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采集設備,尤其涉及了一種新型采茶機。
背景技術:
采茶是從茶樹新梢上摘取芽葉,現有的采茶方式一種為手采,采茶工人使用手指挑選品質不同的芽葉并折斷摘下后置于采茶籃中,雖采摘芽葉的完整率高,但是工作效率很低,勞動強度大;另一種為割采,多使用工具進行采割,如月形小鐵刮刀、鐮刀或采摘鋏等,雖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工具刀刃遲鈍或采茶工人采割速度慢,容易將枝條割裂而影響下輪新梢萌發(fā)。
隨著科技的進步,為解決人工采茶和利用工具采茶的高強度勞動、低效率,人們發(fā)明了采茶機,目前采茶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動采茶機,適合電源接線方便或者小規(guī)模、短時間作業(yè),一種是內燃機采茶機,通過內燃機燃油驅動,實現長時間高效率工作。不管是哪一種采茶機,其主要結構都包括了:機架、刀片裝置和風輪裝置等,刀片是將茶葉從茶樹上分離下來的重要部件,而風輪裝置是實現茶葉從采茶機脫離的重要部件,人們在研發(fā)改進采茶機的時候往往重視對刀片裝置的改進卻忽略了風輪裝置的進一步研發(fā),導致現有的采茶機經常出現茶葉無法完全從刀架上收集到集葉袋、風葉輪風量小,風輪風力不均勻、效率低、油耗高等問題,使得采茶機在工作中掉葉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浪費,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采茶機,具有效率高、風輪風量大、風力均勻,連續(xù)工作時間長等優(yōu)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新型采茶機,包括采茶機主機,所述采茶機主機包括機架、刀片裝置和風輪裝置,所述刀片裝置包括一刀片組、以及驅動刀片組運動的刀片電機和傳動裝置,所述風輪裝置包括吹風管和風輪箱,所述吹風管包括一主風管,和排設在刀片組上的若干出風管,出風管和主風管相互連通;所述風輪箱內設有風葉輪,所述風葉輪包括一圓形底板和一圓環(huán)頂板,在圓形底板和圓環(huán)頂板之間夾裝有若干立起安裝的風葉,風葉呈弧面板狀,一端靠近底板圓心,另一端靠近圓板外周邊。
進一步的,若干所述風葉沿著圓形底板的圓周間隔布設。
進一步的,每個風葉在其兩側邊均各連設有若干個凸塊,在圓形底板和圓環(huán)頂板上分別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凸塊插入所述通孔內,并且彎折、鉚壓住圓形底板和圓環(huán)頂板。
進一步的,所述風葉輪內的所有風葉的彎曲面朝向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風葉斜向設置,每個風葉的弦線所在的直線均不通過所述圓形底板的圓心。
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采茶機通過新型的風葉輪設計,利用弧面板狀的風葉實現聚風作用,使得氣流強度更高、風量更大、分布更加均勻,不會出現現有的風葉輪氣流間歇等現象,提高采茶機的連續(xù)作業(yè)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時降低能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風葉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風葉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一種新型采茶機,包括驅動裝置(未圖示)和采茶機主機,所述驅動裝置和采茶機主機通過電線束電連接,所述采茶機主機包括機架1、刀片裝置2和風輪裝置3。所述刀片裝置2包括一刀片組21、以及驅動刀片組運動的刀片電機22和傳動裝置23,所述刀片組21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相互貼合,并且由刀片電機22帶動傳動裝置23使得上刀片和下刀片相對運動,在上刀片一側邊上連設有若干呈一字排開的剪齒24,在下刀片一側邊上連設有若干呈一字排開的剪齒24,上刀片的剪齒24和下刀片的剪齒24隨著上刀片和下刀片的相對運動也重復做開合動作,實現將茶葉從茶樹上采剪下來的目的。
參照圖1和圖2,所述風輪裝置3包括吹風管31和風輪箱32,所述吹風管31包括一主風管311,和排設在刀片組21上的若干出風管312,出風管312和主風管311相互連通,每個出風管312的出風口分布正對于刀片組上的一個剪齒24位置。所述風輪箱32內設有風葉輪4,風葉輪4通過一轉軸安裝在風葉箱32內,轉軸通過一傳動機構與一驅動風葉輪轉動的風葉電機傳動鏈接。風葉輪4轉動將使得吹風管內氣流流動,吹風管內的氣流從其出風管吹出,可以將刀片組21上的茶葉吹落,吹落的茶葉引著導向板5掉落到袋子內。
參照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風葉輪結構具體為:所述風葉輪4包括一圓形底板41和一圓環(huán)頂板42,在圓形底板41和圓環(huán)頂板42之間夾裝有若干立起安裝的風葉43,風葉43呈弧面板狀,一端靠近底板圓心,另一端靠近圓板外周邊。若干所述風葉43沿著圓形底板41的圓周間隔布設。所述風葉輪4內的所有風葉的彎曲面朝向一致。所述風葉斜向設置,每個風葉的弦線所在的直線均不通過所述圓形底板的圓心。
參照圖2和圖3,在本實用新型中,風葉43的固定是通過風葉自身設置的凸塊來實現的,具體來說是:在每個風葉在其兩側邊均各連設有若干個凸塊44,在圓形底板41和圓環(huán)頂板42上分別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凸塊44插入所述通孔內,并且彎折鉚壓住圓形底板41和圓環(huán)頂板4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