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撒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車載式撒肥器的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機械式自動化撒肥可以有效的提高作業(yè)效率,撒肥裝置也各式各樣,如傳統(tǒng)的噴桿噴霧機(尤其是自走式的)的撒肥器,采用的是類似叉車臂的垂直升降方式,即撒肥器懸空于噴桿噴霧機的最后端或最前端,這樣會造成機器空間利用率上的浪費,使整個機身變長,占用較大活動空間;其次,整個外露的升降裝置和突出的撒肥器也使得整機外觀不協(xié)調、不美觀;第三,由于撒肥器為懸空高位設置,下部即使設有支撐機構,在噴霧機工作于顛簸的地面上時,也難以控制由重心提高造成的晃動側傾的危險,很容易造成支架斷裂、車體傾覆,安全性低;第四,在撒肥過程中,如遇到肥料用盡需加注肥料時,需要將車體停穩(wěn),再用專用器具拆卸藥箱才可進行加注,這樣就會造成加注過程十分費時費力,占用大量的時間。
因此,需要一種整體協(xié)調、重心穩(wěn)定,同時又能便于拆卸和加注肥料的專用裝置來改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空間利用差、不美觀、重心不穩(wěn)和加注肥料繁瑣費事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車載撒肥器升降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車載撒肥器升降裝置,它包括翻轉支架;所述翻轉支架的一端通過轉軸與車體架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轉軸與置物座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置物座的頂端設有平衡桿,底端設有底座;所述平衡桿的兩端分別通過活動拉桿與車體架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支架與車體架的轉動連接處設有T型油缸支架;所述T型油缸支架的底端與車體架轉動連接;所述T型油缸支架頂端的一側通過伸縮油缸Ⅰ與車體架伸縮連接,另一側通過伸縮油缸Ⅱ與翻轉支架伸縮連接。
為了便于固定放置物,所述置底座上設有若干緊固栓孔。
為了支撐牢固,所述置物座上設有加強筋。
所述翻轉支架的整體呈V型。
所述置物座的整體呈Z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置物座可放置撒肥器或其他物品,起到支撐的作用;翻轉支架可在伸縮油缸的作用下進行轉動,從而達到升降的目的,重心可調且穩(wěn)定性高;活動拉桿的兩端分別與車體架和置物座的頂端轉動連接,可保證置物座始終在水平狀態(tài)下進行升降活動,便于加料。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空間利用差、不美觀、重心不穩(wěn)和加注肥料繁瑣費事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狀態(tài)參考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左視圖;
圖3是圖2的變化狀態(tài)參考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升起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下降加料狀態(tài)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置物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1-伸縮油缸Ⅰ 2-車體架 3-活動拉桿 4-T型油缸支架 5-伸縮油缸Ⅱ 6-平衡桿 7-置物座 8-緊固栓孔 9-翻轉支架 10-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它包括翻轉支架9;所述翻轉支架9的一端通過轉軸與車體架2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轉軸與置物座7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置物座7的頂端設有平衡桿6,底端設有底座10;所述平衡桿6的兩端分別通過活動拉桿3與車體架2轉動連接;所述翻轉支架9與車體架2的轉動連接處設有T型油缸支架4;所述T型油缸支架4的底端與車體架2轉動連接;所述T型油缸支架4頂端的一側通過伸縮油缸Ⅰ1與車體架2伸縮連接,另一側通過伸縮油缸Ⅱ5與翻轉支架2伸縮連接。
為了便于固定放置物,所述置物座7上設有若干緊固栓孔8。
為了支撐牢固,所述置物座7上設有加強筋。
所述翻轉支架9的整體呈V型。
所述置物座7的整體呈Z型。
工作原理:撒肥器可通過緊固栓孔8與置物座7底端的底座10固定連接,翻轉支架9可在伸縮油缸的作用下進行升降運動,從而達到撒肥器升降的目的;翻轉支架9與車體架2的連接處為圓心,翻轉支架9以此圓心進行轉動,活動拉桿3可起到支撐置物座7保持水平狀態(tài)進行升降;整個設備可節(jié)省大量的活動空間,且整體美觀協(xié)調,重心可進行有效的控制,穩(wěn)定性強,降低時可方便的進行加料,使用便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