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魚手竿后蓋,具體是指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
背景技術:
釣竿按按用途分為磯竿和手竿兩大種類。在我國將釣竿上裝有繞線輪、導線孔,可放線、收線的釣竿統(tǒng)稱為磯竿,磯竿具有 遠拋線延長釣點和根據(jù)繞線量自由放線、收線的功能。但現(xiàn)有的磯竿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 制造成本高;2、竿子過重;3、調性不準確;4、輪座位置不好,太前或過后,和手臂的配合不 夠理想;5、由于原材料的漲價,很多一兩百塊的磯竿,小磯竿的輪座采用低檔或鐵材料,容 易生銹;6、還有活環(huán)配合過少,位置不合理。手竿的長度一般在3. 6-7. 2米之間,也有短竿為2. 5米,常用于釣邊或在大蓬中垂 釣,通常采用竹竿、江葦、玻璃鋼、碳素鋼等材料制成。為了攜帶和儲藏的方便,很早人們就 把釣竿制成多節(jié),由尖梢逐次向下一節(jié)比一節(jié)粗,相互插接而成。節(jié)數(shù)視長短需要和材料選 擇不等,有的每節(jié)80-110公分,共4-5節(jié);有的每節(jié)僅長60-80公分,不用時細節(jié)穿入粗節(jié), 方便攜帶和保存。但是,現(xiàn)有的手竿在釣到大魚的時候,由于其不能放線,常常容易斷線,嚴 重時會出現(xiàn)桿體斷裂的情況。雖然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一些對手竿進行改進后的釣竿,改進后的 手竿同時具有手竿和磯竿兩種功能,其改進通常是在釣竿的側面加上繞線輪,然后在釣竿 的側壁上加工出導線孔,這種結構的釣竿雖然能克服現(xiàn)在手竿的一些缺點,但是由于繞線 輪和導線孔均設置在釣竿側壁上,加工出導線孔的釣竿在使用的時候,存在由導線孔折斷 的可能,且由于其結構原因,魚竿走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在使用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斷線的情況 發(fā)生,如何克服上述缺點,顯得尤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 竿后蓋,該釣魚手竿后蓋通過增設繞線輪,使得使用該后蓋的釣魚手竿同時具有手竿和磯 竿的功能和優(yōu)點,且能防止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釣竿折斷和斷線情況的發(fā)生,方便了人們 的釣魚過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主要 由后蓋構成,所述后蓋上通過支架安裝有繞線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后蓋上設置有導線孔,采用這種結構能保證 釣竿走線位于同一直線上,防止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魚線不在一條直線上而導致斷線情 況的發(fā)生。所述后蓋、支架和繞線輪為一體結構,在加工的時候直接將其加工為一個整體結 構,方便人們的攜帶。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增設繞線輪,使得使用該后蓋的釣魚手 竿同時具有手竿和磯竿的功能和優(yōu)點,且能防止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釣竿折斷和斷線情況的發(fā)生,方便了人們的釣魚過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應用到釣魚手竿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后蓋;2-支架;3-繞線輪;4-導線孔;5-中 空竿體;6-魚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 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后蓋1構成,所述后蓋1上通過支架2安裝有繞線 輪3,后蓋1上設置有導線孔4,所述后蓋1、支架2和繞線輪3加工為一個整體結構。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到普通的中通釣魚手竿上,如圖2所示。當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應用于普通的中通手竿的時候,由于繞線輪3和導線 孔4均設置在后蓋1上,釣竿的魚線6是通過繞線輪4進入導線孔4,然后通過中空竿體5 最終從竿尖內伸出,從而保證了釣竿的走線始終位于同一直線上,克服了魚線6從釣竿側 壁進入而容易出現(xiàn)斷線的缺點;且由于釣魚手竿的后蓋1上設置有繞線輪3,從而在釣魚的 過程中可起到磯竿的功能,方便了人們的釣魚過程。如上所述,便可較好的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主要由后蓋(1)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1)上通過支架(2)安裝有繞線輪(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1)上 設置有導線孔(4)。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 (1)、支架(2)和繞線輪(3)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該帶繞線輪的釣魚手竿后蓋上通過支架安裝有繞線輪,后蓋上還設置有導線孔。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繞線輪,使得使用該后蓋的釣魚手竿同時具有手竿和磯竿的功能和優(yōu)點,且能防止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釣竿折斷和斷線情況的發(fā)生,方便了人們的釣魚過程。
文檔編號A01K87/06GK201595095SQ200920243979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崔勛 申請人:崔勛