[0022] 所述八月瓜又名八月炸,其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維生素 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 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污染的綠色 食品,有"土香蕉"之稱。主要分布于湖南、河南、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