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桑樹種子浸種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桑(學名:Morus alba L.):??粕?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5米。樹體富含乳漿,樹皮黃褐色。葉卵形至廣卵形,葉端尖,葉基圓形或淺心臟形,邊緣有粗鋸齒,有時有不規(guī)則的分裂。葉面無毛,有光澤,葉背脈上有疏毛。雌雄異株,5月開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圓形或圓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時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濕能力極強。葉為桑蠶飼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作造紙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釀酒,葉、果和根皮可入藥。但桑樹種子出芽率低一直是困擾本行業(yè)的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了桑樹種子浸種液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桑樹種子浸種液,是由按照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制備得到的:
沼氣發(fā)酵液35-50份、八角茴香25-35份、紅豆蔻25-35份、冰片20-25份、黨參15-18份、甘草10-16份、杜仲葉10-16份、劉寄奴8-12份、桃仁4-6份、車前草4-6份。
進一步的,上述的桑樹種子浸種液,是由按照重量份計的以下原料制備得到的:
沼氣發(fā)酵液40份、八角茴香30份、紅豆蔻30份、冰片22份、黨參16份、甘草14份、杜仲葉14份、劉寄奴10份、桃仁5份、車前草5份。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了上述桑樹種子浸種液的制備方法,是將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總重量4-5倍量的水,并加熱至80℃,持續(xù)30-60分鐘,晾至28-35℃,即可得到所述浸種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桑樹種子浸種液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桑樹種子的出芽率,經(jīng)過對比驗證,比不浸種的出芽率提高了20%以上,比市售同類產(chǎn)品也提高了近10%,市場前景良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桑樹種子浸種液,是由按照重量kg計的以下原料制備得到的:
沼氣發(fā)酵液35-50kg、八角茴香25-35kg、紅豆蔻25-35kg、冰片20-25kg、黨參15-18kg、甘草10-16kg、杜仲葉10-16kg、劉寄奴8-12kg、桃仁4-6kg、車前草4-6kg。
上述桑樹種子浸種液的制備方法,是將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總重量4-5倍量的水,并加熱至80℃,持續(xù)30-60分鐘,晾至28-35℃,即可得到所述浸種液。
實施例2:
桑樹種子浸種液,是由按照重量kg計的以下原料制備得到的:
沼氣發(fā)酵液40kg、八角茴香30kg、紅豆蔻30kg、冰片22kg、黨參16kg、甘草14kg、杜仲葉14kg、劉寄奴10kg、桃仁5kg、車前草5kg。
上述桑樹種子浸種液的制備方法,是將各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總重量4-5倍量的水,并加熱至80℃,持續(xù)30-60分鐘,晾至28-35℃,即可得到所述浸種液。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