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同一地塊栽培常規(guī)西瓜,由于病原菌的積累,在第二個栽培年,一些抗性弱的早熟西瓜品種如蘇蜜、早佳等,枯萎病、黃萎病的發(fā)病率在80%左右,減產80%以上;一些抗病強的晚熟品種如皖雜3號、鄭抗I號等,枯萎病、黃萎病的發(fā)病率在50% - 60%左右,減產60%以上。為解決西瓜重茬病害的發(fā)生,產量損失大的連作障礙,我國科技工作者采取以葫蘆或者南瓜作砧木,以栽培西瓜為接穗,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西瓜重茬后連作障礙的發(fā)生。以單一南瓜作砧木的嫁接西瓜,由于南瓜根系發(fā)達,吸收肥水能力強,產量高,抵抗土壤連作障礙效果好,可節(jié)約30%左右的肥料,但西瓜肉質纖維量大、僵硬、水份含量大、甜度下降、風味品質下降嚴重;同時由于南瓜與西瓜親和力存在一定的障礙,西瓜在膨大期至轉瓤期容易產生急性萎蔫。以單一葫蘆作砧木的嫁接西瓜,葫蘆與西瓜親和性好,其親和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嫁接的親和性,其作砧木嫁接的西瓜苗成活率較以南瓜作砧木的高出5 - 10個百分點;二是共生的親和性,即葫蘆砧西瓜苗大田間不會因管理不當發(fā)生萎蔫現(xiàn)象。葫蘆砧西瓜風味品質雖不能與常規(guī)西瓜相比,但品質下降不大,一般人感覺不出兩者的差異。但葫蘆砧西瓜抵抗土壤連作障礙效果稍差,一般三年內效果還可以,三年后枯萎病株上升顯著。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究開發(fā)了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出用南瓜為第一段砧木,葫蘆用作第二段砧木的方法,用西瓜作為接穗的雙段砧嫁接技術。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第一段砧木南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
置及播后管理;
2)、第二段砧木葫蘆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
3)、接穗西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
管理;
4)、接穗與中間砧木葫蘆的嫁接;
5)、中間砧木葫蘆與第一段砧木南瓜的嫁接;
6 )、嫁接后管理,包括溫度管理、光照管理、消毒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所述步驟I)選種的方法為剔除空籽、癟籽,保留保滿籽,冬季及早春育苗,在太陽下曬I 一 2天。
所述步驟I)種籽消毒與催芽的方法為用2份開水I份涼水,水溫在55 — 60攝氏度,水量為種籽量的5倍,充分攪拌,水溫降至20攝氏度后用清水漂洗,浸種8 — 12小時,撈出后放催芽箱內催芽,催芽溫度28 — 30攝氏度,24小時后,每4 一 5小時將露白(芽長I毫米)的揀出,揀出的露白芽用濕毛巾包裹,放在15攝氏度條件下待播。所述步驟I)營養(yǎng)缽配置的方法為40%福爾馬林4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育苗床上,用農膜覆蓋悶土 10 - 15天,用土前一天揭膜,再次攪拌床土,使殘藥散盡,第二天營養(yǎng)土即可裝缽、澆透水、播種、蓋土。所述步驟I)播后管理的方法為出苗前床溫控制在25 - 28攝氏度,齊苗后,白天床溫控制在18 - 22攝氏度,夜間10 - 15攝氏度,同時控好缽土、空氣濕度,如需要可以加強通風散濕,缽上撒干細土吸濕等。所述步驟6)播種后出苗前苗床溫度管理為嫁接后3 — 4天內,床溫白天保持 25-28攝氏度,不超過30度,夜晚25-26攝氏度;3 — 4天后,床溫白天保持20-25攝氏度,夜晚15-18攝氏度;苗子成活后增加晝夜溫差,床溫白天保持25-30攝氏度,夜晚13-15攝氏度。所述步驟6)光照管理為嫁接3天內苗床遮光90%以上,第4天起逐漸見光,逐天加大見光量,發(fā)現(xiàn)有萎蔫現(xiàn)象,適度遮光,萎蔫現(xiàn)象消失,隨即加大透光量,8-10天可以完全接受光照。所述步驟6)消毒管理為第3天可噴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或百菌清消毒,每間隔4-6天噴一次。所述步驟6)水分管理為嫁接前苗床澆透水,嫁接后切口愈合前切口不能見明水,一般不澆水,確需澆水的應從苗床邊涪水,一周后苗子成活可以適當噴水,但應做到隨噴水隨通風,保持空氣濕度在60 - 70%,以免高濕發(fā)生病害。所述步驟6)肥料管理為嫁接后10天左右西瓜真葉萌動,切口愈合,苗子輸導組織尚不健全,噴O. 3%磷酸二氫鉀溶液補充營養(yǎng),心葉加快生長至一葉一心期間,加入O. 5%的尿素溶液。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對西瓜連作病害的有效抵抗,西瓜風味品質能得到有效保證,又保證了西瓜生產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插接法)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I、第一段砧木南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I. I 選種
剔除空籽、癟籽,保留保滿籽,冬季及早春育苗,可直接在太陽下曬I 一 2天。I. 2種籽消毒與催芽
用2份開水I份涼水,水溫在55 - 60攝氏度,水量為種籽量的5倍,充分攪拌,水溫降至常溫后用清水漂洗,浸種8 - 12小時,撈出后催芽箱內催芽,催芽溫度28 - 30攝氏度,
24小時后,每4 — 5小時將露白(芽長I毫米)的揀出,揀出的露白芽用濕毛巾包裹,放在15攝氏度左右條件下待播,共揀種4 一 5次,當90%種籽露白后即可用營養(yǎng)缽育苗。
I. 3營養(yǎng)缽配置
40%福爾馬林4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育苗床上,用農膜覆蓋悶土 10 — 15天,用土前一天揭膜 ,再次攪拌床土,使殘藥散盡,第二天營養(yǎng)土即可裝缽、澆透水、播種、蓋土。I. 4播種及播后管理
塑料大棚西瓜一般在頭年的12月5 — 10號播種,用電熱線育苗,出苗前床溫控制在
25- 28攝氏度,3天左右齊苗后白天床溫控制在18 - 22攝氏度,夜間10 — 15攝氏度,同時控好缽土、空氣濕度,如需要可以加強通風散濕,缽上撒干細土吸濕等,第7 — 8天第一片真葉到硬幣大小,第二片真葉剛露心時即可嫁接。嫁接前一天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或百菌清等對砧木消毒。2、中間砧木葫蘆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方法同上,播種時間推遲2-3天。不同點有
2.I浸種
視種子情況,厚殼種子浸種36-48小時,薄殼種子浸種12-24小時。2. 2 催芽
催芽溫度26 — 28攝氏度。2. 3苗床內齊苗后管理
3天左右齊苗后白天床溫控制在20 - 22攝氏度,夜間10 - 15攝氏度。3、接穗西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方法同第一段砧木南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不同點是西瓜浸種時間掌握在
6- 8小時,浸種、播種時間較中間砧木葫蘆推遲3-4天,即葫蘆齊苗摘除種帽時播種,西瓜兩片子葉平展時即可嫁接。4、中間砧木與接穗的嫁接(插接法)。把葫蘆苗的心葉挖掉,將竹簽的一端削尖成I厘米的半圓錐形,其尖端O. 5厘米處粗度同西瓜苗胚軸粗度相近,然后用竹簽在葫蘆苗生長點處以15度角斜扎孔,深O. 5厘米。在西瓜苗子葉下I厘米處,以30度角斜切,切口長O. 5厘米,再從另一面下刀,把下胚軸切成楔形,然后從葫蘆砧上拔出竹簽,插入西瓜苗,西瓜子葉與葫蘆子葉呈90度角。5、第一段砧木與中間砧木嫁接(插接法)。嫁接前將營養(yǎng)缽澆透水,以保證嫁接后苗床內有足夠的濕度。嫁接方法同上。要說明的是竹簽尖端O. 5厘米處粗度同葫蘆苗胚軸粗度相近,中間砧木葫蘆的子葉與第一段砧木南瓜的子葉呈90度角。6、嫁接后管理
6.I溫度管理
嫁接后3 — 4天內,床溫白天保持25-28攝氏度,不超過30度,夜晚25-26攝氏度;3 —4天后,床溫白天保持20-25攝氏度,夜晚15-18攝氏度;苗子成活后增加晝夜溫差,床溫白天保持25-30攝氏度,夜晚13-15攝氏度。6. 2光照管理
嫁接3天內苗床遮光90%以上,第4天起逐漸見光,逐天加大見光量,發(fā)現(xiàn)有萎蔫現(xiàn)象,適度遮光,萎蔫現(xiàn)象消失,隨即加大透光量,8-10天可以完全接受光照。6. 3消毒管理第3天可噴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或百菌清等消毒,防止切口處潰爛,每間隔4-6天可再噴一次。6. 4水分管理
嫁接前苗床澆透水,嫁接后切口愈合前切口不能見明水,一般不澆水,確需澆水的應從苗床邊涪水,一周后苗子成活可以適當噴水,但應做到隨噴水隨通風,保持空氣濕度在60 - 70%,以免高濕發(fā)生病害。6. 5肥料管理
嫁接后10天左右西瓜真葉萌動,切口愈合,但此時苗子輸導組織尚不健全,可噴O. 3%磷酸二氫鉀溶液補充營養(yǎng),心葉加快生長至一葉一心期間,可再加入O. 5%的尿素溶液。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第一段砧木南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 2)、第二段砧木葫蘆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 3)、接穗西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 4)、接穗與中間砧木葫蘆的嫁接; 5)、中間砧木葫蘆與第一段砧木南瓜的嫁接; 6 )、嫁接后管理,包括溫度管理、光照管理、消毒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選種的方法為剔除空籽、癟籽,保留保滿籽,冬季及早春育苗,在太陽下曬I 一 2天。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種籽消毒與催芽的方法為用2份開水I份涼水,水溫在55 - 60攝氏度,水量為種籽量的5倍,充分攪拌,水溫降至20攝氏度后用清水漂洗,浸種8 — 12小時,撈出后放催芽箱內催芽,催芽溫度28 - 30攝氏度,催芽24小時后,每4 一 5小時將芽長I毫米的露白揀出,揀出的露白芽用濕毛巾包裹,放在15攝氏度條件下待播。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營養(yǎng)缽配置的方法為40%福爾馬林4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育苗床上,用農膜覆蓋悶土 10 - 15天,用土前一天揭膜,再次攪拌床土,使殘藥散盡,第二天營養(yǎng)土即可裝缽、澆透水、播種、蓋土。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播后管理的方法為出苗前床溫控制在25 - 28攝氏度,齊苗后,白天床溫控制在18 - 22攝氏度,夜間10 - 15攝氏度,同時控好缽土、空氣濕度,如需要可以加強通風散濕,缽上撒干細土吸濕坐寸o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播種后出苗前苗床溫度管理為嫁接后3 - 4天內,床溫白天保持25-28攝氏度,不超過30度,夜晚25-26攝氏度;3 — 4天后,床溫白天保持20-25攝氏度,夜晚15-18攝氏度;苗子成活后增加晝夜溫差,床溫白天保持25-30攝氏度,夜晚13-15攝氏度。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光照管理為嫁接3天內苗床遮光90%以上,第4天起逐漸見光,逐天加大見光量,發(fā)現(xiàn)有萎蔫現(xiàn)象,適度遮光,萎蔫現(xiàn)象消失,隨即加大透光量,8-10天可以完全接受光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消毒管理為第3天可噴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或百菌清消毒,每間隔4-6天噴一次。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水分管理為嫁接前苗床澆透水,嫁接后切口愈合前切口不能見明水,需要澆水的從苗床邊涪水,一周后苗子成活可以適當噴水,但應做到隨噴水隨通風,保持空氣濕度在60 - 70%,以免高濕發(fā)生病害。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肥料管理為嫁接后10天左右西瓜真葉萌動,切口愈合,苗子輸導組織尚不健全,噴0. 3%磷酸二氫鉀 溶液補充營養(yǎng),心葉加快生長至一葉一心期間,加入0. 5%的尿素溶液。
全文摘要
一種西瓜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第一段砧木南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2)第二段砧木葫蘆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3)接穗西瓜的播種及嫁接前的管理,包括選種、種籽消毒與催芽、營養(yǎng)缽配置及播后管理;4)接穗與中間砧木葫蘆的嫁接;5)中間砧木葫蘆與第一段砧木南瓜的嫁接;6)嫁接后管理,包括溫度管理、光照管理、消毒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對西瓜連作病害的有效抵抗,西瓜風味品質能得到有效保證,又保證了西瓜生產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G1/06GK102845241SQ2012103824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姜若勇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宿遷農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